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104年國中畢業生適性入學宣導網站。取自:http://adapt.k12ea.gov.tw/index.php. 12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職教育宣導方案。取自:http://12basic.edu.tw/index.php.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2014)。網路文明病!十大滑世代症候群。取自: http://dailyview.tw/Daily/2014/07/01 心靈小憩(2014)。N世代、網路文化與後現代。取自: http://life.fhl.net/Culture/tend/theN_1.htm. 王以仁、吳芝儀、林明傑、黃財尉、陳慧女(譯)(2004)。學校輔導與諮商(原作者:John J. Schmidt)。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王素蓮(譯)(2013)。臉書世代的網路管教:數位小孩的分齡教養指南(原作者:James P.Steyer)。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12) 王淑俐(2012)。情願流汗,不要後悔—學校輔導工作的重點和未來。臺灣教育,674,48-52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 王智弘(2009)。網路諮商、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臺北市:富學文化。 王智弘、楊淳斐(2001)。網路諮商中可行的應用理論與實務技巧。輔導季刊,37(4),20-27。 王雯華(2012)。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行為意圖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02)。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取自: http://www.guidance.org.tw/ethic_001.html. 田瑋茵(2012)。女大學生網路親密友誼之發展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學生輔導法沿革。取自:http://law.moj.gov.tw/ Law/LawSearchResult.aspx?p=A &k1=%e5%ad%b8%e7%94%9f%e8%bc%94%e5% b0%8e%e6%b3%95&t=E1F1A1&TPage=1. 何金針、陳秉華(2007)。臺灣學校輔導人員專業化之研究。稻江學報,2(2),166-183。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吳宇泓(2015)。社群網站採用因素與自我揭露研究:從臉書到Instagram(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吳忠憲、李曜任(2014)。青少年網路成癮預防-社區諮商模式應用。諮商與輔導,338,48-52。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後學校輔導工作。輔導通訊,50,2-6。 吳武典(1999)。學校輔導工作。臺北市:張老師。 吳武雄、許維素、賴念華(1997)。高中輔導老師角色認定之試探。諮商與輔導,134,40-43。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昭儀(2014)。國民中學輔導工作實施之個人省思。諮商與輔導,377,2-3。 吳淑文(2014)。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應用即時通訊軟體溝通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緯疆(譯)(2014)。自戀時代(原作者:Jean Twenge. Ph.D. & W. Keith Campbell Ph.D.)。臺北市:八旗文化/遠足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呂羿慧(2012)。從雙重關係談輔導教師在學校諮商中多重角色的困境。諮商與輔導,277,11-14。 宋宥賢(2014)。學校輔導人員諮商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實務現場之省思。諮商與輔導,347,13-17。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謝麗紅(2003)。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輔導工作的基本概念。臺北市:復文書局。 李剛、朱文(2014)。”社交網絡”網絡安全幾何【人民網-理論頻道】。取自: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4/0807/c387081-25423024.html. 杜淑芬、王淑玲(2014)。學校輔導教師與外部諮商心理師的團隊合作。諮商與輔導,337,4-7。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知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車佩娟(2011)。國內網路諮商之發展現況。諮商與輔導,309,30-34。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2014年1月22日)。 周羿彤(2014)。網路諮商陪伴實例探討-幸福花鑰曼陀羅。諮商與輔導,346,50-56。 周煥臣(1986)。人際關係的意義、特性與功能。教師之友,27(2),32-35。 性別平等教育法(2013年12月11日)。 林文虎(2006)。動力老師萬歲﹗。臺北市:天衛文化。 林清文(2001)。學校輔導工作網路化之規劃。學校輔導工作網路化趨勢與應用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林清江(1997)。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靈宏(譯)(1992)。組織行為學(原作者:R. W.Woodman)。臺北市:五南圖書。(原著出版年:1992) 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雙月刊,74,18-25。 施香如(2015)。諮商實務課程團體督導之學習經驗初探-循環發展督導模式及反饋小組的應用。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3,127-157。 洪念哲(2014)。青少年社會支持與暴食症之相關研究。諮商與輔導,337,18-21。 洪莉竹(1997)。以系統觀看學校輔導工作的運作與推展。諮商與輔導,140,2-6。 洪莉竹(2005)。創造學校輔導人員的專業定位:專業學校諮商師的角色與功能。教育研究月刊,34,11-22。 洪莉竹(2008)。中學輔導人員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451-472。doi:10.10.6251/BEP.20070821.2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 徐西森、連廷嘉(2001)。大專學生網路沉迷行為及其徑路模式之驗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119-149。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及性霸凌回覆填報系統 / 統計管理系統。取自: https://csrcsahb.moe.edu.tw/index.php?target=login.php.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臺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 高級中學法(2005年3月22日)。 高淑清(2000a)。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家人關係及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 高淑清(2000b)。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原作者:Manen, M. V. )。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取自:http://siro.moe.edu.tw/fip/index.php. 國民教育法(2011年11月30日)。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14年3月28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2)。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5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秋玉(2014)。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輔導工作之倫理困境與省思。諮商與輔導,339,44-47。 張景然(2000)。準諮商員的網路即時諮商經驗:一個諮商訓練課程的初探性實驗。中華輔導學報,9,89-129。 教育部(2013)。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取自:http://enc.moe.edu.tw/. 教育部高級中學學生輔導辦法(2011年5月20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生命教育資訊網。取自: http://life.cpshs.hcc.edu.tw/bin/home.php.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2010年1月19日)。 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增置國中小輔導教師實施要點(2008年9月25日)。 教育部學生輔導資訊網。取自:http://www.guide.edu.tw/. 許育光(2013)。國小輔導教師實務內涵初探:從困境與期待分析進行對話。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8,57-90。 許珮琦、曾筱育、鄭書勤(2013)。從現今學校輔導工作看同理心教育。家庭教育雙月刊,42,84-90。 許維素(2006)。從學生全人發展觀點談學校輔導教師之定位。2006 年中國輔導學會暨學術研討會-輔導新興議題的關懷與學校輔導人員的立法參與,臺灣師範大學。 許維素(2013)。我的密蘇里遊學反思:臺灣學校輔導專業發展的發想(八)。諮商與輔導,336,49-59。 許韶玲、施香如(2014)。有問題的網路使用:是外在問題、也是自我/關係修復的嘗試。輔導與諮商學報,36(1),21-36。 連廷嘉、鄭承昌(2010)。網路心理與行為。高雄市:麗文文化。 郭思琪(2009)。網路團體諮商之發展。台灣心理諮商季刊,1(1),28-34。 郭為藩(1985)。教育的理念。臺北市:文景書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坤波、李明濱(2004)。網路成癮也是病?。健康世界,221,6-11。 陳秉華(2005)。我國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和挑戰。現代教育論壇:第一屆中小學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 陳俞吟(2011)。高中職主任輔導教師輔導專業角色踐履、生活角色相對重要性與幸福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奎憙(2004)。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思瑜(2014)。國中輔導教師跨專業合作經驗探討-以新北市北區為例。諮商與輔導,339,50-53。 陳淑惠(2000)。網路諮商可行嗎?-以「心理健康諮詢網」之建構歷程與成果檢討為例。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寶美、陳詩婷、黃雅欣(2012)。網路諮商倫理守則與相關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48(3),19-30。 傅士哲、謝良瑜(譯)(2009)。6個人的小世界(原作者:Duncan J. Watts) 。臺北市: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4) 曾如瑩(2014)。當5成企業主管已用LINE聯絡公事-LINE時代溝通必勝手冊。商業週刊,1399,70-77。 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社會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A. Baron & Donn Byrne)。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紫錐花運動(2012)。取自:http://enc.moe.edu.tw/. 賀孝銘(2007)。中輟個案管理制度的建置-發展資源整合的系統【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電子報】。取自:http://dropout.heart.net.tw/ newspaper_dropout/index.php?action=content&paper_no=40. 黃政昌、黃瑛琪、連秀鶯、陳玉芳(2012)。輔導原理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春慈(2010)。以混合多評準決策法探討社交網絡服務之改善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蘭鍈、陳憶菁(2012)。社交網絡服務網站的使用者動機與負面評論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2012第15屆科技整合管理研討會,東吳大學城中校區。 愛學網(2012)。取自:http://stv.moe.edu.tw/. 新竹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取自:https://sites.google.com/site/hccgcounseling/. 楊名樞(2013)。網路成癮症【健康生活家】。取自:http://www.health.ntpc.gov.tw/ web66/ _file/1459/upload/ehealth/10207/pages/index-02-01.html. 董事基金會(1984)。取自:http://www.jtf.org.tw/. 廖久慧(2013)。探討行動通訊軟體之使用行為-以台灣LINE App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市。 廖凱弘、林如森(2014)。臺灣年輕族群的臉書多元使用行為與市場區隔分析。資訊傳播研究,4(2),83-98。doi:10.6144/JIC.2014.0402.05 網路諮商服務研究室(1998)。網路諮商相關網站。取自: http://internetco.heart.net.tw/web.shtml.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劉焜輝(2013)。網路霸凌與學校教育。諮商與輔導,336,1-1。 蔡勇美、郭文雄(1987)。都市社會學。臺北市:巨流圖書。 蔡順慈、林雨慧(2009)。以Web2.0方式增進台灣藝術家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ICIM2009第二十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 鄧文章(2013)。社群網站對督導關係的影響:從雙重關係談起。輔導與諮商,335,21-25。 鄭同僚(譯)(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誌:理論與實務指南(原作者:Carspecken, P. F)。臺北市:高等教育。(原著出版年:2011993) 魯皓平(2014)。LINE將成為全球最大通訊軟體?【遠見雜誌】。取自: 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2183.html 學生輔導法(2014年11月12日)。 賴怡玟(2014)。中學導師兼輔導教師角色對學生輔導工作的倫理困境。諮商與輔導,337,8-11。 謝曜任(2013)。從WISER模式談專任輔導教師的角色與功能。輔導季刊,49(3), 13-18。 韓佩凌、鄔佩麗、陳淑惠、張郁雯(2007)。北部高中職學生網路沈迷模式之路徑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3),353-373。 顏慈炫(2010)。大型社交網絡服務網站的小世界現象及其他影響因素:以facebok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魏麗敏、黃德祥(1995)。諮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 關懷e起來-線上通報網。取自:https://ecare.mohw.gov.tw/. 蘇以青(2004)。諮商督導的反思歷程。輔導季刊,40(2),7-14。 蘇柏全、陳正忠、王詩齡(2013)。大型線上社交網絡分析。商略學報,5(4),251-267。 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gh, J. A., McKenna, K. Y. A., & Fitzsimons, G. M.(2002). Can you see the real me? Activation and expression of the "true self"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1), 33-48.doi:10.1111/1540-4560.00247 Biddle, B. J. (1979). Role theory: Expectations, Identities, and Behavior.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Carlyne L. Kujath, B. S. (2011). Facebook and MySpace: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face-to-face intera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1-2. doi:10.1089/cyber.2009.0311 Cook, E. P. (1994). Role salience and multiple roles: A gender perspectiv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3(1), 85-95. doi:10.1002/j.2161-0045.1994.tb00849.x Finn, J. (1999). An exploration of helping processes in an online self-help group focusing on issues of disability. Health & Social Work, 24(3), 220-232.doi: 10.1093/hsw/24.3.220 Holotescu, C. & Grosseck, G. (2009).Using microblogging to deliver online courses. Case-Study: Cirip. Ro.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es, 1(1), 495-501.doi: 10.1016/j.sbspro.2009.01.090 Hsiao, W. (1998). The Futures Trends of School Counseling. in Editions of Chinese Guidance Association, The global Trends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aipei: Psychological Press. Humphries, K., & Rappaport, J. (1994). Researching self-help / mutual aid groups and orgabizations: Many roads, one journey. Applied and Preventive, 3, 217-231.doi: 10.1016/S0962-1849(05)80096-4 Kwon, O. & Wen, Y. (2010).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cial network service us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6(2),254-263. doi:10.1016/j.chb.2009.04.011 Lauren E. Kacvinsky, BS & Megan A. Moreno. (2014). Facebook use between college resident advisors’ and their residents: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 NIH Public Access Author Manuscript, 48(1), 16-22. Mitchell, J. C.,(1969). 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 in Mitchell, J. C. (Ed.),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Situations.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ufeldt, S. A., Karno, M. P., & Nelson, M. L. (1996). A qualitative study of experts’ conceptualization of supervisee reflectiv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1), 3-9. doi:10.1037/00220167.43.1.3 Nicole B. Ellison, Jessica Vitak, Rebecca Gray & Cliff Lampe. (2014).Cultivating Social resource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Facebook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their role in social capital process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4), 855-870. doi:10.1111/jcc4.12078 Pempek T. A., Yermolayeva Y. A. & Calvert S. L. (2009).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on Facebook.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Psychology, 30(3), 227-238.doi:10.1016/j.appdev.2008.12.010 Penelope A. Asay & Ashwini Lal California. (2014). Who’s googled whom? Trainees’ internet and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experiences,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with clients and supervisor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8(2), 105-111.doi:10.1037/tep0000035 Schmidt, J. J. (2003).Counseling in Schools: Essential Services and Comprehensive Programs. Pearson Education, Inc. Schmidt, J. J. (2004).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elementary/middle school counselor.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cott, J. (2002). Social Network: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New York, NY: Routledge. Super, D. E. (1980). A life 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282-298.doi:10.1016/0001-8791(80)90056-1 Tong, S., & Walther, J. B. (1980).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CMC. In K. B. Wright and L. M. Webb (Ed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98-118). New York: Peter Lang. Turkle, S. (1984). The Second Self: Computers and the Human Spirit. New York, NY: Simon & Schuster. Watkins, S. C. (2009).The Young and the Digital:What the Migration to Social Network Sites, Games, and Anytime, Anywhere Media Means for Our Future. Boston, MA: Beacon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