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王欣宜(2005)。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所需社交技巧課程內涵之探討。載於莊素貞(主編),特殊教育教學與趨勢,9401(1-14頁)。台中市:國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教中心。 王欣宜(2003)。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課程綱要發展與應用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之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欣宜(2005)。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成效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19(2),49-71。 王欣宜(2006a)。智能障礙學生之社交技巧訓練內涵分析。特殊教育季刊,98,9-16。 王欣宜(2006b)。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教學活動課程設計。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王玟琇(2010)。動物輔助治療取向教學對國中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 之影響。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江昭蓉(2013)。適應體育方案介入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余育嫦(2007)。故事繪本教學對提昇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訓生(2000):談智障者職業社會技能之教學模式。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迎千禧談特教(頁233-248)。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編印。 李姿瑩(2004)。情緒障礙教學研習─社交技巧教學活動彙編。台北:教育部。 李翠玲(2005)。特殊教育教學設計。台北:心理。 沈妏真(2007)。智能障礙學生的社交技巧教學。台東特教,25,21-27。 周珊儀(2008)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孟瑛如(2004)。國民中小學學生社交技巧篩選表(小一至國三,含家長版,教師版及同儕版)。台北:心理。 孟瑛如(2014)。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第三版。台北:五南。 林家儀(2015)。Super Skills社交技巧團體運作之探究—從小團體領導者的經驗出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素貞(1996)。直接教學法的故事。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八十五年年會專輯,特殊學生的學習與轉銜(頁133-142)。台北: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心理。 洪仲清(2011)。社會情緒發展遲緩與兒童EQ訓練。100年5月3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 洪佳琪(2008)國中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訓練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洪儷瑜(1999)。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洪儷瑜(2002)。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為什麼要如此做。載於洪儷瑜主編,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頁10-27)。台北: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洪儷瑜(2002)。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增訂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侯禎塘(2010)。身心障礙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高榮亨(2011)。社會故事教學對提升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千惠(2010)。運用繪本教學對增進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張希如(2009)。國小普通班綜合性音樂活動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童社交技巧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重修二版)。台北:東華。 張淑娟(2013)。以音樂教學活動改善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重度障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莊琇晴(2009)。探討直接教學法對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2006)。新特殊教育通論第二版。台北:五南。 許沛雯(2011)。以遊戲提昇特教班學生類化社交技巧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慧貞(2001)。情緒教育方案對增進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之教學效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羽禎(2012)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者社交技巧介入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佳宜(2012)高職綜合職能科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訓練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秉均(2010)。電腦多媒體教學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成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思融(2006)。全語文教學法與直接教學法對國中智障學生實用語文課程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慧雯(2013)。運用繪本提升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瀅巧(2014)。融合活動課程對國小特教班學生社交技巧影響之探討。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陳麗如(2006)。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二版)。台北:心理。 陳麗如(2007)。身心障礙學生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曾筱倩(2011)。運用社會故事提升輕度智能障礙幼兒社交技巧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佳蓁(2014)。打擊音樂活動對增進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智能障礙者社交技巧成效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鈕文英、王欣宜(1999)。輕度智能障礙就業青年工作社會技能訓練效果之研究。師大學報,44(1、2),19-41。 鈕文英(2001)。身心障礙行為處理─正向行為支持取向。台北:心理。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台北:心理。 鈕文英(2010)。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台北:心理。 鈕文英(2015)。擁抱個別差異的新典範:融合教育(第二版)。台北:心理。 黃敬傑(2011)。認知行為遊戲治療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社交技巧改善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穎峰、廖敏玲(譯)(2012)。Super Skills給亞斯伯格、高功能自閉症與相關障礙孩子的社交技巧團體課程。臺中市:財團法人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Coucouvanis, J, 2005) 廖敏玲(2015)。認知教練模式對特教教師教育自閉症光譜學生社交技巧增能歷程研究。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歐蕙菱(2008)。電腦輔助教學增進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的社交技巧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潘裕豐(1998)。直接教學法在身心障礙學生教學上之運用。國小特殊教育, 25,25-33。 蔡文標(2001)。直接教學法的理論及其在身心障礙學生教學上之運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5),139-157。 蔡怡姿(2011)。多媒體結合同儕教導之社交技巧方案對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雨軒(2013)。統合式遊戲團體對提升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桂芳(2001):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會技能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蔡逸周(2012)。黃穎峰、廖敏玲(譯)。Super Skills給亞斯伯格、高功能自閉症與相關障礙孩子的社交技巧團體課程(原作者:Coucouvanis, J)。臺中市:財團法人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原著出版年:2005) 鍾莉娟、楊熾康(譯)(2008)。促進社交成功之課程:一套專為特殊需求兒童社記的課程(原作者:G. N. Siperstrin & E. P. Rickards)。台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4)。 韓福榮、曹光文(譯) (2011)。特殊教育導論二版(原作者:S. A. Kirk, J. Gallagher, N. J. Anastasiow, M. R. Coleman)。Educat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11ed. )台北:雙葉。 嚴家芳(2006)。智能障礙學生在融合教育班級中社交技巧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西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es. (AAIDD)(2010). Retrieved from https://aaidd.org/intellectual-disability/definition#.VuMTufl97cc Bellack, A. S. (1979).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social skill. Behavioral Assessment, 1, 157-176. doi: 10.1037//0022-006X.47.2.335 Carnine, D. W., Silbert, J., Kameenui, E. J., & Tarver, S. G. (2010). Direct instruction reading. Boston: Merrill. Coucouvanis, J. (2005) Super Skills: A Social Skills Group Program for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High-Functioning Autism and Related Challenges. New York: Backer & Tylor Books. De Bildt, A., Serra, M., Luteijn, E., Kraijer, D., Sytema, S., & Minderaa, R. (2005). Social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with and without autism.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9(5), 317-328. Elliot, S. N., & Gresham, F. M. (1992).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 guide. Circle Pinces, MN: American Guidance Services. Engelman, S. (1999). The benefits of direct instruction : Affirmative action for at- risk student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7(1),77-79. Gresham, F.M., &Elliott, S.N. (198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skill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1, 167-182. Gresham, F. M. (1998). Social Skills Training: Should We Raze, Remodel, or Rebuild? Behavioral Disorders, 24(1), 19–25. Gresten, R. (1985). Direct instruction eith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A review of evaluation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19(1), 41-58. Heiman T, Margalit M. (1998).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social skills among students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2(3):154-63. Herbert, M. (1986).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 In C. R. Hollin & P. Trower(Eds.), Handbook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pp. 11-32). New York: Pergamon. Jitendra, A., & Nolet, V. (1995). Teaching how to use a check register: Procedures for instruction selection and design. Intervention in School and Clinic, 30(1), 28-33. Joyce, B., Weil. M., & Calhoun, E. (1996). Models of Teaching.(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49, 317–328 Kelly, J. A. (1982). Social skills training: A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rventions. New York: Springer. Lerner, J. (1999). Learning disabilities(7t 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Merrell, K. W., & Gimpel, G. A.(1998). Social skill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Treatment.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Matson, J. L., & Wilkins, J.(2007). A critical review of assessment targets and methods for social skills excesses and deficit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ts, 1, 28-37. Myles, B. S. (2005).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Asperger syndrome:strategies for success in inclusive settings. California : Corwin Press. Michelson, L. (1987). Cognitive-behavioral strategi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tisoci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J. D. Burchard & S.N. Burchard (Eds. ), The prevention of delinquent behavior(pp.275-310). Newbury Park, CA: Sage. Rosenshine, B., & Steven, R.(1986). Teaching Functions, In M. C.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nd ed.) (pp.376-391). New York: Mac Millan. Sargent, L. R.(1998). Social skills for school and community--Systematic instruc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cognitive delays. Reston, VA: The Division on 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of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Stainback, S., Stainback, W., & Aryes,B.(1992). Schools as inclusive communities. Needham Heights, Mass: Allyn & Ba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