帳號:guest(3.136.18.15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珮雯
作者(外文):Pei-Wen Chen
論文名稱(中文):消費與信仰-陳珮雯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Consumption and Religion-An Artistic Statement of Pei-Wen Chen
指導教授(中文):黃銘祝
蕭銘芚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美勞教學碩士班
學號:10182013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宗教消費信仰挪用卡漫唐卡
外文關鍵詞:ReligionConsumptionReligion beliefsAppropriationCartoon and ComicsThang-g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筆者認為,當代的「消費行為」本身如同一種宗教信仰。人們對物質的重視與宗教信仰的共通點是「崇拜」。信仰與崇拜不僅是發生於傳統宗教儀式,更是發生於消費行為之中,也就是對物質的崇拜。
藝術來自於生活,這些生活中有趣的消費資訊成為筆者的靈感與題材。本創作論述主要透過繪畫的藝術表現,來探討人們在宗教信仰上的依歸與現代生活中對於消費型態在人們心中是否亦有相似的依賴。筆者將生活中的觀察與感受,透過創作探討內心觀感與外在現象彼此之間的互動,將現代社會思潮下所出現的現象與消費性產物,在觀念與圖像中以挪用的方式拼湊及架構出創作想法。
本創作論述為筆者於2012至2015年間所進行,嘗試挪用敦煌壁畫飛天形象、藏傳佛教之西藏唐卡繪畫等宗教圖像,結合現代社會現象為題材,以「消費」與「信仰」為創作的主軸,加入個人的生活經驗及感觸,對當代台灣都會的消費文化做一番探討,並進而關懷生活中的議題。創作媒材使用水彩及壓克力顏料,技巧與題材的運用則以大眾文化的具象物質表現為主,構圖與作品的呈現參酌部分卡漫畫法並以現代生活元素之形與色來呈現畫面的豐富性。本創作論述的主要目的為以下三點:
一、探討消費導向的宗教品味與核心價值。
二、探討次文化與信仰之間的關係。
三、透過繪畫創作詮釋日常生活中消費行為與信仰的關聯。
筆者將物質生活中的議題以繪畫形式來表達,而後對作品做進一步的研究、分析,透過自我對生活的觀察與對話,來架構個人的創作信念,最終呈現個人的創作風格。
關鍵詞:宗教、消費、信仰、挪用、卡漫、唐卡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ontemporary consuming behavior is very similar to the act of religious belief. The resemblance between the obsession with material life and religion is the act of worship, which does not only occur during religious rituals, but also in the form of consuming behavior, namely, material fetishism.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stic surve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people’s reliance on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religious devotion. This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from 2012 to 2015. The author combined the following elements: the airborne figures of Tung-Hung Cave Paintings, Tibetan Buddhist motifs, and phenomena of modern societies. These surrounded two elements, consumption and religion. The above combination, along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explored contemporary Taiwan metropolitan consumer culture.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urvey is as following:
1. To explore consumption-oriented taste on religion, and its core value.
2.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cultures and religious beliefs.
3.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image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ily consumption behaviors and religious beliefs.
The author used contemporary material objects related to popular culture as major content. Cartoon and comic style were used as a reference in composition and subject matter. To enrich the image, forms and colors associated with modern life were also applied.
Keywords: Religion, Consumption, Religious beliefs, Appropriation, Cartoon and Comics, Thang-ga.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創作架構與流程 5
第三節 創作內容與方法 8
第四節 創作範圍與限制 10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二章 創作學理基礎 15
第一節 宗教與消費型態 15
第二節 次文化與宗教 26
第三節 挪用的藝術 33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形式技法 43
第一節 創作理念 43
第二節 形式技法 44
第四章 作品解說 55
第一節 飛天系列 56
第二節 唐卡系列 71
第三節 手姿系列 81
第四節 生活系列 99

第五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創作成果 125
第二節 省思與發展 129
參考書目 132
附錄一 個展記錄 135
附錄二 作品圖錄 141
參考書目
一、書籍
1.大衛.麥克里蘭,《馬克思》,臺北市:博雅書屋,2008。
2.手塚治虫,《漫畫入門》,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85。
3.加藤智見,《世界宗教圖解》,臺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4.尼采,劉崎譯,《上帝之死》,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68。
5.安吉拉.默克羅比,《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6.邢崇,《後現代視域下本雅明消費文化理論研究》,濟南:山東人民版社,2009。
7.邢益玲編著,《藝術鑑賞:導覽與入門第二版》,臺北縣:新文京開發,2005。
8.余也魯主編,《中文聖經啟導本》,香港:海天書樓,2000。
9.何政廣著,《歐美現代美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7。
10.(法)讓.鮑德里亞,劉成富、全志鋼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1.林茂賢,《台灣民俗記事》,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12.洪鐮德,《西方馬克思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2004。
13.段文傑主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4敦煌壁畫 上 》,臺北市:錦繡出版
社有限公司,1989。
14.徐嘉章編著,《卡通漫畫技法》,臺北市:小豆芽出版社,1989。
15.徐達光,《消費者心理學:消費者行為的科學研究》,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2003。
16.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0。
17.康丁斯基,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18.國語日報出版中心主編,《新編國語日報辭典》,臺北市:國語日報社,2013。
19.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1995。
20.傅永軍,《啟蒙、批判詮釋與宗教倫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21.傅佩榮,《自我的意義:齊克果、馬賽爾、海德格、卡謬》,臺北市:洪健全基金會出版,1995。
22.傅佩榮,〈從宗教哲學看現代社會倫理〉,《宗教與社會倫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書評書目社,1993,頁149。
23. 黃才郎主編,《雄獅西洋美術辭典》下集,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2。
24.楊恩生,《水彩技法(三版)》,臺北市:藝風堂出版社,1998。
25.楊東苗、金衛東,《美學的極致:從敦煌手姿看美的豐富演變》,臺北市:如何出版社,2008。
26.寧可,《大師導讀:敦煌--敦煌瑰寶重現記》,臺北市:龍圖騰文化,2011。
27.齊美爾,《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臺北市:商周出版,2005。
28.鄭志明,《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臺北市:大元書局,2005。
29.鄭志明,《台灣傳統信仰的宗教詮釋》,臺北市:大元書局,2005。
30.蔡昌吉、阮福信、彭立勛編著,《當代美術鑑賞與人生》,臺北市:新文京開發,2002。
31.蔡東照,《神秘的印度唐卡藝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2003。
32.劉麗雯主編,《宗教與社會倫理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書評書目社,1993。
33.穆紀光,《敦煌藝術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34.羅丹口述,葛賽爾筆記,《羅丹藝術論》,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1987。
35.Pasifalk, Colin Campbell,陳冠廷譯,《血拼經驗》,臺北市:弘智文化,2003。
36.Robert Bocock,張君玫、黃仁鵬譯,《消費》,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5。

二、期刊
1.洪文慶主編,〈高舉酒杯的雙人疊像〉,《巨匠美術週刊》,19期,1992年10月,
頁14。
2.麥伊蓮.M.麗艾,〈西藏佛教藝術:美學、年代與風格〉,《藝術家》,273期,
1998年2月,頁283。
3.許麗雯主編,〈哀悼耶穌〉,《巨匠美術週刊》,31期,1993年1月,頁20。
4.賴宛琳,〈臺灣人的宗教狂熱 映照社會真實面〉,《看–雜誌》, 154期,2015
年4月,頁40–43。

三、網路資料
1. 王春辰,〈什麼是好的藝術?—— 一個還原到人的問題〉
http://katekathy.blogspot.tw/2014/05/record.html(2015.1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