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200.23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藍怡
作者(外文):CHANG, LAN-YI
論文名稱(中文):兒童美語補習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美語教師組織認同和任教意願的關係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Teaching Willingness of English Teachers in Children’s English Language Cram School
指導教授(中文):王鼎銘
指導教授(外文):WANG,DING-M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學號:10125213
出版年(民國):103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兒童美語補習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兒童美語教師組織認同任教意願
外文關鍵詞:Children’s English Cram Schoo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gulationschildren’s English teacher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willingness of teach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7
  • 收藏收藏:0
兒童美語補習班已經成為台灣國小學生校外英語學習最重要的學習場所。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美語教師的組織認同、任教意願及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關係,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依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中的工作設計、招募與甄選、教育訓練、績效管理、薪酬結構、勞資關係六個面向,蒐集兒童美語教師的意見,所蒐集資料進行量化分析,再依質性研究方法,做更深入的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一)兒童美語補習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完善與美語教師組織認同間具有正向相關關係。(二)兒童美語補習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完善與美語教師任教意願間具有正向相關關係。(三)兒童美語補習班美語教師組織認同與任教意願間具有正向相關關係。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可針對兒童美語補習班內非本國籍美語教師或其他不同職務之人員進行不同面向的研究;建議未來可以不同背景美語教師變項來探討其對組織認同和任教意願的關係;建議未來能夠採取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中的單一研究構面做研究。
Children’s English Cram School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Taiwanes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outside class. The study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organization, willingness of teaching and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The study adopts questionnaires. According to the 6 aspects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work design, recruitment and audition, education training, performance management, wage construction,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 collecting the opinions from the English teachers of the children, then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have further analysis by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as below:(1)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le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organization.(2)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le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he English teachers’ willingness of teaching is positive.(3)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nglish teachers’ organization and the English teachers’ willingness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above, the research give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the study can focu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foreign English teachers and other staffs of the Children’s English Cram Schools; the study can b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each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b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willingness; the study can be performed on the single aspect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gulations.
第一章 緒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六節 名詞解釋 7
第七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兒童美語補習班的發展沿革與現況分析 9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14
第三節 組織認同 23
第四節 任教意願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節 資料分析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7
第一節 樣本背景分析 47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組織認同與任教意願現況分析 50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組織認同與任教意願相關分析 51
第四節 訪談資料分析 56
第五節 研究發現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65
第二節 建議 66
參考文獻 67
一、中文文獻 67
二、英文文獻 72
附 錄 74
附錄一 兒童美語補習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美語教師組織認同和
任教意願關係調查問卷 74
附錄二 訪談大綱 80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82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 83
表次
表2-1 歷年重大教育政策與影響一覽表 10
表2-2 兒童美語補習班人力資源發展過程三階段 12
表2-3 組織認同之定義彙整表 .23
表2-4 組織認同相關研究彙整表 26
表2-5 任教意願之定義彙整表 28
表3-1 訪談大綱類別表 40
表3-2 受訪者基本資料表 43
表3-3 逐字稿符號列表說明 45
表4-1 樣本特性分析表 . 47
表4-2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組織認同與任教意願現況分析表 50
表4-3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各構面與任教意願、組織認同相關分析表 .52
圖次
圖1-1 研究流程 .8
圖2-1 全國立案國小外語補習班最近十年成長統計圖表 10
圖3-1 研究架構圖 . 33
一、中文文獻
毛璉塭、瞿立鶴、陳青青、吳清山、何美鈴、湯梅英、葉貞屏(1991)。師院生與師專生教學態度、意願與能力之比較。臺北: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
王佩瑜(2012)。國小教師自然科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新竹市國小教師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秉鈞(譯)(1995)。Stephen P. Robbins著。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王瑞(2000)。人力資源在企業競爭優勢中所扮演的角色。人力發展月刊,77,42-51。
古秀華(2003)。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人力資源管理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巫俊隆(2008)。倫理氣候認知、組織公平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探討-以組織認同為中介變數。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正綱、黃金印(2001)。人力資源管理新世紀觀點。台北:華泰書局。
李安麗(2000),不同國際企業績效管理制度與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總縯(2002)。組織氣候、組織認同、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國際獅子會台灣地區分會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周瑛琪(2008)。人力資源管理:跨時代領航觀點。台北:全華圖書。
林世明(2009)。知覺領班支持與組織認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正銘(2002),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同期與遞延效果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欽榮(2002)。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林雅令(2012)派遣人員之組織認同、工作倦怠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裘緒(2005)。組織認定與認同對於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社會認定理論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邱柏松、戴志璁(2007)。組織認同、員工忠誠度、人力資本及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商業銀行為例。管理研究學報,7(2),頁227-255。
邱皓政、周怡君、林碧芳(2010)。工作設計量表信效度衡鑑與工作結構潛在類別分析。測驗學刊,57(1),頁139-179。
洪紹榮(2003)。組織認同、領導風格與海外派遣員工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范仁勇(2009)。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程研究生其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仲玲(2005):南區普通大學及技職校院選修中等教育學程學生教育專業認知與任教意願之探討。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徐瑋伶、鄭伯壎(2002)。組織認同:理論與本質之初步探索分析。中山管理評論,第10 期,頁45-64。
馬任賢(2003)。國民小學教職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張芬芬(1984)。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3)。從師大學生的求學心態檢討教師法「加強師範生專業精神」構想的成效。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6,頁1-28。
梁雙連(1984)。中央行政機關公務員組織認同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士軍(1988)。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順旺、林顯邦、張姮燕(2011)。國際觀光旅館客房部門員工壓力源、組織認同與績效表現之相關研究:以調適行為為干擾變項。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1),第1-25頁。
陳冠諭(2011)。僕人式領導及組織文化對新進員工組織認同關係研究-以C 公司員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彥玲(2000)。幼稚園實習教師任教意願與任教承諾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春霞(2008)。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游泳教學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珈琦(2004),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對管理職能發展之影響─以銀行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漪珮(2004)。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非功能性離職與組織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維恪(2002)。工技系學生教育專業信念及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宗岳(2001)。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師資培育生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湯梅英(1994)。師院生任教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輯,59-100頁。
黃同圳(2006)。績效評估與管理。載於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頁134)。台北:天下遠見。
黃英忠(1996)。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與應用。人力發展月刊,34,頁36-45。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載於黃英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頁46-55)。高雄:三民書局
黃英忠(1997)。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出版。
黃益裕(2003)。薪酬滿足與晉升滿足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川逸(2004)。台灣企業薪酬策略之決定因素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詹餘靜(2000)。九年一貫課程國小英語教案的編寫模式。光復教育雜誌,2000-2,頁34-39。
劉春榮(1997)。一般大學選修教育學程與師範校院學生對教育專業認知及其任教意願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蔡依倫(2001)。宗教醫院志工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研究--與非宗教醫院志工作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中原(2006)。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賴清標(1979)。師專生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維揚(1999)。九年一貫英語新課程新趨勢。國小英語科教材教法。台北:文鶴。
嚴澤鈞(1999)。臺灣地區師院生工作價值觀與任教意願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鐘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文獻
Albert, S., Ashforth, B.E., & Dutton, J.E. (2000).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Charting new waters and building new bridg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13-17.
Cascio& Award (1981).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Cheney, G. (1983). The rhetoric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Marketing, 59, 46-57
Cheney, G.,”On the various and changing meaning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0,1983, pp. 342-362
Delaney, J. T. &Huselid, M. A. 1996,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practices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 39(4) :949-969
Delery,J. E. &Doty,D.H. 1996, “Modes of theoriz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tests of universalistic,contingency,andconfigurational performancepredi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802-835.
Dessler, G. (2005).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0th ed.): Upper Saddle River,N.J. : Pearson/Prentice Hall.
Fey, C. F., I. Bjorkman, and A. Pavlovskaya (2000), “The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irm Performance in Rus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1(1), 1-18.
Huselid, M.A. (1995),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Productivity,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 38(3), 635-672.
Lortie,D.C.(1975).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McGregor, D. M. (1960).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New York:McGraw-Hill.
Milkovich G.T.& Boudreau J.W.(1997).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8thed.Chicago , IL : Irwin.
Milkovich, G.T. & Newman, J.M.;Compensation 4th ed.;1993
Miller, V. D., Allen, M., Casey, M. K., & Johnson, J. R. (2000),” Reconsidering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3(4), 626-658.
Noe, R. A., Hollenbeck, J.R., Gerhart, B. & Wright, P. M. (2006).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5th ed., NY: McGraw-Hill.
Noe, R.A. (2008).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4th). New York, NY: McGraw-Hill.
O’Reilly Ⅲ C. , &Chatman J .(198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 logicalattachment : theeffectsof compliance,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on prosaically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492-499 .
Patchen, M.,”Participation, achievement, and involvement on thejob”,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70
Robbins, S. P., &DeCenzo, D. A. (2005).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Essential Concepts &Applications(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Robbins,S.P. (2005).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Englewool Cliffs & New Jersey: Prentice-Hill.
Schiemann, W.A.;The impact of corporate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 policy on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1), 8-26;1987
Susan E. Jackson & Randall S. Schuler;Managing Human Resources;A Partnership Perspective 7e;20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