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9.70.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蘇珮瑜
作者(外文):Su Pei-yu
論文名稱(中文):國中輔導教師運用社交網絡於個案輔導工作之歷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Interaction with Clients
指導教授(中文):施香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284022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1
中文關鍵詞:社交網絡個案輔導工作國中輔導教師
外文關鍵詞:social networkinteraction with clients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輔導教師運用社交網絡於個案輔導工作之歷程。透過對四位研究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並藉由詮釋現象學分析逐字稿內容,以瞭解國中輔導教師運用社交網絡推動輔導工作之歷程。
研究結果如下:
一、 國中輔導教師運用社交網絡於個案輔導工作之歷程可分:「關懷與嘗試使用期」、「執行與真誠投入期」、「磨合與猶豫困惑期」及「調整與重新抉擇期」四個時期。
二、 國中輔導教師運用社交網絡於個案輔導工作的歷程,會面臨十個決策因子,並呈現出三種樣貌。
(一) 樣貌一:經歷四個時期,且面臨每一個決策因子。
(二) 樣貌二:經歷四個時期,但未曾面臨執行與真誠投入期的「即時分享與處遇」。
(三) 樣貌三:經歷四個時期,但在磨合與猶豫困惑期時,不曾面臨「難以掌握的使
用型態」;最後在調整與重新決擇期時,也未面臨「釐清輔導工作的價值與主軸」。
(四) 每一種樣貌都會面臨的決策因子為:「試行跨世代的溝通模式」、「體驗尊重與保有自我」、「角色責任與情感涉入」、「緊密的連結與回饋」、「熱情與積極使用後的衝突」、「跨場域的行為與角色期待不符」與「重新確立助人模式」。
(五) 只有某些樣貌會面臨的決策因子為:「即時分享與處遇」、「難以掌握的使用型態」及「釐清輔導工作的價值與主軸」。
本研究發現,研究參與者覺察到過於投注社交網絡的互動,會造成自己多重角色的衝突,且無法確實帶動輔導工作效能,因而在維護個案福祉的前提下,做出合宜的調整與選擇,重新確立助人模式。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對學校輔導工作者、諮商輔導體制及未來從事相關研究者,提出建議。

關鍵字:社交網絡、個案輔導工作、國中輔導教師
Abstract

The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interaction with clients by social network. 4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were interviewed in depth. All the transcriptions were analyzed by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y approach to figure out how thes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interacted with clients by social network.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ing:
1. There were four periods for the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interaction with clients by social network: "care and try to use", "take action and involeved sincerely", "run-in, confused and hesitat", and "adjust and re-chose".
2. There were ten factors and three styles for the decision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interaction with clients by social network.
(1) Style 1: It went through four periods, and faced all decision factors.
(2) Style 2: It went through four periods, but have never faced "instantly share and treatment" in the "take action and involved sincerely" period.
(3) Style 3: It went through four periods, but have never faced "difficulty to grasp the use patterns" in the "run-in confused and hesitant" period, and withouth faced "clarifing the value and goal" in the "adjust and re-chosee" period.
(4) All Style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decision factors: "try to new generational’s communication mode", "The balance between respect other and self", "involvement of role responsibility and emotiona", "close links and feedback", "the conflict came from enthusiasm and active use", "The behaviors cannot met the role expectations" and "re-establish helping mode".
(5) Some of styles included the following decision factors: "share and treatment immediately", "difficult to prdict the patterns of use" and "clarify the value and goal".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aware that overuse social network would cause the multi-role conflicts and could not promote counseling effectiveness. Under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the clients’ welfare, they made appropriate adjustment and selection, then re-establish the helping mod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ding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school guidance workers, counseling system and the future related researches were proposed.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interaction with clients,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社交網絡的崛起 9
第二節 輔導教師角色責任與輔導工作內容 20
第三節 網際網路與輔導工作的結合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取向 4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0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5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嚴謹性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關懷與嘗試使用期 71
第二節 執行與真誠投入期 78
第三節 磨合與猶豫困惑期 91
第四節 調整與重新抉擇期 102
第五節 國中輔導教師運用社交網絡於個案輔導工作之決策因子與樣貌 111
第六節 綜合比較與討論 12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3
第三節 研究後記 137
參考文獻 143
附錄一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 153
附錄二 研究說明 154
附錄四 前導性研究訪談大綱 156
附錄五 正式研究訪談大綱 157
附錄六 訪談札記 159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主題檢證回饋函 162
附錄八 研究參與者主題檢證意見回饋表 167
中文部分
104年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網站。取自:http://adapt.k12ea.gov.tw/index.php.
12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職教育宣導方案。取自: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2014)。網路文明病!十大滑世代症候群。取自:
http://dailyview.tw/Daily/2014/07/01
心靈小憩(2014)。N世代、網路文化與後現代。取自:
http://life.fhl.net/Culture/tend/theN_1.htm.
王以仁、吳芝儀、林明傑、黃財尉、陳慧女(譯)(2004)。學校輔導與諮商(原作者:John J. Schmidt)。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王素蓮(譯)(2013)。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原作者:James P.Steyer)。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12)
王淑俐(2012)。情願流汗,不要後悔—學校輔導工作的重點和未來。臺灣教育,674,48-52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
王智弘(2009)。網路諮商、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臺北市:富學文化。
王智弘、楊淳斐(2001)。網路諮商中可行的應用理論與實務技巧。輔導季刊,37(4),20-27。
王雯華(2012)。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行為意圖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02)。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取自:
http://www.guidance.org.tw/ethic_001.html.
田瑋茵(2012)。女大學生網路親密友誼之發展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學生輔導法沿革。取自:http://law.moj.gov.tw/
Law/LawSearchResult.aspx?p=A &k1=%e5%ad%b8%e7%94%9f%e8%bc%94%e5%
b0%8e%e6%b3%95&t=E1F1A1&TPage=1.
何金針、陳秉華(2007)。臺灣學校輔導人員專業化之研究。稻江學報,2(2),166-183。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吳宇泓(2015)。社群網站採用因素與自我揭露研究:從臉書到Instagram(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吳忠憲、李曜任(2014)。青少年網路成癮預防-社區諮商模式應用。諮商與輔導,338,48-52。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後學校輔導工作。輔導通訊,50,2-6。
吳武典(1999)。學校輔導工作。臺北市:張老師。
吳武雄、許維素、賴念華(1997)。高中輔導老師角色認定之試探。諮商與輔導,134,40-43。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昭儀(2014)。國民中學輔導工作實施之個人省思。諮商與輔導,377,2-3。
吳淑文(2014)。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應用即時通訊軟體溝通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緯疆(譯)(2014)。自戀時代(原作者:Jean Twenge. Ph.D. & W. Keith Campbell Ph.D.)。臺北市:八旗文化/遠足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呂羿慧(2012)。從雙重關係談輔導教師在學校諮商中多重角色的困境。諮商與輔導,277,11-14。
宋宥賢(2014)。學校輔導人員諮商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實務現場之省思。諮商與輔導,347,13-17。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2003)。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臺北市:復文書局。
李剛、朱文(2014)。”社交網絡”網絡安全幾何【人民網-理論頻道】。取自: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4/0807/c387081-25423024.html.
杜淑芬、王淑玲(2014)。學校輔導教師與外部諮商心理師的團隊合作。諮商與輔導,337,4-7。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知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車佩娟(2011)。國內網路諮商之發展現況。諮商與輔導,309,30-34。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2014年1月22日)。
周羿彤(2014)。網路諮商陪伴實例探討-幸福花鑰曼陀羅。諮商與輔導,346,50-56。
周煥臣(1986)。人際關係的意義、特性與功能。教師之友,27(2),32-35。
性別平等教育法(2013年12月11日)。
林文虎(2006)。動力老師萬歲﹗。臺北市:天衛文化。
林清文(2001)。學校輔導工作網路化之規劃。學校輔導工作網路化趨勢與應用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林清江(1997)。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靈宏(譯)(1992)。組織行為學(原作者:R. W.Woodman)。臺北市:五南圖書。(原著出版年:1992)
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雙月刊,74,18-25。
施香如(2015)。諮商實務課程團體督導之學習經驗初探-循環發展督導模式及反饋小組的應用。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3,127-157。
洪念哲(2014)。青少年社會支持與暴食症之相關研究。諮商與輔導,337,18-21。
洪莉竹(1997)。以系統觀看學校輔導工作的運作與推展。諮商與輔導,140,2-6。
洪莉竹(2005)。創造學校輔導人員的專業定位:專業學校諮商師的角色與功能。教育研究月刊,34,11-22。
洪莉竹(2008)。中學輔導人員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451-472。doi:10.10.6251/BEP.20070821.2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
徐西森、連廷嘉(2001)。大專學生網路沉迷行為及其徑路模式之驗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119-149。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回覆填報系統 / 統計管理系統。取自:
https://csrcsahb.moe.edu.tw/index.php?target=login.php.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臺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
高級中學法(2005年3月22日)。
高淑清(2000a)。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家人關係及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
高淑清(2000b)。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原作者:Manen, M. V. )。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取自:http://siro.moe.edu.tw/fip/index.php.
國民教育法(2011年11月30日)。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4年3月28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2)。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5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秋玉(2014)。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輔導工作之倫理困境與省思。諮商與輔導,339,44-47。
張景然(2000)。準諮商員的網路即時諮商經驗:一個諮商訓練課程的初探性實驗。中華輔導學報,9,89-129。
教育部(2013)。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取自:http://enc.moe.edu.tw/.
教育部高級中學學生輔導辦法(2011年5月20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生命教育資訊網。取自:
http://life.cpshs.hcc.edu.tw/bin/home.php.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2010年1月19日)。
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增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2008年9月25日)。
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取自:http://www.guide.edu.tw/.
許育光(2013)。國小輔導教師實務內涵初探:從困境與期待分析進行對話。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8,57-90。
許珮琦、曾筱育、鄭書勤(2013)。從現今學校輔導工作看同理心教育。家庭教育雙月刊,42,84-90。
許維素(2006)。從學生全人發展觀點談學校輔導教師之定位。2006 年中國輔導學會暨學術研討會-輔導新興議題的關懷與學校輔導人員的立法參與,臺灣師範大學。
許維素(2013)。我的密蘇里遊學反思:臺灣學校輔導專業發展的發想(八)。諮商與輔導,336,49-59。
許韶玲、施香如(2014)。有問題的網路使用:是外在問題、也是自我/關係修復的嘗試。輔導與諮商學報,36(1),21-36。
連廷嘉、鄭承昌(2010)。網路心理與行為。高雄市:麗文文化。
郭思琪(2009)。網路團體諮商之發展。台灣心理諮商季刊,1(1),28-34。
郭為藩(1985)。教育的理念。臺北市:文景書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坤波、李明濱(2004)。網路成癮也是病?。健康世界,221,6-11。
陳秉華(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和挑戰。現代教育論壇:第一屆中小學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
陳俞吟(2011)。高中職主任輔導教師輔導專業角色踐履、生活角色相對重要性與幸福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奎憙(2004)。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思瑜(2014)。國中輔導教師跨專業合作經驗探討-以新北市北區為例。諮商與輔導,339,50-53。
陳淑惠(2000)。網路諮商可行嗎?-以「心理健康諮詢網」之建構歷程與成果檢討為例。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寶美、陳詩婷、黃雅欣(2012)。網路諮商倫理守則與相關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48(3),19-30。
傅士哲、謝良瑜(譯)(2009)。6個人的小世界(原作者:Duncan J. Watts) 。臺北市: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4)
曾如瑩(2014)。當5成企業主管已用LINE聯絡公事-LINE時代溝通必勝手冊。商業週刊,1399,70-77。
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社會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A. Baron & Donn Byrne)。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紫錐花運動(2012)。取自:http://enc.moe.edu.tw/.
賀孝銘(2007)。中輟個案管理制度的建置-發展資源整合的系統【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電子報】。取自:http://dropout.heart.net.tw/
newspaper_dropout/index.php?action=content&paper_no=40.
黃政昌、黃瑛琪、連秀鶯、陳玉芳(2012)。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春慈(2010)。以混合多評準決策法探討社交網絡服務之改善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蘭鍈、陳憶菁(2012)。社交網絡服務網站的使用者動機與負面評論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2012第15屆科技整合管理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愛學網(2012)。取自:http://stv.moe.edu.tw/.
新竹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hccgcounseling/.
楊名樞(2013)。網路成癮症【健康生活家】。取自:http://www.health.ntpc.gov.tw/ web66/
_file/1459/upload/ehealth/10207/pages/index-02-01.html.
董事基金會(1984)。取自:http://www.jtf.org.tw/.
廖久慧(2013)。探討行動通訊軟體之使用行為-以台灣LINE App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廖凱弘、林如森(2014)。臺灣年輕族群的臉書多元使用行為與市場區隔分析。資訊傳播研究,4(2),83-98。doi:10.6144/JIC.2014.0402.05
網路諮商服務研究室(1998)。網路諮商相關網站。取自:
http://internetco.heart.net.tw/web.shtml.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劉焜輝(2013)。網路霸凌與學校教育。諮商與輔導,336,1-1。
蔡勇美、郭文雄(1987)。都市社會學。臺北市:巨流圖書。
蔡順慈、林雨慧(2009)。以Web2.0方式增進台灣藝術家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ICIM2009第二十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
鄧文章(2013)。社群網站對督導關係的影響:從雙重關係談起。輔導與諮商,335,21-25。
鄭同僚(譯)(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原作者:Carspecken, P. F)。臺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2011993)
魯皓平(2014)。LINE將成為全球最大通訊軟體?【遠見雜誌】。取自:
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2183.html
學生輔導法(2014年11月12日)。
賴怡玟(2014)。中學導師兼輔導教師角色對學生輔導工作的倫理困境。諮商與輔導,337,8-11。
謝曜任(2013)。從WISER模式談專任輔導教師的角色與功能。輔導季刊,49(3), 13-18。
韓佩凌、鄔佩麗、陳淑惠、張郁雯(2007)。北部高中職學生網路沈迷模式之路徑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3),353-373。
顏慈炫(2010)。大型社交網絡服務網站的小世界現象及其他影響因素:以faceb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魏麗敏、黃德祥(1995)。諮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關懷e起來-線上通報網。取自:https://ecare.mohw.gov.tw/.
蘇以青(2004)。諮商督導的反思歷程。輔導季刊,40(2),7-14。
蘇柏全、陳正忠、王詩齡(2013)。大型線上社交網絡分析。商略學報,5(4),251-267。
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gh, J. A., McKenna, K. Y. A., & Fitzsimons, G. M.(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33-48.doi:10.1111/1540-4560.00247
Biddle, B. J. (1979). Role theory: Expectations, Identities, and Behavior.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Carlyne L. Kujath, B. S. (2011). Facebook and MySpace: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face-to-face intera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1-2. doi:10.1089/cyber.2009.0311
Cook, E. P. (1994). Role salience and multiple roles: A gender perspectiv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3(1), 85-95. doi:10.1002/j.2161-0045.1994.tb00849.x
Finn, J. (1999). An exploration of helping processes in an online self-help group focusing on issues of disability. Health & Social Work, 24(3), 220-232.doi:
10.1093/hsw/24.3.220
Holotescu, C. & Grosseck, G. (2009).Using microblogging to deliver online courses. Case-Study: Cirip. Ro.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es, 1(1), 495-501.doi: 10.1016/j.sbspro.2009.01.090
Hsiao, W. (1998). The Futures Trends of School Counseling. in Editions of Chinese Guidance Association, The global Trends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aipei: Psychological Press.
Humphries, K., & Rappaport, J. (1994). Researching self-help / mutual aid groups and orgabizations: Many roads, one journey. Applied and Preventive, 3, 217-231.doi:
10.1016/S0962-1849(05)80096-4
Kwon, O. & Wen, Y. (2010).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 us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6(2),254-263.
doi:10.1016/j.chb.2009.04.011
Lauren E. Kacvinsky, BS & Megan A. Moreno. (2014). Facebook use between college resident advisors’ and their residents: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 NIH Public Access Author Manuscript, 48(1), 16-22.
Mitchell, J. C.,(1969). 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 in Mitchell, J. C. (Ed.),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Situations.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ufeldt, S. A., Karno, M. P., & Nelson, M. L. (1996). A qualitative study of experts’ conceptualization of supervisee reflectiv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1), 3-9. doi:10.1037/00220167.43.1.3
Nicole B. Ellison, Jessica Vitak, Rebecca Gray & Cliff Lampe. (2014).Cultivating Social resource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Facebook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their role in social capital process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4), 855-870. doi:10.1111/jcc4.12078
Pempek T. A., Yermolayeva Y. A. & Calvert S. L. (2009).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Psychology, 30(3), 227-238.doi:10.1016/j.appdev.2008.12.010
Penelope A. Asay & Ashwini Lal California. (2014). Who’s googled whom? Trainees’ internet and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with clients and supervisor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8(2), 105-111.doi:10.1037/tep0000035
Schmidt, J. J. (2003).Counseling in Schools: Essential Services and Comprehensive
Programs. Pearson Education, Inc.
Schmidt, J. J. (2004).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elementary/middle school counselor.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ott, J. (2002). Social Network: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New York, NY: Routledge.
Super, D. E. (1980). A life 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282-298.doi:10.1016/0001-8791(80)90056-1
Tong, S., & Walther, J. B. (198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CMC. In K. B. Wright and L. M. Webb (Ed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98-118). New York: Peter Lang.
Turkle, S. (1984). The Second Self: 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Watkins, S. C. (2009).The Young and the Digital:What the Migration to Social Network Sites, Games, and Anytime, Anywhere Media Means for Our Future. Boston, MA: Beacon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