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林水波、張世賢(1991)。 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吳定(1996)。公共政策(全)。臺北市:華視文化事業。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台灣經驗。臺北市:時英。 翁興利(1998)。公共政策。臺北市:空大。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市:空大。 顧瑜君(2001)。質性研究寫作。臺北市:五南。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政評估。臺北市:元照。 林鍾沂(2004)。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2004)。文化行政。臺北市:五南。 吳定(2005)。公共政策辭典。臺北市:五南。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臺北市:心理。 薑添輝(2006)。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臺北市:高等教育。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巨流。 夏學理(2009)。文化行政。臺北市:五南。 貳、期刊 孫本初(1990)。政策分析中垃圾桶式的決策模式。美國月刊, 10,90-95。 賴維堯(1995)。高級文官的政策制定角色認知。空大行政學報,4, 22-34。 楊秀娟(2000)。政府機關對民眾關心議題如何納入政策。研考雙月刊,1, 3-8。 江明修、陳定銘(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公共行政學報,4, 153-192。 章光明(2001)。警察政策的形成、執行與評估。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4, 159-180。
參、學位論文 唐嘉麗(1980)。當前我國文化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塗志葆(1995)。政策制定過程中的民意-概念性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興大學。臺北市。 林閩政(1996)。論「民眾參與」在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以師資培育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文玉(1997)。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台北縣開放教育政策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林仕宜(2000)。從公共政策理論看我國警政政策的形成-以家庭暴力防治法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社區警政方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桃園縣。 陳達章(2000)。台灣地區地方政府公辦國際文化活動之研究-以嘉義市文化局辦理國際管樂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蘇昭英(2001)。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學院。臺北縣。 林輝堂(2001)。縣市文化局對文化政策制訂與執行問題之研究-以台中市文化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池榮尉(2003)。國民小學教師團隊發展歷程之研究-以啄木鳥教師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戴美惠(2003)。戰後臺灣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天喜(2004)。落實綜合活動課程本質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孫威能(2006)。台中都會區跨域合作之研究-以中部科學園區為核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謝淑棉(2009)。新竹市學校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羅欣怡(2011)。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臺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嘉文(2012)。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政策評估: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貳、西文部分 Anderson, C. W. (1975).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 Praeger. Dahl, R. (1961).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ye, T. R. (197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Jones, C. O. (197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2nd ed. North Scituate, MA: Duxbury. Lipsky, M. (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Dye, T. R. and Harmon Z.(1981). The irony of democracy. monterrey, CA: Brooks/Cole. Kingdon, J. W. (1984)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Ripley, R. B. & Franklin, G. A. Congress, the bureaucracy, and public policy. Homewood,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1984, P.4-6. Ripley, R. B.& Franklin, G. A.(1984) Congress, the bureaucracy, and public policy. Homewood,illinois:The Dorsey Press. Agranoff, Robert (1988). Directions in intergovernmental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11, No. 4, pp. 357-391. Smith, R.A. and Berman R., ed., (1992) Public policy and the aesthetic Inerest.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Hudson & Kenneth. (1997), Museums for the 1980s-A survey of world trends. UNESCO Butler & Tanner Ltd, Great Britain. The American Assembly.,(1997) The arts and the public purpose. New York:Arden House. McGuigan, J. (2001), Three discourses of cultural policy. In Stevenson, N. ed.,Culture & Citizenship, pp.124-137. London:Sage. Miller, Toby & Yudice, George (2002) . Cultural policy. London, England: Thousand Oaks, Calif., USA:Sage. Williams, Paul (2002). “The competent boundary spanner”,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80, Iss. 1, pp. 103-124. Mosquera, Gerardo. Fisher, Jean & Alys, Francis (2004) . Over here :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rt and culture . New York :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Sandhal, Jette (2006) .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policy, by and For museums:a museum as an embodiment of cultural policies? . Museum International, 58(4) : 2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