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增銓(2007)。由「教師專業」談「精進教學能力」。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3。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3/63-44.htm 王川華(2001)。寫的工作手的預備。蒙特梭利雙月刊,38,50-52。 王川華(2006)。蒙特梭利十大發現-發現5:重複練習。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39-41)。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王川華(2012)。數學真好玩。臺北市:全能教育文化。 王克昌(2013)。蒙特梭利教育的工作哲學。蒙特梭利雙月刊,110,12-14。 王美玲(2015)。蒙特梭利幼兒園促進特殊需求幼兒參與日常生活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王素偵(2011)。兒童情緒教育在蒙特梭利教學中的面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1)。 田秀蘭(2014)。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 研究方法概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取自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3A%2F%2Fweb.ntnu.edu.tw%2F~lantien%2Fold%2Fadvanced%2520qualitative%2520research%2Fbasicconcept.doc 石井昭子、岩田陽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論概說。臺北市:新民幼教。 朱瓊如(2009)。蒙氏幼兒園教室裡語文區的師生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M. Lic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user’s guide)。臺北市:學富。 何函儒(2006)。學前經驗與小一新生社會適應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臺中市。 吳佩娟(2013)。幼兒於蒙特梭利教室融入式和平教育之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臺南市。 吳明倫(2010)。從操作教具中學習的百年教學法。育兒生活,247。取自http://casa.52school.com.tw/upload/userData/casa/casa_PG_016/SY20101215144939-855.pdf 吳春滿(2009)。蒙特梭利幼稚園出任教師之工作困境與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市。 吳樎椒(2008)。幼兒教育概論。臺北市:匯華。 呂素美(譯)(2000)。M. Montessori著。瞭解孩子(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臺北市:及幼文化。 李田樹(譯)(1995)。M. Montessori著。童年之秘(The secret of childhood)。臺北市:及幼文化。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市:濤石。 李玨冠(2011)。蒙特梭利混齡教室的小小社會人。蒙特梭利雙月刊,92。取自http://www.asia-montessori.com.tw/public/view.php?mseq=001Translate&id=452 李裕光(2014)。蒙特梭利教學。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杜綺文(2006)。何謂參與觀察法。國科會例行報告。取自http://solomon.km.nccu.edu.tw/xms/ 沈繻淯(2014)。蒙特梭利生平。載於李裕光、沈繻淯、陳素珍、魏麗卿、謝惠娟(合著),蒙特梭利教學(頁25-36)。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2014)。 周佩諭(2012)從蒙特梭利教學談多元文化教育的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55-59。 周欣(譯)(1994)。M. Montessori 著。蒙特梭利教學法(The Montessori Method)。臺北市:桂冠。 周逸芬(1994)。蒙特梭利幼兒單元活動設計課程。臺北市:五南。 岩田陽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感覺教育。臺北市:新民幼教。 岩田陽子、南昌子、石井昭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日常生活練習。臺北市:新民幼教。 林庭玉(2001)。蒙特梭利音樂教育-音感鐘之探討。正修學報,14,187-202。 林琬玲(2010)。幼兒園品質與幼兒課程經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邱勝濱(2008)。質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上的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75。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5/index.htm 邱琡雅(2006)。混齡編組的教育意義。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58-66)。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金瑞芝(2004)。幼兒對學校活動的看法。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01-118。 姚明燕(譯)(2000)。L. Britton著。蒙特梭利遊戲與學習(Montessori play & learn)。臺北市:及幼文化。 施淑娟(2014)。蒙特梭利教學法對原住民幼兒語文能力表現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1,209-245。 洪碧霞(2011)。如沐春風是教育藝術最高境界--訪台北昶心蒙特梭利小學李裕光校長。蒙特梭利雙月刊,98,64-68。 相良敦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論概說。臺北市:新民幼教。 孫沛婕(2012)。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一所蒙特梭利幼兒園為例。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環球士心學報,3,129-143。 徐炳勳(譯)(1991)。 E. M. Standing著。蒙特梭利與兒童教育(Marria Montessori:Her life and work)。臺北市:及幼文化。 張孝筠(2003)。蒙特梭利課程模式。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338-412)。臺北市:心理。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曹湘玲(2011)。以全語文教學融入蒙特梭利語文教育之研究—以3-6歲混齡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畢恆達(198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臺北市:三民。 莊佳樺(2010)。蒙特梭利幼兒教育的幼兒就學準備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許惠欣(1990)。如何扮演現代化的幼兒老師角色。光華幼保年刊,3,13-16。 許惠珠(譯)(1989)。M. Montessori 著。幼兒的心智-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臺南市:光華女中。 許興仁、邱琡雅(譯)(1987)。P. P. Lillard.著。蒙特梭利新探(Montessori: A modern approach)。臺南市:光華女中。 陳文齡(2006)。蒙特梭利語文教育特色。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318-327)。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陳玉枝(2008)。蒙特梭利幼兒園老師之教育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秀才、姜如珮(2006)。蒙特梭利課程本土化發展建構之研究。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1(3),470-493。 陳秀芬(2010)。3~6歲敏感期及教養重點。蒙特梭利雙月刊,85,10-31。 陳貝希(譯)(1987)。J. M. G. Itard 著。叢林之子(The wild boy of Aveyron)。臺北市:及幼文化。 陳昇飛(2010)。蒙特梭利教學法與主題探究教學之比較。研習資訊,27(3),47-52。 陳春吟(2014)。蒙特梭利教師的職責。蒙特梭利雙月刊,111,37。 陳貞旬(2008)。蒙特梭利讀寫活動VS.全語言觀點。蒙特梭利雙月刊,78,10-12。 陳素珍(2014)。蒙特梭利思想與教育哲學。載於李裕光、沈繻淯、陳素珍、魏麗卿、謝惠娟(合著),蒙特梭利教學(頁57-80)。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淑芳(1998)。由教師的課程思考和幼生的學校經驗談幼教課程決定。載於國立臺東師院幼兒教育學系舉辦之「幼兒園中教與學的對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57),臺東市。 陳琬淳(2012)。什麼是好的幼兒園?幼兒觀點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陳寧容(2012)。幼兒園家長對幼兒品格之教養觀與教養策略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55-82。 陳鳳卿(2012)。認識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新課綱。蒙特梭利雙月刊,98,61-63。 陳麗秋(2006)。蒙特梭利文化教育概論。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354-360)。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單偉儒(1997)。蒙特梭利-教學理論與方法簡介。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曾玉華、鄭溫暖(2001)。蒙特梭利混齡教學中的幼兒身體運動學習概論。北體學報,9,267-276。 游千瑢(2013)。走進幼兒的視界:中班幼兒使用數位相機之歷程分享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瑞琴(2009)。當遊戲遇見幼兒課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27-54。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臺北市:心理。 楊瑞琴(2008)。蒙特梭利教室中主題活動實施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臺南市。 廖瑞鳳、李昭瑩(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幼兒經驗課程的個案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2),89-112。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2008)。蒙特梭利十大特點。取自http://asia-montessori.org.tw/public/view.php?mseq=001&main=1&sub=3&id=6 蔡淑惠(2007)。三至六歲蒙特梭利教師之證照培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鄧曉雲(2006)。蒙特梭利十大發現-發現8:自由與紀律。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49-51)。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鄭小慧(2010)。小動作變大能力。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鄭小慧(2010)。過生日學習禮讚生命。蒙特梭利雙月刊,91,10-13。 鄭小慧(2012)。親近動物植物:和孩子共築生命之旅。臺北市:全能教育文化。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賴閔莉(2011)。從幼兒的照片看幼兒園經驗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幼兒發展與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1989)。 謝明芳(2012)。學齡前幼兒學習英語之觀點。課程與教學,15(2),193-212。 簡楚瑛(1999)。蒙特梭利課程模式。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359-388)。臺北市:心理。 顏寧(譯)(2011)。S. B. Merriam著。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臺北市:五南。 魏麗卿(2014)。蒙氏教學架構與內容。載於李裕光、沈繻淯、陳素珍、魏麗卿、謝惠娟(合著),蒙特梭利教學(頁149-190)。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羅淑玲(2011)。蒙特梭利教育之幼兒的創造力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臺南市。
二、西文部分 Berk, L. (2001). Awakening children’s min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hatia, P., Davis, A., & Shamas-Brandt, E. (2015). Educational gymnastic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tessori practical life activities in developing fine motor skills in kindergartners.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6(4), 594-607. Cappello, M. (2005). Photo interviews: Eliciting data through conversations with children. Field Methods, 17(2), 170-182. Clark, A. (2005). Listening to and involving young children: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75(6), 489-505. Henderson, B., Meier, D., & Perry, G. (2004). Voices of practitioners: Teacher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Young Children, 59 (2), 94–100. Homan, R. (1991). The ethic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 Longman. Katz, L. G. (1994). Perspectives on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Phi Delta Kappa, 76(3), 200-205. Makin, L. & Whiteman, P. (2006). Young children as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4(1), 33-41. Robson, S. (1993). “Best of all I like choosing time:” Talking with children about play and work.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92(1), 37-51. Smidt, S. (2002). A guide to early years practice. London: Rutledge.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Stamatoglou, M. (2004). Listening to young children's voices: An ethnographic study on nursery play. (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UK).Retrieved from http://www.leeds.ac.uk/educol/documents/00003674.htm Wing, L. (1995). Play is not the work of the child: Young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work and play.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0(2), 223-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