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王連生(1980)。親職教育的基本觀念之分析。師友月刊,162,9-12。 王連生(1988)。親職教育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井敏珠(1995)。從親職教育之理念論國民中小學親職教育之實施。輔導季刊,31(1),13-20。 文榮光(2000)。憂鬱的中年婦女。高雄:長庚醫院。 江文慈(2009)。不惑之惑:中年人的心理危機與轉機。諮商與輔導,277,22-27。 李文傑、吳齊殷(2004)。棒打出壞子?: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連結機制。台灣社會學,7,1-46。 李宏家(2011)。十二年國教嚇嚇叫?!家長對入學制度改革的擔憂。師友月刊,534,58-62。 李雅莉(2004)。國小學童家長對學校實施親職教育的需求、參與動機與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愛華(2002)。高雄市國中學生家長對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俊憲、吳錦惠(2011)。是「家」? 是「枷」? 還是「痂」?--談兒童少年福利與親職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7。 邱珍琬(2005)。親職教育。臺北:五南。 邱華鑫(2007)。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對親職教育的認知與參與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金樹人(2013)。生涯諮商與輔導(重修版)。臺北:東華。 林家興(1997)。親職教育團體對親子關係與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39(1),91-109。 林振春(1999)。學習家庭與家庭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臺灣書店。 林崇德(1998)。發展心理學。臺北:東華。 林蔚芳(2012)。從生涯發展的觀點看如何協助國中生適性發展。教師天地,177,4-9。 林慧鈞(2013)。師生家長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認知之研究-以新北市蘆洲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1-73。 周雅容、胡幼慧(1996)。婦女與三代同堂:老年婦女的經濟依賴與居住困境探索。婦女與兩性學刊,7,27-57。 徐光國(2000)。婚姻與家庭。臺北:揚智。 家庭教育法(2003年2月6日) 修慧蘭(1998)。從家庭發展週期談學生行為問題。學生輔導雙月刊,59,62-71。 陳小娥、蘇建文(1975)。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66(10),91-106。 陳淑美(1981)。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4,173-188。 陳啟榮(2008)。臺灣青少年次文化之初探研究。中等教育,59(2),38-51。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 許鶯珠、黃玲蘭、丁介陶(2004)。中學階段的親職教育─創造三贏的親職教育。臺北:心理。 張耐、王文瑛(1994)。函授親職教育的理念與實施。社區發展季刊,68,117-12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曹中瑋(1986)。我國推行親職教育成效之檢討與展望。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淑芬(2001)。國小學童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活動需求、動機與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德聰(2011)。談青少年次文化。中等教育,62(4),8-12。 張鐸嚴(2014年1月11日)。Young到最高點:青少年的次級文化【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he.cycu.edu.tw/life/Desert/980903/007.htm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五南。 黃富順(1992)。成人的學習動機。臺北:復文。 黃富順(1997)。成人的心理與學習。臺北:師大書苑。 黃慧真(譯)(1998)。發展心理學(原作者:Sally, W. O & Diane, E. P.)。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4) 曾春霞(1998)。台中市國小學童家長對學校實施親職教育的態度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詹素滿(2010)。雲林縣國小學童父母對學校親職教育的態度與需求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臺北市國民中小學推展親職教育實施要點(1991年9月11日) 廖經台(2002)。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分析。社會科學學報,1,29-4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鄭淑玲(2004)。國民小學實施親職教育現況與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鍾思嘉(1998)。親職教育的規劃與實施。學生輔導通訊,59,16-25。 鍾瑞蓉(2010)。苗栗縣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親職教育情形與需求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蘇益志(2003)。社會變遷中的親職角色。諮商與輔導,211,19-20。 貳、 西文部分 Belsky, J. & Pensky, E. (1988) Material change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2, 133-156. Blanchflower, D. G. & Oswald, A. J. (2008). Is well-being U-shaped over the life cycl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6, 1733-1749. Bloom, M. V. (1980). Adolescent-parental separation. New York, NY: Gardner Press. Cowan, C. P. & Cowan, P. A. (1992). When partners become parents. New York, NY: Basic Book. Cowan, P. A. & McHale, J. P. (1996). Understanding how family-level dynamics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wo-parent famili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Emely, R. E. (1992). Conflict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ne, M. J. & Henry, S. A. (1991). Professional issue in parent education. In M. J. Fine(Ed.), The second handbook on parent education(pp. 3-20). California, CA: Academic Press. Gable, S., Crnic, K. & Belsky, J. (1994). Coparenting within the family system. Family Relations, 43, 380-387. Isambert, A. & Buchmueller, A. D. (1961). Personal Maturity and Parent Education. 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23(2), 154-161. Kagan, S. H. (1995). The changing face of parenting education. Illinois,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Kaiser, A. & Mahoney, G. (1999). Toward a contemporary vision of parent education.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19(3), 173-176. Lieblich, A., Tuvak-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Livson, N. & Peskin, H. (1980). Handbook ok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NY: Wiley. Neuman, W. L.(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oraoche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Noller, P. & Callan, V. (1991). The adolescent in the family. New York, NY: Routledge. O’ Brien, M. & Peyton, V. (2002). Parenting attitudes and material intimacy: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6(2), 118-127. Olson, D. & DeFrain, J. (2000).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Diversity and strengths. California, CA: Mayfield. Ruble, D. N. & Brooks-Gunn, J. (1982). The experience of menarche. Child Development, 53, 1557-1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