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胡美慧(2011)。以社會呈現理論的觀點探討影響合作式學習成員互動過程以及學習成效的因素。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林義翔(2005)。以多人連線遊戲模式為基礎的數位學習系統。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以專(2008)。數獨遊戲對我國國中學生機率樣本空間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師大書苑,台北市。 黃俊程(2010)。合作學習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數學焦慮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易國良(2004)。「網路合作學習」對「問題導向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國中自然科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王千倖(2003)。以「網路同儕教學」建構「網路學習社群」之行動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8(1),119-142。 陳柳馨(2008)。網路學習社群使用者知識分享障礙之探究-以某網路學習社群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孟憲(2009)。Scratch程式設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幾何概念及邏輯推理能力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幸美(1994)。兒童在數學問題上的類比推理思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劉志文(2012)。以遊戲為媒材之合作學習方案效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彰化市。 葉秋呈、辛靜宜(2009)。邏輯入門(二版)。台灣東華書局,2009。 謝佳鈺(2008)。國小學童邏輯推理能力養成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穎(2010)。合作學習之概念探討。E-Soc Journal,89,7-21。 黃秀青(2005)。電腦益智遊戲與國小學童推理思考過程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巫光禎(2006 September 13)。經典數獨直觀法解題技巧。2013年2月16日,取自http://oddest.nc.hcc.edu.tw/。 巫光禎(2006 September 13)。經典數獨候選數法解題技巧。2013年2月16日,取自http://oddest.nc.hcc.edu.tw/。
英文部分: Chen, Y.-S., Kao, T.-C., & Sheu, J.-P. (2003). A mobile learning system for scaffolding bird watching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347-359. DuFour.R.,&Eaker,R.(1998).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Bestpractices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Bloomington.IN:NationalEducational Service. Kletter,D.(2001).Sharing knowledge. Executive Excellence,18(6),15. Johnson,D.W. &Johnson,R.T.(1987).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Nattiv,A.(1994).Helping Behaviors and Math Achievement Gain of Student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94(3). Parker,R.E.(1985).Small-group coopet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Nass Bulletin,69(479). Vygotsky, L.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D.,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2), 8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