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5.198.23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徐瑞珠
作者(外文):Jui-Chu Hsu
論文名稱(中文):新竹縣大坪國小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Featured School in Daping Elementary School, Hsinchu County
指導教授(中文):林志成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Chih-Cheng Lin, Ed. 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10324583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8
中文關鍵詞: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發展現況生態美學特色學校永續發展的挑戰多元智能
外文關鍵詞: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gram in school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gram school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gram in schoo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坪國小發展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的動機與目的、發展狀況成果與永續發展面臨的挑戰。本個案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蒐集資料,再進行綜合分析及討論。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壹、大坪國小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發展之動機與目的
一、建立生態美學特色學校品牌。
二、吸引大坪學區內外學生就讀。
貳、大坪國小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的發展
一、建立具有差異性卓越的生態美學特色品牌學校。
二、校長與團隊同仁共同建構特色學校願景與理念。
三、適時於公開場合讚揚教職員工生、家長及志工。
四、活化校內外教學環境,有助發展校本特色課程。
五、營造生態美學且具有永續經營思維之環境空間。
六、舉辦系列研習、鼓勵團隊進修,協助教師增能。
參、大坪國小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發展的成果
一、提升學生表達力、研究力及學習興趣。
二、建立生態美學多元智能品牌學校形象。
肆、大坪國小生態美學特色學校永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全校比例過半的代理教師是人事變動的潛在變數。
二、專業發展機制待強化、創新獎勵制度待建立、評鑑制度待落實、e化設施設備待加強、實驗教育法制待審議通過。

最後,本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供大坪國小、特色學校發展、教育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gains and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were approaching to gathering data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e main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ings:
1.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gram in Taping Elementary School:
(1)To creating a famous trademark for school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feature.
(2)To attracting students enrollment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district.
2.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gram in Taping Elementary School:
(1)Established differences and outstanding famous trademark for school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feature.
(2)Principle and co-construction team colleagues construc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vision and philosophy.
(3)Timely commended faculty and staff members, students, parents and volunteers in public.
(4)Activ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wa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special courses.
(5)Created ecological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business thinking of space.
(6)Held a series of studies, encourage team training to help teachers’ energization.
3.The gains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gram in Taping Elementary School:
(1) Enhanced students' expressive, research ability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2) Established ecological aesthetics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I) trademark of the school.
4.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program in Taping Elementary School:
(1) More than half the proportion of the substitute teacher in school were potential variables on personnel reshuffle.
(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echanism to be strengthened, innovation reward system to be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be implemented, e-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to be strengthened, the rule of law to be considered by the experimental education.
Finally, the study propose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Taping Elementary School, specialty schoo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follow investigators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生態美學的意涵及特色學校的發展與困境 11
第二節 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大坪國小生態美學特色學校的發展歷程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6
第四節 實施程序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43
第一節 發展動機與目的之分析與討論 43
第二節 發展現況之分析與討論 51
第三節 發展成果之分析與討論 68
第四節 永續發展挑戰之分析與討論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101
壹、中文部分 101
貳、英文部分 106
壹、中文部分
丁永祥(2005)。生態審美與生態美育的任務。鄭州大學學報,38(4),51-54。
大坪教育基金會(2013)。8號夢想教室。臺北市:麥浩斯。
王為國(2006)。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王秉倫(2009)。生態美育的理念與實踐。研習資訊,26(4),27-35。
王秉倫(2010)。生態取向的公民教育。研習資訊,27(1),59-65。
王惠儀(2012)。偏遠學校發展特色課程之空間運用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宜蘭大學,宜蘭市。
何俊青(2014)。偏鄉特色小學創新經營的個案研究與省思。教育研究月刊,238,79-92。
吳文德、周儒(2002)。從營造校園學習棲地談校園環境教育。市師環教,49,1-9。
吳清山、林天祐(2010)。教育e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仁煥(2009)。臺灣地區特色學校經營發展現況、困境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天祐(2009)。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教師天地,158,9-13。
林文生(2009)。特色學校的爭論及其再概念化的契機。北縣教育,69,26-30。
林志成、林仁煥(2008)。特色學校經營的困境與發展策略。載於2008屏東教育大學主編之「教育經營與產學策略聯盟」論文集(頁171-185),屏東市。
林志成、林仁煥(2008)。增能創價、策略聯盟與特色學校經營。學校行政,58,1-20。
林志成(2010a)。臺灣地區特色學校之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66,1-19。
林志成(2010b)。學校實踐多元智能理念的辛路、理路與活路。研習資訊,27(3),3-11。
林志成(2010c)。特色學校經營活化的尋思、迷思與省思。教育研究月刊,198,25-36。
林志成主編(2012)。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志成、田育昆(2011)。特色學校概念及研究之省思與前瞻。教育行政研究,1(2),121-152。
林志成(2013a)。空間美學營造與特色學校發展。載於102年空間美學標竿與特色學校專輯(頁7-28)。臺北市:教育部。
林志成(2013b)。校本特色課程發展問題析述與策略論述。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6),5-16。
林志成(2013c)。學習型領導的理論基礎與推動策略。載於張素貞、李俊湖(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教學的理念與實踐(頁1-48)。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志成、陳愛玲(2013)。國民中小學特色發展的困境、認證及策略。學校行政,83,101-120。
林志成、彭靜文(2013)。大坪國小多元智能特色課程發展之研究。學校行政,86,130-150。
林志成(2014)。臺灣地區理念學校發展之困境與因應對策。教育研究月刊,241,68-81。
林志成(2015a)。聚焦學生學習的教師領導之挑戰、角色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56,39-53。
林志成(2015b)。高特色亮點學校的經營寶典。師友月刊,578,10-14。
林志成(2016a)。發展卓越特色學校 創增教育新價值。載於特色學校故事與校園空間活化專輯(頁4-15)。臺中市:教育部國教署。
林志成(2016b)。學校行政專業的困境與突破。學校行政,102,19-28。
林志成(2016c)。行動智慧導向的教學創新。臺灣教育,698,2-10。
林春吉、蘇錦平(2013)。臺灣蝴蝶大圖鑑(頁8)。宜蘭縣:綠世界工作室。
高中華(2004)。生態美學:理論背景與哲學觀照。江蘇社會科學,2004(2),214-216。
張志美(2011)。陽明山生態學校發展特色環境教學活動之探討:以臺北市大屯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進成(2012)。百大特色學校創新經營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銀瓶(2009)。山湖分校特色課程發展與實踐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現代公民素養培育子議題四:生態與環境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環境教育)。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未來16年(105~120 學年度)各教育階段學生人數推估結果。臺北市,教育部。
許世璋(2005)。影響三位花蓮環保團體領袖其環境行動養成之生命歷程探索。環境教育學刊,3,57-75。
郭佑如(2011)。少子化現象下有機生態校園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實渝(2009)。落實環境教育-生態文化的建設。教育科學期刊,8(1),1-24。
陳寧寧(2005)。在大學教育中實施“生態式美育”的研究。岱宗學刊,9(3),90-91。
彭靜文(2013)。理念學校特色課程發展之研究-以新竹縣大坪國小多元智能課程發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曾坤輝(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繁仁(2005)。生態美學: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當代美學觀念。中國文化研究,2005(4),1-5。
曾繁仁(2007)。轉型期的中國美學︰曾繁仁美學文集。中國:商務印書館。
焦妮娜(2010)。臺北縣建安國小環境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馮朝霖(2015)。靈性生態學與美感教育。教育脈動,2,1-26。
黃金地(2015)。雲林縣國民小學學校特色課程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國倫(2011)。一所偏遠特色小學的校本課程發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深坑、洪如玉(2004)。生態中心論的哲學解析及其在生態教育學建構上的蘊義。教育科學研究,49(2),1-18。
鄭伊玲(2012)。國民小學學校發展特色課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戴貝珊(2010)。國民小學特色學校關鍵成功要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薛方杰(2008)。結合課程教學需要的校園設施建構模式-以國小生態池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1),77-119。

貳、英文部分
Griffin, D. R. (Ed.). (1988). The Reenchantment of science:postmodern proposals.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Jackson, K. M. & Marriott, C. (2012). The interaction of principal and teacher instructional influence as a measure of leadership as an organiz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8(2), 230-258.
Khalifa, M. (2012). A Re-New-ed paradigm in successful urban school leadership : Principal as community leade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8(3), 424-467.
Mangin, M. M. (2007). Facilitating elementary principals' support for instructional teacher leadershi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3(3), 319-357.
Orr, D. W. (1992). Ecological literacy :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eck, C. & Reitzug, U. C. (2012). How existing business management concepts become school leadership fashion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8(2), 347-381.
Tso, N. (2009, December). Why has Taiwan's birthrate dropped so low? Time World. Retrieved from http://world.time.co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