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份 王宇、林冠傑、陳華傑(1999)。創新國中理化教室。台芝:捷拓。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臺北:心理。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三版一刷)。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11)。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家壁(1989)。小牛頓少年科學百科。臺北巿:牛頓。 吳潔蓉(2010)。運用交互教學法促進學童科學閱讀之成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紹海、巫俊明(2006)。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中科學史內容的分析研究。中華民國第二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何金鴻(2003) 。國中學生熱與溫度迷思概念的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教學碩士班。 林天佑(2009)。APA格式第六版中文版。2015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mis.ccu.edu.tw/upload_data/APA6th.pdf。 林慧真、黃思榕(1996)。生活中的實用物理。台北:龍騰。 林栢裕(2007)。學習態度、自信心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研究…以苗栗縣建國國中為例。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計畫書。 林容妃(2005)。兒童科普讀物的閱讀理解教學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師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煥祥、劉聖忠、林素微、李暉(2008)。台灣參加PISA 2006 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編號(NSC 95-2522-S-026-002)。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靖淑(2008)。利用科學閱讀提升六年級學童科學認識觀與學習興趣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俊琳(2011) 。數位學習中回饋機制對六年級學童學習熱傳播概念的成效與動機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科學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南一書局企業有限公司(2015)。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北:南一文教事業出版社。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詠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 307-350。台北:心理。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測驗年刊,46(2),1-11。 柯華葳(2009)。培養Super 小讀者。台北:天下雜誌。 柯華葳(2011)。語文課與閱讀能力的培養。教育研究月刊,210,5-14。 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台北:教育部。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雅婷(2009)。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報告)。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洪 蘭(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洪 蘭(2010)。摘去標準答案的緊箍咒。天下雜誌2010 教育特刊,30-32。 洪文東(1996)。科學的本質。屏師科學教育,3,2-10。 洪文東(1997)。科學文章的閱讀理解。屏師科學教育,5,14-25。 洪月女、靳知勤、廖世傑(2010)。國小科學教師對科學閱讀之認知與教學。東海教育評論,4,94-126。 洪月女、靳知勤(2008)。科學寫作理論與教學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1(2),173-193。 洪振方(1998)。科學教學的另類選擇-融入科學史的教學。屏師科學教育,7,2-10。 洪敏怡(2008)。閱讀科學讀物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台北巿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碩士學位學程論文。 洪敏怡、黃萬居、彭彥璟(2008)。閱讀科學讀物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批判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1,1-33。 洪彰懋、蔡樹旺(2009)。國中生自然科學習態度、學習困擾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中華民國第25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口頭發表-短篇論文p.47-52。 洪彰懋、蔡樹旺(2009)。國中生自然科學習態度、學習困擾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中華民國第25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口頭發表-短篇論文p.47-52。 洪碧霞、林素微、吳裕益(2011)。臺灣九年級學生閱讀樂趣與策略對PISA閱讀素養解釋力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14(4),2-24。 洪蘭、曾志朗(2001)。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茱蒂斯.韓女士、許蘭生(1997)。揭開科學的奧秘。正傳。 康軒文教事業(2015)。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北:康軒文教事業出版社。 張世忠(1998):社會建構教學與科學概念。教育資料研究與研究雙月刊,24,http://www.nmh.gov.tw/edu/basis3/24/gy9.htm。 張世忠(2003)。建構取向教學---數學與科學。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錦弘、沈育如(2013,12月3日)。PISA調查,我15歲學生閱讀素養大進步。聯合新聞網。2014年1月30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88391#ixzz32MCRJx35 教育部(1996):國民教育階段學生基本學習成就評量研究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巿:教育部。 教育部(2010)。閱讀理解策略學手冊。臺北:教育部。 梁北京(1995)。有趣的知識文庫:科學。香港:時華。 許良榮(1996)。課文結構與先備知識對於科學理論之學習助益性的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0,471-504。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月刊,170,23-36。 陳正昌(2013)。SPSS與統計分析(附光碟)。台北市:五南。 陳美鳳(2003)。閱讀科學普及讀物教學對閱讀理解能力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臺北師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婉妁(2012) 。由概念改變探討科學史建模教學對學生熱傳播概念與建模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汶(2009)。國中生學校數學成績與數學補習及數學態度之相關研究。臺南科大學報(人文管理);26-1 (2007/09/01),43–64。 陳瑩(2011)。科學閱讀與寫作在小學昆蟲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領導與管理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顯勝(2006)。運用KWL媒體教學策略來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童在地震單元的學習成效。國立臺北師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志朗(2001)。閱讀政策。高教簡訊,124,1。 費雪、葉偉文(2006)。搞笑學物理。台北巿:天下。 黃書敏(2008)。不同類型之科學閱讀文本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迷思概念的影響-以水資源概念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萬居(2004):問題導向生活化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模組發展及學習成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1),187-210。 黃萬居、劉國權(2000)。科學寫作應用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探討。科學教育研究發展季刊,專刊,4-17。 黃福興(2003)。概念構圖應用於科學文章閱讀教學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奧斯朋、蔡承志(2005) 。圖解物理辭典。臺北巿:天下遠見。 楊志鴻(2011)。區分性科學讀寫課程對八年級資優學生科學認識觀與後設認知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賦優異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惟程、靳知勤(2006) 。國小六年級學童對讀寫活動融入自然科教學之知覺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4(1),29-53。 楊維忠、張甜(2013)。SPSS統計分析與應用學習實務。台北市:上奇。 楊龍立(2000):科學教導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文景。 楊龍立(2002):中西科學教育發展簡史。台北:文景。 楊麗美(2008)。多元科學閱讀融入海洋教育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海洋生物資源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葉宛婷(2005)。互動式繪本教學提升國小學童科學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科學教育學刊,15(6),627-646。 靳知勤、楊惟程、段曉林(2010)。引導式Toulmin論證模式對國小學童在科學讀寫表現上的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8(5),443-467。 廖永貴(2004)。國民小學學童閱讀科學類兒童期刊對其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召弟(1996a)。建構者觀的自然科教學。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3-11。 熊召弟(1996b)。科學童話在自然科教學的意義。國民教育,36(3),26-31。 熊召弟、段曉林、王美芬、熊同鑫等譯(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臺灣PISA 國家研究中心(2010)。學生能力國際排名。2013年2月8日,取自http://pisa.nutn.edu.tw/link_rank_tw.htm。 臺灣PISA 國家研究中心(民99年10月26日)。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閱讀樣本試題中文版【樣本試題】。取自http://pisa.nutn.edu.tw/sample_tw.htm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11)。臺灣PISA 2009結果報告。台北:心理。 劉其之、劉大紋、江盈慧、湯玉梅(1999)。中國兒童知識叢書:兒童自然科學小百科。台北:鐘文。 劉錫珍(2006)。科學文章閱讀與寫作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批判思考與科技創造力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潘志忠(2002):議題中心教學法對國小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志忠(2003):議題中心教學法對國小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6,53-88。 潘慧玉(2013):自我提問策略科學閱讀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閱讀提問表現、閱讀理解與閱讀態度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鄭宇樑(1998)。後設認知閱讀教學對國小學生科學文章閱讀理解、閱讀態度及後設認知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慧婷(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科學類課外書籍興趣與「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之相關研究。台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戰克勝(2003)。互動式科學小故事對高中學生科學本質的了解之影響。中華民國第十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盧秀琴(2001)。情意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的模式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 615-646。 盧秀琴(2004)。中小學「細胞相關課程閱讀理解能力測驗」的發展與效化。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2),83-114。 盧秀琴(2006):互動式電子繪本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的介紹。國民教育, 46(3), 22-29。 翰林文教事業(2015)。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第三冊。臺北:翰林文教事業出版社。 賴慶三(1996)。國民小學高年級自然科學改編本教科用書教材內容調查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 賴慶三(2006)。國小職前教師科學閱讀教學模組發展之研究。國民教育,46(3) ,3-8 。 賴慶三(2012)。國小科學閱讀教學模組之研究。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4,27-42。 錡寶香(1999)。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分析研究。國教學報,11,100-133。 謝添裕(2002)。國小學童對不同型式以及不同圖文配置之科學文章其閱讀理解與閱讀觀點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鍾國華(2000)。物理世界全集。台北巿:國家。 蘇宜芬(2004)。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昭芬(2014)。整合科學閱讀及寫作於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蘇育男(2008) 。融入Tyson's多面向架構之5E教學策略發展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熱學單元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Armbruster, B. B. (1992/1993). Reading to learn: Science and reading. The Reading Teacher, 46(4), 346-347. Cook, L. K., & Mayer, R. E. (1988). Teaching reading about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ex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4), 610-619. Dixon, L. (1996). Vygotsky in the classroom: Mediated literacy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White Plains, N.Y. : Longman Pub. Frances, S., & Eckart, J. A. (1992). The effects of reciprocal teaching on comprehension. ERIC: ED350572. Jarman, R. & McClune, B. (2002). A survey of the use of newspapers in science instruction by secondary teachers in Northern Ire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4, 997-1020. Kameenui, E. J., & Simmons, D. C. (1990).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Columbus, Ohio: Merrill Publishing. Norris, S. P. & Philips, L. M. (1987). Explanation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Schema theory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eory.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9, 281-306. Norris, S. P., & Ennis, R. H. (1989). Evaluating Critical Thinking. Pacific Grove, CA:Midwest Publications. Norris, S. P., & Phillips, L. M. (2003). How literacy in its fundamental sense is central to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ce Education, 87, 224-240. Ogle (1986). K-W-L: A teaching model that develops active reading of expository text. The Reading Teacher, 39(6), 564-570. Osborne, J.(2002). Science without literacy: A ship without a sail ?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2(2), 203-218. Özmen, H (2011). Effect of animation enhanced conceptual change texts on 6th grad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iculate nature of matter and transformation during phase chang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7, 1114-1126.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17-175 Phillips, L. M., & Norris, S. P. (1999). Interpreting popular reports of science: what happened when the reader’s world meets the world on pap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1, 317-327. Solomon, J. (2002). Science stories and science texts: What can they do for our students .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37, 85-105. Wellington, J. & Osborne, J. (2001). 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science education. Philadelphia, PA: OPEN University. Wellington, J., & Osborne, J. (2001). 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science education.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Yore, L. D. , & Denning, D. (1989). Implementing change in secondary science yeading and textbook useage: A desired image, a current profile, and a plan for change. ERIC: ED305270 Yore, L. D. , & Shymansky, J. A. (1991). Reading in science: Developing and aperational conception to guid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2(2), 29-36. Zacharia Z. C. & Anderson O. R. (2003). The effects of an interactive computer-based simulation prior to performing a laboratory inquiry-based experiment on students’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physic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71, 618–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