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55.10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蓓蕾
作者(外文):WANG PEI LEI
論文名稱(中文):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二所國立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Accepting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Two National Universities As a Case
指導教授(中文):顏國樑
指導教授(外文):Kuo-Liang Y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號:10124561
出版年(民國):103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政策執行陸生陸生來臺就學政策教育政策
外文關鍵詞:educational policy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policy implementationthe poli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研究二所國立大學執行陸生來臺就學政策之現況,並
依據研究結果,對行政機關及學校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運用文件分析、訪談及省思札記等研究方法,針對「政策
設計的適切性」、「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在招生及輔導面之執行現況」、
「受訪者的回應性感受與建議」等面向進行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十
五位訪談對象,為學校行政人員、陸生聯招會行政人員與來臺陸生。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獲致以下結論:
一、「三限六不」政策為影響陸生來臺就讀意願之重要因素。
二、開放國立大學招收陸生是正面的影響。
三、「三限六不」限制下,臺灣對陸生的長期吸引力可能降低。
四、招生人數不如預期,顯示政策尚有調整的空間。
五、招生在學歷採認與設籍省市之審查作業複雜。
六、學校以開放的態度照顧與輔導陸生。
七、文化差異易造成陸生與臺生之間的誤解。
八、政策的實施對於個人、學校與社會皆具有正面意義。
九、行政人員對政策參與意願高,陸生的參與意願則受到三限六不
政策之影響。
十、受訪者對政策的建議偏向更為開放。
十一、政府應正向宣傳陸生政策,並盡量簡化陸生申請所需文件
十二、改善陸生對我國大學瞭解不足的困境。
十三、學校宜提供陸生充份資訊與必要之設備。
十四、受訪者認為應該擴大對師範學校的採認範圍。
This purpose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of
two national universities of accepting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the study also aims to offer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government, school and the students for improving policy results.
Using documents such as interview records and diaries were
reviewed to identify the demands, concerns, and complaints of the
objects to reaserch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ecruit students and
coach of accepting Mainland China Sudents studying in Taiwan,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policy design, and the responsive feelings of the
study’s subjects. This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and fifteen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that represented school
administrators, administrators of University Entrance Committee for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and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This study has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major findings towards its
goals.
1. The policy of the issue of three limits and six noes is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studying willingness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2. To permit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enroll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s having a positive impact.
3. The policy of the issue of three limits and six noes might decrease the
attraction of Taiwan schools to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n
long-term.
4. The policy should be improved because of the amount of the
enroll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s not as the expected.
5. The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s
complicated.
6. The school keeps the open mind to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7.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might make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local students and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8.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s having a positive meaning for individuals,
schools and society.
9. The administrators are having high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the policy,
but the willingness of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is affected by the
policy of the issue of three limits and six noes.
10. The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s subjects tend to make the more open
policy.
11. The policy should be positive publicity and try to simplify the
application documents required.
12.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 of the university in Taiwain for the
Mainland Chinese students.
13. Schools should provide students with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14. Respondents thought it should expand the scope of normal school
acknowledgme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教育政策執行的意涵 5
第二節 陸生來臺就學政策背景 12
第三節 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情形 16
第四節 陸生來臺就學的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實施程序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60
第五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6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政策之適切性探討 69
第二節 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在招生及輔導面執行現況 87
第三節 受訪者對於政策之回應與建議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5
壹、中文部分 115
貳、英文部分 126
附錄 127
附錄一 學校行政人員訪談大綱 127
附錄二 陸生聯招會行政人員訪談大綱 128
附錄三 來臺陸生訪談大綱 129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範例) 130
附錄五 訪談回饋函 136
附錄六 2014 年大學校院碩士班博士班聯合招收大陸地區學生簡章 137
附錄七 採認的大陸學士以上學位之129 所學校 144
附錄八 不予採認之大陸地區高等學歷 145
壹、中文部分
TaiwanTalks4(2011 年 7 月 1 日)。新聞挖挖哇:陸生看台灣【部落格影
音資料】。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VsD5jz-41iY
TaiwanTalks4(2011 年 7 月 1 日)。陸生看台灣教育【部落格影音資料】。
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WR3NE27vp10
udntvTalkChina(2014年 4月3日)。 我在台灣正青春【部落格影音資料】。
取自http://tv.udn.com/shows/134.shtml
大陸地區人民進入臺灣地區許可辦法(2013 年12月30日)。
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2013 年 4月30日)。
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2013 年 4月30日)。
大學法(2011年1月26日)。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2011 年 4 月 8 日)。2011招
收大陸地區學生研究所簡章。取自 http://rusen.stust.edu.tw/cpx/HotNews-Student.html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2012年1月16日)。2012招
收大陸地區學生研究所簡章。取自http://rusen.stust.edu.tw/cpx/HotNews-Student.html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2013年3月13日)。2013招
收大陸地區學生研究所簡章。取自http://rusen.stust.edu.tw/cpx/HotNews-Student.html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2013 年 12 月 29 日)。招生
數據查詢。取自http://rusen.stust.edu.tw/cpx/Data/all-data.pdf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2014年5月5日)。2014年
科技校院二年制學士班聯合招收大陸地區學生招生學校及名額。取
自http://rusen.stust.edu.tw/cpx/index-2014.html
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二所國立大學為例

116

王秋淑(2010)。開放陸生來臺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
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 NCCU5025043)
王彩鸝(2010 年 8 月 29 日)。限制陸醫事學歷 楊朝祥:不以為然。聯合
晚報。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王淑芬(2014 年 2 月 2 日)。陸生:南台熱情 留學很值。大紀元新聞網。
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
王涵秋(2014 年 2 月 20 日)。頂尖國立大學開放 陸生:有吸引力。聯合
報,A7版:
王涵秋、鄭語謙(2014年2月13日)。可當教學助理 陸生:總算人性化
教授:多開放企業實習。聯合報,A4版。
王嘉州(2011)。來臺陸生的政治態度與臺灣主權接受程度。台灣政治學
刊,15(2),67-113。
公務人員考試法(2013年1月23日)。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石昱郁(2009)。我國大學向大陸招生可行性之調查分析(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7NTPTC576030)
立法院公報(2010a)。立法院第7屆第5會期內政、教育及文化兩委員會第1次聯
席會議紀錄。取自http://lis.ly.gov.tw/lgcgi/lypdftxt?09903801;0159;0243
立法院公報(2010b)。立法院公報第 99 卷第 38 期委員會紀錄。。取
自http://lis.ly.gov.tw/lgcgi/lypdftxt?09903801;0346;0423
立法院法律系統( 2013 ) 。 大學法修正立法理由 。 取
自http://lis.ly.gov.tw/lghtml/lawstat/reason2/01711100011000.htm
全民健康保險法(2011年6月29日)。
江丙坤(2012)。兩岸加入WTO後企業之商機。「兩岸加入 WTO後企業
之商機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華工商經貿科技發展協會。
江吟梓(2011)。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 參考文獻

117

江怡慧(2010)。以層級分析法探討陸生來臺遊學之考量因素。東亞論壇
季刊,470,9-23。
江耘、夏毅(2011 年 4 月 23 日)。臺灣高校來浙招生主要参考高考成绩。
【新聞群組】。取自http://edu.qq.com/a/20110423/000007.htm
江清錦(2011)。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立法院之政策論證(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TMTC5201045)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a) 。兩岸重要經濟指標統計速報。 取
自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39129472971.pdf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b)。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辦兩案文教交流活動統
計圖。取 自 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3251029971.pdf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c)。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獎助研究生赴大陸研究統
計圖。取自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3251031871.pdf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市:聯經。
吳政達(2004)。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6)。臺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年。教育資料集
刊,32,1-21。
吳錦惠(2013)。建置陸生友善的就學環境與生活輔導機制。臺灣教育評
論月刊,2(1),44-48。
沈育如(2013 年 1 月 15 日)。招陸生 後段學校:擔心往後招生更困難。
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沈育如(2013 年 3 月 14 日)。我研究所招陸生名額多一倍。聯合報。取
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沈育如(2014 年 5 月 23 日)。陸生來台念研究所放榜 近六成校掛零。聯
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沈育如(2014 年 5 月 24 日)。三限六不 研究所招陸生近 6 成掛零。聯合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二所國立大學為例

118

報。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兩岸犇報政經研究室(2014 年 3 月 19 日)。2013 年第 4 季校園青年認同
問題調查。兩岸犇報,12版。
周游(2013 年 5 月 29 日)。報考台灣高校 近半當備胎?赴台讀本申請進
行時。【新聞群組】。
取自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3-05/29/content_7193958.htm
巫淑華(2013)。大學國際化與國際生及大陸生的招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2(1),23-26。
李允中(2014年1月11日)。陸生3限6不又是保護主義。聯合報,A19
版。
李文瑜(2009)。大陸學生來臺學習參與影響調查之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CCU5025044)
李映萱(2011)。中國大陸留學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
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PTT5576025)
李春杉(2009)。臺灣地區高等教育機構向大陸招生推拉因素之調查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NTPTC576032)
李威儀(2010年8月30日)。不採認大陸醫師學歷「有五關卡還怕什麼」。
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李振清(2014 年 3 月 10 日)。外籍生 彌補台灣高教多元缺口。聯合報。
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李逸雲(2011)。大陸學生來臺就學動機、生活適應及對相關政策看法之
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9TMTC5201046)
李曉萍(2012)。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與機制(2008-2012)(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TKU05322039)
林秀姿(103 年 5 月 8 日)。黃光國:高教不轉型死路一條。聯合報,A7版。
林政逸 (2004)。 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實施現況之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2NTCTC576011)
林家正(2011)。大陸學生來臺交換就讀滿意度之研究:以臺灣大學與義
守大學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
統編號2099NTU05227067)
林瑋莉(2012)。大陸來臺交換學生認知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TKU05025006)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
分析。身心障礙研究,2(3),122-136。
林曉雲、李宇欣、黃宣弼(2013 年 2 月 28 日)。中國專科生讀二技 最快
8 月上路/技能檢定擬開放 被批為中生在台就業鋪路。自由時報。取
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57503
林鎮坤、郭添財(2013)。從全球視野看台灣高等教育國際化。台灣教育,
684,17-23。
林寶山(1984)。國家在危機之中。高雄市:復文。
冽瑋、陳立宇(2013年 11月7日)。在台陸配為陸生打造溫暖港灣。中國
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
姜齡媖(2011)。大陸地區交換學生來臺現況暨開放陸生來臺政策評析(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9
NCCU5208012)
施能傑(1991)。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控制—幾個基本問題的討論。研考雙
月刊,15(6),32-39。
施詠騰(2012)。香港招收國際學生與陸生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取
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TKU05025003)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臺北市:時英。 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二所國立大學為例

120

柯怡如(2012)。大陸來臺交換學生求學經驗之心路歷程(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PTT5328008)
柯曉翔(2011)。跨海公民課──大陸交換學生的臺灣經驗(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TU05383007)
孫綿濤(2010)。教育政策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堂課。臺北市:麗文。
馬湘萍(2012年3月)。政策論述,高等教育國際化策略。高教技職簡訊,
63。取
自http://www.news.high.edu.tw/index.php?do=news&act=detail&id=319
涂順振(2014年5月9日)。科大可改專科私立高中職恐先熄燈。聯合報,
A19版。
郭妍秀(2012)。以行銷理論探討陸生來臺政策及陸生感受情形之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100NCTU533102)
郭添財(2013a)。兩岸教育交流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教育,684,45-49。
郭添財(2013b)。我國增加大陸學歷採認對台生及陸生之影響。台灣教育,
682,48-51。
郭敏政(2013a年 7月)。深化兩岸學術交流。高教技職簡訊,79。取
自http://www.news.high.edu.tw/index.php?do=news&act=detail&id=82
郭敏政(2013b年 7月)。學歷採認漸近擴大。高教技職簡訊,79。取
自 http://www.news.high.edu.tw/index.php?do=news&act=detail&id=78
專科學校法(2013年7月10日)。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2013年1月 23日)。
黃以敬(2008年9月9日)。病急亂投醫,徒增內憂外患。自由時報,A10
版。
黃政傑(2013)。大學招收國際生的政策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
1-3。 參考文獻

121

黃慧菊(2010)。開放陸生來臺就讀高校之可行性研究(碩士論文)。取
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KMIT0025003)
黃曉波(2012a 年 3 月)。迎接大陸學生的挑戰。高教技職簡訊,63。取
自http://www.news.high.edu.tw/index.php?do=news&tpid=3&issue=63
黃曉波(2012b 年 3 月)。外籍生進入臺灣校園。高教技職簡訊,63。取
自http://www.news.high.edu.tw/index.php?do=news&tpid=3&issue=63
張芳全(2006)。教育政策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國保(2010)。近十年台灣技職教育發展談招收中國大陸學生來台就學
之問題與策略。高等教育,5(1),1-35。
張錦弘(2014 年 2 月 13 日)。陸生可當教學、研究助理,仍禁校外打工。
聯合報,A4版。
教育部( 2010 ) 。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取
自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asp?id=54
教育部(2013 年 2 月 15 日)。陸生納入全民健保政策說明。取
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3 年 9 月 4 日)。教育部因應少子女化策略及輔導措施。取
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3年12月4日)。人才白皮書。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3a)。我國歷年留美學生人數。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3b)。2013年度法定預算書。取自http://www.edu.tw/
許秀麗(2012)。影響臺灣高等校院招收陸生績效之關鍵因素研究(碩士
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100DYU01121112)
許俊偉(2013年2月28日)。勞委會:給證不給照,不影響就業。聯合報,
A12版。
陳來添(2011)。大陸學生來金就讀高校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KMIT0025008)
陳治堯(2010)。陸生來臺就讀大學院校之拉力因素分析(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 NCCU5631002)
陳佩宜(2012 年 3 月)。學校就像地球村。高教技職簡訊,63。取
自http://www.news.high.edu.tw/index.php?do=news&act=detail&id=320
陳秋雲、趙容萱(2014年5月13日)。首選大陸清華他放棄臺大。聯合報,
AA版。
陳昭如(2011)。中國大學生來臺短期交換意圖之探討(碩士論文)。取
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THU00026013)
陳昭蓉(2012)。大陸來台研究生之生活壓力、學習滿意度與生活適應之
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
編號101NTNU5571002)
陳柏廷(2013年7月29日)。三限六不緊箍咒陸生淪為兩岸人球。中時電
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
陳炳宏(2013 年 11 月 8 日)。大學待整併 6 成民眾籲政府硬起來。自由
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897837
陳智華(2012 年 11 月 30 日)。私校建議:開放陸專科生來臺讀二技。聯
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陳智華(2014 年 2 月 16 日)。全球搶人才 台灣還在三限六不。聯合報,
A6版。
馮靖惠(2014年5月6日)。陸生來臺讀二技招生率僅8.1%。聯合報,AA
版。
程伊昉(2012)。大陸學生在臺灣生活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DYU01121073)
程嘉文(2013年7月12日)。港大赴陸招生挖走16省狀元。聯合報。A8
版。
楊淑涵(2011)。我國高等教育學生對招收大陸學生來臺就學政策之態度
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9MCU05331029)
楊景堯(2010)。域見與異見:兩岸文教觀察與思考。高雄:麗文文化。
楊景堯(2012 年 7 月 2 日)。放寬招收陸生是自信的表現【部落格文字資
料】。取自http://blog.yam.com/yangchingyao/article/51543398
楊景堯(2013 年 3 月 25 日)。陸生更想留美 台灣還不鬆綁。【部落格文
字資料】。取自http://blog.yam.com/yangchingyao/article/61186738
楊景堯(2014年5月18日)。臺灣招收陸生第四年的思考。【部落格文字
資料】。取自http://blog.yam.com/yangchingyao/article/74739578
楊潤勇(2011)。熱點教育政策分析。北京市:中國輕工業。
詹建富(2014年1月13日)。陸生納健保不會拖垮財務。聯合報,A3 版。
彭漣漪(2013年6月)。陸生留美 7 年增 3 倍,台生則是逐年遞減。遠見,
324。取自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3277.html
葉俊榮(2005)。提升政策執行力的挑戰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9(2),
3-15。
廖錫聰(2011)。大陸學生對臺灣高等教育的服務品質、學習環境之知覺
價值與滿意度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系統編號099YUNT5794023)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2011年12月21日)。
劉力仁(2008 年 9 月 21 日)。陸生列特種考生學者批不公。自由時報,
A7版。
劉力仁、邱燕玲、陳曉宜、曾韋禎(2008年10月30日)。政院擬修法 陸
生列為特種考生。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tn.com.tw/
劉世閔(2008)。全球化與本土化衝擊下教育政策研究方法之趨勢。教育
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3,71-110。 陸生來臺就學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二所國立大學為例

124

劉暉,湯曉蒙(2011)。政策轉變背景中的兩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以廣州
大學為例。「2011 屏東教育大學、廣州大學 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
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出版。
劉慶中、林立生、羅栩淳(2011)。開放陸生來台就學政策之發展。「2011
屏東教育大學、廣州大學 兩岸教育政策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出版。
蔡美娟(2013)。少子化趨勢下臺灣高等教育招收陸生來臺就學問題探討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101CYUT5121004)。
蔡惠萍(2014 年 2 月 13 日)。讓優秀陸生提升臺灣學術。聯合報,A4 版

蔡惠萍、沈育如(2014 年 5 月 24 日)。腳鐐不解 優秀陸生難來。聯合報
。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蔡博藝(2012)。我在臺灣,我正青春 :第一屆陸生來臺求學記事。臺北
市:聯經。
蔡翠旭、林翠蓉、陳怡珮、程伊昉(2012)。大陸學生在台灣生活適應與
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8(2),15-42。
蔡璧煌(2008)。教育政治學。臺北市:五南。
鄭杰(2014 年 5 月 20 日)。不開放陸生學醫 馬:醫界內部強烈反彈。聯
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鄭語謙(2013年2月28日)。開放考證 陸生:有助回大陸求職。聯合報
,A12版。
鄭語謙(2014 年 5 月 8 日)。科大、學院向下改制最快明年上路。聯合報
,A7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蕭伊婷(2009)。我國大學生預期陸生來臺就學之生活壓力調查研究(碩參考文獻

125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7NTPTC576031)
賴怡樺(2010)。利害關係人觀點之政策問題建構—以低分上大學為例(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8NTNU5631012)
賴慧櫻(2010)。衛生政策執行之研究-以花蓮縣檳榔暨口腔癌政策執行為
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8NDHU5055077)
韓宜娟(2010)。陸生來臺就學動機與生活適應(碩士論文)。取自臺灣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9NTNU5332039)
簡瑞榮(2010)。陸生來臺就讀大學院校之拉力因素分析(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098NUK05321018)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顏國樑(1998)。由政策執行的觀點論影響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執行成效的
因素及其因應策略。教育政策論壇創刊號,1(1),38-63。
顏國樑(2010)。教育法規(四版)。高雄:麗文文化。
羅印沖(2014 年 5 月 24 日)。海基會邀企業 提供台、陸生就業。中時電
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
羅俊豔、王金國(2013)。大陸交換生在臺灣的生活與學習問題。臺灣教
育評論月刊,2(1),51-54。
蘇黃亮(2011)。開放陸生來臺就學政策之研究—以政策論證為基礎(碩
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
099TMTC5778024)
貳、英文部分
Berman, P. (1980). Thinking about programmed and adaptive implementation:
Matching strategies to situations. Why policies succeed or fail. London:
Sage, 205-227.
Christine,E., & David, G. (2012). 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palgraveconnect.com/pc/busman2012/browse/inside/9
781137265050.html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1-22.
Hamilton, L. S., Stecher, B. M., Marsh, J. A., McCombs, J. S., & Robyn, A.
(2007). Standards-based accountability under No Child Left Behind:
Experiences of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in three states. Rand
Corporation.
Joseph, M. (1990). The educational reform movement of the 1980s :
Perspectives and cases. Berkeley : McCutchan
Lincoln, Y. 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alls, CA:
Sage.
Smith, T. B. (1973).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ciences,
4(2), 197-209.
Stecher, B. M. (2008). Pain and gain: Implementing No Child Left Behind in
Three States 2004-2006 (Vol. 784). Rand Corporation.
Van Horn, C. E. ,& Van Meter, D. S. (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6(4),
445-48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