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22.240.9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田婉婷
作者(外文):Tien-Wan Ting
論文名稱(中文):平衡運動訓練對國小學童靜態平衡與腹肌耐力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Eight Weeks Balance Training on Static Balance and Abdominal Muscle Strength in Elementary Students
指導教授(中文):黎俊彥
指導教授(外文):Alex J Y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體育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學號:10087024
出版年(民國):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平衡能力姿勢控制神經肌肉訓練抗力球
外文關鍵詞:Balance abilityPostural controlNeuromuscular trainingSwiss bal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8週平衡運動方式介入國小學童靜態平衡與腹肌耐力的影響。徵求受試者同意後均分為直排輪組(21位)、抗力球組(21位)與控制組(21位)合計共63名學童。直排輪組進行八週,每週2次直排輪社團訓練;抗力球組進行每週3次,每次30分鐘的抗力球訓練;控制組不接受訓練,只進行學校的體育課程。所有受試者在訓練前後均接受靜態平衡與一分鐘仰臥起坐的測試,所得結果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考驗分析三組間訓練前後各變項變化量之差異,顯著水準訂為p﹤.05。結果:8週抗力球訓練在COP偏移半徑的右腳閉眼(F=3.51, p<.05);COP偏移速度的右腳閉眼、左腳閉眼(F=7.27,3.22,p<.05);COP偏移面積的右腳閉眼(F=6.94 ,p<.05);仰臥起坐在訓練後結果顯示(F=5.42, p<.05)可達顯著。研究發現實驗組的靜態平衡能力與腹肌肌耐力均顯著優於控制組(p<.05)。結論:國小學童參與抗力球運動訓練,能有效提昇靜態平衡及腹肌耐力的運動表現。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ight weeks balance training on static balance and abdominal muscle strength in elementary students. Methods: Sixth-thre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qually grouped by height into Swiss ball, skates, and control groups. Students in Swiss ball group received Swiss ball training third times a week, each for 30 minutes for 8 weeks. Students in skates group received skates training two times a week, each for 40 minutes for 8 weeks. The static balance was evaluated by the measurement of COP displacement on a force platform as the COP radius, speed and sway area during each testing position. Mixed-designed two-way ANOVA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and the change percentage between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for each parameter.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 weeks Swiss ball training can significant improved the COP radius in right foot eye closed condition. (F=3.51, p<.05); COP velocity in right and left leg eye closed condition, (F=7.27,3.22, p<.05), and COP sway area in right leg eye closed condition (F=6.94 , p<.05).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 static balance control and the abdominal muscular endurance of the Swiss ball and skate 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5). Conclusions: Regular participate the Swiss ball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static balance control and the abdominal muscle endurance in elementary students.
目次 I
表次 IV
圖次 VI
謝誌 VIII
中文摘要 IX
英文摘要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問題背景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2
第三節研究假設 2
第四節研究範圍 3
第五節研究限制 3
第六節名詞操作性定義 3
第貳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平衡力與腹肌耐力 5
第二節抗力球運動訓練相關研究 6
第三節直排輪運動訓練相關研究 8
第四節運動訓練對平衡與腹肌耐力的影響 9
第五節文獻總結 11
第參章研究方法 12
第一節研究架構 12
第二節研究對象 13
第三節實驗時間與地點 14
第四節實驗設計 15
第五節訓練計畫 17
第六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22
第肆章結果 23
第一節實驗參加者基本資料之同質性檢定 23
第二節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的靜態平衡表現 23
第三節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的腹肌耐力表現 30
第伍章討論 33
第一節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的靜態平衡表現的影響 33
第二節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的腹肌耐力表現的影響 35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37
第一節結論 37
第二節建議 38
參考文獻 39
附錄一 受試者同意書 45
附錄二 運動傷害病史調查問卷 46
附錄三 表4-1~4-30 47
附錄四 圖4-1~4-19 62
表 次
表 3-1 直排輪運動訓練課程內容 17
表 3-2 抗力球訓練初階課程內容 18
表 3-3 抗力球訓練進階課程內容 19
表 3-4 抗力球訓練動作說明 20
表 4-1受試者基本資料同質性檢定表 47
表 4-2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COP偏移半徑之描述性統計 47
表 4-3三組在雙腳開眼之COP偏移半徑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8
表 4-4三組在雙腳閉眼之COP偏移半徑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8
表 4-5三組在右腳開眼之COP偏移半徑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9
表 4-6三組在右腳閉眼之COP偏移半徑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9
表 4-7三組在右腳閉眼之COP偏移晃半徑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0
表 4-8三組在左腳開眼之COP偏移半徑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0
表 4-9三組在左腳開眼之COP偏移半徑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1
表 4-10三組在左腳閉眼之COP偏移半徑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1
表 4-11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COP偏移速度之描述性統計 52
表 4-12 三組在雙腳開眼之COP偏移速度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2
表 4-13 三組在雙腳閉眼之COP偏移速度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3
表 4-14 三組在右腳開眼之 COP偏移速度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3
表 4-15三組在右腳閉眼之COP偏移速度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4
表 4-16三組在右腳閉眼之COP偏移速度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4
表 4-17三組在左腳開眼之COP偏移速度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5
表 4-18三組在左腳閉眼之COP偏移速度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5
表 4-19三組在左腳閉眼之COP 偏移速度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6
表 4-20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COP偏移面積之描述性統計 56
表 4-21三組在雙腳開眼之COP偏移面積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7
表 4-22三組在雙腳閉眼之COP偏移面積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7
表 4-23三組在右腳開眼之COP偏移面積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 4-24三組在右腳閉眼之COP偏移面積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 4-25三組在左腳開眼之COP偏移面積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 4-26三組在左腳閉眼之COP偏移面積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 4-27三組在左腳閉眼之COP偏移面積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 4-28不同組別在一分鐘仰臥起坐測試描述性統計 60
表 4-29三組在仰臥起坐之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表 4-30三組在仰臥起坐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1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12
圖 3-2 AccuSway 測力板 15
圖 3-3 仰臥起坐測試 16
圖 3-4 跨越障礙物 18
圖 3-5 S型前進 18
圖 4-1 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雙腳開眼COP偏移半徑變化 63
圖 4-2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雙腳閉眼COP偏移半徑變化 63
圖 4-3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右腳開眼COP偏移半徑變化 63
圖 4-4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右腳閉眼COP偏移半徑變化 64
圖 4-5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左腳開眼COP偏移半徑變化 64
圖 4-6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左腳閉眼COP偏移半徑變化 64
圖 4-7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雙腳開眼COP偏移速度變化 65
圖 4-8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雙腳開眼COP偏移速度變化 65
圖 4-9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右腳開眼COP偏移速度變化 65
圖 4-10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右腳閉眼COP偏移速度變化 66
圖 4-11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左腳開眼COP偏移速度變化 66
圖 4-12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左腳閉眼COP偏移速度變化 66
圖 4-13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雙腳開眼COP偏移面積變化 67
圖 4-14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雙腳閉眼COP偏移面積變化 67
圖 4-15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右腳開眼COP偏移面積變化 .67
圖 4-16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右腳閉眼COP偏移面積變化 68
圖 4-17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左腳開眼COP偏移面積變化 68
圖 4-18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左腳閉眼COP偏移面積變化 68
圖 4-19不同組別在訓練前後仰臥起坐次數變化 6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正平(2005)。活動技術水準與空間使用型態對大安森林公園直排輪參與者間的遊憩衝突之影響。觀光研究學報,11(3),189-208。
王政嘉,黎俊彥(2011)。不穩定表面訓練對姿勢穩定控制之效益。中華體育季刊,25(3),471-477。
方淑卿(2007)。快走運動對國小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方樹啟(2002)。規律性籃球運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縣。
江勁政、江勁彥、相子元(2004)。體操選手與非運動員平衡能力之定量評估。大專體育學刊,6(1),203-212。
宋文龍(2002)。不同的體育教學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台東縣。
李小娟(2008)。健走運動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台中縣。
李源昇(2001)。視知覺動作訓練對運動拙劣學童運動能力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佘紹文(2008)。直排輪運動訓練對學童平衡能力及下肢肌耐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吳正義(2004)。直排輪運動參與者之目標取向、參與動機、運動堅持對活動後評價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斗六市。
吳銘德(2008)。不同的背向訓練對女童平衡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科教學碩士班,臺北市。
沈建國(2001)。不同訓練頻率之新式健身操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台中市。
林安迪(2009)。將核心肌群訓練融入體育課程。學校體育,19(5),86-91。
林威秀、鄭秀琴、彭清義(2003)。平衡測穩儀之信度分析:KAT2000與Kistler測力板。大專體育學刊,5(1),149-159。
林貴福(1998)。認識健康體能。台北市: 師大書院。
姜坤成(2006)。十週直排輪訓練對國小男童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洪祥偉(2005)。上班族肌力與肌耐力網路3 D/VR 學習系統開發之研究。國立體育學版,桃園縣。
范姜逸敏(2001)。平衡能力的測量及訓練方法初探。中華體育季刊,15(2),65-72。
唐銘斌(2008)。從事不同運動型態對國小女童平衡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翁美玲(2010)。跳繩與慢跑運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體適能影響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屏東縣。
陳文鶴、郭黎、馬俊傑、林岳軍(2004)。長期木蘭拳練習對中老年人平衡調節的影響。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8(1),68-71。
陳彥宏(2006)。後退跑與後滾翻對兒童平衡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運動與健康研究所,臺南市。
陳姿君(2009)。不同運動型態國小高年級男童平衡能力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陳樹屏、林尚武、佘紹文(2010)。直排輪運動訓練對學童平衡能力及下肢耐力之影響。體育學報,43(1),13-22。
張佳玲、張瀞文、吳慧君(2008)。抗力球肌力訓練與器械式阻力訓練對大學生核心肌肉適能之比較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7,41-50 。
郭淑青(2009)。十二週彼拉提斯墊上運動訓練對國小舞蹈班女性學童芭蕾表現、靜態平衡與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黃漢年、陳全壽(1999)。不穩定平衡維持時間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八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頁303-308)。
黃任楷(2003)。不同運動訓練對學童平衡能力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黃志勇(2007)。八週足球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平衡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黃永昌、邱文信(2007)。平衡能力之探討。大專體育,92,132-139。
曾明禮(2007)。新式躲避球訓練對學童基本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葉益銘、黃士魁、林正仰(2009)。六週抗力球訓練對棒球選手核心肌群與專項運動能力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16。
廖介佑(2003)。跳繩運動對國小羽球選手在基本體能上的影響。未出版之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黎俊彥、林威秀(2003)。身體姿勢的平衡控制機轉。中華體育季刊,17(2),66-72。
蔡佳良、吳昇光(2003)。從動作發展的觀點來看兒童的平衡能力。大專體育,65,142-147。
蔡建宏(2005)。新興運動傳播模式之研究-以直排輪運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蔡賢璁(2008)。移動性和操作性技能課程對學童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盧盈智(2004)。鄉村與都市國小學童體型特徵、平衡能力與身體活動量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謝文芳(2003)。直排輪刃的應用與剪冰學。學校體育,77,66-71。

外文部分
Asseman, F., Caron, O., & Cremieux, J. (2004). Is there a transfer of postural ability from specific to unspecific postures in elite gymnasts? Neuroscience Letters, 358,83-86.
Behm, D. G., Leonard, A. M., Young, W. B., Bonsey, W. A. C., & MacKinnon, S. N. (2005). Trunk muscle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with unstable and unilateral exercis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19, 193-201.
Balyi, I. , & Hamilton, A. (2004) . Long-term athlete development: Trainability in childhoodand adolescence. Windows of opportunity. optimal trainability. Victoria: NationalCoaching Institute British Columbia & Advanced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Ltd.
Carter, J. M., Beam, W., McMahan, S., Barr, M., & Brown, L. E. (2006). The effects of stability ball training on spinal stability in sedentary individual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2), 429-435.
Caudill, S., Hyer, J., & Posner-Mayer, J. (1995). Swiss ball applications for orthopedic & sports medicine: A guide for home exercise programs utilizing the Swiss ball. Denver, CO: Ball Dynamics International.
Fuller, T. (2002). A ball of fun: Programs using”Swiss balls”can help increase junior participation at your facility. Tennis Industry, 30, 48-49.
Faigenbaum, A. D., Loud, R. L., O'Connell, J., Glover, S., O'Connell, J., & Westcott, W. L.(2001) . Effects of different resistance training protocols on upper-body strength andenduranc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15(4), 459- 65.
Guskiewicz, K. M. (1999). Chapter 7: Regaining Balance and Postural Equilibrium. In: W. E. Prentice (Ed.).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in Sports Medicine. New York: McGraw-Hill.
Herrington, L. & Davies, R. (2005). The influence of Pilates training on the ability to contract the 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Journal of Bodywork and Movement Therapies, 9, 52-57.
Islam, M. M., Nasu, E., Rogers, M. E., Koizumi, D., Rogers, N. L., & Takeshima, N.(2004). Effect of combined sensory and muscular training on balance in Japanese older adults. Preventive Medicine, 39, 1148-1155.
Lee, A. J. Y., & Lin, W. H.(2008).Twelve-week biomechanical ankle platform system training on postural stability and ankle proprioception in subjects with unilateral 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 Clinical Biomechanics, 23(8), 1065-1072.
Memmo, P., Kim, K., Solomon, J., Savarese, R., & Nadler, S. F. (2002) . Core strengthening:Influence on performance of a timed shuttle run.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3, 1661.
Malliou, P., Gioftsidou, A., Pasis, G., & Godolias, G. (2004).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balance exercises) reduces lower extremity injuries in young soccer players. Journal of Back and Musculoskeletal Rehabilitation, 17, 101-104.
Oliver, G.D.; Di brezzo, R. Functional balance training in collegiate women athlete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ch. 2009 Oct;23(7):2124-9.
Payne, V. G., & Isaacs, L. D. (2002).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A lifespan approach (5thed.). USA: Mc-Graw Hill.
Paillard, T., Noe, F., Riviere, T., Marion, V., Montoya, R., & Dupui, P. (2006). Postural performance and strategy in the unipedal stance of succer player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etition.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41(2), 172-176.
Riemann, B. L., Tray, N. C., & Lephart, S. M. (2003). Unilateral multiaxialcoordination training and ankle kinesthesia, muscle strength, and postural control.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12, 13-30.
Ruiz R., & Richardson M. (2005). Functional Balance Training Using a DomedDevice.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20(1), 50-55.
Schilling, B. K.,Falvo, M. J.,Karlage, R. E.,Weiss, L. W.,Lohnes, C. A., & Chiu, L.Z.F. (2009). Effects of unstable surface training on measures of balance in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 23(4), 1211-216.
Verhagen, E., Bobbert, M., Inklaar, M., Kalken, M. V., Beek, A. V. D., Bouter, L., &Mechelen, W. V. (2005). The effect of a balance training programme on centre of pressure excursion in one-leg stance. Clinical Biomechanics, 20, 1094-11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