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107.19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黃小芳
作者(外文):Shiao-Fang Huang
論文名稱(中文):從Goffman戲劇論印象管理框架探討校長領導:以一位高中女校長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Utilizing impression management of Goffman’s Dramaturgy Framework Approach to Principal Leadership:Examples of a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謝傳崇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Chuan-Chung Hsieh, Ph.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291012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28
中文關鍵詞:Goffman戲劇理論印象管理校長領導
外文關鍵詞:Goffmandramaturgyimpression managementprincipal leadership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係以美國社會學家Goffman之戲劇論中印象管理為研究框架,將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作為主要研究文本,對一位高中女校長之校長領導於教育場域可見的外顯行為進行與文本類擬比較之探討分析,以發現在Goffman印象管理框架下於校長領導的轉化運用。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為主,進行訪談、參與觀察、資料收集後進行整理分析,依據文獻理論及待答問題為脈絡,從文本出發,立於框架,整理出三面向、二十一項心得發現,進而整理分析聚焦出待答問題的解答參考方向為本研究之結論:
一、 校長領導教育舞臺演出之印象管理形構,以「人」終始貫串
二、 印象管理運用能強化校長領導形構結果,宜檢擇並適度
三、 印象管理領導校長,校長領導印象管理
四、 校長領導之印象管理宜返歸心理面,制動唯人我「心」
承此解答方向,下轄研究者本研究分析心得:研究者結合文本聚焦,逐步整理出異質結合、跨界可行的心得,並連繫研究者由文本閱讀心得創發之舞四道(舞4S)、梅花五瓣、多框一框之魔術方塊理論為三統攝,返歸文本來呼應Goffman戲劇論及扣合印象管理、文獻討論,以導演擬喻校長的中心開始,向外逐步呈現,最後提出14項校長領導的建議,構築出如魔術方塊般一轉多象,但卻統攝於一框的戲劇觀點下之校長領導圖像。另因個案研究有其先天框架與運用限制,為補強研究,從結論再結合研究者創發之舞四道理論續以對象、方法、實踐與文本為四面向提出分項建議,從而以此個案研究結論與建議做為校長們或未來有志校長領導者,可具不同以往以績效取向的框架下之參考,並期能秉此研究再返歸心理面以相互補強於印象管理之轉化運用後臻於善境的另類可能。
關鍵詞:Goffman、戲劇理論、印象管理、校長領導

The research used the impression management of American sociologist Goffman 's dramaturgy as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from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1959) " a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The study compared the visible behavior of a female senior high school principal in school domain to text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to see how this principal used her leadership to transform the application of Goffman's impression management under this fram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case study, after conducting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the researchers collate data and then start to analyze. Start from the context, this analysis was based on literature theory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as a sequence of research. Under the frame, researchers summarized three dimensions and twenty one reviews, which focus on providing course of answers to those unanswered questions and the conclusion for this research.
1. High school principal led the impression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n the educational stage by the core idea of "peopl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2. The application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can reinforce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s leadership, and it was easy for principal to examines suitability of her conduct.
3. The impression management led principal, and vice versa.
4. The leadership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of principal should go back to a psychological level, retaining people to face themselves and their hearts.
To continue the course of those answers, with the analyses and reviews of the researchers, the researchers gradually conclude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ces and cross-domain reviews. Researchers connected those reviews to text reading reflections to echo the impression management of Goffman, keeping them close to the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text discussion to show the growth of this step-by-step process, with school principal as its center. Afterwards, they finalized 14 suggestions to the leadership of principal, constructing a multi-dimension but unified image of leadership of principal from a dramaturgy point of view. Besides, due to the limited f frame use of case study, to strengthen their study, researchers combined the conclusion with the four theories to continue using object, methods, practice and context, four dimensions , to give suggestions on respective field. From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is case study, the principals or future to-be principal not only can take the evaluation-oriented frame as a reference, and combining the transformed application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o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to improve themselves.
Key words: Goffman, dramaturgy, impression management, principal leadership.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論文題目相關詞釋義與研究所持框架文本選擇 8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欲探議題 17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探討 19
第一節 教育舞臺上領導者的自我角色知覺與定位 20
第二節 無色不動:從角色到因角色而生的可能互動方向 33
第三節 關切互動秩序的Goffman戲劇理論 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5
第一節 研究場所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9
第三節 研究者角色 83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研究信實度 84
第五節 資料搜集程序 85
第六節 資料分析 88
第七節 研究倫理 90
第八節 研究者省思 9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發現 93
第一節 「相看」校長領導的自我、角色與劇團關係 95
第二節 「評見」印象管理框架下校長領導於校園舞臺形構概況 135
第三節 「觀於」印象管理框架下校長領導之一二觀察 180
第四節 「綜覽」印象管理框架下之校長領導:繫「戲」觀看,用「新」體會-魔術方塊擬喻 2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27
第一節 讀劇知演-「戲」結 227
第二節 戲未央:後續研究與建議 233
參考文獻 241
壹、中文部分 241
貳、外文部分 248
附錄 251
附錄一 氧氣校長治校理念-1 251
附錄二 氧氣校長治校理念-2 252
附錄三 各訪談大綱 255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 260

表 次
表 2 1 國內外學術性研究中對「角色」的定義 35
表 2 2 角色實踐的意義 40
表 2 3 角色從理想面,知覺面,到實行面 42
表 2 4校長角色由教育面向切入之相關研究 49
表 3 1 主要正式訪談預計時程表 87
表 4 1 實際受訪被報導者基本簡介 94
表 4 2 各類會議分項統計表 184
表 4 3氧氣校長升旗觀察記錄簡表 189



圖 次
圖1 1 本研究文本選擇 16
圖1 2 本研究的闡釋聚焦方式(漏斗篩出精華) 18
圖1 3 校長領導自我表演之終始循環 18
圖2 1 從自我概念到人生的輸出入與歸返 25
圖2 2 領導三環與互動的關係 28
圖2 3 知覺與角色循環關係圖 39
圖2 4 Goffman戲劇論之印象管理 71
圖2 5 本章三節次所論內容示意簡圖 72
圖2 6 以Goffman戲劇論印象管理框架校長領導關係圖 73
圖3 1 本研究以文字呈現的流程方向進路簡圖 76
圖3 2 導入以Goffman戲劇理論轉化思考校長領導的圖示 77
圖3 3 本研究訪談報導對象示意簡圖 83
圖3 4 本研究資料分析的原則 89
圖4 1 氧氣校長升旗觀察記錄操場示意簡圖 192
圖5 1 劇場演出四部曲 220
圖5 2 校長領導校園舞臺戲劇理論示意圖 222
圖5 3 校長領導之魔術方塊理論 223
圖5 4 本研究文本架構轉化運用及研究結果示意圖 231
圖5 5 戲劇觀點下期望的教育領導圖像 23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興祥等(1988)。社會心理學。國立空中大學,頁378。
天下編輯(2002)。美的學習: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方德隆(1987)。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王友輝等編寫(2006)。表演藝術。臺北:國立藝術教育館。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邦雄(1980)。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
王佩蘭(2013)。 Leadership -一位國小校長美學領導之敘說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湘雯(2008)。由高夫曼的戲劇理論探討劇場中前臺經理的工作表演。臺藝戲劇學刊,4,(pp. 1-15)。
王慧敏(1988)。教師成就動機、園長領導方式對臺北市幼稚園老師工作滿意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任懷鳴(1996)。教師是教改的成功關鍵。取自融合中小學田寮實驗班創校紀念,http://www.wretch.cc/blog/alexrhm/6307427。
朱瑞玲(1988)。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論面子問題的問題。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
江文雄(1999)。臺北市中小學校長評鑑方案之探討。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吳曲輝等譯(1996)。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社
吳佩玲、胡瑋珊、譚天等(譯)(2014)。Daniel Goleman,Frederick Herzberg,Jean-François Manzoni ext. 哈佛教你帶人學(HBR ‘s 10 Must Reads: On Managing People)。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吳怡(1976)。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
吳明清(1998)。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306-307。
吳明隆(199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行政領導功能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174,頁123。
吳奚真(譯)(1937)。Doulas MacArthur著。A Pray For Son,英語散文集。臺北:大地。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3)。學校行政領導新取向。教育研究,第 32 期,20-23 頁。
吳清山(1998)。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頁520。
吳清基(1979)。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清基(1980)。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頁377-483。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慧敏(2001)。學校中的日常生活-舞臺、劇本與角色。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寶珍(2009)。第五級領導行為之研究-高中職校長與教師知覺差異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呂文祺(1980)。工作目標屬性與工作本身滿足、上司滿足、角色知覺之關連性研究—以實施目標管理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玉娟(2009)。臺北縣國小校長課程領導角色知覺與角色踐行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立亨著 (2000)。我的看舞隨身書。臺北:天下遠見。
李明峰(1997)。領導與角色壓力、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堂(2006)。學校組織變革歷程及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俊達(2011)。教學協助系統應用於 教學輔導團隊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富美(1998)。校長角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之觀察。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雯佩(2013)。女性校長領導觀點轉化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端明(2004)。國小組織運作中的校長領導-一種自傳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杜怡萱(2014)。從Goffman 戲劇理論探討國小教師的學校生活。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俊興(2011)。從互動觀點探討職位角色認知與他人評價對校長自我概念的影響。臺南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秀梅(2003)。女性領導人個人特質、領導風格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逸衡、凌儀玲(譯)(2007)。服務行銷六版。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裕欽(1998)。哈伯瑪斯批判理論對學校行政人員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2期。35:1,15-21。
林言同(2013)。學校變革領導歷程中之弔詭現象及因應個案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地(2003)。一位卓越國民小學校長的描繪。社教雙月刊,114,20-24。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0)。R . G . O w ens 著。教育組織行為。臺北: 五南。
林玲吟(2014)。國小校長領導的微觀政治分析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五南。
林新發(1983)。五專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新發(2011)。正向領導的理論基礎。國民教育月刊。51(1),1-5。
林新發校閱、謝傳崇譯(2009)。變革時代卓越的校長領導:國際觀點。心理出版社,160-167。
林鶴宜、紀蔚然主編(2008)。眾聲喧譁之後—臺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書林。
哈佛商業評論(2005)。面對面溝通:創造清晰具衝擊力的強效溝通。臺北:亞鉞。
姜寀蕾(譯)(2011)。妹尾河童著。KAPPA GA KATARU BUTAI URAOMOTE(中譯《窺看舞臺》)。臺北:遠流。
施振榮(2014)。管理就像一齣戲推薦序。臺北市:大雁文化。
柳莊超(2007)。做人要扮戲:高夫曼論日常生活策略。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欣慈、胡乃文、陳燕珩、蔡雯琪(2014)。戲癮:臺灣小劇場剖面。新竹:國立交通大學。
洪福財(1999)。學校本位管理的校長角色。教師天地,101期,頁53-58。
胡妙勝(2001)。充滿符號的戲劇空間。臺北:文津。
胡寶林(1994)。戲劇與行為表現力。臺北:遠流。
范利民(1992)。大陸中小學校長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35卷11期,頁63-75。
范陽松(1985)。個人特質、工作特徵、角色知覺與組織情境對不同階層主管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熾文(2001)。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香港話劇團(2013)。戲道:香港話劇團談表演。臺北:商務。
凌儀玲、黃俊英(1998)。醫療服務接觸之劇場觀點。Hospital,31(5),33-42。
孫惠柱(2006)。戲劇的結構與解構。臺北:書林。
徐明志(2009)。優質高級職業學校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徐敏江、李姚軍(譯)(1992)。Goffman E.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頁379-401。
馬康莊、陳信木譯(1995)。社會學理論(下冊)。臺北:巨流。
國立臺灣戲曲學校(2014)。國立臺灣戲曲學校之組織架構圖,2014年11月查詢,取自http://www.tcpa.edu.tw/bin/home.php。
張志成(1997)。角色衝突、組織承諾、離職意願之關連性研究—以公營事業管理人員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明輝(2003)。幾項領導新議題對學校領導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19,26 -34。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8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頁256-257。
張振成(1997)。生涯規劃與生涯發展。咨商與輔導,144 ,24-26。
張振成(1998)。教育改革聲中校長之角色與作為。中等教育,49卷4期,頁7-12。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頁383-385。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臺北:心理。
莊淑芬(1993)。已婚職業婦女知覺之夫妻性別角色及成就差異其成功恐懼的關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惠敏(2003)。雙生涯家庭婦女角色衝突、工作負荷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慧美(1998)。從權力分配的觀點探討家庭的衝突與溝通之原則。輔導季刊,35:1,頁15-21 。
許殷宏(1994)。高夫曼互動秩序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教育研究集刊,39,149-168。
郭丁熒(1995)。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角色知覺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德 (2002)。我國地方政府人事人員領導型態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國立政治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郭為藩(1977)。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之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3輯,頁15。
郭為藩(1985)。教育的理念。臺北:文景出版社。
陳明璋(1996)。如何作個好主管。臺北:遠流出版社。
陳俐伶(1988)。已婚職業婦女之角色期望、現代與傳統取向與其角色衝突的關係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冠學(1989)。莊子新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陳奎熹(1982)。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姚真(1988)。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貞芳(1996)。花東地區六班國小教師行政工作角色壓力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未出版文。
陳啟濃(2010)。任國中校長領導之實踐研究-個人自傳的敘說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富美(1998)。校長角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之觀察。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陳惠敏(2000)。「瘋狂」的劇場-精神病人的互動與表演初探。國立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成(1998)。國小輔導主任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與角色踐行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原著)。臺北市:雙葉書局。
陳鏡潭、陳炯彰、黃偉蓉(民83)。師院國小師資班結業生角色知覺、任教職志、教學態度、工作滿意與教學狀況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2:3,頁71-88。
勞思光(1981)。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曾文通(2007)。舞臺空間—ㄧ念間ㄧ場空。香港:Scenolab。
曾秀鳳(2005)。一位國小校長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甯應斌(2004)。再論性工作與現代性-高夫曼式的詮釋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5,141-224。
童鳳嬌(2004)。家管與主管--一位國中女校長的生命經驗。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舒志義、李慧心譯(2005)。Jonothan Neelands & Tony Goode 合著。建構戲劇。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黃光明(1989)。談戲劇理論在教育上的應用。臺灣教育輔導月刊,39(5),7-9。
黃光國(2005)。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昆輝主譯(1986)。教育行政原理。臺北:三民書局。
黃國隆(1982)。領導方式、工作特性、成就動機、內外控、專斷性與教師工作滿足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5,頁47-76。
黃隆民(1985)。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意舒(1994)。幼稚園教師教師角色認同與實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樞(1982)。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楊智文化。
溫子欣(2008)。成功校長領導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葉子啟譯(2001)。劇場概論與欣賞。臺北:揚智文化。
董健、馬俊山著(2008)。戲劇藝術的十五堂課。臺北:五南書局
綠光劇團編著 李立亨主編(2004)。讀劇的十種方法:2003 第一屆臺灣國際讀劇節」全紀錄。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劉治明(2011)。高雄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角色知覺及其向上影響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純芬編譯(2005)。John O’Toole & Julie Dunn 著。假戲真做,做中學。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觀念與應用﹙頁1-34﹚。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仁厚(1977)。宋明理學。臺北:學生書局。
蔡佩娟(2011)。一位國小校長推動攜手計畫課程與教學領導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佩娟(2011)。變遷時代臺灣小學經營:公立學校校長觀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炳坤(2006)。高中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惠伃(譯)(2012)。Robert Steven Kaplan著。百大CEO都上過的哈佛領導課,你怎麼能不學?(What to ask the person in the mirror)。臺北:臉譜。
鄭為元(1992)。日常生活戲劇觀的評論家-高夫曼。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臺北:正中書局。
賴世峰(2008)。分佈式領導理論之探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87-113。
謝文全(1976)。中華民國與美國愛荷華州校長領導型態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比較研究。美國愛荷華州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全(2006)。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
謝月香(2011)。國民小學校長創新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謝茉莉(1989)。工作角色壓力、性格特質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以助人專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雅婷(2011)。Erving Goffman 互動關係觀點及其在師生互動上的轉化。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傳崇(2011d)。校長正向領導對教師教學影響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59-82。
謝傳崇、蕭輝勳(2011)。國民中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中等教育,62(1),50-70。
鍾喬(2005)。述說一種孤寂—劇場‧社會與文化行動。臺北:唐山。
魏慧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國小導師與家長互動方式之研究-Goffman的戲劇理論。高雄市:高師大學報。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AAT-Taiwan。「理想」的定義。2014年取自https://www.google.com.tw/webhp?sourceid=chrome-instant&ion=1&espv=2&ie=UTF-8#sourceid=chrome-psyapi2&ie=UTF-8&q=AAT-Taiwan。


貳、外文部分
Austin, R., Devin, L. Schmidt, E. (2003). Artful making: What managers need to know about how artists work. USA: FT Press.
Bennis, W., Biederman, G., Ward, P. (CON) (2010). Still surprised: A memoir of a life in leadership. John Wiley & Sons Inc.
Biddle, B. J. (1979). Role theory:Expections,Identities, Behavior, N .Y .: Academic
Biddle, B.J. Thomas, E. J.(eds.)(1966). Role theory:Concepts and research. New York:John Wiley.
Biddle, B.J.(1986). Resent develoment in role theory. in R.H. Turner and S.F. Short (ed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12, pp. 67-92. Boone, G.D.
Blomquist, R. F. (2011). Overinterpreting lav. Vanlparaiso university legal sutudies research paper(No. 11-01). vanlparaiso university. reterieved from http://ssrn.com/abstract=1766766
Bloom, M. (2010). Thinking like a director. New York : Faber and Faber.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urns, R. B. (1984). The self-concept: Theory,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New York: Longman.
Derlin, R., & Schneider, G. T.(1994). Understanding job satisfaction:Principals and teachers, urban and suburban .Urban Education,29(1), 63-88.
Dundjerovic, A. (2007). The theatricality of robert lepage. USA: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Elliott, A. & Turner. S. B.(2001) .Profile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SAGE Publications.
Evreinoff, N. (1927). The theatre in life, brentano’s. New York: Free Press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Bantam Dell Pub Group. Goffman, E. (1963). 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Note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gathing. New York: Free Press.
Goffman, E. (1967).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in face to face behavior. Best, Joel (INT): Transaction Pub.
Goffman, E. (1969). Strategic interaction.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Books.
Goffman, E. (1971). Relations in public: Microstudies of the public order. New York: Harper & Row.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1981). Forms of talk. Univer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reene,M. (2004). Carpe Diem: The art and school restructuring. In G. Diaz & M. B. McKenna (Eds.), Teaching for aesthetic experience.The Art of Learning, pp. 19-31. New York: Petetr Lang Publishing Inc.
Grove, S. J., Fisk, R. P., & Bitner, M. J. (1992). Dramatizing the service experience: A managerial approach. Advances in services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1(1), pp. 91-122.
Hoy, W. K.,&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3nd), p61.New York:Randon Hous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E%84%E6%96%87%C2%B7%E9%AB%98% E5%A4%AB%E6%9B%BC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F%BC%E6%BC%94
Ibbotson, P. (2008). The Illucion Of Leadership:Directing Creativity in business and the art. Palgrave macmillan.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 pplied psychology, 49, pp24-33
Irwin, R. L. (2008). A/r/tography. In lisa given (Ed).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pp. 29-35. CA: SAGE
Irwin, R. L., Beer, R., Springgay, S., Grauer, K., Xiong, G., Bickel, B. (2006). The Rhizomatic relations of a/r/tograph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8(1), pp 77-88.
K. A. Acheson., & M. D. Gall (1997). 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supervision of teachers: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applications. New York ,NY: Longman.
Karl , R. (2008). Journalism, social value, and a philosophy of the everyday in1920s China.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16(3), Published by Duke University.
Leonard, S. S. (2011). Memoir of a useless boy. Xlibris Corporation.
Lepage, R. (2013). Lifetime artistic achievement. (2009 Theatre). Canada: Governor General's Performing Arts Awards Foundation.
Levinson, D. J. (1986). 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 pp. 3–13.
Lodahl, T. M .,& K ejner, N.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 ent of Job. New York: Free Press.
Mary, J.H., Monika,K., Andrzej K. K., (2005). The Three faces of leadership: Manager, Artist, Priest. UK: Blackwell Pub.
McGrath, J. (1981). A good night out: Popular theatre: Audience, Class and Form. London: Nick Hern Books.
Nelms, H. (1958). Play production. College outline series 73. New York: Barnes & Noble.
Parry, M. (2013). The American Police State: A sociologist interrogates the criminal-justice system, and tries to stay out of the spotligh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18.
R.H.Turner.(Eds.)(1995).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ol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2, pp. 67-92. Boone, G.D.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Rogers, C. (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Books, Inc.
Sarbin, T. R. (1995). Emotional life, rhetoric, and roles. Journal of Narrative & Life History, 5 , 213-220.
Sarbin, T.R. (1943). The concept of role-taking. Sociometry, 6 , 273-284.
Sarbin, TR, & Allen, VL (1964). Role enactment, audience feedback, and attitude change. Sociometry, 27 , 182-193.
Schechner, R. (1976). Essays on performance theory.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 Stanton, G. C. (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407-441.
Smith, G. (2002). Goffman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Studies of a Sociological Legacy. Taylor & Francis.
Smith, H. A., (1894).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ontana: LLC Kessinger.
Stogdill, R. M. (1974). Handbook of lead:A servey of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