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25.21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鈞涵
論文名稱(中文):藝術進入社區個案研究 -從新竹市新光里《合流》藝術計畫談起
指導教授(中文):葉忠達
高榮禧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
學號:10124401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藝術進入社區社區總體營造關係藝術社群
外文關鍵詞:art into the communitycommunity developmentrelation artgroup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土地與人的關係,全由人在其互動與運作所產生的痕跡,文化由此而來。反觀當代全球化社會,要如何從本有的文化精神進行再現保存,並回應時代尋找出一條新的道路,成為當前的要題焦點。藝術除了進入生活,與群眾互動外,也開啟了藝術進入的多樣形式,發生場所開始擴及我們生活的社區。而台灣當前已有許多藝術的創作形式,藝術進入或是介入社群/社區,在近十年來有許多案例,大至公部門,小至藝術家或居民各自發起,都在形塑著台灣當代,藝術進入的樣貌。
研究者從中引發研究興趣,藝術進入社區能夠帶來怎的轉變?過程會遭遇哪些狀況?新的外來刺激與原本的社區觀眾的互動,這都是研究者好奇與想探究的部份。因此方法將從眾多文獻整理閱讀,並同步進行的藝術進入社區案例整理,並參與2014<合流>藝術計畫團隊,進行田調研究,瞭解藝術進入社區的創作形式與當地生活的互動狀態,透過觀察研究與訪談來進行資料分析,最後得到以下論點:
一、藝術本身有其獨特性卻無目的性,可以包容各種面向的議題,因此能成為一個提供大家共同討論的共同平臺。
二、藝術可以以任何形式進入社區,但藝術家要有足夠的跨界整合能力與資源,才能持久延續。
三、藝術在進入社區的過程中透過不同的社群彼此交流互動,建立關係,彼此在互相交流中帶來想法與思考,而藝術家也在此過程中不斷的吸取想法而改變。
Culture is creat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land. In contrast to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society, the current focus becomes how to preserve the essence of our culture and to discover a new path.

Art not only entered our lives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the public, it open the doors to diverse forms, new points of display extends the communities we lived in. In the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any creative art forms in Taiwan, such as, art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ies. There are many cases to discuss, which can be as large as art for the public sector and as small actions initiated by individual artist or residents. These are cases that are shaping the appearance of art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ies.

In this research, we investigate the transition and encounter situation from art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ies, and obser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xternal stimulation and original community residences. we start to read the literature reviews and proceed with previous case of art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ies. Furthermore, we participate in the 2014 “Confluence” Art project team.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 this field research, we learn the creative forms of art intervention in commun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teraction of local life. Finally, we concluded with the following arguments through the data analysis:
1.Art itself is unique but without a purpose, it can accommodate a variety of topics, and can become a common platform for a discussion.
2.Art may be used in any form into the community, but the artist should have the capabilities to cross-borders and intergrade resources to sustain.
3.In the process of art entering the community, the creation of a personal connection, and exchange of thought can bring ideas and thinking. The artist will absorb and transform the art in this process.
目次
摘要 I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名詞與解釋 5
一、場所(place)、場域(field)、現場(site) 5
二、關係美學 6
三、社區營造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一、範圍 7
二、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場所-公共場所精神如何再現 9
第二節、藝術-成為一種社會溝通的可能 18
第三節、社造政策發展與當前現象 25
第四節、相關研究論文探討 32
第五節、前導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研究步驟 47
第二節、研究場所與對象 48
第三節、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研究資料蒐集和分析方法 61
第四章 藝術進入社區的過程 67
第一節、南門溪踏查 67
第二節、與居民對話 77
第三節、藝術與環境的交會 80
第四節、藝術進入社區的關係互動 90
第五節、以社區為美術館 108
第六節、後續效應 118
第五章 發現與討論 123
第一節、藝術與人 124
第二節、藝術與場所 134
第三節、藝術進入後所衍生的交會互動 14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研究結論 149
第二節、後續行動與研究建議 158
參考書目 161
附錄 165
附錄一 曾旭正教授(2012)年整理,藝術介入(進入)空間(場所)相關年表。 165
附錄二 前導研究訪談對象 167
附錄三 前導研究問設計1(軟橋社區里長及藝術家) 168
附錄四 前導研究訪談問題設計(名冠與蕭如松藝術園區負責人) 169
附錄五 南門溪舊時地圖 170
附錄六 <合流>重要時程表 171
附錄七 流轉未來分享單 172

Donald Martin Reynolds(1985).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Ar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中央廣播電臺國語節目(2013)。焦點訪談竹東軟橋社區之彩繪傳奇。http://cn.rti.org.tw/radio2/program/Program_ProgContent.aspx?contentID=172930,(2014年6月23日)。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場報導(2013)。Nicolas Bourriaud2014台北雙年展,老莊 X 關係美學。http://thehousenews.com/art/nicolas-bourriaud-%E8%BE%A62014%E5%8F%B0%E5%8C%97%E9%9B%99%E5%B9%B4%E5%B1%95-%E8%80%81%E8%8E%8A-x-%E9%97%9C%E4%BF%82%E7%BE%8E%E5%AD%B8//,主場報導, ( 2014年7月10日)。
北川富朗(2014)。北川富朗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台北:遠流。
伊象菁(2010)。誰的場所精神。 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P_No=&C_ID=191,國科會人文學中心,英文文學與文化資料, (2014年6月7日) 。
全人教育百寶箱:辭條:社會取向藝術教育。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157, (2013年7月29日)。
好融異-中山區藝術造街計劃(2013)。https://zh-tw.facebook.com/zhongshanart,摘自FACEBOOK, (2014年6月23日) 。
朱忠勇主編 (2013)。普通高級中學‧美術(二) ‧全一冊。台北:謳馨。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朱惠芬譯(2006)。現代藝術,怎麼一回事。台北市:三言社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9) 。99年度院管制「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查證報告。99管查字第02號。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處(2002)。挑戰2008國家重點計畫。台北:經濟建設委員處。
何政廣主編,陳奇相撰文(2005)。德國行為藝術大師-波依斯。台北市:藝術家。
呂佩怡(2011)a。「Off-Site藝術」初探。現代美術學報 ,22期,9-35。
呂佩怡(2011)b。當代藝術展覽在都市開發與更新裡的角色。2011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藝術觀點,45: 50-56。
宋國誠(2006)。《閱讀後現代》藝術史上的薩滿師──約瑟夫.波依斯的「人智學藝術」。破報2006/8/17。
李隆生、鄧嘉宏(2006) 。經濟全球化的來龍去脈和省思。2006 全球化暨國際企業研討會論文集。
杜昭賢(2004)。海安街道美術館藝術造街計畫第二期網站。http://hasm.tumblr.com/002,海安街到美術館 ,(2014年8月20日) 。
邢艷(2010)。對布迪厄場域理論現實意義的一點思考。思想者網絡期刊,11月9號刊。山東: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林坤燦(2001)。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教育上的啟示。http://www.dali.tc.edu.tw/teacher/lin/95/new_page_7.htm, ( 2014年6月23日)。
林昭禎(2013)。「打造在地全球化」的青年就業願景。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社會(評)102-025號。
林昭禎(2013)。評【打造「在地全球化」的青年就業願景】。http://www.npf.org.tw/post/1/12206。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14年6月25日)。
施植明譯 (2010)。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91).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柯惠晴(2013)。都市文化空間政策:台北都市再生引發的另一種藝術介入形式。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泉湖主編(2011)。社區、文化與產業。桃園中壢: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范燕秋(2007)。社區發展與文化創意產業課綱。台北:台師大。台灣師範大學課程計劃。
范譽莉(2001)。對話性創作與公共性之研究-《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作品分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6年3月28日﹚。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得主-藝術家吳瑪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U7NGGAVVk,YOUTUBE。﹙2016年6月12日﹚
張維倫譯(2004)。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David Throsby(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許嘉猷(2004)。布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歐美研究》第三十四卷第三期,357-429。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曾旭正(2010)。地點、場所或所在,論Place的中譯及其啟發。地理學報第五十八期:115-132。
曾旭正(2012)。當藝術走向社區:藝術與「社會/社區」互動的啟發。2012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社會創新與後全球化。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與台灣社會學會主辦。
曾旭正主編(2009)。在社區營造藝術。台南縣官田: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
黃建宏譯(2013)。關係美學。北京:金城。Nicolas Bourriaud (1998) Relational Aesthetics。
新竹縣政府(2010)。公告登錄「蕭如松故居建築群」為歷史建築。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JA09903000001&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menuId=302&siteId=101#01, (2014年6月22日)。
溫明麗(2012)。國家教育大辭書:溝通行動。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272/, (2014年7月29日)。
董維琇著(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國立臺南大學。藝術研究學報第6 卷第2 期,頁27-38。
滕守堯主編,劉悅笛、許中云譯(2010)。全球化的美學與藝術。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蕭如松藝術園區(2012)。蕭如松老師生平簡介。http://hsiao.hchcc.gov.tw/web/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4&Itemid=2,蕭如松藝術園區, ( 2014年6月22日)。
錢乘旦譯(2000)。劍橋藝術史-19世紀。台北市:桂冠。
謝碧娥(2013) 。全球化與文化、藝術發展的矛盾互動。美學與藝術學刊。嘉義,南華大學, 7月第5期:51-70。
羅中峰(2002)。藝術介入社區論。「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的人文風景」論文集,補充資料頁2。藝術介入社區、公共空間的人文風景國際論壇,2002年10月26日27日,台北市社教館、台灣藝術發展協會、竹圍工作室主辦。未出版論文集。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市:五南Martin W.Bauer&George Gaskell(2000).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A Practical Handbook.
龐中英(2001)。全球化進程在反思中修正。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 。解放日報12/12。
蘇昭英、蔡季勳主編(2008)。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文建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