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2)。社會工作百科全書。台北;內政部。 王一芝(2008)。撿回來的校長獎。遠見雜誌,267,146-158。 王時培 (2012)。國民小學數學課後輔導教師教學知能之研究:以永齡希望小學中正分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台閩地區兒童少年生活狀況調查(2005) 內政部兒童局。 台閩地區兒童少年生活狀況調查(2010) 內政部兒童局。 台灣兒童課後照顧狀況調查報告(2012)。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引自 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933 田曉玲(2013)。非營利組織推動弱勢學童課後輔導機制之研究—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田瑞華(2008)。林正盛執導紀錄片/我們的孩子 城鄉貧富天差地遠。自由時報。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91895 李昭緣(2014)。博幼基金會課後輔導方案在臺中市一所國民小學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怡靜(2011)。蛻變中的課後照顧方案實施與發展探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STU05709023)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沈芳妃(2013)。民辦弱勢學童課輔班親師座談會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銀玉(2013)。企業基金會公益實踐之研究-以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1NTNU5205062)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市:桂冠。 林沛吟(2011)。弱勢學生參與永齡希望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學習適應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CCU00331038) 林佩璇(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 林怡君(2011)。人際發展介入活動對弱勢兒童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課後照顧服務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TNU5201001) 邱嘉珍(2014)。非營利組織課輔教師服務學習之研究-以永齡希望小學東海分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理辦法(2014)。教育部。 全國法規資料庫,引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1 范明鳳(2011)。非營利組織執行課後輔導方案之研究-以博幼基金會五峰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柯虹伶(2012)。社工人員推動兒童課後照顧方案與學校合作之經驗探討—以中部地區弱勢家庭兒童社區照顧支持系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侯淑芬(2013)。非營利組織參與國小弱勢學童課後輔導之公私協力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浦忠成、譚光鼎、瓦歷斯.諾幹(1995)。「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引言報告。教改通訊,17/18:56-58。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臺北市:麗文。 許惠婷(2012) 。 課後照顧服務人員在職進修情況、需求與困難(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CYUT5709012) 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民國 92 年 08 月 01 日) 教育部(2011)。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教育基本法(2013)。教育部。 全國法規資料庫,引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教育部(2014)。教育部104年度施政方針。引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2040&Page=23114&Index=4&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張文綺(2011) 。 臺中市國民小學與非營利組織協力推動課後照顧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TCTC576046) 張慶勳(2011)。論文寫作軟實力。臺北市:五南。 陳嘉彌、李翠萍(2002)。青少年「課後學習方案」概念與策略之探悉。國 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139-162。 陳嘉彌(2005)。課後照顧方案之評鑑。國立教育研究院研習資訊,22(5), 16-21。 陳慈慧 (2011) 。非營利組織提供弱勢兒童課後輔導之策略定位分析-以南投縣竹山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婉琪(2013) 。彰化縣辦理課後照顧補救教學協助弱勢兒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C. Glesne著。質性研究導論(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臺北市:高等教育。 曾鈺淳(2013) 。非營利組織參與推動國小弱勢學生補償教育之研究─以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與彰化縣立芬園國小之互動關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薈樺(2004)。國小學童與家長對課後托育服務之看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瑞琴(201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游家政(2010)。弱勢學生課後扶助學習方案的規劃與實施。載於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編,轉弱為強:弱勢學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3-24)。台北:師大書苑。 楊子槿(2011)。兒童社交技巧發展之研究-以台灣世界展望會台中縣市課後生活教育方案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THU0020101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劉倩如(2012)。家長參與與學生適應之關係-以永齡希望小學花蓮分校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DHU5210060) 劉鎮寧(2013) 。 課後照顧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心理。 蕭憶珊(2009)。非營組織與企業夥伴關係之研究:以博幼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謝芝棋(2009) 。 社會弱勢學童課後照顧教師的教學經驗--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TNU5205014) 蔡佩津(2013)。永齡希望小學二年級國語文補救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貳、英文部分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0, April). Working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Safe and smart after-school program. Washington, DC: Author. Gillborn, D., & Youdell, D. (2000). Rationing education: Policy, practice, reform and equity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olnick, W. S., Farkas, M. S., Sohmer, R., Michaels, J., & Valsiner, J. (2007). Facilitating motivat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Effects of an After-School Program.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332-334. Kane, T.J.(2004). The impact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of Four recent evaluations.New York:W. T. Grant Foundation.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alls, CA: Sage. Morrison, G. M., Storino, M. H., Robertson, L. M., Weissgiass, T., &Dondero, A. (2000).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of after-school programming and par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 for students at risk for substance abuse.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3, 365-371.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1999). 1999 National report series, juvenile justice bulletin: Violence after school (NCJ 178257).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sted. (2001). Education Action Zones: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six zone inspections. London:Ofsted. Stake, R.E. (1995).The art of case study . Thousand Oak: Sage. Stake, R.E. (2005).Case studies.In N.K.Denzin,&Y.S.Lincoln(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 ed,.).(pp.435-454).Thousand Oak:Sage Zhang, J. J., Lam, E. T. C., Smith,D. W., Fleming, D. S., & Connaughton,D. P. (2006). Development of the Scale for program facilitator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fter-school achievement programs. 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 10(3), 15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