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毛璉塭、瞿立鶴、陳青青、吳清山、何美鈴、湯梅英、葉貞屏(1991)。師院生與師專生教學態度、意願與能力之比較。臺北: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 王佩瑜(2012)。國小教師自然科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新竹市國小教師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王秉鈞(譯)(1995)。Stephen P. Robbins著。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王瑞(2000)。人力資源在企業競爭優勢中所扮演的角色。人力發展月刊,77,42-51。 古秀華(2003)。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人力資源管理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巫俊隆(2008)。倫理氣候認知、組織公平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探討-以組織認同為中介變數。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正綱、黃金印(2001)。人力資源管理新世紀觀點。台北:華泰書局。 李安麗(2000),不同國際企業績效管理制度與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總縯(2002)。組織氣候、組織認同、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國際獅子會台灣地區分會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周瑛琪(2008)。人力資源管理:跨時代領航觀點。台北:全華圖書。 林世明(2009)。知覺領班支持與組織認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正銘(2002),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同期與遞延效果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欽榮(2002)。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林雅令(2012)派遣人員之組織認同、工作倦怠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裘緒(2005)。組織認定與認同對於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社會認定理論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邱柏松、戴志璁(2007)。組織認同、員工忠誠度、人力資本及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商業銀行為例。管理研究學報,7(2),頁227-255。 邱皓政、周怡君、林碧芳(2010)。工作設計量表信效度衡鑑與工作結構潛在類別分析。測驗學刊,57(1),頁139-179。 洪紹榮(2003)。組織認同、領導風格與海外派遣員工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范仁勇(2009)。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程研究生其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仲玲(2005):南區普通大學及技職校院選修中等教育學程學生教育專業認知與任教意願之探討。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徐瑋伶、鄭伯壎(2002)。組織認同:理論與本質之初步探索分析。中山管理評論,第10 期,頁45-64。 馬任賢(2003)。國民小學教職人員對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現況之知覺與態度。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張芬芬(1984)。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3)。從師大學生的求學心態檢討教師法「加強師範生專業精神」構想的成效。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6,頁1-28。 梁雙連(1984)。中央行政機關公務員組織認同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士軍(1988)。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順旺、林顯邦、張姮燕(2011)。國際觀光旅館客房部門員工壓力源、組織認同與績效表現之相關研究:以調適行為為干擾變項。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1),第1-25頁。 陳冠諭(2011)。僕人式領導及組織文化對新進員工組織認同關係研究-以C 公司員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彥玲(2000)。幼稚園實習教師任教意願與任教承諾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春霞(2008)。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游泳教學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珈琦(2004),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對管理職能發展之影響─以銀行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漪珮(2004)。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對非功能性離職與組織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維恪(2002)。工技系學生教育專業信念及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湯宗岳(2001)。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師資培育生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湯梅英(1994)。師院生任教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輯,59-100頁。 黃同圳(2006)。績效評估與管理。載於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頁134)。台北:天下遠見。 黃英忠(1996)。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與應用。人力發展月刊,34,頁36-45。 黃英忠(1997)。人力資源管理。載於黃英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頁46-55)。高雄:三民書局 黃英忠(1997)。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出版。 黃益裕(2003)。薪酬滿足與晉升滿足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川逸(2004)。台灣企業薪酬策略之決定因素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詹餘靜(2000)。九年一貫課程國小英語教案的編寫模式。光復教育雜誌,2000-2,頁34-39。 劉春榮(1997)。一般大學選修教育學程與師範校院學生對教育專業認知及其任教意願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蔡依倫(2001)。宗教醫院志工組織認同與組織承諾之研究--與非宗教醫院志工作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中原(2006)。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校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賴清標(1979)。師專生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維揚(1999)。九年一貫英語新課程新趨勢。國小英語科教材教法。台北:文鶴。 嚴澤鈞(1999)。臺灣地區師院生工作價值觀與任教意願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鐘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英文文獻 Albert, S., Ashforth, B.E., & Dutton, J.E. (2000).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Charting new waters and building new bridg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1),13-17. Cascio& Award (1981).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Cheney, G. (1983). The rhetoric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Marketing, 59, 46-57 Cheney, G.,”On the various and changing meaning of organizational membership: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0,1983, pp. 342-362 Delaney, J. T. &Huselid, M. A. 1996,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practices on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 39(4) :949-969 Delery,J. E. &Doty,D.H. 1996, “Modes of theorizing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tests of universalistic,contingency,andconfigurational performancepredi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4): 802-835. Dessler, G. (2005).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0th ed.): Upper Saddle River,N.J. : Pearson/Prentice Hall. Fey, C. F., I. Bjorkman, and A. Pavlovskaya (2000), “The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irm Performance in Rus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1(1), 1-18. Huselid, M.A. (1995),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Productivity,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 38(3), 635-672. Lortie,D.C.(1975).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McGregor, D. M. (1960).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New York:McGraw-Hill. Milkovich G.T.& Boudreau J.W.(1997).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8thed.Chicago , IL : Irwin. Milkovich, G.T. & Newman, J.M.;Compensation 4th ed.;1993 Miller, V. D., Allen, M., Casey, M. K., & Johnson, J. R. (2000),” Reconsidering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3(4), 626-658. Noe, R. A., Hollenbeck, J.R., Gerhart, B. & Wright, P. M. (2006). Human ResourceManagement:G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5th ed., NY: McGraw-Hill. Noe, R.A. (2008).Employe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4th). New York, NY: McGraw-Hill. O’Reilly Ⅲ C. , &Chatman J .(1986).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 logicalattachment : theeffectsof compliance,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on prosaically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492-499 . Patchen, M.,”Participation, achievement, and involvement on thejob”,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70 Robbins, S. P., &DeCenzo, D. A. (2005).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Essential Concepts &Applications(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Robbins,S.P. (2005).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 Englewool Cliffs & New Jersey: Prentice-Hill. Schiemann, W.A.;The impact of corporate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 policy on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1), 8-26;1987 Susan E. Jackson & Randall S. Schuler;Managing Human Resources;A Partnership Perspective 7e;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