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7.72.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江郁瑩
作者(外文):Jiang, Yu-Ying.
論文名稱(中文):臺灣華語「給」之句式與教學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Chinese “Gei” Constructions and their pedagogical study
指導教授(中文):葉瑞娟
指導教授(外文):Yeh, Jui-Chuan.
口試委員(中文):non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所
學號:210224151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華語教學「給」字句口語語料學習者偏誤教學排序
外文關鍵詞:TCSLgei constructionsspoken corpuslearner’s errorpedagogical sequenc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現代華語「給」的語意複雜,包含「給予」、「引進動作對象」、「輔助主要動詞」等功能,常與華語學習者的母語不完全對應,造成學習者學習及使用上的困難。本研究主要使用語料分析法及偏誤分析法的觀點,分三階段檢視「給」的使用情況。
首先本研究透過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口語語料庫中包含「給」的語料(共314筆),分析歸納出臺灣華語的「給」共有五種句式,使用頻率分別為:句式一:典型「給予」、句式二:「主要動詞+給」、句式三:「給+動詞」、句式四:「給+代名詞」、句式五:「把+給」、「被+給」,各類語義之下再細分不同的次類句式結構。接著透過臺灣師範大學學習者語料庫(共1474筆),分析以英、日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偏誤現象及原因。最後最後檢視《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中》對「給」字教學的編排及使用頻率(共279筆)。
本文透過以上三階段的語料分析歸納,最後得出以下幾五點結論:
第一點,教材遵循語法使用比例編撰,但較少口語語料及地區性華語的內容,例如:句式4-2「給他」的用法。原因來自教材所需的語言規範性考量,建議可以補充至學生作業簿或教師手冊中。
第二點,學生在使用較複雜的句式時,呈現的偏誤較多,特別是「給」做為「動介詞」與「不同動詞」的搭配,因此句式二及句式三的教學排序需被安排於句式一之後。
第三點,母語無對應結構,困難度較高應後教,學生透過句式一至句式四的學習後,能夠吸收與母語距離較大的句式。透過教材的頻率調查,可以發現《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將句式五置於最後教學,學習者雖無母語對應模式可參考,但是,因過去的目的語基礎良好,使學生使用句式五的偏誤率較低。
第四點,透過本研究中兩種不同母語的學習者,呈現出不同的學習偏誤可應證與母語語言距離越大學習困難越大,因此教師教學上應考量不同母語學習者的偏誤,給予適度對比分析,讓學習者理解不同的語言邏輯,使學習者進而建立目的語學習系統。
第五點,本研究認為教學排序應為句式一>句式二>句式3-1>句式3-2>句式3-3>句式5-2>句式4-1>句式5-1,句式4-2列於補充。兩岸對於「給」的使用差異,應補充於教師手冊中,由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彈性調整。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multi-functions of gei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To explore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perties of gei, we first gleaned examples from the Chinese Corpus by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NCCU Corpus of Spoken Chinese b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research, this study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spoken data. Five subonstructions are identified, viz., Construction 1(gei’s literal meaning), Construction 2 (Verb+gei), Construction 3 (gei+Verb), Construction 4 (gei+pronoun), and Construction 5 (ba+gei and bei+gei). We then examined learners’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Chinese Learners Corpus (CLC) established b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1474 token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data of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and Japanese native speakers. Based on our discussion mentioned above, we examined the arrangement of gei constructions in 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 (2nd edition) (Book I-V), the most popular Chinese teaching textbooks in Taiwan. 279 tokens were found.
This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of the gei subconstructions in 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 basically corresponds to that in the corpora. However, more real authentic spoken materials should be included as well. These uses can be added in student’s workbook or teacher’s manual.
Second, it is more likely for students to make errors when more complicated syntactic structures are involved. In view of this, the teaching of Construction 2 and Construction 3 should be delayed until students have learned Construction 1.
Third, the teaching of Construction 5 should be ordered later than any of the other constructions in that there is no counterpart of this construction in both English and Japanese.
Fourth, learners of different native languages showed different error types,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is more difficult for learners to master a given language if this language is more distinct from their own native languages. Adequat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learner’s native language would facilitate student’s learning.
Finally, based on our study, the relative order of these constructions, we suggest, is as follows: Construction 1 > Construction 2 > Construction 3-1 > Construction 3-2 > Construction 3-3 > Construction 5-2 > Construction 4-1> Construction 5-1. Construction 4-2 is only found in Taiwan a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eacher’s manual. Depending on student’s need, teachers may decide whether or not thi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ir teaching plan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問題 2
1.3 研究方法及語料來源 2
1.4 研究範圍 3
1.5 研究限制 3
1.6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2.1 「給」的用法 5
2.1.2 「給」的語法特點 11
2.2 外籍生學習「給」字句之偏誤研究 21
2.2.1 李丹(2012) 22
2.2.2 龍雪(2013) 24
2.2.3 偏誤原因 26
2.3 「給」字句的語法等級與教學排序 30
2.2.1 張莉萍(2002) 30
2.2.2 鄧守信(2009) 31
2.2.3 肖奚強(2009) 33
2.4 小結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8
3.1 語料庫為本的分析 38
3.2 偏誤分析 39
3.3 語料來源及研究方式 41
3.4 小結 42
第四章 臺灣華語「給予動詞」的語義與句式 43
4.1 「給」的語義與句式 43
4.2 「給」的語料分析 45
4.2.1 句式一:典型「給予」句式 45
4.2.2 句式二:「V+給」 46
4.2.3 句式三:「給+V」 47
4.2.4 句式四:「給+代名詞」 48
4.3 兩岸「給」字句使用差異 49
4.4 小結 51
第五章 學習者使用偏誤 53
5.1 母語為英語學習者使用「給」之偏誤 53
5.1.1 「給」的偏誤類型 53
5.1.2 「給」的誤代 53
5.1.3 「給」的誤加 54
5.1.4 「給」的雜揉 54
5.1.5 遺漏與「給」相關的語言成份 55
5.1.6 「給」的錯序 55
5.2 母語為日語的學習者使用「給」之偏誤 55
5.2.1 「給」的偏誤類型 55
5.2.2 「給」的誤代 56
5.2.3 「給」的誤加 56
5.2.4 「給」的雜揉 57
5.2.5 「給」的遺漏 57
5.2.6 「給」的錯序 57
5.2.7 「給」搭配錯誤 58
5.3 偏誤產生原因分析 58
5.4 不同母語學習者的差異比較 62
5.5 小結 63
第六章 「給」的教學語法與教材檢視 65
6.1 「給」於《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的編寫使用情況 65
6.1.1 句式一:典型「給予」句式 66
6.1.2 句式二:「V+給」 66
6.1.3 句式三:「給+V」 67
6.1.4 句式四:「給+代名詞」 68
6.1.5 句式五:「把+給」或「被+給」 69
6.1.6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與臺灣口語語料的綜合分析 70
6.2 小結與教學建議 7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75
7.1 研究結論 75
7.2 研究建議 76
參考文獻 77

千葉史子(2011)。現代漢語「給」與日語相對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申佳姬(2007)。現代漢語「給」句法、語義分析與教學排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朱湘燕、徐逸君(2015)。美國華裔漢語給予義句式習得偏誤分析。華文教學與研究,(01),1–11。
朱德熙(1979)。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方言,(2),81–87。
吳成煥(2006)。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介詞偏誤分析。吉林大學。碩士論文。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李丹(2012)。HSK動態作文語料庫仲介詞「給」的偏誤分析。吉林大學。碩士論文。
李佳純(2005)。臺灣閩南語「動詞+予伊+補語」結構─從構式語法的觀點分析。漢語研究,23(1),63–77。
李佳純(2008)。語言接觸引發的演變--- 以台灣華語「給」為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
肖奚強(2009)。外國學生漢語句式學習難度及分級排序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小兵(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周紅(2007)。現代漢語「給」字句的語義類型與語義特徵。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3),8–14。
周紅(2010)。現代漢語「給」字句研究綜述。玉林師範學院學報,31(3),89–94。
招彥甫(2010)。構式與詞彙語意之互動:以漢語雙賓句「給」之隱現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林寶(2004)。完全掌握文法及問題對策。台北:大新書局。
苗濤(2009a)。「給予」、「使役」義的「給」字句關係探析。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5(3),28–31。
苗濤(2009b)。與被動式有關之我見。時代文學,(10),20-2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1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2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3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4冊。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第5冊。臺北:正中書局。
張莉萍(2002)。華語文能力測驗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張群,江郁瑩(2013)。臺灣華語「給」字句式的語法研究-語料庫和教材編寫的觀點。第三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華僑大學。
張瑩如(2007)。「把」「給」的語源與發展過程:以接觸引發的演變初探。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張麗麗(2006)。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語義發展。語言暨語言學,7(1),139–174。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語教學應用。臺北:文鶴書局。
陳昭吟(2014)。漢語「給予動詞」的教學語法-以國小學童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陳敏(2003)。「給」字句的語用變化。浙江傳媒學院學報,(01),51–53。
單麟鈞(2012)。淺談有關「給」字的病句分析。群文天地,(13),273–274。
舒兆民(2016)。華語文教學之漢語語言學概論(增訂版)。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黃宜範(譯)(2008)。漢語語法(原作者:Li, C. N., & Thompson, S. A.)。臺北:文鶴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1)
楊永(2007)。留學生介詞「給」偏誤研究。暨南大學。碩士論文。
鄧守信(2008)。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龍雪(2013)。面向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V+給」雙賓句式研究。瀋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戴秋思、王振來(2014)。日本留學生習得以介詞「給」為標記句式的偏誤分析。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1),87-90。
蘇晶(2003)。現代漢語「給」字句的最簡句法分析。鄭州大學。碩士論文。
欒育青(2013)。S+給+NP1+V+NP2用成雙賓語句的偏誤原因實證研究。華文教學與研究,(03),20–27。
Her, O.-S. (2006). Justifying part-of-speech assignments for Mandarin gei. Lingua, 116(8), 1274–1302.
Li, C. N., & Thompson, S. A.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RA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0(1-4), 209–232.

語料庫:
清華華大學漢語資料庫
http://140.114.116.3/DB
政治大學口語語料庫
http://spokenchinesecorpus.nccu.edu.tw/mandarin/ 。
華語中介語口語語料庫
http://140.122.83.250/cwb_mp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