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0.186.1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黃貞錦
論文名稱(中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國中教師閱讀社群為例
指導教授(中文):李安明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10191008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9
中文關鍵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個案研究
外文關鍵詞:Teachers’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Case Stud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了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歷程,探究個案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及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困境及解決方式。探討專業學習社群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
本研究以研究者為工具,以永恆國中閱讀社群教師為研究對象,透過訪談、觀察、文件分析等方式來蒐集資料,透過整理、分析與歸納,了解個案學校學習社群發展的歷程。
本研究結論如下:
壹、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助教師專業成長
貳、時間不足、資源不足、人力不足是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初始階段最須克服的困境
参、非社群成員的配合度影響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行活動時的成敗
肆、雁行理論的實行有助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
伍、學生的特性及興趣是教師學習社群安排活動的重要考慮因素
最後依據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學校成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of individuals study groups .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
Conclusion were as follow:
I.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s helpful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I. Lack of time, lack of resources, lack of manpower is the dilemma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 need to overcome
III. With the degree of non-community members affect the succes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o implement activities
IV. The flying-geese model will help implement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V.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ests of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inally,realated suggessions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are proposed for schools,teacher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member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4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二章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教師專業成長的方式 11
第二節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22
第三節選擇閱讀社群的原因 48
第四節學生學習成就 55
第三章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研究場所 59
第二節研究對象 62
第三節研究者角色與心境 64
第四節研究資料 65
第五節資料蒐集程序 69
第六節資料分析 72
第七節研究倫理 75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永恆國中推動教師閱讀社群之背景分析 77
第二節永恆國中教師專業閱讀社群的發展歷程 90
第三節綜合討論 12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結論 127
第二節建議 130
參考文獻 136
中文文獻 136
英文文獻 142


中文文獻
Wager, W(2003)。闡明學習成效- 傳達您對學生的期望: 台灣高等教育部分主題探討。通識教育季刊,10(3&4) ,101 -114 。
大前研一(2006)。大前研一:未來唯一生存之道就叫專業。遠見雜誌,238。
月玲的講台(20140320)。518是什麼【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406/catid=6677/page/1
石中英(2006)。哲學視野中的學習成就。教育資料與研究,73,1-9。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4(3),173-196。
何高志、林志成(2012)。教師領導對突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困境的啟示。
  學校行政,81,110-130。
吳清山(2011)。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學生未來適應力。研習資訊,
  28(4),1-4。
吳清山(2011)。學校革新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吳清基(2014)。台灣精緻特色師資培育理念與作為。第十屆教師生涯規
  劃與教育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原大學全人村。
吳曉律(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增能之行動研究—以海洋教育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李安明(1999)。為教學而行政的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實務。教育政策
  論壇,2(2),158-203。
李安明(2009)。發展「分散當責」與「群眾外包」的教學領導團隊。教
  育研究月刊,181,29-41。
李安明、鄭采珮、鄭志昀(201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學生學習成
  就之研究,學校行政,75,1-20。
沈翠蓮 (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取自: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1945.html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周麗玉(2005)。教育專業化才能讓教師贏得尊敬、解決教育問題。學生
  輔導,98,56-78。
周麗華(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與實踐─以台北市民生國小為
  例。第九屆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志成(2012)。打造樂效自主的學習新樂園─以天地為教室以生活為素
  材的課室外學習。新竹市教育電子報。取自:
  http://www.hceb.edu.tw/epaper/201301/tendency.asp
林志成、梁朝雲、許育齡(2013)。教師發揮教學設計想像力的心理與環
  境因素探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1(2),113-148。
林曜聖(2010)。教學故事的改變─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與作法。教與愛,
  90,9-11。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天下。
柯華葳(2009)。PIRLS2006結果說了什麼。研習資訊,26(6),3-9。
柯華葳(2013)。台灣人最信任的4種人。親子天下,47。
洪碧霞、林素微、吳裕益(2011)。台灣九年級學生閱讀樂趣與策略對PISA
  閱讀素養解釋力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4(4),1-24。

涂志賢,程一民(2014)。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新北
  市教育,6,77-80。
張文馨(2009)。教師評鑑試辦政策下的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就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張本文(2011)。論教師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學校行政,75,21-36
張佳琳(2012)。有效促進理解的閱讀方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3),
  83-90。
張景媛、鄭章華、范德鑫、林靜君(2012),教師學習社群發展對話是形
  成性評量實務及其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教育心理學,43(3),717-734。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
  與學生閱讀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價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影響:以
  PIRLS2006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69-105。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
  展與實踐。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報,41(1),61-90。
張德銳、高敏麗(2012)。喚醒沉睡的巨人─教師領導故事集。臺北:五
  南。
張德銳、郭淑芳(201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
  展望。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2),21-44。
張鑑如、劉惠美(2011)。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教育心理學報,
  43,315-336。
教育部(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許藤繼(2010)。教師啟導、視導與領導。臺北:師大書苑。
連安青(2011)。經營數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以國立東華附小國數社為
  例。教育研究月刊,201,49-60。
連安青(20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專業成長的饗宴?是負擔?還是
  口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3),52-55。
郭明堂(2011)。教師學習社群與其專業成長之研究─以屏東教大實小為
  例。研習資訊,28(1),13-25。
陳建銘、黃心慈(2012年7月)。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之行動研究─以一
  所國小為例。2013年南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屏東教育大學五育樓國
  際會議廳。
陳珮英、楊芳瑋、薛文耀(2005)。「好老師」的影像拼圖。學生輔導,98,
  12-29。
彭杏珠(2013)。提升閱讀理解力,已成台灣各地教學風潮。遠見雜誌,
2013秋季號,138-141。
曾俊凱(2006)。臺灣地區在家自行教育制度規劃與學生學習成效指標建
  構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馮莉雅、張新仁(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與挑戰。研習資訊,
  28(1),5-12。
黃政傑、陳碧戀(1995)。如何讓學生喜歡你。臺北:師大書苑。
黃秋鑾(2009)。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之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
  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黃秋鑾(2010)。教師進修的另一管道--以「學習社群」提升教師專業成
  長。 北縣教育,71 ,29-36 。
黃郁仁(2014,6月)。一位國中英語教師在跨校專業學習社群中教師知識
  的成長。第十屆教師生涯規劃與教育專業發展學術研討。
黃崇桓(2008)。嘉義縣國民小學學校素質因素及學校經營規模與學生學
  習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黃琳珊(2011)。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模式推動班及共讀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道遠、吳婷婷(2011)。從教學文化看教師領導之困難與因應策略:以新
  竹縣一所國小為例。學校行政,77,46-62。
黃曉惠(2010)。應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探討國中學生學習
  表現之影響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楊振昇(2003)。教師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
楊淙富(2012) 。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之
  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楊麗秀(2004)。四技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以一所國立
  科技大學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
葉芸婷(2014)。如何有效指導國中生從閱讀文本中成就寫作。國民教育,
  54(3),100-103。
葉慶祥(2011)。從教師觀點談教師領導。學校行政,72,99-110。
詹志禹(2014)。老師可以生氣嗎。親子天下,55,122-124。
劉芳(2012)。基隆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劉咨廷(2012)。衣帶漸寬終不悔~~「快樂總鋪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創
  新教學之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蔡進雄(2011)。教師領導的理論、實踐與省思。中等教育,62(2),8-19。
賴志峰(2009)。教師領導的理論及實踐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5(3),
  113-144。
謝傳崇(2013)。十二年國教的挑戰:找回學術樂觀。教育人力與專業發
  展,30(3),25-34。
藍乙琳(2009)。從PISA2006看閱讀教育的推動。研習資訊,26(4),65-70。
藍先茜(2009)。教師品質的關鍵在於教師。美國教育快遞。取自:
  http://www.tw.org/blog/2009_07_01_archive.html
蘇玲(201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形塑歷程之研究─以臺中市國
  光國小兒童音樂劇團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蘇鵬元(2014)。動心領導學讓團隊追隨你。天下雜誌,545,136-138。
鐘明芬(2009)影響學生學習成效關鍵成功因素之彙總分析(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鐘靜(2009)。論三層級教師領導者應有知之能與任務。研習資訊,26(3),
  5-16。

英文文獻
Huffman, J. B. & Hipp, K. K. (2003). Reculturing schools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Lanham,MD:Scarecrow Education.
Roberts, M. S. & Pruitt Z.E. (2003). School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Collaborative &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ousand Oaks,California: Corwin Press.Inc..
Song, H. (2007).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reform:Case studies in
Shanghai.Ph.D.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