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67.9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郭雅玲
作者(外文):KUO YA LING
論文名稱(中文):桌上遊戲課程對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影響效果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board game program to social skills o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指導教授(中文):周育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392002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3
中文關鍵詞:桌上遊戲課程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
外文關鍵詞:board game program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social skill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桌上遊戲課程」對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之影響。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法之A-B-M實驗設計,針對兩位智能障礙兒童進行25節課的桌上遊戲課程。研究工具為「社交技巧觀察記錄表」,並向家長和導師進行訪談,以瞭解本研究的社會效度。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桌上遊戲課程介入有助改善智能障礙兒童的自我有關行為。
二、桌上遊戲課程介入有助改善智能障礙兒童的工作有關行為,但效果有限,且社會效度效果不一。
三、桌上遊戲課程介入有助改善智能障礙兒童的人際有關行為,但社會效度效果不一。

根據以上結論,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供實務教學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oard game program to social skills o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his research methodology used A-B-M design for the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approach for 25 classes of board game program, geared toward two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he data collected through social skills observation forms. Using interview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make the social validity.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Board game program could improve the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self- related behavior.
2.Board game program could improve the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terpersonal related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was limited. And the social validity was different.
3.Board game program could improve the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work-related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was limited.
On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effective sentence teaching intervention and future studies were offered as wel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社交技巧的定義與內涵 9
第二節 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的探討 14
第三節 桌上遊戲課程與社交技巧之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設計 42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44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自我有關行為能力分析 49
第二節 工作有關行為能力分析 59
第三節 人際有關行為能力分析 71
第四節 自我、工作、人際有關行為能力分析與比較 82
第五節 社會效度分析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8
第三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1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109
附錄二 社交技巧觀察記錄表 110
附錄三 家長訪談問卷 111
附錄四 導師訪談問卷 115
附錄五 桌上遊戲課程設計 119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 28
圖4-1. 研究對象甲自我有關行為觀察曲線圖 50
圖4-2. 研究對象乙自我有關行為觀察曲線圖 54
圖4-3. 研究對象甲工作有關行為觀察曲線圖 59
圖4-4. 研究對象乙工作有關行為觀察曲線圖 64
圖4-5. 研究對象甲人際有關行為觀察曲線圖 71
圖4-6. 研究對象乙人際有關行為觀察曲線圖 76

表目錄
表3-1-1 桌上遊戲課程目標摘要 29
表3-1-2 桌上遊戲課程與教學策略對照表 30
表3-1-3 社交技巧定義 32
表3-2-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 34
表3-2-2 研究對象社交技巧表現 37
表4-1-1 研究對象甲自我有關行為階段內分析摘要表 51
表4-1-2 研究對象甲自我有關行為階段間分析摘要表 52
表4-1-3 研究對象甲自我有關行為C統計摘要表 52
表4-1-4 研究對象乙自我有關行為階段內分析摘要表 55
表4-1-5 研究對象乙自我有關行為階段間分析摘要表 56
表4-1-6 研究對象乙自我有關行為C統計摘要表 57
表4-2-1 研究對象甲工作有關行為階段內分析摘要表 61
表4-2-2 研究對象甲工作有關行為階段間分析摘要表 62
表4-2-3 研究對象甲工作有關行為C統計摘要表 62
表4-2-4 研究對象乙工作有關行為階段內分析摘要表 65
表4-2-5 研究對象乙工作有關行為階段間分析摘要表 66
表4-2-6 研究對象乙工作有關行為C統計摘要表 67
表4-3-1 研究對象甲人際有關行為階段內分析摘要表 73
表4-3-2 研究對象甲人際有關行為階段間分析摘要表 74
表4-3-3 研究對象甲人際有關行為C統計摘要表 74
表4-3-4 研究對象乙人際有關行為階段內分析摘要表 77
表4-3-5 研究對象乙人際有關行為階段間分析摘要表 78
表4-3-6 研究對象乙人際有關行為C統計摘要表 79
參考文獻
中文
天鵝桌遊報(2007)。桌上遊戲的起源。2015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swanpa nasia.com/blog
王欣宜(2005)。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成效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19(2),49-71。
王欣宜(2006)。智能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訓練內涵分析。特殊教育季刊,98,9-16。
王欣宜(2007)。國小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能教學成效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1(2),55-79。
王欣宜、蔡怡姿(2013)。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巧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6,1-21。
何華國(2000)。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3版)。臺北市:五南。
何華國(2003)。啟智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幸玲(2011)。兒童遊戲與發展(第二版)。新北市:揚智文化。
吳念瑾(2014)。團體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高年級泛自閉症兒童的情緒調適和社交技巧輔導效果,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李治翰、魏慧美(2012)。社會故事教學法提升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課堂互動能力成效之探討。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4,1-30。
李姿瑩(2003)。社交能力訓練介紹。國教新知,49(4),36-50。
周珊儀(2009)。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孟瑛如(2004)。國民中小學社交技巧行為特徵檢核表-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林央侖(2009)。企業管理訓練桌上遊戲教材評選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惠芬(2013)。特殊教育學校(班)智能障礙學生問題行為功能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28,1-16。
林雅萍(2011)。兒童情緒調節策略與社會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林寶貴(2008)。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林寶貴、黃玉枝、張正芬(1992)。臺灣區智能不足學童語言障礙之調查研究。聽語會刊,8,13-43。
邱易萍(2014)。運用 STAD 合作學習提升國小五年級英語學習成效及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臺北市。
洪佳琪(2008)。國中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訓練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洪榮照(2000)。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心理。
洪榮照(2002)。智能障礙者之教育。截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頁50-83)。臺北:心理。
洪儷瑜(1994)。注意力缺陷及過動學生的認識與教育。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洪儷瑜(1999):少叫多教。特教年刊,迎千禧談特教,211-232。
洪儷瑜、陳芬芳、黃裕惠、許尤芬(2002)。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增訂版。
高榮亨(2010)。社會故事教學對提升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張希如(2008)。國小普通班綜合性音樂活動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童社交技巧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淑娟(2013)。以音樂教學活動改善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重度障礙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教育部(2011)。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大綱總綱及配套措施。取自http://www.ntnu.edu.tw/spc/drlusp_1/master.html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市:教育部。
莊妙芬(1997)。智能障礙與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1-35。
莊琇晴(2010)。探討直接教學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郭生玉(2004)。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怡瑩(2009)。情緒教育方案對增進國小資源班學童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郭慧貞(2001)。情緒教育方案對增進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之教學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陳介宇(2010)。從現代桌上遊戲的特點探討其運用於兒童學習的可行性。國教新知,57(4)。
陳貞如(2014)。探討合作型與競爭型桌上遊戲對幼兒社會能力影響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陳淑敏(譯)(2007)。D.R.Shaffer著。社會人格發展(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臺北:華騰。
陳逸之(2014)。以桌上遊戲課程促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班同儕融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榮華(1995)。智能不足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慶福、李雅貞(2004)。遊戲治療入門。臺北市:雙葉書廊。
陸莉、黃玉枝、林秀錦、朱慧娟編著(2000)。智障學生輔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主編。
彭文珍(2014)。正向行為支持方案對一名智能障礙學生行為問題改善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鈕文英(2008)。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臺北市:心理。
鈕文英(2013)。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黃月霞(1993)。教導兒童社會技巧。臺北市:五南圖書。
黃德祥(1990)。國中學生之社會技巧相關因素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7 輯,195-210。
黑豬(2012)。就是愛玩桌遊:精選全球最暢銷35種桌上遊戲規則。臺北:高寶國際。
新苗編譯小組(譯)(1998)。增進孩子社交技巧(原作者:Cheryl A.King,DanielS.Kirschenbaum.)。臺北市:新苗。(原著出版年:1992)
楊欣怡(2015)。透過藝術表達活動提升國小身心障礙兒童社會技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研究所,臺中市。
楊雅婷、林坤燦(2012)。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增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課堂學習適應行為成效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4,31-70。
蔡怡姿(2011)。多媒體結合同儕教導之社交技巧方案對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所,臺中市。
詹雅淳(2002)。同儕個別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日常生活技能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廖信達(2004)。幼兒遊戲。臺北:群英。
劉錫吾(1994)。肢障學生社會技巧訓練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彰化縣。
蔡沛吟(2015)。繪本融入社會技能教學方案對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同儕互動之成效。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蔡明富(2009)。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社會技巧之研究─以普通班教師觀點。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1,183-206。
蔡雨軒、呂翠華(2014)。統合式遊戲團體對提升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4,193-212。
蔡淑苓(2009)。遊戲理論與應用-以幼兒遊戲與幼兒教師教學為例。臺北市:五南。
蔡麗芳(1992)。社交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盧佳嘉(2007)。社交技巧訓練方案提升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社會自尊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戴宏志(2006)。社會戲劇遊戲於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教學之應用。雲嘉特教,3,47-51。
謝佩樺(2015)。桌上遊戲應用在社會技巧訓練課程於國小亞斯伯格症兒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鍾玉玲(2013)。桌上遊戲對國小ADHD學生注意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鍾莉娟、楊熾康(譯)(2009)。促進社交成功之課程—一套專為特殊需求兒童設計的課程(原作者:Gary N. Siperstein& Emily Paige Rickards)。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4)
蘇昱蓁、王欣宜、柯玉真(2012)。身心障礙學生社會技巧實施成效分析。特殊教育叢書,101(1),89-95。

英文
Argyle, M.(1983).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Harmondsworth: Penguin. UK.
Combs, M. &Slaby, D.(1977).Social-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 Inc.
Fagan, B. M. (2004)The seventy greatinventions of the ancient world. London:Thames& Hudson Ltd
Gobet, F., Voogt, A. D., &Retschitzki, J.(2004).Moves in mind: The psychology of board games.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Gresham, F. M. & Elliott, S. N.(1990).The Social Rating System.Circle Pines, MN:American Guidance Service.
Gresham, F. M.(1981).Assess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9(2) ,120-133.
Gresham, F. M.(1986).Conceptual and definition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Implication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training.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5(1), 3-15.
Haring, T. G.(1991).Social relationship. In Meyer, L., Peck, C. A., & Brown, L. (Ends), Critical issues in the lives of people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p.195-218. Baltimore:Paul H. Brooks.
Hartup, W.W.(1976).Peer interaction and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child. In E. Schopler and R.J. Richler (Eds.), Psychopathology and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Plenum.
Hasan avcıoğlu(2013).Effectiveness of video modelling in training students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o greet people when they meet. Educational Sciences: Theory & Practice, 13(1), 466-477.
Hong, Z., Lin, H., &Mccarthy Veach,P.(2008).Effects of an extracurricular science performance, self-worth, social skills, and sexist attitudes of Taiwanese adolescents from single-parent families. Sex Roles, 59, 555-567.
King, C., & Kirschenbaum, D. S.(1992).Helping young children develop social skills: the social growth program. Pacific Grove, Calif: Brooks/ Cole.
Knapczyk, D. R., &Rodes, P. G., (1996).Teaching social competence: 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improving social skills in students at-risk.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Cole.
L’abate, L., & Milan, M. A. (1985).Handbook of social skill training &research. John Wiley & Son. 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Lantz, J. F., Nelson, J. M. &Loftin, R. L.(2004).Guid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Play: Applying the Integrated Play Group Model in School Setting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7, 8-14.
Leffert, J. S., Siperstein, G. N. & Millikan, E. (2000).Understanding social adaptation in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 social-cognitive perspective. Exceptional Children, 66(4), 530-545.
Marlowe, M. (1979).The games analysis intervention: A procedure to increase the peer acceptance and social adjustment of a retarded chil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Mentally Retarded, 14, 262-268.
Matson, J., Fee, V., Coe, D., and Smith, D. (1991).A Social Skills Program for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Preschoolers. Child and Family Behavior Therapy, 20, 227-242.
Merrell, K. W.(2003).Behavioral, social, and emotional assess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nd ed.).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Merrell, K. W., &Gimpel, G. A. (1998).Social skil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treatment.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Parlett(1999).Oxford History of Board Gam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per, V., & Gage, C. (1984).Speech corre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speech pathology and audiology. Engle 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ress.
Shaffer, David R. (1994).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3rd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e/Cole.
Walker, H. M., Todis, B., Holmes, D., & Horton, G. (1988).ACCESS program:Adolescent curriculum for communication and effective social skills. Austin, TX: Proe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