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藍亭(2012)。八八水災受災兒童之心靈輔導及視覺圖像繪畫治療探 討。諮商與輔導,321,40-44。 王藍亭、李傳房(2003)。以類神經網路探討網頁視覺圖像複雜度偏好 之研究。設計學報,8(2),89-102。 王藍亭、陳怡諠(2012)。以皇冠圖像探討徽飾藝術之視覺傳達與意象 研究。書畫藝術學刊,12,1-24。 田育昆、林志成(2013)。關係領導對校長領導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 刊,86,111-129。 江文雄(1998)。走過領導的關卡。臺北市:五原。 江志正(2004)。校長學校經營的策略領導能力。現代教育論壇,13,228-237。 江鴻鈞(2013)。模糊綜合評判運用於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能力評鑑之研究。 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7,35-72。 吳元芬(2013)。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學術樂觀 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三化取向理念與實務。臺北市: 五南。 吳清山(2005)。知識管理活化教育發展動能:評介E.Sallis 和G.Jones《教 育知識管理》。當代教育研究,13(2),229-237。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高等教育。 吳麗真(2012)。2011 年「校長領導卓越」得獎方案之內容分析。學 校行政雙月刊,79,155-177。 林明地(2007)。以證據領導:讓學校更睿智。教育研究集刊,53(1), 119-127。 林明地(2012)。正視中小學校長的「早退」。師友月刊,546,9-13。 81 林明地(2013)。學習領導:理念與實際初探。教育研究月刊,229, 17-31。 林宛蓁(2009)。嘉義縣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知覺、情緒智慧與生活適應關 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新發(2010)。正向領導的意涵與實施策略。國民教育,50(3),1-5。 紀惠英、范熾文(2012)。Giroux 轉型知識份子的理念及其對校長領導之 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80,1-16。 范熾文(2011)。校長文化領導的角色與實踐策略。臺灣教育,667,38-43。 范熾文、林姿妙(2014)。自我領導:概念發展、研究現況與未來展望。 學校行政雙月刊,89,1-22。 孫文梅、呂紅梅、嚴文蕃、郭芳芳(2010)。學校學業樂觀:提高學生 學業成就的合力。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22(6),46-51。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實務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 張奕華、吳怡佳(2008)。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 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1),171-194。 張奕華、許正妹、顏弘欽(2011)。「國民小學教師學術樂觀量表」之發 展與衡量。測驗學刊,58,261~289。 張素貞、吳俊憲(2012)。大學與學校專業夥伴合作之個案研究-以專 業學習社群為焦點。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1),1-30。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陳美丞(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張德銳、李俊達(2007)。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學協助系統。教育研 究月刊,160,40-51。 張鴻鈞(2009)。國產酒酒標設計演變:社會變遷的觀點。中國文化大學, 82 臺北市。 習嘉(1981)。西洋徽飾圖像集。華聯出版社。 陳木金、吳春助(2011)。優質學校文化:卓越校長的觀察。教育研究 月刊,202,36-52。 陳瓊花(2013)。創造力的載體:從「創意表現」探討創造力具體化的 圖像類型、表現策略及其意涵。資優教育論壇,11,42-71。 温子欣、秦夢群、陳木金(2013)。校長領導之道-成功校長領導行為 個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2(1),59-89。 童鳳嬌(2009)。國中校長卓越領導、行動智慧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新竹市。 馮涓、王介民(2004)。工業產品藝術造形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 馮清皇(2008)。臺北市97 年度優質學校參選資料:理性的判斷,柔性 的堅持-談校長領導。 黃文三、沈碩彬(2014)。「國中校長多元型模領導力量表」的編製及分 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2),1-30。 黃宗顯、鄭明宗(2008)。「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中小學得獎校長之 創新性領導作為及其啟示。當代教育研究,16(4),109-153。 黃彥超(2013)。一所國立高中的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之探究。學校 行政雙月刊,87,1-29。 黃意雯、劉姍姍(2011)。數位說故事在成語教學的創新應用。數位學習 科技期刊,3(2),1-19。 楊美雪、邱于平(2012)。圖像與文字的交織:網路知識分享形式對學習 成效之影響。V 行銷評論,9(4),463-476。 靳埭強(1993)。商標與機構形象。臺北市:臺灣珠海。 劉幼玲(2010)。學術樂觀的引入及對我國教育的啟示。基礎教育,7 (9),59-62。 劉世雄(2010)。運用高層次認知策略於數位多媒體教學之研究。課程與 教學季刊,13(2),155-188。 83 劉佳鎮(2010)。推動教育永續發展:學校應有之作為。學校行政雙月刊, 68,116-126。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高等教育。 蔡培村、武文瑛(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麗文文化。 蔡進雄(2010)。國民小學教師心目中理想的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本土 化之觀點與初探。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6,27-50。 蔡雅薰(2012)。故宮數位典藏文物融入華語文化教材之創新開發--以清 院本清明上河圖為例。中原華語文學報,9,23-46。 鄭志達(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特質、永續卓越領導與領導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鄭崇趁(2004)。校長核心能力的成因與內涵分析。現代教育論壇-從後 現代看校長核心能力的轉變,21-36。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鄭彩鳳(2007)。校長競值領導效能研究-理論、指標與衡量。臺北市: 高等教育。 賴永和(2011)。以荀子的禮法思想探討一位領導卓越校長的學校經營策 略。學校行政雙月刊,74,175-189。 謝文全(2002)。學校本位管理的實施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2), 1-36。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宗翰、謝孟達(2013)。圖像與文字誰能準確地傳遞訊息?-以圖地 反轉為例。工業設計,42(1),65-68。 謝傳崇(譯)(2009)。變革時代卓越的校長領導:國際觀點(原作者: C. Day & K. Leithwood)臺北市:心理。 謝傳崇(2010)。校長變革領導下—看見學校傳奇。師友月刊,514,14-19。 謝傳崇(2011)。校長正向領導激發學校超越表現。師友,529,51-55。 謝傳崇(2012a)。校長正向領導:理念、研究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 育。 謝傳崇(2012b)。從正向領導觀點看國際的卓越校長。師友月刊,538, 25-29。 84 謝傳崇(2013a)。卓越領導的核心信念:校長學術樂觀。臺灣教育評論 月刊,2(5),30-32。 謝傳崇(2013b)。校長學術樂觀的意涵與價值。師友月刊,551,44-48。 謝傳崇(2014)。正向領導的關鍵:真誠。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4), 37-42。 鍾生官(2006)。數位說故事在統整藝術教育之應用。國際藝術教育學刊, 4(1),51-63。 葉千綺(2010)。高雄縣市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特質、工作壓力與生活適應 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連祺(2009)。永續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86,140。 85 二、英文部分 Ang, S.H. (2000).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Beneficial and Image Properties on Responses to Parallel Import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s, 17(6), 509-524. Beard, K. S. (2008).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cademic optimism and flow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io. Cameron, K.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 Berrett-Koehler. Gardner, J. W. (1990). On leadership. New York, NY: Free Press. Hoy, W. K., & Smith, P. A. (2007). Influence: A key to successful leadershi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21(2), 158-167. Hoy, W. K., Tarter, C. J., & Woolfolk Hoy, A. (2006). Academic optimism of school: A force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3(3), 425-446. Leithwood, K., & Mascall, B. (2008). Collective leadership effect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4(4), 529-561. McQuarrie, E.F. & Mick, D.G. (1999). Visual Rhetoric in Advertising: Text-interpretive, Experimental, and Reader-response Analys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6, 37-54. Murley, L. D., Keedy, J. L., & Welsh, J. F. (2008). Examining school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lans of principle and teacher flow of influence in high-achieving and high-poverty schools. Leadership and Policy in Schools, 7(4), 380-400. Ngidi, D. P. (2012). Academic optimism: an individual teacher belief. Educational Studies, 38(2), 139-150. 86 Peterson, C., & Seligmen, M.E.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antz, L. D. (2002).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ffective school principal as perceived by teachers .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aint Louis University. (UMI Digital Dissertation No. 3104704) Scott, G. (2005). Educator perceptions of princip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competenci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OK. Seaman, A. (2009). What is postive leaderships. Retrieved June 10, 2011, from http://www.postiveleadership.com/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hapiro, J. P., Gross, S. J., & Shapiro, S. H. (2008). Ethical decisions in turbulent times. School Administrator, 65(5), 18-21. Wahlstrom, K. L., & Louis, K. S. (2008). How teachers experience principal leadership: The roles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rust, efficacy,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44(4), 458-495. Zaccaro,S.,Kemp,C.,&Bader,P. (2004).Leaders’ traits and attributes.In J.Antonakis,A.Cianciolo,& R.Sternberg(Eds.),The nature of leadership(pp.101-125).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