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Fat Letters肥胖通知函。全球中央雜誌(2014年1月號)。取自:http://www.cna.com.tw/topic/newsworld/43-1/201401240001-1.aspx 乃慧芳、陳弘順、黃意文(2013)。運動喜好程度與身體質量指數之關聯性分析--以臺中市民眾為例。屏東科大體育學刊,2,15-28。 朱嘉華、潘倩玉(2011)。十二週耐力運動訓練對肥胖大學生動脈硬化程度之影響。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7,23-35。 江承曉、沈姍姍(2002)。你是你身體的主人嗎?--大專生性別與身體意像之相關研究。嘉南學報,28,231-244。 行政院衛生署(2005年)。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實驗版)。取自:http://hpshome.giee.ntnu.edu.tw/Document/Document.aspx?mtype=1&type=44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2年12月)。國民健康局2012年報。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101死因統計。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2747 吳孟修(2012)。國小學童睡眠習慣與體適能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軍葦(2013)。健康體位教學策略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巫菲翎(2000)。臺北市國小肥胖兒童體重控制行為及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臺北市。 李榮泰(2013)。運動訓練與飲食教育對肥胖學童健康體適能和睡眠品質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杜秀容、翁林仲、趙珊、蔡明足、張惠萍(2011)。改善體重過重/肥胖視障者飲食生活型態教學模式的初探。臺灣營養學會雜誌,36:2,27-34。 沈建國、郭癸賓、林秀卿(2012)。體重過重學童介入運動後對健康體適能提升效果。屏東科大體育學刊,1,67-76。 林志成(2007)。教育行政研究的省思與迷思。元智大學第二屆倫理與身體思維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54-70)。 林宗瑩(2012)。兒童生活品質量表之心理計量及其應用於過重兒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宜親、林薇(2000)。青少年體型意識與節制飲食行為之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9,33-41。 林秋雲(2011)。健康體位班對肥胖學生體適能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瑞興(2003)。運動訓練及飲食教育計畫介入對體重過重大學生的效果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亨鍇、李佩玲(2014年2月3日)。過重過輕【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yhps.tn.edu.tw/lunch/new_page_57.htm 林作慶、張志銘、許弘毅、賴永成(2012)。十二週運動介入對體重控制班學生身體組成與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6:3,20-29。 邱珮萱(2013)。身體形象與生活型態對兒童身體質量指數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2001)。身體活動與兒童青少年肥胖。苗栗縣: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政研究報告(2008年4月15日)。臺灣兒童及青少年體重過重與肥胖問題之綜析。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4094 張珊雯(2011)。探討支持性策略介入對肥胖國中生健康體位之促進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張彩秀(2012年9月)。高級中等學校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手冊。臺中市: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張曉卉(2011年11月)。關心孩子健康?台灣不及格。康健雜誌,151,14-48。 莊蕙鴻(2008)。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青少年健康體位介入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欣穎(2012)。運動及飲食教育課程對國小體位過重與肥胖學童身體組成與飲食行為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許耿銘(2010)。不同健康體位國中小學生在飲食及身體活動差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縣。 郭家甫、祝年豐、趙祖怡(2011)。Obesity and Cancer Risk: Hypothesis of Competing Causes。臺灣癌症醫學雜誌,27:6,237-241。 陳妤瑄、張世沛(2012)。探討睡眠時間與身體質量指數之相關性。運動與遊憩研究,7,68-78。 陳妤瑄、許秀貞、陳怡婷、周佩蘭、張世沛(2011)。六週有氧運動介入對學童體適能及睡眠品質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10:1,138-146。 陳孟娟(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不同模式健康體位計畫成效之先驅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科良(2008)。BMI正常及過重之兒童與成人胰島素敏感性及代謝症候群組成因子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童鳳嬌、康育嘉、林芝筠、柯維盈、林雅琪、高慧中、林奎宇(2013年06月)。創新經營支持性環境強化學生健康體位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的原始資料。 黃旻瑛(2012)。健康飲食課程實施對國小學生健康飲食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珍(2012)。健康促進學校策略對國中生健康體位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德壽(2010)。運動與體重控制。淡江體育,13,1-7。 黃慧菁(2007)。國中小學生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新竹縣政府新聞(2005年12月15日)。健康促進學校地方整合記者會。【新聞群組】。取自:http://www.hsinchu.gov.tw/modules/v6_mseeage/news/detail.asp?id=Oid9549&key=&sd=&ed=&SUnit=&Sclass=&rad=2 新竹縣政府新聞(2011年03月07日)。健康城市新標竿、新竹縣正式邁入二代健促新紀元。【新聞群組】。取自:http://www.hsinchu.gov.tw/modules/v6_mseeage/news/detail.asp?id=201103040004 楊于萱(2012)。不同頻率跳繩運動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健康體適能與運動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楊信龍(2010)。肥胖患者肥胖成因、減重意願、減重方法及生活品質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南部某醫院減重門診病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楊雅嵐(2010)。跳繩介入對四年級學童身體健康指標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陽明大學,臺北市。 楊雅萍(2012)。探討南部青少年身體質量指數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臺南市。 楊裕隆、張宏亮、陳美燕、王傑賢、林建勳、李俞麟(2012)。大專校院學生體適能、飲食與睡眠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22,75-84。 葉語容(2013年3月)。小孩偏食,父母怎麼教?大家健康雜誌。313,14-19。 董氏基金會(2011年04月13日)。過胖過瘦都不好。取自:http://nutri.jtf.org.tw/index.php?idd=1&aid=4&bid=284&cid=916 董正銘(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滿意度、運動參與、睡眠習慣對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劉怡婷(2011)。分散式走樓梯運動促進啟智學校國中階段學生健康體位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影梅、張博論(2007)。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五年計畫三之一:臺灣中小學生健康體位現況及促進行為指標監測。臺北市:教育部。 劉影梅、陳美燕、蔣立琦、簡莉盈、張博論、洪永泰(2007)。促進學生健康體位之全國性整合計畫經驗。護理雜誌,54:5,30-36。 劉潔心(2013年4月)。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與網站維護計畫-健康促進學校成效指標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潘湘如、杜明勳、葛魯蘋、洪麗如(2007)。減重個案長期體重控制之相關因素分析。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7,168-177。 潘寶如、陳天文(2011)。飲食控制與運動對肥胖者的影響。淡江體育,14,102-107。 蔡孟儒(2000)。台灣青少年睡眠品質不良之危險因子分析及對身體質量指數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年)。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取自:http://obesity.hpa.gov.tw/web/file/pdf_04.pdf 盧幸茹(2012)。嘉義縣國小學童健康體位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科技大學,嘉義縣。 賴冠菁、吳蕙如、李惠蓉、吳明國、李發焜(2008)。均衡飲食營養教育介入減重班之成效。臺灣營養學會雜誌,33,22-29。 賴翠琪(2000)。台北縣某國中肥胖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韻如、洪孜幸、黃國晉(2008)。臺灣人體位現況及相關健康促進策略。臺灣營養學會雜誌,33:4,116-123。 戴義泉(2011)。八週快走訓練對肥胖學生之身體組成及心肺適能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明玲(2013年3月)。一天一珍奶,10年胖283公斤!搶救胖小孩。天下雜誌,518,100-120。 謝曉雲(2011年11月)。掌握孩子高矮胖瘦的密碼。康健雜誌,151,132-135。 闕月清、詹思華(2013)。美國推動學校運動與健康促進的手段--Let's Move in School。大專體育,127,9-15。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PM1 & Butcher KE. (2006). Childhood obesity: trends and potential causes.Future Child, 16(1), 19-45. Arnow, B., Kenardy, J., & Agras, W. (1992). Binge eating among the obesity. Journalof Behavioral Medicine, 15, 155-170. Austin SB1, Kim J, Wiecha J, Troped PJ, Feldman HA & Peterson KE. (2007).School-based overweigh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lowers incidence of disordered weight-control behaviors in early adolescent girls.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61(9), 865-9. Bradley RH1, Houts R, Nader PR, O'Brien M, Belsky J & Crosnoe R. ( 2008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behavior in children. J Pediatr. 153(5), 629-634. doi:10.1016/j.jpeds.2008.05.026 Burt J, Dube L, Thibault L & Gruber R. (2013). Sleep and eating in hildhood: a potential behavio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or sleep and obesity. Sleep Med, 15(1), 71-5. doi: 10.1016/j.sleep.2013.07.015. Chantelle N. Hart, Alyssa Cairns & Elissa Jelalian(2011). Sleep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 Clin North Am, 58(3), 715–733.doi: 10.1016/j.pcl.2011.03.007 Chu, N. F. (2005).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Taiwan Obesity Reviews, (4), 271- 274. Crombie, N. B. (1999). Obesity management. Nursing Standard, 13(47),43-46. Davison, K K. & Birch, L. L. (2001). Weight status, parent reaction and slef concept in five year old girls. Pediatrics, 107(1), 46-53.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Forshee RA1, Anderson PA & Storey ML. (2004 ). The role of beverage consumpti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demographics on body mass index ofadolescents. Int J Food Sci Nutr. 55(6), 463-78. Hjartaker, A., Laake, P., & Lund, E. (2001). Body mass index andweight change attempts among adultwomen. The norwegin women and cancer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1(2), 141-146.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force(IOTF). (2010). The Global Epidemic.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10, from http://www.iaso.org/iotf/obesity/obesitytheglobalepidemic/ Jenny Veitch, Maartje M van Stralen, Mai JM Chinapaw, Saskia J te Velde, David Crawford, Jo Salmon & Anna Timperio(2012). The neighborhoo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body mass index among youth: a mediation analysis. 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doi: 10.1186/1479-5868-9-31. Kyriazis I1, Rekleiti M, Saridi M, Beliotis E, Toska A, Souliotis K & Wozniak G.( 2012).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ged 6-12 years in Greece: nutritional behaviour and physical activity. Arch Med Sci, 8(5), 859-64. doi: 10.5114/aoms.2012.31296. Slade, P. D. (1994). What is body image?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32(5), 497-502. Sothern MS. (2004). Obesity prevention in childr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Nutrition, 20(7-8), 704-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4, January 25). Re:About the BMI Database. Retrieved from http://apps.who.int/bmi/index.j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