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6.5.22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廖曉慧
作者(外文):Hsiao-Hui Liao
論文名稱(中文):3D悅趣式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分數之單位量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pplying 3D Game-Based Learning to the Remedial Teaching of Fractional Units for Sixth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中文):邱富源
指導教授(外文):Fu-Yuan Ch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學號:10081016
出版年(民國):102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3
中文關鍵詞:悅趣式學習3D虛擬電腦遊戲補救教學分數迷思概念國小六年級
外文關鍵詞:game-based learning3D computer simulation gamesremedial teachingfraction misconceptionelementary school grade 6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發展一套悅趣式學習教材,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數學科分數單元補救教學,比較「悅趣式」及「傳統講述式」兩種不同補救教學模式,對學生之學習表現與學習態度之差異,最後並對參與「悅趣式」補救教學課程之學生做課程滿意度調查。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之前測-後測設計,以苗栗縣某國小六年級8個班級中篩選66位參加補救教學之學生為研究對象,採隨機分配的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兩組分別接受「悅趣式」及「傳統講述式」兩種不同補救教學模式。在實驗教學進行前,兩組學生皆接受「單位量概念測驗」前測及「數學分數學習態度量表」前測。實驗教學時間計3節課,共90分鐘,兩組學生均由研究者進行教學,並於實驗教學結束後1週內,接受「單位量概念測驗」後測及「數學分數學習態度量表」後測,實驗組學生填寫「數位學習滿意度問卷」。
依據研究結果,所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在學生之學習表現方面
1.兩種不同補救教學模式對學生之學習表現均有顯著的進步。
2.兩種不同補救教學模式對學生之學習表現進步幅度沒有顯著差異。
3.「悅趣式」補救教學對低成就學生之高分組、中分組、低分組三種不同學業成就學生均有正向顯著影響。
二、在學生之學習態度方面
1.兩種不同補救教學模式對學生之學習態度有顯著差異。
2.參與「3D悅趣式電腦遊戲融入單位量概念補救教學課程」之學生在學習態度各分量表均有正向顯著影響。
三、在「3D悅趣式電腦遊戲融入單位量概念補救教學課程」之滿意度方面
1.大多數參與「3D悅趣式電腦遊戲融入單位量概念補救教學課程」的學生給予正向的滿意度。
2.低成就學生之高分組、中分組、低分組三種不同學業成就之參與學生在滿意度評比並無顯著差異。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et of game-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was developed for the fractions unit of grade 6 remedial mathematics classes. Subsequent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levels and learning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were compared when using game-based learning and conventional expository remedial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a satisfaction survey was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satisfaction levels of th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game-based remedial classes.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that comprised a pretest-posttest design was adopted. The participants comprised 66 grade 6 students, selected from 8 classe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located in Miaoli County. A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allocate the participants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in which the proposed game-based learning and conventional expository teaching methods were implemented for remedial teaching, respectively. Prior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the participant groups completed “unit concept” and “learning attitude for mathematic fractions” pretests. The researchers of this study conduct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on both student groups during 3 classes for a total of 90 minutes. After completing the experimental classes, both of the groups completed “unit concept” and “learning attitude for mathematic fractions” posttest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ubsequently completed an “e-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Learning Performance
a.The studen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learning performance levels for both remedial teaching methods.
b.The magnitude of improvement did not achie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medial teaching methods.
c.The game-based remedial teaching method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
2.Learning Attitude
a.The studen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rning attitudes between the remedial teaching methods.
b.The game-based remedial teaching method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student learning attitude scale scores.
3.Participant Satisfaction for the Game-Based Remedial Teaching Method
a.Most of th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game-based remedial classes reported satisfaction.
b.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exhibi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less of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五節 章節組織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3D悅趣式學習 17
第二節 分數概念之分析 40
第三節 電腦遊戲融入補救教學之研究 5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7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3
第一節 3D悅趣式電腦遊戲融入單位量概念補救教學課程 93
第二節 學習表現分析 99
第三節 學習態度分析 112
第四節 數位學習滿意度分析 11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8
參考文獻 143
中文部分 143
英文部分 149
附錄 151
附錄一 單位量概念測驗 151
附錄二 數學分數學習態度量表 154
附錄三 單位量概念補救教學學習單 156
附錄四 數位學習滿意度問卷 169
附錄五 「分數經典賽」內容 171
中文部分
尤韋翔(201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四年級小數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靜惠(1999)。網路瀏覽涉入與流暢經驗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王世全(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80, 23-31。
王曉璿、蔡松男、賴明珠(2008)。電腦遊戲式教學策略輔助國小學童電腦課程學習效益之研究。武法提,信息技術對教育全球化影響。第十二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應用大會,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江佩穎(2011)。使用數位遊戲提升國中八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探究—以圓的性質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呂玉琴(1991)。分數概念:文獻探討。臺北師院學報,4,573-605。
李文傑(2008)。自我效能、沉浸經驗與科技接受模式之研究—以線上遊戲為例。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美穗(2009)。你就是孩子生命中的貴人---談補救教學的重要性。北縣教育,27,73-79。
周文忠(2005)。虛擬實境之意義與應用。資訊科學應用期刊,1(1),121-127。
林碧珍(1990)。從圖形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新竹師範學院學報,4,295-347。
林彥宏(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的診斷與補救教學。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林俊吉(2005)。分數概念題庫建立之初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碧珍(2007)。教師建構等值分數教學知識的歷程。教育與心理研究, 30(2),89-123。
林天麒(2009)。國小四、五年級分數運算錯誤類型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怡玲(2010)。探討線上網路遊戲網路沉浸及成癮與使用者行為之關係。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洨岑(2011)。數位學習教材設計與心流經驗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福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分數啟蒙的學習與教學之發展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4(2),161-196。
林俊吉、吳毓瑩、呂玉琴(2009)。分數概念題庫之建立:跨學習階段的校準與測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187-218。
施文玲(2007)。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數位化教學策略。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40(2),32-41。
洪蘭(1999)。多給孩子一個遊戲的時間。科學月刊,30(7),596-597。
洪素敏(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迷思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洪素敏、楊德清(2002)。創意教學~分數的補救教學。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9,33-52。
紀申基(2011)。電腦遊戲教材的關卡時間壓力對學習者心流經驗之影響。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胡春嬌、王緒中(2007)。從「心流經驗」探討學童的電腦遊戲。學生輔導季刊,103,23-33。
范育文(2010)。電腦融入圖示策略對國小數學成就低落學生整數乘除法應用題之學習成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范綱正(2011)。數位遊戲式學習融入自然領域對國小三年級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成效與態度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康軒文教事業(2013)。國民小學數學教學指引。臺北:康軒文教。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張旭欽(2004)。從心流理論探討非營利組織之服務傳遞以奇美博物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景媛(2007)。概念獲得模式。教育新知電子通訊,32。
張維琪(2008)。玩興、心流過程和團體效能對線上遊戲玩家之心流經驗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163-191。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臺北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教育部,臺北市。
教育部(2005)。教育部施政主軸。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臺北市。
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臺北市。
教育部(2012)。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教育部:綜合規劃司,臺北市。
梁朝雲(2010)。實踐「寓樂於教」理念的數位學習設計。T&D飛訊,91,1-19。
梁朝雲、陳德懷、楊叔卿、楊接期(2008)。「悅趣化數位學習」研究宣言(Manifesto of Research o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取自:http://e-learning.nutn.edu.tw/(S(5e1ubh55mvemuw3fbvyfcj55))/sigView.aspx?Subject
許洽勝(2008)。應用於補救教學之遊戲式數位學習教材設計與研究--以國小天氣的變化課程為例。立德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許家彰(2011)。應用Android行動設備於國小數學科補救教學之系統設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
Csikszentmihalyi, Mihaly(1998)。陳秀娟譯。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臺北市:天下文化。
陳祈年(2005)。動機、可玩性與社交性對於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玩家沉浸經驗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建呈(2007)。國民中學數學科補救教學與數位學習現況應用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志明(2009)。分數單位量創意教學之探究-以小四學生為例。研習資訊, 26(6),125-134。
陳彌(2012)。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明宏、呂玉琴(2005)。國小四年級學童分數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1-32。
陳建呈、林紀慧(2009)。國民中學數學科數位學習補救教學調查研究。社會變遷中的教育發展。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新竹教育大學。
游光昭、蕭顯勝、蔡福興(2006)。運用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支援網路學習的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2(1),119-128。
游政雄、呂玉琴、吳宏毅、劉世能(2003)。台灣北部地區國小學童的分數單位量概念之研究。南師學報, 37(1),19-40。
黃瓊慧(1998)。從沉浸(flow)理論探討台灣大專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立文(1998)。網路使用的快感與神迷—遊戲理論與網路瀏覽行為之初探。取自http://tanet98.ndhu.edu.tw/TANET98/HOMEPAGE/paper/7b_1/7b_1.htm。
黃俊傑(2005)。線上遊戲心流經驗與沉迷經驗相關因素之探討。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新勝(2012)。台灣、芬蘭與新加坡小學數學教科書分數與小數教材之分析比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黃啟順(2012)。資訊科技融入ARCS動機教學模式對國中數學低成就學生進行補救教學成效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儒仁(2009)。電腦輔助教學對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成效之個案研究-以柱體的體積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楊純青、陳祥(2006)。網路心流經驗研究中之挑戰:從效度觀點進行檢視與回顧。資訊社會研究,11,145-176。
楊德清、洪素敏(2008)。分數補救教學之歷程的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2),85-118。
詹婉華(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分數概念之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婉華(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分數概念量表之設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2(2),241-263。
廖展輝(2004)。線上遊戲涉入程度及遊戲沉浸經驗與遊戲忠誠度之關係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劉世能 (2002)。台灣北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分數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耀聰(2008)。數位遊戲軟體應用於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季甫、陳榮銘(2008)。多媒體遊戲設計應用於視覺障礙者防災學習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 4(2)。
謝玉玲(2012)。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國小一年級低成就學生注音符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鍾承宏(2011)。線上遊戲團隊的共享心智模式與團體玩家心流。國立交通大學多媒體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英文部分
Burgos, D. , Tattersall, C. , Koper, R.(2007)Re-purposing existing generic games and simulations for e-learn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6), 2656-2667.
Burton, B. G. , Martin, B. N.(2010).Learning in 3D virtual environments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spirals. J.Educational.Computing Research,43(2)259-273.
Csikszentmihalyi, M. (1975).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sikszentmihalyi, M. (1991).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Tan, C.-K. , Harji, M. B. , & Lau, S.-H.(2011). Fostering positive attitude in probability learning using graphing calculator.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57 ,2011–2024.
Burdea, G. , & Coiffet, P.(1994).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New York: Wiley-Interscience.
Kiili, K.(2005).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Towards an experiential gaming model.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8 ,13–24.
Mayrath, M. C. , Traphagan, T. , Jarmon, L. , Trivedi, A. , Resta, P.(2010).Teaching with virtual worlds:Factors to consider for instructional use for second life. J.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43(4) 403-444.
Mccreery, M. P. , Schrader, P. G. , & Krach, S. K.(2011). Navigating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 Evaluating 21st Century skills for learning within virtual environments.J.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l,44(4),473-493.
Norman, D.A. (1993). 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Defending human attributes in the age of the machine, Addison-Wesley, New York.
Prensky, M. (2001).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New York:McGraw-Hill.
Sun, P.-C. , Tsai, R. J. , Finger, G. , Chen, Y.-Y. , & Yeh, D.(2008). What drives a successful e-Learning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er satisfaction.Computers & Education , 50 ,1183–1202.
Garris, R. , Ahlers, R. , & Driskell, J.(2002).Games,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a research and practice model. Simulation & Gaming,33(4), 441-467.
Tugluk, M. N.(2010).Analysis of multi-user video games in teacher training.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2514-2516.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