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185.6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紀凱
作者(外文):Chi-Kai Wang
論文名稱(中文):翻轉教室內有效教學策略之研究-七年級學生學習線型函數為例
指導教授(中文):王子華
指導教授(外文):Tzu-Hua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281023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翻轉教室分組合作教學數學學習態度數學學習成就
外文關鍵詞:Flipped ClassroomCooperative teachingmath learning attitudesmath learning performan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翻轉教室」於國中七年級學生,對其數學學習成就及數學學習態度的研究。以新竹市東東國中七年級三個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其中實驗A組學生採用「翻轉教室」數學教學,實驗B組學生採用「分組合作學習」數學教學,控制組學生採用「傳統講述法」數學教學,實驗課程,為期2 週,每週4 節課的實驗教學。
資料蒐集包括了「前測」、「後測」、「學習態度問卷」、及「學習成就測驗」進行統計分析,探討接受「翻轉教室」數學教學、「分組合作學習」數學教學與「傳統講述方式」數學教學後,學生在數學學習成就、數學學習態度上的影響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
一、實驗A組、實驗B組及控制組學生,在數學成就測驗後測表現上,皆有顯著的進步。
二、實驗A組學生,在數學成就測驗後測,顯著高於實驗B組及控制組。
三、實驗A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問卷後測表現上,有顯著的進步,實驗B組及控制組則無顯著價差異。
四、實驗A組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問卷後測,顯著高於實驗B組及控制組。

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做為教師在教學應用上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lipped classroom on seventh graders’ math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attitude.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with three classes of seventh graders in Dong Dong junior high scool in Hsinchu city. Flipped classroom was deliver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A, cooperative teaching was given to experimental group B, traditional lecture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lasted for two weeks, with 12 classes.
The data included a pre-test study, a post-test study, math learn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and math learning performance. The data discuss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who were given the flipped classroom, cooperative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results are as below.
1. Students from expermintal group a ,groupb and the controul group all progressed significantly on math learning performance tests.
2.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progres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experimental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on math learning performance.
3.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progressed significantly on math attitude questionnaire,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math learn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4.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 progress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experimental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on math learning attitude questionnaire.
Finally, suggestions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翻轉教室的理論與發展 9
第二節 分組合作學習 19
第三節 數學學習成就與態度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驗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6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5
第一節 七年級學生在不同教學模式下數學學習表現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55
第二節 七年級學生在不同教學模式下數學學習表現差異之分析 57
第三節 七年級學生在不同教學模式下數學學習態度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60
第四節 七年級學生在不同教學模式下數學學習態度差異之分析 61
第五節 綜合討論 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1
第二節 建議 73
參考文獻 76
中文部分 76
英文部分 78
附件 80
附件一數學科學習成就測驗前、後測試題 80
附件二 數學學習態度問卷 82
附件三 學生心得回饋單 86
附件四 翻轉教室教學法教案 87
附件五 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法教案 94
附件六 講述式教學法教案 100
附件七 翰林版 七年級下學期 線型函數課本教材內容重點整理 104
附件八 課堂學習單 106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2)。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3)。教室教學的春天~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創建學習共同體。網 址:http://www.coop.ntue.edu.tw/qa.php。
王坦(2002)。合作學習簡論。中國教育學刊,1,32-35。
王珮儒(2008)。不同教學取向對國一學生數學學習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9)。教學原理 (第2版)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王智明(2003)。高一僑生的生活適應、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石兆蓮(2002)。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朱江文(2003)。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改善學童數學態度與教師成長之行動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江素女(2007)。國中生數學的學習態度與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 (2012)。國中生學習力大調查 搶救「無動力世代」。台北市:親子天下,33,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1634。
余民寧(2007) 。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 (第2版) 。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吳元良(1996)。不同數學課程、性別、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數學態度及成就上比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吳泓泰(2007)。國中生學習風格,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岳霞(2013)。4撇步,成功翻轉教室。親子天下,44,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8638。
李明昌(1997)。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槪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李翔(2012) 。公立高中生數學補習行為與文化資本對數學學習態度、數學學業成就之影響-宜蘭縣與臺北市之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 。佛光大學,宜蘭縣。
李鴻鈞(2008)。高雄縣高中原住民生的生活適應、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生傳(1994)。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出版社。
林佩璇、黃政傑. (1996) 。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林進財(2000)。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俞佳伶(2014)。國中生數學作業、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關聯之研究 – 以TIMSS 2011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姚如芬(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健益(2013)。國小中高年級生數學科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洪彰懋、蔡樹旺(2009)。國中生自然科學習態度、學習困擾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舒惠(2010)。國中生數學的課後補習情況與學習態度、學習成就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某公立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198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葛樹人(1988)。心理測驗學。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曹宗萍、周文忠(1998) 。國小數學態度量表編製之研究。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1211-1246。
許士禮(2005)。高中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郭為藩(1984)。人格心理學理論大綱。台北市:正中書局。
郭淑珍 (2011)。七年級學生正向心理特質與數學學習表現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中為例。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 56–72。
郭靜姿、何榮桂(2014)。翻轉吧教學!。台灣教育,686,009-0015。
報,5,621-677。
黃如妤(2008)。台中市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怡甫(2013)。翻轉課堂-落實學生為中心與提升就業力的教改良方。評鑑雙月刊,41,31-34。
樓永堅(2003)。消費者心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蔡世偉(2013)。國三學生校外數學補習經驗、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新營區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縣。
蔡啟達(2012)。圖解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出版社。
蔡瑞君(2014)。數位時代翻轉教室的意義與批判性議題。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2),115-138。
魏麗敏(1988)。國小學生數學焦慮、數學態度與數學成就之關係暨數學學習團體諮商之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羅翌禎(2014)。運用合作學習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市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譚寧君(1992)。兒童數學態度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蘇俊源(2010)。人格特質、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英文部分
Allport, G.(1935). Attitudes. In M. Fishbein (Eds.) Readings in attitudetheory and measurement.New York: Wiley.
Bishop, J. & Verleger, M. (2013). The Flipped Classroom: 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120th ASEE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June 23-26, 2014, Atlanta.
Corbo, N. J.(1992).Mathematics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in grades five throughseven in a southcentral Pennsylvania district.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Fishbein, M.(1967). Readings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York: John Wiley.
Honeycutt, B.(2012). The Lecture vs. The Flip. Retrieved fromhttp://www.flipitconsulting.com/2012/08/30/the-lecture-vs-the-flip/
Hwang, G. J., Yang, L. H., & Wang, S. Y. (2013) . A concept map-embedded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natural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s & Education, 69, 121-130.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 J. (1994). 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Interaction Book Co.
Krech, D., Crutchfield, R.S. & Ballachy, E.I. (1962).Individual in society.New York:McGraw-Hill, inPratkanis, A.R., Breckler, S.J. and Greenwald, A.G. (Eds.)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Hillsdale New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Piaget, J. (1969). The mechanisms of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iaget, J. (1969). The mechanisms of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Rock, M. L., Gregg, M., Ellis, E., & Gable, R. A. (2008). A framework for differentiatingclassroom instruction.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52(2), 31-47.
Rokeach, M.(1968).Belief, Attitude and Value.San Francisco: Jossey-Ball.
Sams, A. & Bergmann, J. (2013). Flip Your Students’ Learn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arch 2013. Vol. 70. No. 6. Pp,16-20.
Thomas, W. I. and Znaniecki, F.(1918).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America: Monograph of an Immigrant Group.Boston: Badger.
Tsai, S. L., & Walberg, H. J. (1983).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 productivity in high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6(5), 265-272.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