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年12月)。處理層次。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781/
王咏琇(2013)。遊戲融入英語補救教學活動設計對提升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42019541695139526875
方鳳吟(2012)。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英語字母補救教學對學習困難學生之成效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3502413688274166161
朱惠美(2001)。字母教學與評量。國民中小學英語教活動設計及評量指引,頁 76-91。教育部:台北。
教育部(2008)。中華民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領域(英語)。台北市:教育部。
沈姿蓉(2006)。遊戲融入英語字母教學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17880807940909871547
呂旭英(2006)。心象教學策略對國中生舞蹈學習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 學)。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8315538522622668982
余佩芬(2002)。多元化記憶策略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學習領域 配對學習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3744237573228118615
吳宜軒(2007)。國小學童英語字母補救教學之質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東 大學)。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4713712698996090106
李春青(2012)。運用多媒體學習教材進行英文字母認讀補救教學(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93997319155132437
吳茹萍(2013)。運用電子教科書於補救教學對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童學習成效影 響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3289161083213927543
吳國賢(1999)。兒童英語發音教學:字母與數字之運用。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頁258-269)。台北市:文鶴。
李鵬安(2007)。超級記憶術。台北市: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幸宜(譯)(1996)。讓記憶活起來(Joan Minninger)。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4)
李玉琇、蔣文祈(譯)(2011)。認知心理學(原作者:Rpbert J.Sternberg)。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原著出版年:2009)
林云莉(2013)。國小英語字母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9839785880243605816
林志誠(1999)。從字母發音到字母拼音。載於戴維揚(主編),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頁271-282)。台北市:文鶴。
林芝寧(2005)。關鍵字學習策略對台灣高中生英語字彙學習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摘要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9296681686441702799
林聰明(2011年3月)。英語力仍是國際化的重要關鍵。English Career,36,42-45。
柯立芳(2009)。不同字母提示功能數位教材輔助國小學童英文字母書寫效益之 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7137502978252938939
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陳純音與葉錫南(1999b)。國民中小學英語 教學及評量模式研究。教育部:台北。
許月貴(2003)。九年一貫英語課程的字母與字彙教學。中等教育,54(6),18-37。
張瓊月(2006)。探討網路多媒體對英語低成就國小學童學習英文字母之效能(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2363434084356473676
陳昱璋(2012)。應用心像記憶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啟勳(2000年12月)。記憶策略、組織策略。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8778/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708/
常雅珍(1998)。國語注音符號「精緻化教學法」與傳統「綜合教學法」之比較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嘉義市。
常雅珍(2005)。全腦開發記憶策略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初版一刷)。
陳湘淳(2012)。兒童工作記憶發展縱貫研究:複誦策略的效果(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4227810155264784992
張景媛(2000年12月)。遺忘、精緻化策略。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750/?index=2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250/
張楷旭(2011)。國中資源班學生二元編碼英文字母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郭嘉玲(2012)。臺北市國小英語字母教學現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摘要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AMKIe7/record?r1=1&h1=0
陳麒合(2003)。記憶策略訓練對工作記憶容量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 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2228327552749239822
陳學志(主譯)林宜利、林奕宏、邱發忠、陳淑蓉、陳萩卿、劉政宏(共同翻譯) (2006)。認知心理學(Mark H.Achcraft)。台北市:學富文化有限公司。
國際教育機構英孚教育(2015)。「2014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取自 http://www.ef.com.tw/epi/
湯茹君(2007)。運用電腦教學光碟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生英文字母學習成效之研 究(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8343560249106347475
黃敏貞(2003)。CALL在國小英語初學者字母教學上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0727515663889261211
黃富順(2000年12月)。記憶的結構理論。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8786/
楊治良、王沛、郭力平、陳寧(2001)。記憶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蔡玉珺(2011)。國小四年級英文字母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8462090421815022021
蔡明晃(2011)。應用互動多媒體於兒童英語字母補救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4242492961838946792
蔣貴蘭(2013)。從國小級任老師的觀點探討國小一年級實施英語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3219696870971481661
蔡鈺顏(2010)。加強書寫教學對小一英語學習成效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取自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0036885167696955757
鄭翠娟(2005)。以二元編碼探討字母學習困難兒童符號辨識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鄭麗玉(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三版一刷)
鍾文憲(2014)。運用概念構圖教學策略於國民中學學生在自然科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磁學單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簡彤紋(2012)。關鍵字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字彙學習之效益: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5987360991726489320
鍾惠珍(2010)。記憶策略應用於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成效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兩所學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取自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78751332139772309924
謝靜惠、林桂美、黃佩君(2007)教孩子Alphabet。英文工廠教學資源館,28,53-62。台北市:東西
貳、西文部分 Ashcraft, M. H. (1989). Human memory and cognition. (2nd ed.). New York: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Flavel, J. H. (1985). Cognition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Glass, A. L. & Holyoak, K. J.(1986). Cognition. New York: Newberry Award Records. Levin, J. R. (1976).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maximizing what children learn?In J. R. Levin & V. L. Allen(Eds.), Cognitive learning in childre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Levin, J. R. & Kaplan, S. A. (1972). Imaginal facilitation of paired-associate learning: A limited generaliz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63, 429-432. Maltin, M.W. (1983). Cognition. New York: CBL Collage Publishing. Miller, G. A. (1956).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 81-97. Paivio, A(1971). Imagery and verbal proces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Paivio, A (1986), Mental representaions: a dual coding approach,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ed, S.K. (1988). Cogni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nd ed.). Pacific Grove, Ca.:Brooks/ Cole. Reese, H. W.(1977). Imagery and associative memory. In R. V. Kail & J. W. Hagen(Eds.), Perspectiv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mory and cogni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