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宏(2008)。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二版。台北:五南。
王克蒂(1999)。數學遊戲教學之效益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志仁(2007)。透過數學遊戲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整數除法單元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王明慧(1996)。國一數學科活潑化教學模式對提昇學習動機與班級學習氣氛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田興蓉(2002)。數學遊戲對國一學生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彰化縣。
江麗莉等譯(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台北市:五南。(Joe L. Frost, 1992)。
何東犀、蕭金土(1995)。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之鑑定、學習問題診斷、學習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吳幸玲、郭靜晃譯(2003)。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J.E.Johnson,J.F.Christie & T.D.Yawkey, 1987)
宋雲卿(2005)。數學遊戲活動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呂秋文(2000)。新數學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林玉体(2003)。幼兒教育思想。台北市:五南。
林珮如(2002)。國小學童因數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林碧珍、蔡文煥(2005)。TIMSS 2003 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數學成就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85,2-38。
林嘉玲(2000)。數學遊戲融入建構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邱慧珍(2002)。國小學童倍數迷思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徐右任(2001)。和原住民學童玩數學:一個探究數學遊戲和數學態度的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台東縣。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維忠(2006)。論數學遊戲。數學傳播,30(4),83-94。
教育部(2008)。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修訂。台北市:作者。
陳杭生(1993)。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視聽教育雙月刊,34(3)。
曹宗萍、周文忠(1997)。國小數學態度量表的編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NSC 86-2511-S153-001)。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屏東縣。
曹亮吉(1979)。認識數學遊戲。數學傳播,3,12-14。
陳怡淇(2007)。發展七年級數學遊戲融入教學評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郭靜晃譯(1998)。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J.E.Johnson,J.F.Christie & T.D.Yawkey, 1987)
黃怡芳(2005)。國小學童二位數加減運算學習之數學遊戲設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毅英(1997)。邁向大眾數學的數學教育。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黃國勳、劉祥通(2002)。歡樂滿堂的數學課-因數教材創新教學之實踐。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6,52-64。
莊穎昌(2007)。透過數學遊戲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進行體積單元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葉盛昌(2002)。遊戲式數學教學模式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台中市。
傅任敢譯(1999)。教育漫話。教育科學出版社。(Locke,1693)
蔡淑苓(1988)。羅素對幼兒教育的主張。教師之友,29(3),30-34。
蔡淑苓(2004)。遊戲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劉素幸(1994)。寓教學為遊戲—談遊戲教學的價值。學校體育雙月刊,46,40-41。
劉環毓(2008)。數學遊戲融入七年級探究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劉焜輝(1992)。遊戲治療的理論與實施(六)。諮商與輔導,81,22-28。
劉伯驥(1969)。西洋教育史。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蔣治邦(1997)。由表徵的觀點看格式的選擇。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49-65。臺北市:文芳。
鄭肇禎(1983)。智慧遊戲。台北市:五洲。
賴淑惠(2007)。合作式數學遊戲融入國中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賴勤薇(2011)。數學遊戲融入國中數學科函數單元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魏麗敏(1988)。國小學生數學焦慮、數學態度與數學成就之關係暨數學學習團體諮商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譚寧君(1992)。兒童數學態度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台北師院學報,(5),619-688。
蘇振毅(2006)。透過數學遊戲教學進行國小三年級乘法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台南市。
蘇育任(1993)。課程與教學---漫談遊戲導向的教學設計。國教輔導,33(2),4-6。
饒見維(1996)。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台北市:五南。
瀧川龜太郎(1998)。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市:大安 二、外文文獻 Ajzen(1988).Attitudes , personality , and behavior.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Axline,V.(1969).Play therapy.New York:Ballentine.
Eagly, A. H., &Chaiken, S.(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New York : Harcourt Brace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Ellis,M.J.(1973).Why people pla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Erikson,E.H.(1950).Childhood and Society.N.Y.:Norton
Friedenberg,L. (1995). Psychological testing , design , analysis and use. Boston : Allyn andBacon.
Girlie C. Delacruz, Gregory K. W. K. Chung, & Eva L. Baker.(2010). ValidityEvidence for Games as Assessment Environments.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on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Student Testing (CRESS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Harvey, J. G. & Bright, G. W.(1985).Mathematical Game: Antithesis or Assistance?Arithmetic Teacher, 85(2), 23-26.
Harvey J.G. & Bright G.W. (1985) Basic math games.Dale Seymour,California.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Harper & Row.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Mathematics(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Mathematics. Author.
Oldfield BJ (1991) Games in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Part1: classification.Math Sch 20(1):4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