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雅玲(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學年主任之角色知覺與教學領導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鳳雄、洪子鑫(2010)。分散式領導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運用。學校行政雙月刊,70,154 - 173。 石曉玫(2009)。運用學習社群提升偏遠地區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南市。 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怡欣(2007)。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服務領導與教師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何高志、林志成(2012)。教師領導對突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困境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81,110-130。 吳百祿(2009)。精進教師教學能力:從教師領導談起。教育研究,182,16-26。 吳百祿(2010)。中小學教師領導者之理念及其對我國學校教育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13(2),129-158。 吳勁甫(201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關係:競值架構的觀點。αβγ量化研究學刊,4(1),69-97。 吳春草(201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踐歷程之學校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貞慧(201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過程與成效之個案研究-以星星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4)。僕人領導。教育研究雙月刊,120,154。 吳筱雯(2014)。國小教師專業社群運作之實踐策略-以臺中市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曉律(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增能之行動研究-以海洋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蕙娟(2014)。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社群中共同學習及個人實務分享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呂晶晶(2009)。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呂瑞美(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施現況與成效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安明(1999)。為教學而行政的校長教學領導:理論與實務。教育政策論壇,2(2),158-203。 李幸穎(2013)。臺北市國小教師資訊專業學習社群之運作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昱瑩(2014)。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潔芳(2008)。分布式領導概念內涵、角色關係辨析與未來研究展望。外國經濟與管理,30(8),45-52。 李麗琦(2013)。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沈郁伶(2011)。臺北市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對其專業成長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辛俊德(2009)。國民小學社群特徵與教師教育信念及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啟葶(2006)。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中等教育,57(5),94-113。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林志成(2003)。批判省思專業對話的理念與做法。學校行政,23,3 - 14。 林志成、階美玲(2014)。全方位教師領導與正向教師文化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89,104-120。 林志成、葉青青(2011)。以教師領導塑造優質學風。教育研究月刊,202,23-35。 林忠仁(2010)。國民小學校長分佈領導、灰猩猩效應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思伶(2004)。析論僕人式/服務領導的概念發展與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39-57。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132,99-109。 林進財(1998)。效能與效率:教師教學效能與班級秩序。班級經營,3(4),3-7。 倪惠軒(201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個案研究-以彩虹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超聖、梁雲霞(2011)。教師領導的理論分析與省思。中等教育,62(2),20-35。 桃園縣大園鄉大園國民小學教師擔任導師辦法(2005年2月23日)。 翁玨男(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馬明、于學友(2008)。從分布式領導看我國学校组織領導變革。當代教育論壇,2,24-26。 高博銓(2009)。學校教師學習社群發展的個案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2(1),61-74。 張文祺(2011)。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本文(2011)。論教師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學校行政雙月刊,75,21-36。 張怡萍(2013)。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臺北市:北市教研中心。 張新仁(主編)(2009)。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領頭羊葵花寶典。臺北市:教育部。 張德銳(2010)。喚醒沉睡的巨人:論教師領導在我國中小學的發展。臺北市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1(2),81-110。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學習社群手冊(張新仁編輯小組主持人)。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教師法 (2014年06月18日修正)。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447 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輔導支持網絡專案計畫(2014)。取自http://tepd.moe.gov.tw 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擔任導師辦法(2003)。取自http://163.21.249.242/News/News.asp?iPage=2&UnitId=98&NewsId=7192 梁忠銘(2001)。日本教師教育的探討。臺東師院學報,12,71-86。 莊勝利(2005)。我國中小學校領導的新思維-教師領導。學校行政,40,17-29。 莊蕙瑛(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型態與運作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許朝信(2005)。學校層級課程管理成效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臺中教大學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65-85。 許詩珮(2011)。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以同德國小閱讀教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郭騰展(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領導與學校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佩英(2008)。教師領導之興起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71,41-57。 陳佩英(2009)。一起學習、一起領導:專業學習社群的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0(3),68-88。 陳金鈴(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俞余(2013)。行政的追隨者,還是教師的領頭羊-學年主任工作經驗之建制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淑珍(2012)。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學習社群長期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淑貞(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國小三年級國語科文本閱讀理解策略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雅慈(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参與網路學習社群之現況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翠霞(2012)。國小英語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字母拼讀法教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喻鳳英(2013)。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明玉(2013)。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湯梓辰(2010)。團體動力學在教學行動研究之應用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145-172。 湯艷鳳(2013)。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子珊(20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三縣市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玉琳(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學年團隊凝聚力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黃玫玲(2013)。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業學習社群組織氣候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佐藤學(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天下。 黃登木(2004)。服務領導在學校組織的應用與基本模式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黃鈺婷(2012)。國民小學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瓊閱(2013)。臺北市國民小學學年主任教師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識勳(2013)。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學校組織氣氛與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繼瑩(2013)。新北市國民小學學年主任服務領導行為與教師團隊學習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新北市中正國民小學導師制實施辦法(2012年9月25日)。 新竹市所屬中小學導師制實施辦法(2000年11月20日(八九)府行法字第八四0六三號令)。 新竹市芽芽國民小學小荳荳自主學習教師手冊(2014)。取自http://www.jsps.hc.edu.tw/school/data/pub/201408290906440.docx 新竹市芽芽國民小學導師制實施辦法(2011年4月19日)。取自http://www.jsps.hc.edu.tw/schoolplan 楊先芝(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的專業對話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楊馥如(2014)。非藝術專長教師的藝術與人文專業增能: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葉素枝(2011)。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之同僚關係知覺與專業學習社群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廖淑霞(2012)。一個自主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彰化縣彰化市南郭國民小學導師制度實施要則(2006年10月20日)。 臺中市烏日區僑仁國民小學教師擔任導師辦法(2011年8月31日)。 臺北市文山區力行國民小學擔任導師辦法(2003年08月25日)。 臺北縣政府所屬國民中小學導師制實施要點(2000年7月10日(八九)北府教特字第二五七九一六號函修訂)。 臺灣省教育廳(1981)。函知國民小學學年主任人選,由校長指派適當級任教師擔任,70學年度起,各校應將學年主任列冊報縣市政府備查。臺灣省政府公報,70夏,32,4。 趙芳仙(201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芳(2012)。基隆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美雲(20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師專業成長—以「電子白板繪本教學」社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進雄(2003)。學校領導的新思維:建立教師學習社群。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78,42-46。 蔡進雄(2011)。教師領導的理論、實踐與省思。中等教育,6 2(2),8-19。 鄭淑華(2013)。臺南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現況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蕭至展(2011)。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蕭舜文(20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領導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志峰(2008)。分佈式領導理論之探究—學校領導者、追隨者和情境的交互作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0,87-113。 賴志峰(2010)。學校領導新議題: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賴惠蘭(201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賴慧玲(201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及其對學校文化影響之探究-以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鍾昀珊(2013)。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簡杏娟(2013)。國民小學教師領導促進專業學習社群建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顏國樑、倪惠軒(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成長新取向。臺灣教育發展論壇,1,1-30。 蘇玲(201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形塑歷程之研究-以臺中市國光國小兒童音樂劇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蘇美麗(2006)。服務領導:領導者即追隨者的領導新視野。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2,161-190。 貳、西文部分 Ailwood, J., & Capeness, R.(2001). 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wo queensland case studies’.In R. Capeness, A. Kolatsis, & A. Woods(Eds.), Creating new dialogues: Policy, pedagogy and reform,(pp.67 -72). Brisbane, Queensland: Post Press. Barth, R. S. (2001). Teacher leader. Phi Delta Kappan, 82, 443-449. Block, P. (1998). From leadership to citizenship. In L. C. Spears (Eds.), Insights on leadership (pp.87-95).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osta, Paul T., Jr., Thomas A. Widiger.(2002)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2nd ed.).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vey, S. R. (2002). Servant-leadership and community leadership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L. C. Spears & M. Lawrence (Eds.), Focus on leadership:Servant-leadership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p. 27-3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Bloomington, IN: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Greenleaf, R. (2002). Servant leadership: A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 New York: Paulist. Greenleaf, R. K. (1977). Servant-leadership: A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 New York, NY: Paulist Press. Harris, A. (2008).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8(2), 172-188. Harrison, J.W., & Lembeck, E. (1996). Emergent teacher leaders. In G.Moller & M. Katzenmeyer (Eds.). Every teacher is a leader.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teacher leadership (pp.101-116).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Helping teachers develop as leaders(3rd ed.). Newbury Park, CA:Corwin Press. Hord, S. M.(1997).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of continu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 Austin: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98).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Katzenmeyer, M., & Moller, G.(2009). Awakening the sleeping giant:Helping teachers develop as leaders .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Leithwood, K., & Jantzi, D. (1999).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effects: A replication.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10(4), 454-479. Leithwood, K., Jantzi, D., & Steinbach, R.(1999). Changing leadership for changing times. Buckingham : Open University Press. Padwad, & Dixit.(2008).Impact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n Teachers' Thinking about Classroom Problems.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12(3),1-11. Patterson, K. (2003). Servant leadership: A theoretical model. Retrieved from http://wwwlib.umi.com/dissertations/preview/3082719. Quinn, R. E., & Cameron, K. S.(1983). 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s and shifting criteria of effectiveness: Some preliminary evidence. Management Science, 29(1), 33-51. Serrgiovanni, T. J.(2007). Rethinking leadership: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Spillane J. P., & Diamond, J. B. (2007). Taking a distributed perspective. In J. P. Spillane & J. B. Diamond (Eds.), Distributed leadership in practice (pp. 1-16 ).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Wasley, P.A.(1991). Teachers who lead: The rhetoric of reform and the realities of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York-Barr, J., & Duke, K.(2004).What do we know about teacher leadership? Findings from two decades of scholarship.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3),255-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