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23.16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翁鈴椀
作者(外文):Ling-Wan Weng
論文名稱(中文):飛揚的教育愛-我與補救教學的故事
論文名稱(外文):Love of Education-A Narrative Inquiry about My Remedial Teaching
指導教授(中文):王淳民
指導教授(外文):Chun-Min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281014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補救教學敘說研究國中英語
外文關鍵詞:remedial teachingnarrative inquiryEnglish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敘說的方式,從研究者參與補救教學六年的背景經驗出發,闡述四位國中八年級參與補救教學英語科兩年的學生,在這兩年學習的過程與變化,並輔以學校行政端的系統成績數據分析,總括了解四位學生在整體的學習態度上是有提升的,反應在個人學習成就上,只有一位學生沒有進步,而導致這樣的因素,是由於家庭情感沒有可以依賴的對象,間接影響到學習動機也很薄弱。故事描述從研究者在補救教學的教學歷程及學生個人的家庭背景與個性為起始點,乃至於上課時的態度與插曲,並加上導師的觀點,使整個敘事更加完整。希望藉由這樣的研究,能夠使大家瞭解補救教學的學生,並期待未來的研究者,在補救教學方面,不要只侷限於學生學習成就的提升,對於學生的內在心理條件及外在行為探究都可以是對學生有幫助的研究方向。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narrative way and started from the background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remedial teaching for six years to expla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changes of the four eight-grader students who have got involved in the remedial teaching for two years, supplemented by data analysis of the school system, to conclude that the four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were elevated, and with the reaction of the individual learning achievement, only one student does not make progress. The factors which led to such situation are not only the lack of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of family, but indirectly affect the weak motivation.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described the researcher’s procedure in the remedial teaching and the background of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even talked about the attitude in class and the homeroom teachers’ points of view, so that they got the whole narrative more completely. Through this study, the goal is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in remedial teaching, but to encourage future researchers to go beyond students’achievements,and explore more regarding their inner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behaviors.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補救教學的序曲 1
第一節認識:接觸補救教學的開始 2
第二節漣漪:無可取代的角色 3
第二章關於補救教學 7
第一節補救教學的起源 7
第二節補救教學的理論基礎 10
壹、行為論 11
貳、動機論 11
參、認知發展論 11
肆、社會建構論 12
伍、多元智慧論 12
陸、關懷倫理學 13
第三節補救教學的研究現況 13
壹、以學校地區為研究對象 14
貳、以教師為研究對象 15
參、以學生及教學方法為研究對象 17
第四節行動以及敘說 20
第三章著手與聚焦:勾勒我們的故事 22
第一節定向:確立故事 22
第二節角色:我與他們 23
壹、研究對象 23
貳、研究場域 26
參、研究者角色 27
肆、資料蒐集 27
第三節敘說:點滴事件 28
壹、學生A-阿奇 28
貳、學生B-阿志 30
參、學生C-阿家 32
肆、學生D-阿元 35
第四章挫折與無助:茫然中尋找希望 38
第一節探索與學生之間的關係 38
第二節與導師的對話 43
第三節學習的立意與反思 47
第五章教育初衷:教心飛揚 50
第一節緣分及改變 50
第二節永不放棄的教育推手 54
參考文獻 57
中文部分 57
英文部分 59
附錄 60
附錄一:學生作文(老師請聽我說) 60
附錄二:學生訪談 61
壹、訪談逐字稿:學生A-阿奇 61
貳、訪談逐字稿:學生B-阿志 67
參、訪談逐字稿:學生C-阿家 77
肆、訪談逐字稿:學生D-阿元 85
附錄三:教師訪談 93
壹、訪談逐字稿:老師B-阿志的導師 93
貳、訪談逐字稿:老師C-阿家的導師 9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富雲(2001)。從理論基礎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教育資料與研究,38,22-2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編(1996)。教育理念與地方教育實務研討會會議記錄。臺北市。
朱家儀、黃秀霜、陳惠萍(2013)。「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補救教學方法之探究。課程與教育季刊,16(1),93-114。
李宜玫(2007)。學習之樂樂無窮—談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國民教育,48(1),16-20。
李孟峰、連廷嘉(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15-144。
李庭熒(2013)。運用引導式筆記進行閱讀理解補救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清榮(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類型、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麗君(2006)。低成就學生逃避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73,91-104。
李麗君(2012)。國民中小學教師對弱勢學生低成就之歸因與其補救教學作法關係之研究。量化研究學刊,4(2),25-46。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3),1-14。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第36卷,4,27-34。
杜正治(1993)。補救教學的實施。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洪千雅(2011)。「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教學人員對弱勢低成就學生成因、補救教學作法及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洪素敏(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迷思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孫賢霖(2008)。應用鷹架教學策略於網頁設計技能檢定數位學習課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徐燕玲(2010)。法國對弱勢學生之補救教學與照顧之教育政策。「第二屆提升弱勢兒童學習之課程與教學研討論談」論文集(67-82)。臺南:國立臺南教育大學。
教育部(1996)。教育部八十五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國民中學潛能開發教育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部縮短城鄉學習落差補助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攜手計畫-大專生輔導國中生課業試辦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輔助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學習支援系統建置及教師教學增能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陳亭吟(2013)。英語歌曲融入文法補救教學對國二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及學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 (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47-171。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32。
陳麗珠(2007)。解析「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之政策與補救教學歷程。教育部,台北市。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黃玉幸(2012)。國民中學實施攜手計畫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正修學報,25。
曾柏瑜(2008)。低成就學童的有效補救教學原則。臺東特教,27,25-29。
葉玉珠等(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4)。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巨流。(Peter McLaren, 2004)
羅淑馨(2013)。補救教學方案實施計畫在偏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99-101。






英文部分
Bruner, J.(1991).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Critical Inquiry,18,1-21.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90).Stories of experience andnarrativeinquir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 (5), 2-14.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roduction, Inc. USA.
Eggen, P. & Kauchak, D. (2010).Educational psychology: Windows on classrooms.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Merrill/Prentice Hall.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50(4), 370–96.
Maxim, G. W. (2006). Dynamic social studies for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Inspiring tomorrow's social scientists(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Murray, M. (1999). The storied nature of health and illness, in M. Murry and K. Chanberlain(eds), Qualitative Health Psychology: Theories and Methods. London:Sage. pp.47-63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Berker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tanovich, K. E. (1986). Matthew effects in reading: Some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acquisition of literac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1, 360-407.
Torgesen, J. K. (200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early interventions in reading: The lingering problems of treatment resister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 15(1), 55-64.
Von Glasersfeld, E.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Watzlawick, P. (ed.),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pp. 17-40
Slavin, R. E. (1989).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In R. E. Slavin, N. L. Karweit, & N. E. Madden (Eds),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 (pp.3-19). Boston: Allyn & Baco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