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88.107.4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戴慧婷
作者(外文):Hui-Ting Tai
論文名稱(中文):防制校園霸凌課程融入國中階段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 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Intervention Curriculum of School Bullying Prevention in Integrative Activi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詹惠雪
指導教授(外文):Hui-Hsueh Ch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381024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防制霸凌課程融入行動研究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外文關鍵詞:bullying preventionintervention programaction researchintegrative activiti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行動研究旨在探討研究者對七年級樂樂班進行防制校園霸凌課程融入方案後,對於防制或減少班級霸凌行為的歷程與結果。研究的主要目的為發展適合全班性的防制校園霸凌課程融入方案,瞭解學生對課程的看法與在課程介入後學生對於防制霸凌概念的認知和行為上的學習表現與改變情形。
本研究以七年級樂樂班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十次的課程教學,以認知測驗、自評表、觀察、晤談、學習單等方法蒐集資料,將所得的資料整理後,根據學生在防制霸凌的學習表現與改變情形,歸納統整出以下結論:
一、運用全班性課程融入的方式具可行性,學生在防制校園霸凌的認知方面有所提昇
二、藉由課程的學習,學生具備更多元的防制校園霸凌因應技巧
三、課程進行後,學生開始透過生活實踐防制校園霸凌的理念
四、學生認為透過學習防制校園霸凌議題後有所收穫,給予課程正向的評價
五、學生較喜歡的活動單元為體驗、實作式的教學方式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提供學校行政單位、學校教師、未來研究做為參考。
This purpose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ourse and outcome with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of school bullying prevention for students in grade 7 .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rogram is to prevent and reduce bullying by developing suitable class-level intervention curriculum; besides, it also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opinions of students in grade 7 on this program and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changes in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school bullying prevention.
In this study, students in grade 7 have gone through ten courses in the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of school bullying prevention. Researcher collected data in implementation that included cognitive test,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document files, etc. After the data compilation, a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can be categorized as follow:
1.The class-level intervention program is feasible ,and students has improved cognitive aspects of bullying prevention.
2.Students have learnd more choices in response to bullying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ction research.
3.Students have began to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anti- bullying in life.
4.Students have positive comment about the anti-bullying intervention program,and think they obtained benefit from the program.
5.Students prefer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 to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目次 v
圖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霸凌的定義與內涵 9
第二節 防制校園霸凌的課程與教學 25
第三節 防制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 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2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人員 45
第四節 課程方案的設計 48
第五節 資料蒐集及分析 57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省思 63
第一節 防制校園霸凌課程的實施歷程 63
第二節 課程實施後的學生防制霸凌能力表現 89
第三節 教師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2

參考書目 117
壹、中文部分 117
貳、英文部分 120
附錄 122
附錄一、教學觀察記錄表 122
附錄二、訪談大綱(協同合作夥伴) 123
附錄三、訪談大綱(學生) 124
附錄四、訪談大綱(任課老師) 125
附錄五、霸凌認知測驗 126
附錄六、反霸凌行為自評表 127
附錄七、課程回饋單 128
附錄八、教學省思札記 129
附錄九、課程學習單 130
附錄十、課程教案 133

壹、中文部分
王美恩(2011)。終結霸凌。台北:天下雜誌。
王秋萍(2011)。談談德國近年來的校園霸凌問題。教育研究月刊,207,110-119。
江文慈(2004)。正視校園中的欺凌事件。諮商與輔導,221,6-10。
印海翔(2011)。校園霸凌的行為與特徵。大眾心理學月刊,4,44-45。
沈玉翎(2014)。親子關係、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清聖(2011)。屏東縣國中學生知覺霸凌行為類型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明憲,林滄松(2011)。台灣校園霸凌率將成全球第一?2015年8月2日取自http://peacefulschool.org/ArticlePage.aspx?ArticleID=af30c3fb-5b2b-4962-bbfe-cb8e6f9f8562
李淑貞譯(2009)。(M. Moore & S.J. Minton著,2007)。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台北:五南。
吳明隆,陳麗珠(2012)。霸凌議題與校園霸凌策略。台北市:五南。
邱靖惠,蕭慧琳(2009)。2009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2012)。校園「霸凌」 影響深遠。霸凌事件對霸凌者的影響。2015年10月15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archive/report_detail/88/126
兒童福利聯盟(2014)。2014年臺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2016)。2016年台灣兒童少年網路霸凌經驗調查報告。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南琦(2011)。向霸凌Say No:認識→對付→走出霸凌的校園暴力防治三部曲。台北市:遠流。
吳璧如、曾莉婷(2014)。校園霸凌防制中被忽略的一環:霸凌旁觀者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92,122-143。
翁福元(2013)。校園霸凌學理與實務。台北市:高等教育。
郭丁熒、賀欣音(2012)。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中為例,教育學誌,27,83-131。
許文宗(2010)。國中學生虛擬霸凌與傳統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永熹(1999)。學童欺凌行為的發展生態觀及其系統性防治。初等教育學刊,7,199-216。
陳秋琪(2009)。彰化縣某國中學生受霸凌類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若琳、鄭馨淑(2015)。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教養與高年級學童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89-110。
陳郁瑾(201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
管教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陳彥文譯(2011)。(S. Kraizer著,2007)。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台北市:兒童福利聯盟。
陳啟榮(2012)。校園霸凌之初探研究。國民教育月刊,52,91-100。
陳鈁鈴、鄧煌發(2014)。誰讓蠻牛橫衝直撞? 防制校園霸凌的關鍵角色。桃園市:一品文化出版社。
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臺北市:教育部。2015年8月3日取自 https://csrc.edu.tw。
曾韻任(2013)。國小學生被霸凌情形與人格特質、人際問題解決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黃金地(2012)。從批判思考角度談案例式反霸凌教學。台灣教育期刊,675期,12-14。
張秋桂(2003)。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雅婷(2003)。桃園市國中生校園暴力行為及其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幸真、張榮顯(2010)。玩耍?霸凌? 國小高年級男童性霸凌者經驗之探究,教育學誌,24,42-72。
葉秀怡(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及金門地區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劉黎兒(2012)。大人不敢面對的校園陰影!日本學生自殺、霸凌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新新聞週刊,1328,104-105。
鄭雅尹(2008)。國小霸凌防治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鄭維瑄(2011)。校園霸凌成因與處遇─社會生態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35,194-216。
戴瑞宏(2012)。熱血格鬥類卡通收視行為對國中生在校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彰化市。
顏秀娟(2012)。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之受凌經驗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Atlas R. S., & Pepler, D. J. (1998).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2(2), 86-99.
Brunstein,K.,Marrocco, F., Kleinman, M.,Schonfeld,IS & Gould,MS.(2007).Bullying,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rry of Child & Adolescence Psychiatry, 46, 40-49.
Cillessen, A. H. N., & Mayeux, L. (2004). From censure to reinforcement: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gression and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75, 147-163
Craig, W. M., & Pepler, D. J. (1997).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the school yard. Canadia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3, 41−59.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2007). Reducing bullying in schools: A guidance document. Nottingham, UK : Author
Duncan, R.D.(1999). Peer and Sibling Aggression: An Investigation of Intra- and Extra-Familial Bullying.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14,871-886.
Fekkes,M., Pijpers,F.I.M. ,Verlove-Vanhorick,S.P.(2004). Bullying behavior and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somatic complaints and depression in victims. Journal of Pediatrics,144,17-22.
Frey, K., Hirschstein, M. K., Snell, J. L., Van Schoiack Edstrom, L., MacKenzie, E. P., & Broderick, C. J. (2005). Reducing playground bullying and supporting beliefs: An experimental trial of the Steps to Respect progra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 479-491.
Lawrence J. Walker & John H. Taylor(1991).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 Child Development, 62 , 264-283
Hawkins, D. L., Pepler ,D. J., Craig ,W. M.(2001).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of Peer Interventions in Bullying. Social Development, 10, 512-51
Smith ,P.k.,Ananiadou,K.(2003)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5(2 ),189-209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website。霸凌定義。2015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stopbullying.gov/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Blackwell.
Olweus, D. & Limber, S. P. (2010). The 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ver two decades. New York: Routledge.
Salmivalli, C., Karna, A., & Poskiparta, E. (2007). From peer putdowns to peer suppor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how it translated into a national anti-bullying progra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chwartz D, Chang L, Farver JM(2001). Correlates of Victimization in Chinese Children's Peer Group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7, 520-532.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全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