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7.105.1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羅舒怡
論文名稱(中文):苗栗縣三灣國小品德教育方案之研究
指導教授(中文):林志成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學號:10191020
出版年(民國):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品德教育個案研究國民小學
外文關鍵詞:character educationcase studyelementary school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苗栗縣三灣國小品德教育的實施方式與成效,深究品德教育面臨的困境以及其因應策略。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並輔以訪談、問卷調查及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研究資料。訪談對象為三灣國小校長、三位主任、四位教師、三位家長和十六位學生,問卷調查對象為三灣國小十八位正式教師。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三灣國小品德教育實施方式包含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供學生多元創新課程、提升家長教養知能和營造品德校園等層面。
二、三灣國小品德教育實施在校園氛圍、教師專業能力、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與行為、親師聯絡和家長參與度方面具有成效。
三、三灣國小推動品德教育面臨教學時間不足、缺乏有系統教材、學生行為不易改變、媒體負面影響、家長觀念不佳等困難;而且,三項競賽與弟子規教學的推動模式仍有精進的空間。
四、三灣國小採取以身作則的身教、行政協助、加強親師溝通、整合相關計畫、利用零碎時間、規劃優質親職教育活動等策略以化解推動困境。

最後,根據結論,研究者分別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供其參考。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proceeding character education at Sanwan Elementary School. It is also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and the tactic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The ways of collecting the research data are case study,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ocument analysis approaches. The Interviewees include the principal, three directors, four teachers, three parents and sixteen students. Eighteen formal teachers are chosen to be the survey subject.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he specific way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at Sanwan Elementary School are promot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providing students to innovate multi-curricula, improving parents’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building a better school atmosphere of character education.
2.Character education at Sanwan Elementary School is effective in making campus atmosphere better, enhancing students’ behavior, teachers’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parents’ participation.
3.Character education at Sanwan Elementary School faces the difficulties of changing students’ behavior, lacking teaching time, being deficient in systematic material, excessive usig electronic products by students, and parents’ misunderstanding; Implementation mode of three competitions and Di Zi Gui Teaching Activities need to improve.
4.The strategies of solving character education problems at Sanwan Elementary School are modeling teaching for children, relative assistance in administration,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ship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integrating relevant programs, using fragmented time, and planning quality parent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study for the reference of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arents, and research staff. The study is also for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品德教育的意涵 11
第二節 品德教育的相關理論 18
第三節 品德教育實施困境與因應策略 24
第四節 品德教育的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5
第二節 研究情境 61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5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5
第一節 三灣國小推動品德教育的實施方式 75
第二節 三灣國小推動品德教育的具體成效 88
第三節 三灣國小推動品德教育的困境 96
第四節 三灣國小品德教育推動困境之因應策略 101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07
第五章 結論和建議 111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21
壹、中文部分 121
貳、英文部分 125
附錄… 127
附錄一 三灣國小核心價值一覽表 127
附錄二 三灣國小各年段核心價值之檢核指標 128
附錄三 三灣國小「品格100」榮譽制度 134
附錄四 三灣國小核心價值之伊索寓言分類一覽表 135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 136
附錄六 訪談大綱 137
附錄七 三灣國小實施品德教育問卷 141

壹、中文部分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11版)。臺北市:五南。
王全興(2012)。6E教學在品德教育上的應用。師友月刊,540,45-47。
王金國(2008)。國小中年級品格教育課程設計之協同行動研究,2011年2月18日,取自http://ce.naer.edu.tw/home.php。
王金國(2009a)。品格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一位品格教育行動者的省思。研習資訊,26(1),27-36。
王金國(2009b)。品格教育: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金國(2011)。品格教育:理論與活動設計。臺北市:高等教育。
但昭偉(2007)。老師該做的工作-道德教育要義的掌握。教師天地,149,43-47。
何琦瑜(2003)。品格,大不如前。天下雜誌,287,42-46。
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1),149-150。
吳煥烘、黃香穎(2012)。國民小學推動品德教育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嘉義大學通識學報,10,159-190。
吳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奉儒(1994)。兒童道德教育。臺北市:揚智。
李奉儒(2005)。尊重與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
李奉儒(譯)(2001)。R. C. Bodgan & S. K. Biklen 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珀(2005)。品格教育。教師天地,135,66-71。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6-67。
李高財(2010)。從學習觀點評析品德教育的實施。中等教育,61(2),69-91。
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0(8),153-173。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
李琪明(2008)。國中小品德校園文化營造實徵研究。師大學報,53(3),153-178。
李琪明(2011a)。品德教育與校園營造。臺北市:心理。
李琪明(2011b)。什麼是品格教育。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63-71頁)。臺北市:天下。
李慧娟(2013)。Foucault的修身倫理學及其對品德教育之蘊義(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沈六(2004)。論品德發展的心理本質與歷程,說品德教育。臺灣教育,625,2-18。
周慧菁(2003)。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天下雜誌,287,34-40。
林火旺(1999)。倫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作逸(2005)。未來的優質公民:從教師觀點出發談新世紀的品格教育。國小特殊教育,40,30-34。
林志成、陳愛玲(2013)。國民中小學特色發展的困境、認證及策略。學校行政,83,101-120。
林彥佑(2012)。教育的根與本─品格教育:《請問洪蘭老師》。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63,51-53。
林新發、王秀玲(2003)。品格的意涵及國民中小學實施品格教育之策略。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171-193頁)。
林慧旻(2012)。品德與道德:當代品德倫理學家的論辯(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洪蘭(2011)。從大腦發展看兒童教養。載於何琦瑜、吳毓珍主編,教出品格力(63-71頁)。臺北市:天下。
范曉倩、范曉芬(2012)。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實施策略與執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3),46-48。
徐舜彥、黃苓嵐(2013)。品格教育與服務學習。新北市:新文京。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凱翕、林羿妏、林政德、林妙華、劉國兆、陳仙英等人(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2010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kdps.tp.edu.tw/study/%E5%93%81%E5%BE%B7%E6%95%99%E8%82%B2%E5%AF%A6%E6%96%BD%E7%8F%BE%E6%B3%81.pdf
張憲庭(2012)。學校實施品德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新北市教育,3,24-28。
教育部(2004年12月16日)。品德教育促進方案。臺北市:教育部臺訓(一)字第0930168331號函。
教育部(2009)。教育部品德教育資源網。2010年12月18日,取自http://ce.naer.edu.tw/index.3-1.html
陳信宏(2013)。國中教師實施以關懷為核心價值的品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傅木龍(2007)。推動品德教育其實不難。研習資訊,24(1),7-16。
童鳳嬌、林志成(2013)。發展品德教育特色學校的挑戰與創新經營策略。中等教育,64(2),220-239。
黃建一、余作輝(1996)。國民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4)。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品格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22-34。
黃崑巖(2009)。黃崑巖談有品社會。臺北市:聯經。
黃湘閔(2009)。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實施之探討─以陽光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35-43。
楊怡婷(2009)。國民中小學品德教育課程政策之實施與問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深坑(2004)。後現代主義的品格與品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15-21。
葉學志(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5-14。
詹棟樑(1993)。教師所應具有的品德責任意識。臺灣教育,508,9-13。
蔡宜恬、鄭惠珮(2012)。改變的力量:扎根品德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8),42-43。
蔡進昌(2011)。國民小學品德教育問題與改善策略之探究。取自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edugra/journal/files/03/8%E9%80%B2%E6%98%8C145-158.pdf
賴昭岑(2013)。運用繪本實施品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臺中市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薛慶友(2013)。國小高年級學生尊重與責任品德評量建構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成熙(1997)。哲學和教育─二十世紀末的教育哲學。高雄市:復文。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蘇芸慧(2004)。國小教師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est, J. W., & Kahn, J. V. (2006). Research in education (10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Hoge, J. (2002). Character educati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tudies.The Social Studies, 93(3), 103-108.
Lickona, T. (1991). 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Y.: Bantam Books.
Lickona, T. (1993). 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 Leadership, 5(3),6-11.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 virtu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1), 1-3.
Lickona,T.(2004).Character matters:How to help our children develop good judgment, integrity, and other essential virtues.NY:A Touchstone Book.
McClellan, B. E. (1992).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n. Location: Research Cent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230)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ddings, N. (1995). Care and moral education. In Wendy Kohli ed.,  Critical Conversation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Noddings, N. (1998).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Westview Press.
Otten, E. H. (2000). Character education: An ethical choice for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January, 26, 2013, from http://www.uvm.edu/~vtconn/journal/1995/murray.html
Rose, C. M., & Sharon, W. W. (2001). Classroom idea-sparkers. Childhood Education, 77, 222-227.
Lewis, S. V., Robinson, E. H., & Hayes, B. G. (2011). Implementing an Authentic Character Education Curriculum. Childhood Education, 87, 227-231.
Lee, G. L., & Manning, M. L. (2013). Character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part2: Character Education for World Peace and the Well-Being of All Mankind. Childhood Education, 89, 347-349.
Ryan, K., & Bohlin, K. E. (1999). 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 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yan, K. (2004). The six E's of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11, 2004, from http://www.bu.edu/education/caec/files/6E.htm
Vessels, G.G. & S.M. Boyd (1996). Public and co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 80(579), 55.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封面摘要目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