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5.216.2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淑慧
作者(外文):Shu-Hui Cheng
論文名稱(中文):團康策略應用於家庭教育-家事闖關課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Study on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y in Family Education—Housework Checkpoints Course
指導教授(中文):林志成 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Chih-Cheng Lin,Ph. 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10324582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93
中文關鍵詞:團康策略家庭教育家事闖關課程
外文關鍵詞: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yfamily educationhousework checkpoints cours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團康策略應用於家庭教育-家事闖關課程之歷程、成效及模組,包含課程的設計實施、遭遇的困難與改進之道、課程成效的分析、教師的專業發展及家事闖關課程中團康策略運用的方案模組及教案。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個案學校的719位學生,透過觀察、訪談、學習單、學生回饋表、教學札記等方式蒐集資料,除進行資料分析外,也進行三角檢證;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家事闖關課程運用團康策略的歷程:從課程草創時期到研究時期,最後到系統化的課程精進時期。
二、家事闖關課程運用團康策略的成效,獲得多數教師及家長肯定,且讓大部分學生感受到團康的樂趣,提升做家事的生活技能,並深刻覺知自己的家事責任。
三、團康策略運用在課程的省思與專業知能成長之道:
(ㄧ)團康策略運用在課程的省思:1.妥善利用空檔零碎時間,彌補教學時數不足;2.課程進行須建立常規和秩序,並留意活動的安全性;3.妥善運用各項資源來實施教學;4.精進家事闖關課程並發展縱向方案與模組。
(二)教師運用團康策略的專業知能成長之道:1.運用團康策略的課程設計可寓教於樂;2.團康策略融入可激發課程設計的創意;3.課程研發精進的壓力,激勵研究者團康能力的成長。
四、發展系統化、趣味化之教案與方案模組,以提升學生做家事的生活技能,並提高家庭教育之成效。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論,針對學校行政與課程教學、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參考。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probe into the process, effect and module of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n family education—housework checkpoints course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and improvements for it, the analysis of effect of the cours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module and lesson plan of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n the housework checkpoints course.

The study adopted case study, and its subjects were 719 students in a designated school.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observation, interviews, learning sheets, feedback forms from the students and teaching journals. In addition to data analysis, triang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process the data.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I.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n the housework checkpoints course: From the initial stage to the research stage of the course, and finally to the advancement stage of the systematic course.
II. The effect of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n the housework checkpoints course won approval from most teachers and parents. Additionally, it let most students enjoy the fun of the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promoted their life skills in doing housework and made them deeply realize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housework.
III. Reflection upon and approach to professional knowledge growth of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n the course:
(I) Reflection upon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n the course: 1. Spare time and odd moments can be well used to complement the lack of teaching hours, 2. Routines and order are required for the course, and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the activities, 3. The course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making the best use of various resources; 4. The housework checkpoints course has been improved, and its vertical plan and module have been developed as well.
(II) Approach to professional knowledge growth for teachers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1. Using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n the course is regarded as educational entertainment, 2.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can inspire creativity for course design; 3. Pressure from researching,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he course can encourage researchers' abilities to conduct group-recreation-activities.
IV. Systematic and interesting initial lesson plans and module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promote students' life skills of doing housework and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family educatio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for school administration, curricula and instruc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s, and they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related units and future researche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團康及其相關理論 11
第二節 家庭教育及其相關理論 18
第三節 團康與家庭教育之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50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資料蒐集 55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0
第五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實施歷程之分析與討論 69
第二節 課程實施成效之分析與討論 85
第三節 課程省思與專業成長之分析與討論 111
第四節 教案與方案模組之分析與討論 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40
參考文獻 145
壹、中文部分 145
貳、英文部分 151
附錄 153
附錄ㄧ 新竹市星月國小104學年度家庭教育實施計畫 153
附錄二 新竹市星月國小104學年度「家事闖關」實施計畫 159
附錄三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課程參考大綱 161
附錄四 家庭教育-家事闖關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175
附錄五 星月國小104學年度我愛星月GO!GO!GO!闖關計畫 186
附錄六 團康策略應用於家庭教育-家事闖關課程之研究訪談稿 190
附錄七 家庭教育-家事闖關課程運用之縱向教案與方案模組 19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尹蘊華(1970)。家庭教育。臺中市:一善。
文諶(2003)。看不見的力量最大。師友,438,11-13。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百祥(1988)。團康秘笈。臺北市:眾文。
王連生(1980)。親職教育的基本觀念之分析。師友,162,9-12。
王富雄(1994)。國小遊戲化教學的探討。國教月刊,40(7、8),18-22。
王嵐(2011)。生活領域小班幼兒心理行為范式養成初探。人文社會科學學刊,5,37-39。
王琤惠(2011)。學校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對國中階段青少年與父母關係之影響─以親子關係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3112758643664101432
白錦門(1994)。個案法之研究。臺北市: 臺灣。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市師範大學,高雄市。
江福貞(2004)。學校是家庭教育的領航員。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21.htm
何琦瑜、陳雅惠(2005)。家庭全球未來的挑戰。天下雜誌,335,48-55。
佘曉清(1999)。生物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學與師生互動-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專刊,7(1),35-47。
吳木崑(2005)。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素援(2004)。家庭教育關聯資本對國小學生數理成就影響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4910022826718713446
吳惠卿(1997)。國小五年級兒童人際互動選擇之探討─以遊戲情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呂建政(1996)。班級團康活動之指導與設計。學習與成長,8,133-144。
李文才(2015)。運用合作學習於團康活動對合作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8543461793749725002
李奇在(2014)。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家庭教育之成效、困難及改進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4673427192662809704
李孟嘉(2010)。父母對幼兒自主之教養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青芬、唐先梅(2008)。家務工作近30年之回顧。生活科學學報,12,77-109。
李政義(1982)。團康活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力行。
李隆盛(2000)。九年一貫生涯發展課程的規劃與實施。中等教育,51(3),44-51。
李蕙君(2008)。臺北市縣國民小學教師團康活動運用在班級經營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4202918250042648717
周嘉琪、胡凱揚、張鼎乾(2011)。融合團康性質的樂齡體適能活動設計與應用,臺灣體育論壇,3,41-48。
周靜宜(2008)。國小一年級品德體驗教學之研究-以專注、尊重、關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
岳清清(2001)。創作性戲劇對國民中學中輟學生應用之研究─以臺北市社區少年學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4),70-86。
林水木(2005)。家庭教育法及其對學校教育之衝擊。學校行政雙月刊,39,179-192。
林如萍(2003)。我國家庭教育發展之展望-知識體系之建構。家政教育學報,5,121-154 。
林志成(2015)。高特色亮點學校的經營寶典。師友月刊,578,10-14。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3頁)。高雄市:麗文。
林季福(2005)。身心動作教育之Body Mapping教材應用於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研究。載於林大豐、劉美珠(主編),身心教育研究論文集(57-7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淑玲(2000)。家庭與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55-75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進材(1999)。教學研究與發展。臺北市:五南。
林雅慧(2013)。「放手讓孩子做」-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之經驗分享。家政群科中心學校電子報,71。取自http://group.cyhvs.cy.edu.tw/mediafile/403/fdownload/441/2003/2013-9-17-16-37-45-2003-nf1.pdf
林萬億(1997)。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六版)。臺北市:三民。
林曉慧(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子職教育課程內涵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27,37-54。
施炎基(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實施家庭教育之研究---以家庭教育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
柯佩宜(2003)。創造性舞蹈統整運用於生活及語文學習領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柯順議(2005)。以學校為本位家庭教育方案之實施與評估:以親子關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連慶(1996)。武林團康高手。桃園縣:武陵。
洪連慶、徐淑華、姜義芳(1989)。文武團康。桃園縣:力美。
唐先梅(1996)。什麼是家務工作?---家務工作本質初探。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2,209-236。
唐先梅(1997)。家事分工理論模型-從層級觀念的思索。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3,63-90。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4,131-173。
家庭教育法(2003年2月6日)。
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2004年2月13日)。
推行家庭教育辦法(1945年8月17日)。
徐筱宇(2004)。北市國小英語教師遊戲融入英語教學之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市。
桂景星(1991)。善用班級氣氛的催化劑—談康輔技巧在教學上的實用性。滿滿行囊—臺北市縣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研究論文徵選集,(106-111頁)。臺北市:千毅。
桂景星(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團康相關概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4173944065983631432
桂景星(2012)。新榮論述:校園空間規畫與活動課程實踐的創校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5388304766236843838
涂信忠(2015)。學校推展家庭教育模式之評析與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3758492364372021490
翁福元(2000)。家庭福利政策。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269-286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袁俊生、汪秀華(譯)(2006)。約翰·克利斯朵夫(原作者:羅曼·羅蘭)。臺北市:商周。
馬嘉敏(2007)。創造性舞蹈教學方案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力與人際溝通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冰嫈(2009)。學校推動家庭教育課程之成效—以臺南縣政府家庭教育中心訪視評鑑資料分析。臺灣教育,659,49-52。
張自立(2010)。家務分工對學校性別教育的啟示。雲林國教,55。取自http://sys.ylc.edu.tw/~wupig/ylc55/fdf/4-5.pdf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玲瑜(2010)。國民小學綜合活動教科書家庭教育教材內涵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6255374814197639894
張振宇(1974)。家庭教育。臺北市:三民。
張慶三(1984)。團體康樂活動論叢及運用。臺北市:眾文。
推行家庭教育辦法(1945年8月17日)。
莊明貞、陳怡如(2006)。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高等教育。
許淑華(2010)。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推動家庭教育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4579833634330419955
許慧嫻(2010)。關懷倫理取向的家庭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4440213709904363907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思穎、何淑禎(2001)。家庭教育與社會資源的整合。師友,414,41-45。
陳啓明、邱政鋒(2009)。成人參與高等回流教育學習動機之量表建構與現況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3),93-109。
陳驥(1984)。又玩又唱(七版)。臺北市:星光。
曾素秋(2012)。少子女化、尼特族與教師專業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5),34-37。
曾國堅(2006)。歌唱遊戲融入臺灣福佬童謠對兒童音樂學習興趣與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端真(2004)。學校與家庭教育。取自: http://family.ylps.tp.edu.tw/index.php?load=read&id=21
曾端真(2005)。學校與家庭教育。載於臺北市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推行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參考材料國高中篇,學校與家庭教育(22-25頁)。臺北市縣:臺北市縣政府教育局。
曾憲政、戴淑芬(2003)。二十一世紀家庭教育的新課題及其推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2(3),103-124。
黃光雄主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 C. Bogdan & S. K. Biklen 著。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秀英(2002)。「創作性戲劇教學」應用於「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課程設計與教學實務~以國北師附小四年級藝術與人文課之行動研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金地(2015)。雲林縣國民小學學校特色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漢文。
黃富順(2003a)。家庭教育新紀元-家庭教育法的研訂、內容及特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新紀元(1-24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3b)。家庭教育法的特色與挑戰。師友,438,14-19。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麗樺(2008)。培養兒童利社會行為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教師之友,49(5),30-40。
楊茜評(2013)。繪本教學應用於五年級家庭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楊儀典(1989)。團康高手。臺北市:眾文。
楊儀典(1990)。團康高手(第二集)。臺北市:眾文。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詹琪好(2009)。團康活動應用於班級氣氛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8567693229470384844
鄒美婷(2005)。遊戲教學融入實作評量應用於國小二年級數學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廖永靜(2000)。建構學習型家庭。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永靜(2005)。國民小學的家庭教育。教師之友,2(46),21-32。
劉素幸(1994)。寓教學為遊戲-談遊戲教學的價值。學校體育雙月刊,4(6),40-41。
歐用生(1993)。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明蓉(2004)。讓我與你相遇,在歌仔戲交會的剎那間:用《鐵師玉玲瓏》也可以自我介紹。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4),195-208。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
蔡秋雄(2003)。家長學校--參訪廣州第十六中學親職教育的省思。師友,428,72-75。
蔡秋雄(2005)。學校家庭教育實施之困境與順境探究。教師之友,46(2),58-63。
鄭肇楨(1989)。心理學概論。臺北:五南。
鄭憶倫(2008)。國民小學家庭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臺北市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蕙芬(2009)。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07941742927322576099
盧美麗(2015)。團康活動應用於國小三年級感恩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1569796435791267700
盧慧鈴(2012)。淺談子職知覺與子職實踐。家庭教育雙月刊,38,35-46。
蕭政信(1995)。康樂大千。臺北市:工商教育。
賴永欽(2013)。以van Hiele理論探討團康遊戲融入四邊形學習—以國小四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5741110550566105736
賴爾柔、黃馨慧(1996)。已婚男性參與家務分工之研究。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0-18。
謝忠明(2007)。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明珠(2014)。家庭教育之我見。臺灣教育,687,46-47。
羅虞村(2000)。我國家庭教育的發展現況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 251-268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蘇慧玲(2006)。淺談學校家庭教育落實之方向。家庭教育雙月刊,2,75-78。
饒見維(2002)。國小數學遊戲教學法。臺北:五南。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G., & Robson, K. (2006). Male adolescents’ contributions to household labor as predictors of later-life participation in housework. The Journal of Men' s studies, 14, 1-12.
Benin, M. H., & Edwards, D. A. (1990). Adolescents' cho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ual- and sin- gle-earner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 361-373.
Bronfenbrener,U.(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zaplewski, S. R., & Jorgensen, S. R. (1993).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In M. E. Arcus, J. D. Schvaneveldt, & J. J. Moss (Eds.), Handbook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family life education, Vol. 1. (pp.51–75) Newbury Park, CA: Sage.
Dynneson, T.L., & Gross, R.E.(1999).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for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2nd Ed). Columbus, OH: Prentice-Hall.
East, M. (1980). Home Econom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Fuller, M. L., & Olsen, G. (1998). Home-school relations: Working successfully with parents and familie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Kellaghan, T., Sloane, K., Alvarez, B., & Bloom, B.S. (1993). The home environment & school learning: Promoting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