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美恩(2011)。終結霸凌。台北:天下雜誌。 王秋萍(2011)。談談德國近年來的校園霸凌問題。教育研究月刊,207,110-119。 江文慈(2004)。正視校園中的欺凌事件。諮商與輔導,221,6-10。 印海翔(2011)。校園霸凌的行為與特徵。大眾心理學月刊,4,44-45。 沈玉翎(2014)。親子關係、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清聖(2011)。屏東縣國中學生知覺霸凌行為類型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明憲,林滄松(2011)。台灣校園霸凌率將成全球第一?2015年8月2日取自http://peacefulschool.org/ArticlePage.aspx?ArticleID=af30c3fb-5b2b-4962-bbfe-cb8e6f9f8562 李淑貞譯(2009)。(M. Moore & S.J. Minton著,2007)。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台北:五南。 吳明隆,陳麗珠(2012)。霸凌議題與校園霸凌策略。台北市:五南。 邱靖惠,蕭慧琳(2009)。2009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2012)。校園「霸凌」 影響深遠。霸凌事件對霸凌者的影響。2015年10月15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26 兒童福利聯盟(2014)。2014年臺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2016)。2016年台灣兒童少年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南琦(2011)。向霸凌Say No:認識→對付→走出霸凌的校園暴力防治三部曲。台北市:遠流。 吳璧如、曾莉婷(2014)。校園霸凌防制中被忽略的一環:霸凌旁觀者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92,122-143。 翁福元(2013)。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台北市:高等教育。 郭丁熒、賀欣音(2012)。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中為例,教育學誌,27,83-131。 許文宗(2010)。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永熹(1999)。學童欺凌行為的發展生態觀及其系統性防治。初等教育學刊,7,199-216。 陳秋琪(2009)。彰化縣某國中學生受霸凌類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若琳、鄭馨淑(2015)。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教養與高年級學童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89-110。 陳郁瑾(201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 管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陳彥文譯(2011)。(S. Kraizer著,2007)。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 陳啟榮(2012)。校園霸凌之初探研究。國民教育月刊,52,91-100。 陳鈁鈴、鄧煌發(2014)。誰讓蠻牛橫衝直撞?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角色。桃園市:一品文化出版社。 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臺北市:教育部。2015年8月3日取自 https://csrc.edu.tw。 曾韻任(2013)。國小學生被霸凌情形與人格特質、人際問題解決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金地(2012)。從批判思考角度談案例式反霸凌教學。台灣教育期刊,675期,12-14。 張秋桂(2003)。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雅婷(2003)。桃園市國中生校園暴力行為及其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幸真、張榮顯(2010)。玩耍?霸凌? 國小高年級男童性霸凌者經驗之探究,教育學誌,24,42-72。 葉秀怡(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及金門地區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劉黎兒(2012)。大人不敢面對的校園陰影!日本學生自殺、霸凌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新新聞週刊,1328,104-105。 鄭雅尹(2008)。國小霸凌防治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鄭維瑄(2011)。校園霸凌成因與處遇─社會生態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35,194-216。 戴瑞宏(2012)。熱血格鬥類卡通收視行為對國中生在校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市。 顏秀娟(2012)。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Atlas R. S., & Pepler, D. J. (1998).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2(2), 86-99. Brunstein,K.,Marrocco, F., Kleinman, M.,Schonfeld,IS & Gould,MS.(2007).Bullying,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rry of Child & Adolescence Psychiatry, 46, 40-49. Cillessen, A. H. N., & Mayeux, L. (2004). From censure to reinforcement: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gression and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75, 147-163 Craig, W. M., & Pepler, D. J. (1997).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the school yard. Canadia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3, 41−59.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2007). Reducing bullying in schools: A guidance document. Nottingham, UK : Author Duncan, R.D.(1999). Peer and Sibling Aggression: An Investigation of Intra- and Extra-Familial Bullying.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14,871-886. Fekkes,M., Pijpers,F.I.M. ,Verlove-Vanhorick,S.P.(2004). Bullying behavior and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somatic complaints and depression in victims. Journal of Pediatrics,144,17-22. Frey, K., Hirschstein, M. K., Snell, J. L., Van Schoiack Edstrom, L., MacKenzie, E. P., & Broderick, C. J. (2005). Reducing playground bullying and supporting beliefs: An experimental trial of the Steps to Respect progra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 479-491. Lawrence J. Walker & John H. Taylor(1991).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 Child Development, 62 , 264-283 Hawkins, D. L., Pepler ,D. J., Craig ,W. M.(2001).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of Peer Interventions in Bullying. Social Development, 10, 512-51 Smith ,P.k.,Ananiadou,K.(2003)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5(2 ),189-209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website。霸凌定義。2015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stopbullying.gov/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 Olweus, D. & Limber, S. P. (2010). The 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ver two decades. New York: Routledge. Salmivalli, C., Karna, A., & Poskiparta, E. (2007). From peer putdowns to peer suppor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how it translated into a national anti-bullying progra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chwartz D, Chang L, Farver JM(2001). Correlates of Victimization in Chinese Children's Peer Group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7, 520-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