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57.20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建旭
論文名稱(中文):新竹縣興隆國小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case study of school building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for Hsinchu County Hsing Lung Primary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林志成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291023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學校建築用後評估興隆國小
外文關鍵詞:School buildingThe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Hsing Lung Primary Schoo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竹縣興隆國小學校建築在中、高年級學生、全體教職員工與部分家長等使用者分別對學校建築的滿意程度、教學效用性與使用率之用後評估,並提出發現結果與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實際經營之運用與改善參考。
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與訪談。問卷調查學生330人,教職員77人,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學生在不同性別、年級及樓層間對學校建築的滿意度、教學效用性及使用率的差異;以及比較教職員工在不同性別、職務、年齡、服務年資、任教年段及教育程度間對學校建築的滿意度、教學效用性及使用率的差異。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師生滿意度為中高程度,校舍是師生最滿意的學校建築。
二、教學效用性達中高效用,師生認為校舍最具效用性。
三、學校建築使用率高,以附屬設施師生使用率最高。
四、中樓層、中年級、女性的學生,具有較高的滿意度、教學效用性及使用率。
五、擔任職員、無授課、男性的教職員具有較高的滿意度。
六、男性的教職員具有較高的學校建築教學效用性知覺。
七、36-40歲、教師兼行政、任教高年級的教職員具有較高的學校建築使用率。
八、興隆國小中、高年級學生在學校建築的滿意度、教學效用性及使用率分別呈現高度正相關。
九、興隆國小教職員在學校建築的滿意度、教學效用性及使用率分別呈現正相關。
十、受試學生、教職員與訪談者對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主要意見。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在新設學校校地規劃選擇;整體規劃設計編列充足預算一次發包方式;學校重大營造工程應由縣市政府專業團隊統籌辦理;完工後再招生;公正慎選有教育理念及學校建築經驗建築師之建議。
二、對建築師在工程經費、品質及進度等設計監造之建議。
三、對學校擴大使用者參與機制;與工程專業人員的溝通協調;建立使用前後的管理機制;開發學校本位課程及學校建築改善項目之建議。
四、對於後續研究者在研究範圍、內容、方法及研究對象的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f school building of Hsing Lung Primary School in Hsinchu County. The status which including user satisfaction , the efficency of teaching and the space usage condition within middle and high graders ,teachers, staff and partial parents. The study propose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use and improvement.
After recovering the questionnaires from 330 students and 77 teachers and staff, the data obtained underw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using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one-way ANOVA analysis,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We compare the user satisfaction , the efficency of teaching and the space usage condition within students in different genders,grade and in using of different level of the building. We also compare the user satisfaction , the efficency of teaching and the space usage condition within teachers and staff in different gender, position,age,seniority,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ifferent graders.
Generalized conclusions:
1.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taff show medium-high degree .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satified with the classroom of school building.
2.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w medium- high degree of efficency of teaching. They think the classrooms are the most useful stucture.
3.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w high level of using rate on the structures of scool building. Among these structures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ing the most is auxiliary facility.
4. It shows higher degree of user satisfaction,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using rate in students in middle level, middle graders and female students.
5. Staff and male trachers show higher degree in user satifaction.
6. The male teachers show higher consciousness in efficiency of teaching.
7. 36 to 40 year old teachers and staff,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work and teachers that teach high graders show high degree in using rate of school building.
8. This study found postive correlations among user satisfaction , the efficency of teaching and the using rate within students of Hsing Lung Primary School.
9. This study found postive correlations among user satisfaction , the efficency of teaching and the using rate within teachers and staff of Hsing Lung Primary School.
10. There were suggestions to the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f school building from students, teachers, staff and interviewer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the suggestions were as followed:
1. To the authority of education: choose and plan the land of newly-built school. Prepare abundant budget. Important instuction engineering should be planned as a whole by county government. Recruit students after the school was completed. Choose the architect with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school-building experiences.
2. To architect: give suggestions about funds, qulity and progress of work.
3. To school: Invite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lan of school building. Communicate and coordinate with professional staff. Set up a management system of using. Develop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improve school building.
4. To the follow-up study: give suggestions on the scope of investigation, content, methodology and objects of study.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學校建築與規劃之意涵7
第二節 用後評估研究的理論探討20
第三節 興隆國小學校建築現況分析29
第四節 學校建築用後評估相關研究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68
第四節 研究實施70
第五節 資料處理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73
第一節 學生用後評估的分析與討論73
第二節 教職員用後評估的分析與討論90
第三節 用後評估開放式問題意見的分析與討論117
第四節 學校建築用後評估訪談結果分析124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13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1
第一節 結論151
第二節 建議156
參考文獻159
壹、中文部分159
貳、英文部分164
附錄165
附錄一 指導教授推薦函165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問卷166
附錄三 訪談大綱與調查問卷(正式)194
附錄四 訪談內容20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大偉建築師事務所(2011)。竹北市興隆國小新建校舍設計規劃監造報告書(未出版)。新竹縣:新竹縣政府。
王丹怡(2007)。國小圖書館空間規劃與使用之評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田應薇(2008)。新設學校規劃設計與使用評估之研究--以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何信璋(2014)。桃園縣立光明國中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基(2005)。以優質學校指標追求卓越、優質、精緻、創新教育之願景。載於吳清基等編著,優質學校(第6-17頁)。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財順、侯世昌(2006)。學校工程實務。臺北市:心理。
吳建邦(2006)。新設國中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以臺南縣大橋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吳永安(2006)。桃園縣新設國民小學運動遊憩設施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市:國立體育學院。
李婉婉(1983)。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齊姆林與雷詹斯坦著,李婉婉譯)。建築師,9(11),32-38。
李述藺(2002)。南投縣國民中學校園重建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李佩茹(2012)。新北市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用後評估之研究--以三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李彥霖(2005)。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以桃園縣中原國民小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周龍吟(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無障礙環境設計用後評估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林彥州、陳惠美(1998)。高雄都會公園使用後評估之研究。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林義欽(2009)。臺南縣新營、大同及保東國小老舊校舍重建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市:中華大學。
林佳蓉(2012)。新校舍建築設施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以高雄市後勁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市:康寧大學。
建築法(2011)。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網址: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姜振田(2007)。桃園縣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建築滿意度及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昆輝(1982)。學校建築與設計之心理學基礎。臺北市:五南。
黃世孟(1995)。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國民小學學校建築之轉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第四屆優良學校建築規畫評介──臺灣地區高職篇(頁2-27)。臺北市:臺灣書店。
黃世孟(2000a)。開放教育學習環境之學校建築計畫課題。載於學校建築研究(主編),學校建築論文集(頁47-62)。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黃世孟(2000b)。論用後評估與建築設計之規畫研究。載於學校建築研究(主編),學校建築論文集(頁145-154)。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黃淑芬(2011)。校園開放空間用後評估之研究-以臺北市永安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黃永泰(2012)。研究型公有建築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以經濟效益導入環境健康因子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B%D8%BFv&pieceLen=50&fld=1&cat=&ukey=-852164579&serial=1&recNo=2&op=f&imgFont=1
張允明(2006)。學校空間意象之研究─以高雄市新建學校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許碧蕙(2002)。校園規劃「用後評估」之研究-- 以南投縣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許進來(2009)。學校建築規劃及其用後評估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郭銘讚(2010)。學校綠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以臺南市億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郭一勤(2013)。臺灣國小學校建築的論述與實踐(1980-2001)(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曾漢珍(1994)。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之觀點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蔡保田(1980)。學校建築的理論與實際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蔡保田(1986)。學校建築研究的發展。臺北市:五南。
萬新知(2008)。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湯志民(2000)。邁向新千禧年學校。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主編),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頁227-248)。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湯志民(2001)。學校空間革新趨向之探析。載於e世紀的校園新貌(頁7-3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2)。優質學校環境規劃之探析。載於優質的學校環境(頁1-39)。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4)。學校建築評鑑:用後評估的發展與模式。載於教育資料集刊,29,381-412。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湯志民(2007)。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的指標及其意涵。載於優質領航-校園營造篇(頁6-2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湯志民(2010a)。臺灣的學校建築(2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10b)。2010年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及其意涵。載於2010 臺北市優質學校 TAIPEI QUALITY SCHOOL 優質典範學校。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湯志民(2011a)。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11b)。學校建築與規劃:未來10年的新脈絡與新策略。敎育行政研究,1(1),155-186。臺北市: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
湯志民(2014)。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
詹紹威(2006)。高中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理念和實務。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舉辦之第六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教育政策與行政發展趨勢論文集」,181-192。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詹紹威(2014)。臺灣高級中學校園創意建築美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新竹縣政府(2010)。新竹縣興隆國小規劃設計需求說明書。新竹縣:新竹縣政府。
陳格理(1992)。建築用後評估在美國發展之探討。建築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臺中市:東海大學建築系。
陳格理(1993)。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研究-以中原大學圖書館為例。臺中市:捷太出版社。
陳格理(201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臺北市: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殿禮(2004)。臺灣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單班普通教室空間規畫與使用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陳信安(2004)。教學空間實質形式與使用行為間互動模式之研究-以九二一災後重建國民中小學校園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韋旭(2006)。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用後評估─以苗栗縣四校整合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宥年(2008)。探討開放式國小校園之規劃與用後評估-以象設計集團所規劃之土牛國小、水尾國小、中科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滄均(2006)。國小校園創意空間用後評估-以彰化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
賴姿瑜(2013)。孩子們的遊戲天堂-新北市國民小學玩具圖書館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戴國楨(2011)。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學校建築用後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貳、英文部分

Bingler, S. (1995). Place as a form of knowledge.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staldi, B. (1994).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modernization, andmanagemen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ternational Toy Library Association.(2012/6/12).About ITLA. Retrieved from: http://www.itla-toylibraries.org/pages/home/
Kowalski, T. J. (2002). Planning and managing school facilities(2nd ed.). Westort, CT: Bergin & Garvey.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0/12/30). An evaluation of property projects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s) . Retrieved from
http://www.minedu.govt.nz/index.cfm?layout=document&documentid=6392 &data=l
OECD centre for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09, MAY)International pilot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quality in educational spaces (EQES)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2010/12/30). Defining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postoccupancyevaluation.com/
Perry, K. (1997). Redesigning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 EJ549360.Retrieved January, L ,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Preiser, W. F. E. Rabinowitz, H. Z., & White. E. T. (1998).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N. Y.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Waston,Chris.(2011/1/5). Review of Building Quality Using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postoccupancyevaluation.com/publications/pdfs/POE%20OECD%20V4.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