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113.10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珮驊
論文名稱(中文):體育課程問題導向學習對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E on Junior High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指導教授(中文):劉先翔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體育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學號:10287006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體育教學直接教學法問題導向學習(PBL)問題解決能力
外文關鍵詞:Physical EducationDirect Instruction methodProblem-based Learning(PBL)Problem-solving Abil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
  • 收藏收藏: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體育教學實施問題導向學習對國中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方法:本研究採用準實驗設計,以新竹市某國中八年級兩個班級6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班為PBL教學組(n=30),以問題導向學習進行教學,另一班為直接教學組(n=30),以直接教學法進行授課。本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是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相依樣本t考驗,探討八週的PBL體育教學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問題解決能力的差異情形,顯著水準定為p=.05。結果:八週的PBL體育教學,實驗組在運動情境問題解決能力方面,其「解釋推理」、「猜測原因」、「逆向猜測原因」、「決定解決方法」、「預防問題」及「整體能力」等變項皆達顯著差異,且優於控制組。結論:八週的PBL體育教學對於國中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有顯著提升之作用,有益於學習者知識建構與統整,更能協助學生發展問題解決的相關能力。
Abstract
Purpose: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BL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Methods:In this study, we chose 60 8th -graders in Hsinchu City by purposive simpling, divide them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 = 30) and control group (n = 30) , and then used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for the stud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instructed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taught with direct instruction.The analysis:Analyze the quantitative variable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and dependent T-test. Discuss the affect of pre-test and post-test , and the difference of problem-solving abilit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during eight weeks.(p=.05)Results:After lessons in PE of PBL teaching, experimental group ha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explanation and reasoning”, “guess the reason”, “reverse guess the reason”, “decided solution” , “prevention”, and “overall” of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got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PBL teaching in PE of eight weeks had significant upgrade on junior high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t’s good for learners to construct knowledge and integration, and students get better help to develop problem-solving related capabilities.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Ⅲ
表次………………………………………………………………………………Ⅴ
圖次………………………………………………………………………………Ⅵ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假設………………………………………………………………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3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體育課程發展…………………………………………………………6
第二節 問題導向學習的意涵…………………………………………………11
第三節 PBL體育教學的相關研究……………………………………………17
第參章 研究方法….……….…………………………..……………………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27
第四節 研究實施….....................................……….….27
第五節 資料處理.…….................................…………….….2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2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35
第一節 結論……..….…................................…………….….35
第二節 建議……….....................................…………….…3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37
英文部分............................………..…………………………………….…40
附錄
附錄一 教學簡案....…….……………………………….....…………………41
附錄二 教學觀察表..........…….…...…………..….........…………..………59
附錄三 實驗參與者須知及家長同意書....................…………..………61
附錄四 測驗卷使用同意書............................…………..………62
表 次
表2-1-1 國民小學體育課程-體育專長之教師人數表………………………7
表2-1-2 國民中學體育課程-體育專長之教師人數表………………………7
表2-1-3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摘要表……………………………………………8
表2-2-1基本能力與問題導向學習歷程之對照舉例………………………14
表2-3-1 PBL教學策略融入體育教學之實施要點…………………………20
表3-1-1研究設計……………………………………………………………24
表3-2-1研究對象分組表……………………………………………………27
表4-1-1兩組在問題解決能力之前測成績比較……………………………29
表4-1-2兩組在問題解決能力之後測成績比較……………………………30
表4-1-3實驗組-前後測的差異性檢定………………………………………32
表4-1-4控制組-前後測的差異性檢定………………………………………32
圖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23
圖 3-1-2 研究流程…………………………………………………………………26


一、中文部分
史美奐(2004)。教師創新教學的類型與可能。課程與教學季刊,7(1)頁1-14。
王文宜、闕月清(2010)。聆聽學生的聲音:直接教學與問題導向學習策略之質性分析。體育學報,43(4),頁93-108。
王琦(2008)。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9(6),頁61。
吳清山(2002)。問題導向學習。教育研究月刊,97期,頁120。
余雅婷(2008)。創造性運動情境問題解決模式介入籃球教學對五年級學童籃球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宗欣儀(2007)。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班會活動以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周宏室、潘義祥(2002)。運動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院。
周玉霞、李芳樂(2009)。問題解决理論以及在學校教育中的意義。中國遠程教育,17,頁26-32。
周建智、鄭家惠(2010)。在體育課中發展學生競賽的決策能力模式。中華體育季刊,24(4),頁139-151。
周建智、黃美瑤(2010)。健康體適能教學方案在高中體育課的應用:問題導向學習理論之觀點。體育學報,43(2),頁149-170。
周建智(2006)。不同教學策略進行創造性問題解決對國小高年級在運動表現與思考能力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96-2413-H-154-002。
李俊杰(2008)。體育教師課程決定影響因素分析。體育學系系刊,8,頁51-66。
林彥伶、闕月清(2012)。單元性體育課程在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實施現況之個案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7(2),頁41-58。
林正常總校閱,蔡崇濱、劉立宇、林政東、吳忠芳編(譯)(2001)。運動訓練法。臺北市:藝軒。原著Tudor O. Bompa, PhD(2001)。
林素貞(1996)。直接教學法的故事。臺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林錚(2007)。概念構圖策略舵國小五年級學童籃球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房瑞文(1996)。美國Jewett博士等人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介紹。中華體育季刊,10(2),頁9-15。
徐新逸(1998)。情境學習對教學革新之回應。研習資訊,15(1)16-24。
唐吉民、徐育廷(2014)。健康體能快樂學習-體適能教育的真諦。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10期,頁1-14。
陳美如、陳錫祿(2007)。透過藝術體驗教學建構學生生活能力內涵之研究-在國小生活課程之教學實驗。課程與教學季刊,10(1),頁131-152。
陳玉枝(1995)。體育課學生行為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20,頁111-122。
張春秀(1996)。體育課程之價值取向理論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1),頁15-2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杏妃(2001)。國小生態之問題導向學習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論文。
張祿純(2009)。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反思及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論叢,20(1),頁85-98。
張琬渝、黃美瑤、鍾榮朕、劉榮聰(2011)。國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提升:PBL的體育教學觀點。臺灣運動教育學報,6(2),頁1-18。
黃淑惠(2002)。問題本位學習的課程設計評析。國民教育研究學報,8,頁53-73。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2014年12月29日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sid17_law.aspx
教育部(2009)。98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0)。99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100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101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102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楊淳皓(2012)。大學PBL課程教學與實務。宜蘭市:國立宜蘭大學。
葉嘉修、呂桂花(2013)。專題式教學對高中生足球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報,4,頁85-102。
劉弈禎、盧瑞山、侯堂盛(2013)。國高中體育教師心理資本與創新教學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2),頁15-25。
劉兆達、李文心(2011)。臺灣地區體育課程模式之研究趨勢。台中學院體育,7,頁75-87。
滕德政(2008)。「從杜威『身』上作文章」。幼兒保育研究集刊,3(1),頁1-24。
廖宏勳、黃美瑤(2009)。問題導向模式教學與直接教學對高中生體育課身體活動量之影響。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頁223-229。
廖遠光、張澄清(2013)。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生學業成就與高層次思考能力影響之後設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4),頁1-40。
廖詠仁、黃美瑤(2012)。運動遊戲課程對兒童社交技巧之探討。幼兒運動遊戲年刊,6,頁212-218。
鄭宇樑(2006)。問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與教學。致遠管理學院學報。1期,頁177-195。
鄭媛文(2013)。同儕教導學習策略對學生學習成就與情意態度影響之後設分析。教育理論與實務學刊。28,頁217-242。
顏宛平、掌慶維(2013)。體育課程模式實施之學生觀點文獻分析-以體育教學期刊(JTPE) 為例。中華體育季刊,27(1),頁15-22。
謝維玲譯(2009)。運動改造大腦。新北市:野人。原著John J.Ratey&Eric Hagerman(2009)。
謝維玲譯(2012)。聰明學習靠運動。新北市:野人。原著John J. Ratey, MD(2012)。
譚家瑜譯(2012)。更快樂Happier-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Tal Ben-Shahar(2012)。
羅瑩淑、黃永寬(2011)。國小體育教學現況與因應之道。幼兒運動遊戲年刊,5,頁63-70。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J. R (2000).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5th edition.).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Barrows,H.S.&Tamblyn,R. N.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Springer.
Diaz Camacho,J.E. (2002). Comparing 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learning strategies under a
problem-based learnung approach.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Fogarty, R (1997).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other curriculum models for the multiple
intellignces classroom. Arlington Heights, Illinois: IRI/SkyLight Trauning and Publishing.
Garn, A.C., & Cothran, D. J. (2006). The fun factor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25, 281-297.
Jewett, A. E., & Bain, L. L. (1985). 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n.
Jewett, A. E., & Ennis, C. D. (1990). Ecological Integration as a Value Orientation for Curricular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5(2), 120-31.
Jewett, A. E., & Ennis, C. D. & Bain, L. L. (1995). 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Wm.C. Brown Communication,Inc. Second Edition.
Levesque, J. E. (1999). A comparis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lecture methods on
medical student performa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ation,University of Houston.
Lambros,A. (2004).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classrooms. Corwin Press.
Polya, G. (1957). How to Solve It: 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 ed. London: Penguin.
Piller, E. A. (2003). Perception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attidutes towards its adoption
among K-12 teachers in Seventh-day Adventist schools in Florid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ndrews University.
Siedentop, D., Mand, C. L., & Taggart, A. (1986).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strategies for grades 5-12. Palo Alto, 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Torp,L.,&Sage,S. (1998).Problems as possibilities:Problm-based learning for K-12 education
(2nd ed.). Alex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Udall,A.,&Daniels, J. E.(1991).Creating the thoughtful classroom. Tucson, AR: Zephyr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