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富雲(2001)。從理論基礎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教育資料與研究,38,22-2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1996)。教育理念與地方教育實務研討會會議記錄。臺北市。 朱家儀、黃秀霜、陳惠萍(2013)。「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補救教學方法之探究。課程與教育季刊,16(1),93-114。 李宜玫(2007)。學習之樂樂無窮—談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國民教育,48(1),16-20。 李孟峰、連廷嘉(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15-144。 李庭熒(2013)。運用引導式筆記進行閱讀理解補救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清榮(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類型、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麗君(2006)。低成就學生逃避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3,91-104。 李麗君(2012)。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弱勢學生低成就之歸因與其補救教學作法關係之研究。量化研究學刊,4(2),25-46。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4。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第36卷,4,27-34。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洪千雅(2011)。「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教學人員對弱勢低成就學生成因、補救教學作法及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洪素敏(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迷思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孫賢霖(2008)。應用鷹架教學策略於網頁設計技能檢定數位學習課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徐燕玲(2010)。法國對弱勢學生之補救教學與照顧之教育政策。「第二屆提升弱勢兒童學習之課程與教學研討論談」論文集(67-82)。臺南:國立臺南教育大學。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國民中學潛能開發教育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部縮短城鄉學習落差補助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攜手計畫-大專生輔導國中生課業試辦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輔助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學習支援系統建置及教師教學增能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陳亭吟(2013)。英語歌曲融入文法補救教學對國二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 (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47-171。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32。 陳麗珠(2007)。解析「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政策與補救教學歷程。教育部,台北市。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黃玉幸(2012)。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正修學報,25。 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童的有效補救教學原則。臺東特教,27,25-29。 葉玉珠等(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4)。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巨流。(Peter McLaren, 2004) 羅淑馨(2013)。補救教學方案實施計畫在偏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99-101。
英文部分 Bruner, J.(1991).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Critical Inquiry,18,1-21.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0).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narrative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 (5), 2-14.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roduction, Inc. USA. Eggen, P. & Kauchak, D. (2010).Educational psychology: Windows on classrooms.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Merrill/Prentice Hall.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96. Maxim, G. W. (2006). Dynamic social studies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Inspiring tomorrow's social scientists(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Murray, M. (1999). The storied nature of health and illness, in M. Murry and K. Chanberlain(eds), Qualitative Health Psychology: Theories and Methods. London:Sage. pp.47-63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r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tanovich, K. E. (1986). 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1, 360-407. Torgesen, J. K.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early interventions in reading: The lingering problems of treatment resist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 15(1), 55-64. Von Glasersfeld, E.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Watzlawick, P. (ed.),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pp. 17-40 Slavin, R. E. (1989).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In R. E. Slavin, N. L. Karweit, & N. E. Madden (Eds),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 (pp.3-19). Boston: Allyn & Ba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