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116.25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沈欣宜
作者(外文):Shin-Yi Shen
論文名稱(中文):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建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Constructing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Core Competenc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指導教授(中文):王子華
指導教授(外文):Tzu-Hua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學號:10224512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大學生跨領域核心能力評量
外文關鍵詞:college studentsinterdisciplinarycore competencyassess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社會變化快速,有鑑於社會對跨領域人才的需求,我國政府鼓勵學校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能力,以提升組織績效進而促進產業和社會發展。國內對跨領域的相關研究有逐漸崛起的趨勢,但是少有對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和其評量方式的探討,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大學生應具備之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並發展評量工具以檢視學生能力。
本研究首先採用文獻分析法探討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的定義,並初擬第一版評量工具「協同工作與小組進度」、「反思紀錄」、「溝通交談」三個向度、二十個能力指標和三十六道問卷題目。本研究工進行兩次專家諮詢,第一次專家諮詢時,透過專家訪談與專家問卷調查蒐集的意見修改為第二版評量工具,分為「溝通」、「反思」、「實踐」三個向度、十四個能力指標與二十五道題目:再經過第二次專家諮詢,參考以專家諮詢問卷蒐集之意見修改為預試用的第三版評量工具,評量工具包含三個向度、十二個能力指標及二十四道題目。最後在國內五所大學進行預試以檢視評量工具信度、效度,並根據預試結果調整問卷內容,完成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經過上述研究過程,本研究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的定義為可以進行跨領域團隊合作且能提升個人及團體工作成效的能力,而大學生應具備的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是「溝通」、「反思」、「實踐」,並以三個核心能力為評量工具向度,評量工具內容為十個能力指標與二十道題目。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 influenced the way how people work, and increase chance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professional field. To cultivation of talent, schools should provide the approach that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can work together, and it contribute to increase students’ ability.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is research constructs assessment which can be used to the course that students have to collaborat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With a review in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mean that students can work i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he first edition of assessment included 3 dimensions─‘Teamwork and Group Processes’, ‘Reflection and Documentation’, ‘Communication’, 20 standards and 36 questions. After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the second edition of assessment included 3 dimensions─‘Communication’, ‘Reflection’, ‘Practice’, 14 standards and 25 questions. The third edition of assessment included 3 dimensions, 12 standards and 24 questions. Refer to an analysis of pretest, this research develop ‘Assessment of Core Competenc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cluded 3 dimensions─‘Communication’, ‘Reflection’, ‘Practice’, 10 standards and 20 ques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 7
第二節 跨領域教育 26
第三節 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6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4
第四節 研究程序 63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2
第一節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第一階段 72
第二節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第二階段 79
第三節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第三階段 88
第四節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第四階段 9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結論 106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2
中文部分 112
外文部分 116
附錄 119
附錄一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第一次專家諮詢) 119
附錄二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第二次專家諮詢) 126
附錄三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預試版) 132
附錄四 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定稿) 137
中文部分
中華科技大學(2013)。文創與數位多媒體學位學程。取自http://ccm.cust.edu.tw/index-1.php?cate=4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2004)。教育整合與競爭力。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方憶菁(2014)。銀行業儲備幹部核心能力之研究_以F銀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人力資源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1992)。資優課程設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秀槐、丁艾竹、蘇愛嵐 (2011)。 跨越科系的藩籬:我國研究型大學實施前段 不分系模式分析與個案大學實施策略之探討。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頁1-30。
石新添(2006)。高階政風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北台灣地區簡任政風人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志忠(2012)。地方政府中階主管職務核心能力與訓練策略整合之研究-以宜蘭縣政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孟蓉(2010)。探索跨領域教育中師生互動之因素與其影響— 以科技藝術工作坊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韋毅(2013)。跨領域人才培育之學習模式研究-以機械工程專業背景跨領域學習工業設計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李開復(2006)。做21世紀的人才。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李樹中(2001)。業務人員專業職能需求研究─以某辦公家具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林子翔(2013)。跨領域人才養成學習策略之研究以電機工程專業學習工業設計專業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世安(2011)。職能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北區服務中心。
林忠裕(2012)。以產學合作建立跨領域研發團隊-以龍浦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寬仁(2007)。政府採購專業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百章(2003)。能力模式訓練需求評估之研究內政部環境工程人員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誌勇(2014)。眾聲喧嘩:跨領域的界定與範疇。取自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cy/2014100603#_ftn1
侯孟君(2007)。我國大學跨領域學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侯冠瑜(2014)。以營運模式引導跨領域設計人才進行產品概念創新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柯威丞(2014)。人才「慌」?:台灣中小企業領導人傳承與班底延續之社會學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昌文(2006)。地方機關非主管人員核心能力及其課程設計之研究。南投縣: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唐玄輝、蕭貴霙(2009)。跨領域合作下高齡者資訊平台介面的設計與評估。人因工程學刊,10(2),頁 33-42。
袁大鈺、唐牧群(2010)。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圖書資訊學刊,8(2),頁 125-163。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6)。106年度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heeact.edu.tw/mp.asp?mp=2
康永華(2012)。跨領域人才訓練與人才價值提昇。取自 http://www.sun.net.tw/special_detail.php?mid=15
教育部(2007)。大學跨學門科學人才培育銜接計畫中程綱要計畫。取自http://case.ntu.edu.tw/ncise/
經濟部(2010)。產業專業人才發展推動計畫-分項2:強化或創新產業人才發展模式研究報告。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管倖生、郭辰嘉、阮綠茵、王明堂、王蘭亭、李佩玲、高新發、黃鈴池、黃瑞菘、陳思聰、陳雍正、 張文山、楊基昌、楊清田、董皇志、童鼎鈞、鄭建華、盧麗淑(2006)。設計研究方法。新北市:全華圖書。
陳竹亭、唐功培 (2013)。 跨科際教育在臺灣大專校院實施之探究。長庚人文社會學報,6(2),頁 159-195。
陳品璇(2014)。企業專業人才培育及任用與學術合作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陸永強(2012)。促進跨領域教師學習社群專業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傅斌暉(2013)。高中藝術教師跨領域領導與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 以中山女中高瞻計畫(2007~2010)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于真(2008)。《擦布》「影像結合舞蹈」跨領域創作與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楊維珍、林佳駿(2015)。 RD System 整合運作跨領域團隊之成效 ―以同科系團隊培訓背景差異對競賽學習成效之影響為例。管理資訊計算,4(1),頁 285-293。
葉育伶(2009)。探討跨領域溝通—以設計與行銷跨領域團隊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賈叢林 (2008)。跨領域學習的理念與作法。高教技職簡訊,14。
劉彥均(2014)。跨領域教育課程培育跨領域人才之成效研究─以世新傳管系碩士班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文福 (2014)。 大學學系核心能力評量機制之建構歷程。教育資料與研究,114,頁 229-264。
蔡志浩(2014)。 跨領域,怎麼跨?。取自 http://taiwan.chtsai.org/2014/03/12/kua_lingyu_zenme_kua/
鄭晉昌、劉曉雯(2006)。組織核心職能模式。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賴永茂(2010)。領導者人格特質、團隊學習與團隊表現之關聯性研究─以跨領域設計課程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外文部分
Richard E. Boyatzis(1982).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 Wiley.
Catherine A. Palomb, and Trudy W. Banta(1999).Assessment Essentials: 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Council of Arts Accrediting Associations(1994-reprint,2009).Disciplines in Combination : Inter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 and Other Collaborative Programs of Study.
Centr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2002).The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of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caipe.org.uk/about-us/the-definition-and-principles-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
C.K. Prahalad and Gary Hamel(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Publishing.
Comrey,A. L. and Lee, H. B.(1992).A first course in factor analysis (2nd ed.).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2009). Competency and competency frameworks. 取自http://www.cipd.co.uk/subjects/perfmangmt/competnces/comptfrmwk.htm?IsSrchRes=1
Duguet, P.(1972).Approach to the Problems.Interdiciplinarity: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Research in Universitie,11-19.
Eric Bonjour,Mica¨elli, J.-P.(2010).Design core competence diagnosis: a case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57(2),323-337.
Gunn, G.(1992).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New York: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xpert Panel(2011).Core Competencies for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ve Practice.
Jennifer Haworth and Clifton F. Conrad(1997).Emblems of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High-Quality Programs.Boston:Allyn and Bacon.
Klein, J. T.(1990).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 Practice.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Lyle M. Spencer and Signe M. Spencer(1993).Competence at work.New York:John Wiely & Sons.
Margareta Wilhelmsson,Staffan Pelling,Lars Uhlin,Lars-Ove Dahlgren,and, T. F.,Forslund, K. (2012).How to think about inter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 metacognitive model.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26(2),85-91.
McClelland(1973).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 28.
Stanford University(1969). ME310 Design Innova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 . Retrieved from http://web.stanford.edu/group/me310/me310_2016/index.html
White, R. W.(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Psychological Review ,66, 297-33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Framework for Action on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hrh/resources/framework_action/en/
Mittelstraß, J.(2005).Methodische Transdisziplinarität. Technologiefolgenabschätzung-Theorie und Praxis, 14(2),18-23.
Stuart E. Dreyfus and Hubert L. Dreyfus(1980).The Five Stage Model of Adult Skill Acquisition.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tic.mil/cgi-bin/GetTRDoc?AD=ADA084551
University of Virginia(2013).UVA Center for Academic 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Inter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SPIRE).Retrieved from https://ipe.virginia.edu/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全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