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中華科技大學(2013)。文創與數位多媒體學位學程。取自http://ccm.cust.edu.tw/index-1.php?cate=4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2004)。教育整合與競爭力。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方憶菁(2014)。銀行業儲備幹部核心能力之研究_以F銀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人力資源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1992)。資優課程設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秀槐、丁艾竹、蘇愛嵐 (2011)。 跨越科系的藩籬:我國研究型大學實施前段 不分系模式分析與個案大學實施策略之探討。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頁1-30。 石新添(2006)。高階政風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北台灣地區簡任政風人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志忠(2012)。地方政府中階主管職務核心能力與訓練策略整合之研究-以宜蘭縣政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孟蓉(2010)。探索跨領域教育中師生互動之因素與其影響— 以科技藝術工作坊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韋毅(2013)。跨領域人才培育之學習模式研究-以機械工程專業背景跨領域學習工業設計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李開復(2006)。做21世紀的人才。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李樹中(2001)。業務人員專業職能需求研究─以某辦公家具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林子翔(2013)。跨領域人才養成學習策略之研究以電機工程專業學習工業設計專業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世安(2011)。職能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Talent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北區服務中心。 林忠裕(2012)。以產學合作建立跨領域研發團隊-以龍浦興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寬仁(2007)。政府採購專業人員核心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百章(2003)。能力模式訓練需求評估之研究內政部環境工程人員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誌勇(2014)。眾聲喧嘩:跨領域的界定與範疇。取自 http://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ccy/2014100603#_ftn1 侯孟君(2007)。我國大學跨領域學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侯冠瑜(2014)。以營運模式引導跨領域設計人才進行產品概念創新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柯威丞(2014)。人才「慌」?:台灣中小企業領導人傳承與班底延續之社會學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洪昌文(2006)。地方機關非主管人員核心能力及其課程設計之研究。南投縣: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 唐玄輝、蕭貴霙(2009)。跨領域合作下高齡者資訊平台介面的設計與評估。人因工程學刊,10(2),頁 33-42。 袁大鈺、唐牧群(2010)。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圖書資訊學刊,8(2),頁 125-163。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2016)。106年度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heeact.edu.tw/mp.asp?mp=2 康永華(2012)。跨領域人才訓練與人才價值提昇。取自 http://www.sun.net.tw/special_detail.php?mid=15 教育部(2007)。大學跨學門科學人才培育銜接計畫中程綱要計畫。取自http://case.ntu.edu.tw/ncise/ 經濟部(2010)。產業專業人才發展推動計畫-分項2:強化或創新產業人才發展模式研究報告。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管倖生、郭辰嘉、阮綠茵、王明堂、王蘭亭、李佩玲、高新發、黃鈴池、黃瑞菘、陳思聰、陳雍正、 張文山、楊基昌、楊清田、董皇志、童鼎鈞、鄭建華、盧麗淑(2006)。設計研究方法。新北市:全華圖書。 陳竹亭、唐功培 (2013)。 跨科際教育在臺灣大專校院實施之探究。長庚人文社會學報,6(2),頁 159-195。 陳品璇(2014)。企業專業人才培育及任用與學術合作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陸永強(2012)。促進跨領域教師學習社群專業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傅斌暉(2013)。高中藝術教師跨領域領導與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 以中山女中高瞻計畫(2007~2010)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于真(2008)。《擦布》「影像結合舞蹈」跨領域創作與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楊維珍、林佳駿(2015)。 RD System 整合運作跨領域團隊之成效 ―以同科系團隊培訓背景差異對競賽學習成效之影響為例。管理資訊計算,4(1),頁 285-293。 葉育伶(2009)。探討跨領域溝通—以設計與行銷跨領域團隊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賈叢林 (2008)。跨領域學習的理念與作法。高教技職簡訊,14。 劉彥均(2014)。跨領域教育課程培育跨領域人才之成效研究─以世新傳管系碩士班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文福 (2014)。 大學學系核心能力評量機制之建構歷程。教育資料與研究,114,頁 229-264。 蔡志浩(2014)。 跨領域,怎麼跨?。取自 http://taiwan.chtsai.org/2014/03/12/kua_lingyu_zenme_kua/ 鄭晉昌、劉曉雯(2006)。組織核心職能模式。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賴永茂(2010)。領導者人格特質、團隊學習與團隊表現之關聯性研究─以跨領域設計課程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外文部分 Richard E. Boyatzis(1982).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New York : Wiley. Catherine A. Palomb, and Trudy W. Banta(1999).Assessment Essentials: 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Improving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Council of Arts Accrediting Associations(1994-reprint,2009).Disciplines in Combination : Interdisciplinary, Multidisciplinary, and Other Collaborative Programs of Study. Centr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2002).The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of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caipe.org.uk/about-us/the-definition-and-principles-of-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 C.K. Prahalad and Gary Hamel(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Publishing. Comrey,A. L. and Lee, H. B.(1992).A first course in factor analysis (2nd ed.).Hillsdale: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2009). Competency and competency frameworks. 取自http://www.cipd.co.uk/subjects/perfmangmt/competnces/comptfrmwk.htm?IsSrchRes=1 Duguet, P.(1972).Approach to the Problems.Interdiciplinarity: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Research in Universitie,11-19. Eric Bonjour,Mica¨elli, J.-P.(2010).Design core competence diagnosis: a case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57(2),323-337. Gunn, G.(1992).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New York: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xpert Panel(2011).Core Competencies for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ve Practice. Jennifer Haworth and Clifton F. Conrad(1997).Emblems of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High-Quality Programs.Boston:Allyn and Bacon. Klein, J. T.(1990).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 Practice.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Lyle M. Spencer and Signe M. Spencer(1993).Competence at work.New York:John Wiely & Sons. Margareta Wilhelmsson,Staffan Pelling,Lars Uhlin,Lars-Ove Dahlgren,and, T. F.,Forslund, K. (2012).How to think about inter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 metacognitive model.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26(2),85-91. McClelland(1973).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 28. Stanford University(1969). ME310 Design Innovation at Stanford University . Retrieved from http://web.stanford.edu/group/me310/me310_2016/index.html White, R. W.(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Psychological Review ,66, 297-33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0).Framework for Action on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hrh/resources/framework_action/en/ Mittelstraß, J.(2005).Methodische Transdisziplinarität. Technologiefolgenabschätzung-Theorie und Praxis, 14(2),18-23. Stuart E. Dreyfus and Hubert L. Dreyfus(1980).The Five Stage Model of Adult Skill Acquisition.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tic.mil/cgi-bin/GetTRDoc?AD=ADA084551 University of Virginia(2013).UVA Center for Academic 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Inter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SPIRE).Retrieved from https://ipe.virginia.e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