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34.11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真玉
作者(外文):Chen-Yu Lin
論文名稱(中文):應用網路化動態評量輔助國中學生學習天氣與氣候概念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system in an E-learning Environment: Improv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ion of Weather and Climate.
指導教授(中文):王子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181013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動態評量迷思概念概念改變天氣與氣候
外文關鍵詞:GPAM-WATAmisconceptionsconceptual changeweather and climat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的網路化動態評量模式,對輔助國中七年級學生在「天氣與氣候」單元中學習成效及迷思概念改變之情形。本研究為準實驗研究法,以GPAM-WATA系統為研究工具,採便利取樣方式選取苗栗縣一所公立國民中學二班共58名七年級學生做為實驗對象,再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配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各一班。實驗組實施方式為「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模式」,控制組為「非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模式」。
兩組在實驗前均先接受「天氣與氣候成就測驗」前測及「天氣與氣候二階段測驗」前測,並以不同的網路化動態評量模式介入輔助學習。動態評量作答完畢後,兩組學生再實施「天氣與氣候二階段測驗」後測及「天氣與氣候成就測驗」後測,並根據前、後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且根據統計結果輔以質性訪談,以了解不同評量方式對促進學生學習成效及迷思概念改變之影響。研究發現如下:
1.在學習成效上,「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學生,其學習成效顯著優於「非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學生。
2.在迷思概念改變方面,「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學生,其迷思概念改變情形顯著優於「非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學生。
3.「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地理學習低成就學生,其學習成效顯著優於「非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地理學習低成就學生。
4.「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地理學習低成就學生,其迷思概念改變情形優於「非個別化網路動態評量組」的地理學習低成就學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of to examin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using two different kinds of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correct their misconceptions on the topic of ‘Weather and Climate’ in geography.
This research as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and GPAM-WATA was applied. 58 students in a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Miaoli County a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Personal GPAM-WATA Group and Impersonal GPAM-WATA Group. These two groups take pretests of ‘weather and climate achievement test’ and ‘weather and climate two-tier diagnostic test’. Following the pretests, they then take posttests of ‘weather and climate achievement test’ and ‘weather and climate two-tier diagnostic test’. Based on the pretests and posttest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esult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the findings are followed:
1.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ersonal GPAM-WAT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Impersonal GPAM-WATA Group.
2.As to the adjustment of misconceptions, the Personal GPAM-WAT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Impersonal GPAM-WATA Group.
3.As to the underachievers in geography learning, the Personal GPAM-WATA Group was notably better than that of Impersonal GPAM-WATA Group.
4.As to the adjustment of misconceptions of the underachievers in geography leaning, the Personal GPAM-WATA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Impersonal GPAM-WATA Group.
目 次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迷思概念的意義與研究方法 9
第二節 天氣與氣候概念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動態評量及其相關研究 23
第四節 國中小課程和天氣及氣候相關概念之教材分析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4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7
第一節 不同評量模式對學生在學習「天氣與氣候」單元之學習成效分析 67
第二節 不同評量模式對學生在學習「天氣與氣候」單元之迷思概念改善之差異情形分析 72
第三節 天氣與氣候二階段測驗之試題選答分布與效益改變分析 74
第四節 不同評量模式對地理學習低成就學生在學習「天氣與氣候」單元之學習成效分析與迷思概念改善情形 8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3
參考文獻 107
壹、中文部分 107
貳、英文部分 112
附錄一 自編天氣與氣候成就評量測驗 115
附錄二 「天氣與氣候」概念之二階段診斷測驗試題 121
附錄三 「天氣與氣候」之網路化動態評量試題與提示 131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4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志仁(2002)。國民小學三、四年級及國小六年級、國中一年級之新舊課程銜接研究期末報告(未出版)。台北:教育部。
王美芬、熊召弟(1996) 。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文科(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王子華(2008)。發展並應用網路化動態評量系統(GPAM-WATA)改善數位學習效益之研究。文章發表於中華民國第二十四屆科學教育年會,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王俊華(2009)。網路化動態評量促進不同學習動機國小六年級學童「光合作用」數位學習效益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群元(2012)。以動態評量為基礎之數位學習環境對不同認知風格國小六年級學生速率迷思概念改善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麗芬(2012)。網路化動態評量融入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朱玉萍(2008)。網路化動態評量對七年級學生在整數與數線單元概念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上真(1996)。動態評量—教學評量的新嘗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小學教學革新研討會論文輯,33-49。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1(8),1-34。
吳國銘(1995)。國小學童在動態評量中數學解題學習歷程與遷移效益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隆(2005)。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第二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
何珍儀(2005)。網路輔助地理學習之研究-以「台灣氣候」單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欣怡(2002)。國中學生天氣概念之迷思概念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宜玫,王逸慧 & 林世華(2004)。社會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解讀─由 Bloom 教育目標分類系統 (修訂版) 析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 1-34。
林顯輝(1993)。國小兒童水循環概念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NSC81-0111-S153-002-N。臺北:行政院國科會。
林寶源(2003)國小中年級學童天氣迷思概念之研究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錦勳(2006)。資訊科技融入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教學研究--以台灣天氣與氣候單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施添福(1989)。中學地理教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洪志誠(2000)。雲與天氣的概念探討。國教新知,46(3),37-43。
郭重吉(1995)。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郭玉純(2005)。電腦化動態評量在國小六年級學童梯形學習之應用與比較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耿筱曾、陳惠菁(2002)。以概念構圖探究國小三年級學童溫度概念。國民教育,42(6),77-87。
耿筱曾、蕭建嘉(2002)。以概念構圖的動態評量(CMDA)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地球的運動」的概念改變。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97-228。
許民陽(1996)。國小學童對天氣變化概念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33-158。
范含芸(2011)。應用網路化動態評量促進國小學童整數四則運算概念學習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莊麗娟(1999)。系統化多元評量模式之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麗娟(2001)。多媒體動態評量低獲益受試者之認知缺限與協助策略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109-133。
莊麗娟(2003)。動態評量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頁465-506)。北市:心理。
莊世民(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氣壓」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康昆利(2004)。國小六年級小數概念動態評量的效益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敬宜(1997)。國小高年級學童蒸發、凝結與沸騰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3),321-346。
張惠博(2000)。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發表於行政院國科會主辦之「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研習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俊璋(2001)。國小學童對氣團及其相關概念認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淑筠(2002)。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研究之後設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志鴻(2005)。電腦化動態評量系統發展及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應用。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萍(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梅雨相關概念認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百祥(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對臺灣地區季風及其相關天氣現象概念認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玫杏(2009)。探討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六年級學生應用網路化動態評量之學習效益--以光合作用數位學習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秋璉(2010)。動態評量輔助高中地理實察行動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依禪(2010)。資訊融入地震防災教育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與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鈺婷(2008)。應用網路化動態評量促進國小六年級學童光合作用迷思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溫雅(2011)。以動態評量為基礎之數位學習環境對不同先備知識學習者影響之研究-以國小速率概念學習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皇明(2002)。國小學童對颱風現象及其相關概念認知的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淑津(2003)。電腦化動態評量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效能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國慶(2006)。二階段測驗與傳統測驗在迷思概念上之效益比較-以國小植
物繁殖概念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美琪(2009)。探究網路化動態評量對不同認知風格國小學童之自然與生活科技數位學習效益影響之研究--以植物的光合作用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葉蓓蓉(2014)。運用網路化動態評量發展基模訓練之閱讀教學策略對不同閱讀動機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效益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傳勤展(2004)。一個動態評量的學習系統---以國中機率教材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數理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毅立(2005)。天氣迷思概念二階段測驗的發展與應用。國立臺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金芳(2006)。以概念構圖的動態評量課程設計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童「天氣變化」的概念學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雪華(2005)。國小五年級學童對氣團、鋒面等天氣變化概念之認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世宏(2007)。電腦化測驗介入動態評量之研究--以「畫夜與四季」概念學習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盧靖華(2003)。國三學生地球科學「天氣」單元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錘聖校(1995)。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羅舒心(2010)。探究網路化動態評量對不同認知風格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顏君叡(2008)。以概念構圖的動態評量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之概念學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育任(1993)。「兒童的科學」研究之治革與其對國小自然科教學之啟示。初等教育研究集刊,1,91-104。
蘇育任(1999)。職前及在職國民小學教師的天氣概念及其相關迷思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月刊,7(2),157-176。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貳、英文部分
Bloom, B. 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NY:Longman, Green.
Brown, S. J., Collins, A. & Duguid, P.(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pp.322-342.
Buchanan, T.(2000). The efficacy of a World-Wide Web mediated formative assessment.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6, 193–200.
Budoff, M.(1974). Learning potential and educability among the educable mentally retarded. (Final Report Project No. 312312). Cambridge, M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roblems, Cambridge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Campione, J.C.& Brown, A.L.(1985). Dynamic assessment: One approach and some initial data. Technical Report No. 361. Cambridge, MA: Illinois University, Urban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ED269735
Campione, J.C., & Brown, A.L. (1987). Linking dynamic assessment with school achievement. In C.S. Lidz(ED.), Dynamic assessment:an interaction approach to evaluation learning potential (pp.173-195). New York: Guiford.
Duschul,R.A.& Gitomer,R.J.(1991).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conceptual change: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28(9),838-839.
Elliott, J. G.(2003). Dynamic assessment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Realizing potential. Educational Review, 55, 15–32.
Embretson, S.E.(1987). Toward development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In C.S. Lidz (Ed.). Dynamic assessment: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evaluating learning potential (pp. 141-170). New York: Guilford.
Feuerstein, R.(1979). The dynamic assessment of retarded performers : the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 device, theory, instruments, and techniques. Baltimore. Maryland: University Park Press.
Feuerstein, R.(1987). Prerequisites for assessment of learning potential, The LPAD Model. In C. S. Lidz(Ed.), Dynamic assessments(pp.35-51). NY:Guilford Press.
Hashweh,M.Z.(1988).Descriptive studies of students conceptions in school.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8(3),229-249
Haywood, H. C., Brown, A. L. & Wingenfeld, S. (1990). Dynamic approaches to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9(4), 411-422.
Mayer, R. E.(1982). Memory for algebra story problem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 199-216.
Mayer, R. E.(1992). Thinking, problemsolving, cognition. NY:W. H. Freeman and Company.
Parsons, J. & Fenwick, T. J. (1999): Using dynamic assessment in the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 Canadian Social Studies, 34(1): 153-155.
Piaget, J. (1929). The child's concept of the world. Londres, Routldge & Kegan Paul.
Sequeira,M.L.,& Leite,L.(1991).Alternate Conceptions and History of Science in Physics Teacher Education.Science Education,75(1),45-56.
Shabani,K(2012):Dynamic assessment of L2 learn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es: A Vygotskian perspective.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2), 321 – 328
Treagust, D. F., & Haslam, F. (1986). Evaluating secondary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in plants using a two-tier diagnostic instrument.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Vosniadou, S.(1994). Capturing and modeling the process of conceptual change[special issue].Learning and instruction,4,45-69.
Vye, N.J., Burns, M.S., Delclos, V. R. & Bransford, J.D.(1987).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assessing intellectu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C.S. Lidz (Ed.), Dynamic assessment: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evaluating learning potential, (pp. 327-359).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T. H.(2010).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Taking assessment a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y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Learning effectiveness.Computers & Education,54(4),1157-1166.
Wang, T. H.(2011). Implementation of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in facilita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mathematics. Computers & Education, 56(4), 1062-1071.
Wang, T. H.(2011b). Using dynamic-assessment-driven e-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effectivenes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1 ESER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Lyon,France.
Wang, T.H.(2014). Developing an assessment-centered e-Learning system for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effectiveness. Computers & Education, 73, 189-203.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