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5.175.17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楊美珍
作者(外文):YANG, MEI-CHEN
論文名稱(中文):幼兒在蒙氏幼兒園的學習經驗
論文名稱(外文):Children's Learning Experience in a Montessori Kindergarten
指導教授(中文):謝明芳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392006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幼兒觀點蒙特梭利教學混齡學習教師角色
外文關鍵詞:children's perspectiveMontessori teachingmulti-age teachingteachers’ ro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蒙氏幼兒園教室為研究場域,從幼兒觀點探討:(1)在蒙特梭利教學環境中,幼兒對教具操作經驗的理解與看法;(2)幼兒對教師角色的看法;以及(3)幼兒對於同儕互動的覺察。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資料收集以觀察、訪談及兒童畫圖為主要方式。研究結果以六個主題呈現:(一)我最喜歡的教具:大多數幼兒對教具操作抱持正向的態度,且能夠清楚敘說述說最喜歡教具的名稱、喜歡它的原因及操作時的心情感受。(二)我知道如何操作這些教具:幼兒能以口述及畫圖方式詳細描述教具操作的步驟,顯示幼兒已內化了教具操作的步驟。(三)操作教具時,我學到:幼兒可以敘說出操作教具時學習到的能力,且呼應了每一類教具設計的背後目的,幼兒對於所學是有所意識的。(四)當我不知道要如何操作,老師同學會幫助我:幼兒對於教具操作遇到問題時,會主動尋求協助。(五)我的教師:幼兒認為教師在他們學習歷程中擔任觀察者及協助者的角色,也再次凸顯出蒙氏教師多元角色的重要性。(六)我們互相幫助:研究資料呈現不同年段幼兒相互協助的情形,透過多元形式的學習,幼兒們的學習經驗更加豐富,也肯定混齡教學的重要性。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幼兒園教學及未來研究方向之相關建議。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children's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experience in a Montessori kindergarten. The research purposes include: (1) explor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s of using Montessori materials in classroom, (2) understand children's perspectives on their teacher, as well as (3) understand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peer interaction. The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approach by collecting data through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analyzing children's drawings.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rough six themes: (1) My favorite materials. Most children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using Montessori materials and are able to clearly identify their favorite materials, the reason why he/she likes it as well as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 when using the materials. (2) I know how to use Montessori materials. Children can explain the steps of using materials through verbal illustration and drawing, which shows that the children have internalized the steps of using the materials. (3) What I learned when using Montessori materials. Children can explain what they learn through using materials and their answers match the purpose of the materials. The children are aware of what they learn. (4) My teacher and classmates can help me when I do not know how to use the materials. Children actively seek help when they encounter challenges. (5) My teacher. Children see their teacher as an observer and helper in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which emphasizes the diverse roles of Montessori teachers. (6) We work together. The data presents how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cooperate and collaborate. Children's learning experience is enriched through diverse learning experience, which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multi-age teaching/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makes suggestions regarding Montessori teaching and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蒙氏教育的精神與實踐 7
第二節 幼兒觀點之探究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41
第三節 研究歷程 47
第四節 研究信賴度 52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我喜歡的學校活動 55
第二節 我知道如何操作這些教具 91
第三節 操作教具時,我學到 114
第四節 我不知道要如何操作,但老師同學會幫助我 126
第五節 我的教師 131
第六節 我們互相幫忙 13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結論 14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51
參考文獻 155
中文部分 155
英文部分 161
附錄 163
附錄一 參與研究教師同意書 163
附錄二 參與研究家長同意書 164
附錄三 幼兒訪談大綱 165
丁增銓(2007)。由「教師專業」談「精進教學能力」。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3。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3/63-44.htm
王川華(2001)。寫的工作手的預備。蒙特梭利雙月刊,38,50-52。
王川華(2006)。蒙特梭利十大發現-發現5:重複練習。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39-41)。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王川華(2012)。數學真好玩。臺北市:全能教育文化。
王克昌(2013)。蒙特梭利教育的工作哲學。蒙特梭利雙月刊,110,12-14。
王美玲(2015)。蒙特梭利幼兒園促進特殊需求幼兒參與日常生活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王素偵(2011)。兒童情緒教育在蒙特梭利教學中的面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1)。
田秀蘭(2014)。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 研究方法概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取自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3A%2F%2Fweb.ntnu.edu.tw%2F~lantien%2Fold%2Fadvanced%2520qualitative%2520research%2Fbasicconcept.doc
石井昭子、岩田陽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論概說。臺北市:新民幼教。
朱瓊如(2009)。蒙氏幼兒園教室裡語文區的師生互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M. Lic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user’s guide)。臺北市:學富。
何函儒(2006)。學前經驗與小一新生社會適應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研究所,臺中市。
吳佩娟(2013)。幼兒於蒙特梭利教室融入式和平教育之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臺南市。
吳明倫(2010)。從操作教具中學習的百年教學法。育兒生活,247。取自http://casa.52school.com.tw/upload/userData/casa/casa_PG_016/SY20101215144939-855.pdf
吳春滿(2009)。蒙特梭利幼稚園出任教師之工作困境與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市。
吳樎椒(2008)。幼兒教育概論。臺北市:匯華。
呂素美(譯)(2000)。M. Montessori著。瞭解孩子(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your child)。臺北市:及幼文化。
李田樹(譯)(1995)。M. Montessori著。童年之秘(The secret of childhood)。臺北市:及幼文化。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嘉義市:濤石。
李玨冠(2011)。蒙特梭利混齡教室的小小社會人。蒙特梭利雙月刊,92。取自http://www.asia-montessori.com.tw/public/view.php?mseq=001Translate&id=452
李裕光(2014)。蒙特梭利教學。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杜綺文(2006)。何謂參與觀察法。國科會例行報告。取自http://solomon.km.nccu.edu.tw/xms/
沈繻淯(2014)。蒙特梭利生平。載於李裕光、沈繻淯、陳素珍、魏麗卿、謝惠娟(合著),蒙特梭利教學(頁25-36)。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2014)。
周佩諭(2012)從蒙特梭利教學談多元文化教育的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3),55-59。
周欣(譯)(1994)。M. Montessori 著。蒙特梭利教學法(The Montessori Method)。臺北市:桂冠。
周逸芬(1994)。蒙特梭利幼兒單元活動設計課程。臺北市:五南。
岩田陽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感覺教育。臺北市:新民幼教。
岩田陽子、南昌子、石井昭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日常生活練習。臺北市:新民幼教。
林庭玉(2001)。蒙特梭利音樂教育-音感鐘之探討。正修學報,14,187-202。
林琬玲(2010)。幼兒園品質與幼兒課程經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邱勝濱(2008)。質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上的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75。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5/index.htm
邱琡雅(2006)。混齡編組的教育意義。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58-66)。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金瑞芝(2004)。幼兒對學校活動的看法。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01-118。
姚明燕(譯)(2000)。L. Britton著。蒙特梭利遊戲與學習(Montessori play & learn)。臺北市:及幼文化。
施淑娟(2014)。蒙特梭利教學法對原住民幼兒語文能力表現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1,209-245。
洪碧霞(2011)。如沐春風是教育藝術最高境界--訪台北昶心蒙特梭利小學李裕光校長。蒙特梭利雙月刊,98,64-68。
相良敦子(1988)。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論概說。臺北市:新民幼教。
孫沛婕(2012)。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一所蒙特梭利幼兒園為例。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環球士心學報,3,129-143。
徐炳勳(譯)(1991)。 E. M. Standing著。蒙特梭利與兒童教育(Marria Montessori:Her life and work)。臺北市:及幼文化。
張孝筠(2003)。蒙特梭利課程模式。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338-412)。臺北市:心理。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曹湘玲(2011)。以全語文教學融入蒙特梭利語文教育之研究—以3-6歲混齡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畢恆達(198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臺北市:三民。
莊佳樺(2010)。蒙特梭利幼兒教育的幼兒就學準備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許惠欣(1990)。如何扮演現代化的幼兒老師角色。光華幼保年刊,3,13-16。
許惠珠(譯)(1989)。M. Montessori 著。幼兒的心智-吸收性心智(The absorbent mind)。臺南市:光華女中。
許興仁、邱琡雅(譯)(1987)。P. P. Lillard.著。蒙特梭利新探(Montessori: A modern approach)。臺南市:光華女中。
陳文齡(2006)。蒙特梭利語文教育特色。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318-327)。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陳玉枝(2008)。蒙特梭利幼兒園老師之教育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秀才、姜如珮(2006)。蒙特梭利課程本土化發展建構之研究。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1(3),470-493。
陳秀芬(2010)。3~6歲敏感期及教養重點。蒙特梭利雙月刊,85,10-31。
陳貝希(譯)(1987)。J. M. G. Itard 著。叢林之子(The wild boy of Aveyron)。臺北市:及幼文化。
陳昇飛(2010)。蒙特梭利教學法與主題探究教學之比較。研習資訊,27(3),47-52。
陳春吟(2014)。蒙特梭利教師的職責。蒙特梭利雙月刊,111,37。
陳貞旬(2008)。蒙特梭利讀寫活動VS.全語言觀點。蒙特梭利雙月刊,78,10-12。
陳素珍(2014)。蒙特梭利思想與教育哲學。載於李裕光、沈繻淯、陳素珍、魏麗卿、謝惠娟(合著),蒙特梭利教學(頁57-80)。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淑芳(1998)。由教師的課程思考和幼生的學校經驗談幼教課程決定。載於國立臺東師院幼兒教育學系舉辦之「幼兒園中教與學的對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57),臺東市。
陳琬淳(2012)。什麼是好的幼兒園?幼兒觀點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陳寧容(2012)。幼兒園家長對幼兒品格之教養觀與教養策略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55-82。
陳鳳卿(2012)。認識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新課綱。蒙特梭利雙月刊,98,61-63。
陳麗秋(2006)。蒙特梭利文化教育概論。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354-360)。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單偉儒(1997)。蒙特梭利-教學理論與方法簡介。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曾玉華、鄭溫暖(2001)。蒙特梭利混齡教學中的幼兒身體運動學習概論。北體學報,9,267-276。
游千瑢(2013)。走進幼兒的視界:中班幼兒使用數位相機之歷程分享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瑞琴(2009)。當遊戲遇見幼兒課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27-54。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臺北市:心理。
楊瑞琴(2008)。蒙特梭利教室中主題活動實施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臺南市。
廖瑞鳳、李昭瑩(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幼兒經驗課程的個案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2),89-112。
蒙特梭利兒童教育學會(2008)。蒙特梭利十大特點。取自http://asia-montessori.org.tw/public/view.php?mseq=001&main=1&sub=3&id=6
蔡淑惠(2007)。三至六歲蒙特梭利教師之證照培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鄧曉雲(2006)。蒙特梭利十大發現-發現8:自由與紀律。載於曾琴蓮(主編),認識蒙特梭利教育(頁49-51)。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鄭小慧(2010)。小動作變大能力。臺北市:蒙特梭利文化。
鄭小慧(2010)。過生日學習禮讚生命。蒙特梭利雙月刊,91,10-13。
鄭小慧(2012)。親近動物植物:和孩子共築生命之旅。臺北市:全能教育文化。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賴閔莉(2011)。從幼兒的照片看幼兒園經驗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幼兒發展與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1989)。
謝明芳(2012)。學齡前幼兒學習英語之觀點。課程與教學,15(2),193-212。
簡楚瑛(1999)。蒙特梭利課程模式。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359-388)。臺北市:心理。
顏寧(譯)(2011)。S. B. Merriam著。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臺北市:五南。
魏麗卿(2014)。蒙氏教學架構與內容。載於李裕光、沈繻淯、陳素珍、魏麗卿、謝惠娟(合著),蒙特梭利教學(頁149-190)。臺北市: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羅淑玲(2011)。蒙特梭利教育之幼兒的創造力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臺南市。

二、西文部分
Berk, L. (2001). Awakening children’s min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hatia, P., Davis, A., & Shamas-Brandt, E. (2015). Educational gymnastics: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tessori practical life activities in developing fine motor skills in kindergartners.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6(4), 594-607.
Cappello, M. (2005). Photo interviews: Eliciting data through conversations with children. Field Methods, 17(2), 170-182.
Clark, A. (2005). Listening to and involving young children: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75(6), 489-505.
Henderson, B., Meier, D., & Perry, G. (2004). Voices of practitioners: Teacher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Young Children, 59 (2), 94–100.
Homan, R. (1991). The ethic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 Longman.
Katz, L. G. (1994). Perspectives on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Phi Delta Kappa, 76(3), 200-205.
Makin, L. & Whiteman, P. (2006). Young children as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4(1), 33-41.
Robson, S. (1993). “Best of all I like choosing time:” Talking with children about play and work.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92(1), 37-51.
Smidt, S. (2002). A guide to early years practice. London: Rutledge.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Stamatoglou, M. (2004). Listening to young children's voices: An ethnographic study on nursery play. (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UK).Retrieved from http://www.leeds.ac.uk/educol/documents/00003674.htm
Wing, L. (1995). Play is not the work of the child: Young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work and play.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0(2), 223-247.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全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