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8.137.19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賴秋瑋
作者(外文):Chiu-wei,Lai
論文名稱(中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運作現況之研究--以溫老師備課Party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Current Operations of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Teacher Wen's Par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中文):顏國樑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Kuo-Liang Yen, Ph. 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10424564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知識分享專業成長
外文關鍵詞: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Knowledge sharing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的原因,瞭解教師在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中的使用狀況和運作困境,並分析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情形。研究方法為網路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Facebook溫老師備課Party之教師成員,共回收657份問卷。有效樣本共640份。問卷回收後分別以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茲根據研究結果與分析歸納之研究結論如下:
一、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之動機以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為主。
二、教師持續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之動力以隨時隨地可以學習為主。
三、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常以教學資源交流,解決教學課程設計問題,對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持正面看法。
四、男性、41~50歲、已婚之教師在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中知識分享行為程度較高。
五、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主要運作困境為教師覺得自己專業知識不足,不敢主動分享;整體運作困境則屬於低程度。
六、最高學歷為學士的教師面臨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困境較高。
七、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成長情形屬高程度,以教育信念與敬業態度表現較良好。
八、級任導師的問題解決能力顯著高於教師兼任行政人員。
九、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的知識分享行為與教師專業成長具有顯著正相關。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分別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網路學習社群管理者、教師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若干建議。
This study is first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for the teachers involved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Next, to investigate usage and operation of the plight of teachers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Finally, to analysis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case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method includes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urvey subjects are teachers of Facebook Teacher Wen's Party. 657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among which 640 questionnaires valid. The data i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The finding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Teachers participate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of motivation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based.
2.Teachers continued participation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of motivation to learn anytime, anywhere based.
3.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ended to interflow wit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olve curriculum designing problems. They held positive point of view toward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4.Married male teachers among 41 to 50 years old had higher degree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5.The major predicament of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was that teachers perceive themselves as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o that they were inactive to share. The predicament of the entire operation fell into the low level.
6.Teachers who had bachelor’s degree confronted higher level of the predicament of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7.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fell into the high level. The representation of educational believes and attitudes of good work ethic were better.
8.Homeroom teachers’ abilities to solve problems were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ve staff.
9.Th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of teach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terrelation with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referen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s, administrator of the online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teachers and research staff engaged in future related research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網路學習社群的意涵與特性 13
第二節 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的理論基礎 18
第三節 教師專業成長之意涵 22
第四節 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的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1
第四節 研究實施 6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7
第一節 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的原因 67
第二節 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的使用狀況 70
第三節 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的運作困境 105
第四節 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網路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成長情形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 結論 155
第二節 建議 159
參考文獻 163
壹、中文部分 163
貳、西文部分 167
附錄 169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69
附錄二 專家意見彙整表 177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84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91

壹、中文部分
王千倖(2002)。網路學習社群。視聽教育雙月刊,第44卷第3期,2-16。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桂蘭(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知識分享態度、虛擬社群參與意願及參與程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伍振鷟(1966)。聯合國文教組織關於教師地位建議案(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翻譯)。臺北市:中國教育學會(原作出版於1966)
江信瑩(2006)。實習教師在網路虛擬社群中之互動行為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心蕊(2003)。國民小學教師參與網路社群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何采宭(2009)。教師虛擬社群實踐知識管理之研究-以臺北益教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雅萍(2014)。花蓮縣國小教師虛擬社群知識分享和知識創新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何福田、羅瑞玉(1996)。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1-30。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隆、凃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15)。專業學習網絡。教育研究月刊,第250期,130-131。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詞書(New Dictionary of Education),臺北市:高等教育。
李金都(2010)。思摩特網(SCTNET)網路社群中國小教師參與動機與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勇諭(2005)。透過網路學習社群提升一位初任教師的數學教學專業知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慧玲(2008)。教師運用網路之教學知識分享行為與教學創新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月刊,第132期,99-107。
林淑儀(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林莉雯(2006)。思摩特教師虛擬社群知識管理組織文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福仁、林盛程(2004)。教師利用虛擬社群平台進行合作創新的可能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第125期,114-125。
林錦鈴(2015)。國小教師利用虛擬社群進行知識分享對創意教學行為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邱子芸(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透過Facebook參與線上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貴發 (1998)。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第6卷第1期,20-27。
姜禮琪(2008)。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范熾文、張 瑜(2008)。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相關問題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58期,94-118
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41卷第1期,229-252。
徐碧姻(2010)。臺北縣國民中學教師參與網路學習社群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市。
高秋娟(2012)。Facebook與教師專業發展。師友月刊,第541期,48-50。
國家發展委員會。新聞稿。取自https://www.ndc.gov.tw/ 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E4D990DC867A4D69
張素貞(2004)。課程變革與教師專業成長。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第21卷,第2期。
張基成(1998)。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之規劃及其預期效益與挑戰。教學科技與媒體,第40期,31-42。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1卷第1期,61-90。
梁永昌(2004)。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交流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天下文化。
陳木金(2005年11月14日)。推動認知學徒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國語日報,13版。
童建勳(2010)。台中縣國民小學參與網路學習社群之現況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千芳(2010)。影響教師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因素之探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惠君(2014)。國小教師參與網路專業社群之使用情形與成效研究~以SKY奇萊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楊昭儀、徐新逸(1997)。建構網路學習社群的教學設計模式。視聽教育雙月刊,第39卷第3期,15-27。
葉芬廷(2011)。教師專業虛擬社群之國小教師會員使用動機、行為與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思摩特網(SCTNet)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葉金鳳(2007)。提供教師專業成長的環境。師說,199,l。
詹文忠(2013)。教師網路社群使用行為意向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趙貞怡、陳柳馨(2008)。數位學習創新趨勢:談網路學習社群。國民教育,49(1),6-13。
遠見雜誌(2015年8月)。幫老師實現理想共備社群遍地開花。遠見雜誌電子報,第350期。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9297.html
劉君毅(2010)。從設計觀點談教師專業成長數位學習資源之製作。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第27卷,第5期,23-29。
劉明洲、張逸祥(2011)。網路化教師專業社群之合作學習歷程溝通內容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4卷第2期,29-54。
劉莉君(2003)。高職農校教師運用網路學習社群進行專業發展的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志昌(2003)。網路學習社群對數學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
蔡至欣、賴玲玲(201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第9卷第1期,161 - 196。
蔡培村(2004)。教師專業成長的知識管理策略。教育學苑,7,1-18。
盧姵綺(2011)。Blog 網路學習社群對大學生藝術通識課程知識建構影響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56卷第2期,137-174。
貳、西文部分
Brown, J. S. , Collins, A.,&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v18n1, 32-42.
Brown, A. L., & Campione, J. C. (1994). Guided discovery in a community oflearners, in M. Kate(Eds). Classroom lessons: Integrating cognitive theory andclassroom practice, 229-270.Cambridge: Bradford.
Duke, D. L. (1990).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Erffmeyer, E. S., &; Martray, C. R. (1988). A goal-setting process for evaluation teacher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Paper presented at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3858)
Lave,J.,& Wenger.E.(1991).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Learning in Doing:Social, 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da, H.(1995)Learning networks: A field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London:MIT Press
McLellan, H. (Ed.) (1996). 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s. 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Reynolds,D.,&; Cuttance,P. (1993).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Police and practice. London: Cassell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London: MIT Press.
Sachs. J. (2003). The activist teaching profession. PA:Ope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