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8.217.24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胡名鎔
論文名稱(中文):單親家庭親子藝術治療課程之歷程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mprehensive Process Analysis of Art Therapy Course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指導教授(中文):朱惠瓊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284016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單親家庭親子藝術治療歷程分析自發性創作
外文關鍵詞:Single-parent familiesPCATParent-child art therapyComprehensive process analysisSpontaneous creato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在於針對單親家庭親子藝術治療課程之歷程分析,期待能夠應用於實務工作場域。本研究是以質性分析中樣板式分析法的歷程分析概念,分成三個部分,目的一試圖發展以Landreth結構化的親子遊戲治療架構樣板,將自發性藝術治療課程融入之可能性效果作探討,在三組單親親子組,分別進行10次,每週兩小時課程中,發現不論單親家長或子女,在課程中能出現不同進程的改變,而居家藝術治療課程中有兩組單親家長能以每週固定時間及空間陪伴,出現良好成效,研究結果出現合適於發展在單親家庭親子藝術治療課程之工作樣板。目的二為探討發展之親子藝術治療課程對增進單親家庭之親子關係成效,在發展親子藝術治療的工作樣板分析方面,蒐集相關資料,探討對於治療之效果,分為治療前期、治療中期及後期,共分為三大層次:「教養模式」、「情緒態度」、「愛,從表達開始」持續發展。目的三探討單親家庭在親子藝術治療課程之歷程中的創作表現及居家工作室成效。以採歷程分析文本的方式及Hill三階段,探索、覺察、行動,佐以藝術媒材介入,歸納出親子藝術治療是具有其動態循環療效的互動過程。其中包括治療師、單親家長、單親子女及作品的相互因素存在,主要內容包含七項:心象的浮現、潛意識的浮現、再現生命經驗、感官感受觸發情緒的流動、類化、催化人際社交技巧、實現自我,灌注希望。依據內涵相較於親子遊戲治療之改變模式,最後提出研究者的省思與限制,以及對親子組藝術實務工作與研究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s at filial play therapy, especially in analyzing single-parent families historical analysis, expecting it could be applied into practices.This study adapted historical analysis concept of boilerplate analysis within qualitative analysis approach. It w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One is filial play therapy architecture patterns, which is based on Landreth patterns. The other is spontaneously art therapy being included into this original filial play therapy. The therapy course would be one to two hours a week within ten times. No matter single-parent families or children, the behavior would be changed in different process with the course. At home art therapy course, two single-parent families appeared good results due to fixed time and space to accompany in every week.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single-parent families were suitable to apply the at home art therapy course to short-term treatment. The second research target was discussing parent-child art therapy course to increase the effect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a single-parent family. In developing the patterns of parent-child art therapy(PCAT) aspect, it w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which is early treatment, 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There were nine dimensions, such as "Education mode", "emotional attitude", "lov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erceive", "anxiety event", "empowerment", "zoom happiness" and "good faith to face". In the last research target was discussing creative expression and home studio performance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with PCAT.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would be based on text analysis, including three stages of Hill, i.g. exploration, awareness, action in three stages, accompanied by artistic mediums intervention; and then concluded that PCAT was a cycle of dynamic interactive process. It also were mutual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rapist, single parents, single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works.
The main contents were mind focus, subconscious emerge, reproducing life experience, self-awareness, feeling as emotional support through the senses, catalytic link with social roles, self-realization and infusion of hope.Base on the connotation of filial play therapy, comparing to the simple change mode theory, the author offered a reflection suggestions to PCAT, practices and related future work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親子關係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家庭親子關係中的單親家庭議題 12
第三節 親子藝術治療及其相關研究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8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0
第五節 資料分析 40
第六節 研究的品質檢核 4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親子藝術治療歷程對增進單親家庭之親子關係成效探討 45
第二節 親子藝術治療課程歷程中之創作表現 77
第五章 結論和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26
參考文獻 127
附錄 135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 135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136
附錄三 親子藝術治療居家藝術孩子創作行為觀察記錄表 137
附錄四 圖片對照縮小版 138
附件五 親子藝術治療課程創作總表 140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11)。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統計結果摘要分析。2014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01)。臺閩地區單親家庭狀況調查結果摘要。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aspx。
王子欣(2015)。母親親情與權威教養信念在親子遊戲治療團體的轉化歷程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純琪(2012)。親子遊戲治療對婚暴目睹兒童及其受暴母親處遇成效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鍾和(2000)。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朱貞惠(2011)。從家族治療的觀點來探討家族系統排列之內涵-以華人家族心靈排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艾霓(2012)。一位罹癌學齡兒童的居家藝術治療歷程分析: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永裕(1995)。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吳秀碧(2000)。單親家庭的自我調適與成長。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婷盈(譯)(2010)。家族藝術治療:理論與實踐的基礎(原作者:Kerr, C., Hoshino, J., Sutherland, J., Parashak, S. T., McCarley, L. L.)。台北:五南(原作者出版:2007)。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217 , 20-24。
吳靜樺(1994)。離婚家庭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宋文里譯(2014)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左岸文化,新北市。
巫淑惠(2011)。高雄市高職學生子職角色知覺、子職實踐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文欽(2002)。國民小學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行為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李玟儀(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茂興譯(1996)。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李茂興(1997)。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手冊。台北:揚智文化。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2011)。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汪慧瑜 劉焜輝(2004)輔導論文精選上下冊。台北:天馬文化。
余祥雲(2006)。慢性病童與主要照顧者在親子遊戲治療中互動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卓馨儀(2005)。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與父母需求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市。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林于清(2006)。單親家庭中親子關係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2008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2/52-56.htm.
林沛螢(2011)。親子遊戲治療對分離焦慮兒童之焦慮反應及依附關係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美珠、田秀蘭 (2013)。 Clara E. Hill.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台北市:學富文化。
林萬億、泰文力(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侯禎塘(2000 )。藝術治療的理念取向探究。屏東師範學院特教中心印行:特殊教育叢書,32,65-104。
洪婉嫃(2010)。單親就業父母工作與家庭衝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洪麗芬(1993)。低收入戶女性單親生活適應之研究-台北市低收入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柯孜青(2014)。以親子遊戲治療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 一位母親的行動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胡善喻(2014)。單親家長社會支持、親職效能與親職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高淑貞(1998)。親子遊戲治療。台北:桂冠。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第九版)。台北:雙葉書廊。
連廷誥(2009)。從母親情緒經驗探究其親子遊戲治療之視框轉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肖琪(1996)。理情團體諮商對父母離婚兒童的行為困擾、家庭關係信念與焦慮之輔導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張怡敏(2011)。親子藝術治療團體方案發展與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桂(2003)。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佩玲(2006)。親子遊戲治療團體的兩位母親在親子互動中自我覺察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英陣、彭淑華(1996)。從優勢的觀點論單親家庭。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227-272 。
張湞琬(2008)。親子遊戲治療團體之療效因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楷翎(2010)。單親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其親子關係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張清富(1998)。單親家庭經濟扶助之研究。內政部研究報告。
曾仁美(2004)。親子遊戲治療對憂鬱症兒童父母親職復原力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玉燕(2006)。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怡君(2011)。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訓練學習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梁翠梅(2001)。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華都文化。
陳玉婷(2012)。分離焦慮傾向兒童之母親參與親子遊戲治療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仲庚、張雨新(1994)。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
陳怡君(2014)。親子遊戲治療對不同型態家庭親子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信英(2001)。青少年單親經驗中的悲傷與復原:生命故事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陳春秀(2000)。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皎眉等(2011)。心理學。台北:雙葉。
陳靜如(2014)。親子組藝術治療對兒童情緒管理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陳穎亭(2006)。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一對母女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慶福(2000)。單親家庭的人際與休閒問題。載於何福田主編,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頁77-101)。台北:心理。
陳穎亭(2006)。親子遊戲治療團體對一對母女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彭淑華(2006)。台灣女性單親家庭生活處境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25-62。
彭懷真(1999)愛情下課了。台北:平安文化,。
童小珠(1992)。台灣省女性單親家庭經濟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黃玉瓊(2011)。親子遊戲治療對身心障礙兒父母理解健康子女之影響-自我覺察、情緒與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北市。
黃月美(1995)。單親兒童生活適應相關因素及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黃越綏(2005)。單親的天空。台北:單親兒童基金會。
黃馨慧(1996)。家庭生命週期論述,家庭概論。台北:空中大學。
楊國樞(1994)。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台北:桂冠。
楊瑞珠、林秀娟、李玉卿(2000)。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台北:心理。
楊添圍、周宇仁譯(2013)。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靈工坊。
葉光輝譯(2011)。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原作者:Pervin, Cervone, & John)。台北,雙葉書廊。
葉宗文 ( 1988 )。自我肯定訓練對育幼院院童、單親兒童自我觀念、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趙芸芸(2012)。母親與兒童遊戲治療師關係之探討。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趙善如(2006)。以復原力觀點解析單親家庭的福利服務─以高雄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 114,147-158。
劉永元(1989)。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瑞美(2007)。父母教養方式與國小學童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潘玉鳳(2003)。親子關係團體之父母教養與互動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蔡宜潔(2011)。親子遊戲治療對ADHD兒童之症狀行為與母親親職壓力介入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第二版)。台北:心理。
蔡晴晴(2001)。單親家庭貧窮歷程之研究─以臺中縣家扶中心受扶助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
歐乃瑋(2012)。親子遊戲治療對高風險家庭親子關係和兒童身心適應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賴怡霖(2007)。離異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市。
賴嘉鳳(1999)。青少年氣質與父母管教態度對親子關係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謝品蘭(1992)。單親家庭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以離婚分居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謝藝庭(200)。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生命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承泰、劉美惠(1998)。單親家庭研究在臺灣。社區發展季刊,84,31-38。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盧信宏(2011)。親子遊戲治療應用於國中男生手足關係促進之初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顏秀真(2000)。受歡迎與被拒絕國小一年級兒童之行為特質與父母教養行為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台中縣。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年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6-2413-H-031-004-G11.
魏伊君(2012)親子遊戲治療對退縮兒童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魏渭堂(1998)。親子遊戲治療團體方案設計與效果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龔玫勳(2006)。不生命同家庭週期家庭功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英文文獻
Ainsworth, M. D. S.,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Doi: 10.1097/DBP.0000000000000286
Attree,P. (2004). Parenting Support in Context of Poverty:a Meta-Syntrsus of the Qualitative Evidence. Health and Social Careu in the Community,13(4), 330-337. Doi: 10.1111/j.1365-2524.2005.00562.x
Atwood, J. D. ,& Donnelly , J. W. ( 1993 ). Adolescent pregnancy :Combating the problem from a multi-system health perspective .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 24 ( 4 ) , 219-227. Doi: 10.1080/10556699.1993.10610051
Axline, V. M. (1969). Play Therapy. New York:Ballentine Books.
Bandur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84(2), 191. Doi: 10.1037//0033-295X.84.2.191
Benjamin Crabtree & William Miller (Eds.)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ition). London: Sage.
Bigner,J.J. (1989).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arenting. NY:Macmillan.
Bordin, E. S. (1979).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psychoanalytic concept of the working alliance. Psychotherapy: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6,252-260. Doi: 10.1037/h0085885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 (1982). Attachment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ork:Basic Books .
Brock, g. w., Oertwein, M., & Coufal, J. D. (1993). Parent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M. E. Arcus, J. D. Schvaneveldt, & J. J. Moss (Eds.),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Vol. 2. The Practice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pp. 87-114).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Doi: 10.5860/CHOICE.31-5740
Bronfenbrenner,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ombridge MA: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Brook S.(1993). Art Theapy with Families in Crisis : Overcoming Resistance Through Nonverbal Expression. New York:Brunner /Mazel. Doi: 10.1037/033860
Buntaine, Roberta L.; Costenbader, Verginia K.(1997). Self-reported difference in the experiencd and expression of anger between girls and boys. Sex Roles, 36,625-637.
Chapman, L. M., & McCarley, L. L. (2002). A Playful Palette: Blending Art Therapy and Play Therapy Techniques. Workshop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Doi: 10.1097/00006842-197609000-00003.
Elliott R., Shapiro, D. A., Firth-Cozens J., Stiles. W. B., & William, B.(1994). Comprehensive Process Analysis of Insight Events in Cognitive-Behavioral and Psychodynamic-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1(4),449-463. Doi: 10.1037//0022-0167.41.4.449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Gladow , N. W.,& Ray,M. P. (1986). The Impact of Informal Support Systems on the Well Being of Low Income Single Parents. Family Relations, 35 (1),113-123. Doi: 10.2307/584290
Gongla, P. A., & Thompson, E. H. (1987). 1987 Single-parent Families. In M. B. Sussman & S. K. Steinmetz (Eds.), 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pp. 397-418). New York:Plenum. Doi: 10.2307/352020
Greeson, R. R. (1967).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New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 Doi: 10.1001/archpsyc.1967.01730300128026
Guerney, B.(1964). Description and rational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8(4), 304-310.
Kerr, C., Hoshino, J., Sutherland, J., Parashak, S. T., & McCarley, L. L. (2008). Family Art Therapy :Foundation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Kottman, T.(2003). Partners in Play:An Adlerian approach to play therapy. Alexandria,VA: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Doi: 10.1002/9781119272205
Kuczynski, L. (2003). Handbook of Dynamic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oi: 10.4135/9781452229645
Landreth, G. L. (1991). 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Munci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Press.
Lusebrink. V. R .(1990). Imagery and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rapy. New York: Plenum Press. Doi: 10.1007/978-1-4757-0444-0_1
LusebrinK..V. R. (1992). A system 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expressive therapy: The expressive therapies continuation.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18(5), 395-403.
Malchiodi, C. A. (2006). Art Therapy Source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McCarley, L. L. (2008). Filial Art Therapy: A Rogerian Approach. In Kerr, C., Hoshino, J., Sutherland, J., Parashak, S.
McLuhan, M., Fiore, Q., & Agel, J. (1967). The Mdium Is the Massage. New York: Bantam Books.
Mitchell, S. A.(2000) .Relationality: From Attachment to Intersubjectivity. Hillsdale , NJ: The nalytic Press. Doi: 10.1037//0736-9735.18.3.582
Naumburg, M. (1987). Dynamically oriented art therapy.New York:Grune&Stratton.
Nelson, T. S. & Rosenthal, D. M.(1986).The evolution of circular questions:training famiy therapist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12(2)113-127.doi: 10.1111/j.1752-0606.1986.tb0,1629.
Rubin, J.A. (2005). Artful Therap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VanFleet, R. (2009).Filial therapy.In K.J.O’ Connor & L.D.Braveman(Eds. ),Play therapy theory and pracyive:Comparing theories and techniques(2nd ed.)(pp.163-201). HoBoken,NJ: John Wiley & Sons.
Wadeson, H. (1980). Art psychotherapy. New York: John Wily & Sons.
Wadeson, H. (2000). Art Therapy Practice: Innovative Approaches with Diverse Populations. New York: Wiley. Doi: 10.1016/S0197-4556(01)00094-6
Wallerstein, J. S., & Blakeslee, S. (1989). Second Chances: Men, Women and Children A Decade After Divorce. New York: Ticknor and Fields. Doi: 10.2307/20730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