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29.2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任育騰
作者(外文):Jen, Yu-Teng
論文名稱(中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問題形成批判論述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Policy Problem Formation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指導教授(中文):顏國樑博士
指導教授(外文):Yen, Kuo-Liang Ph.D.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博士班
學號:10038007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8
中文關鍵詞: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批判論述分析政策問題形成教育政策
外文關鍵詞:12-year basic education policyexamination-free entrance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policy problem formationeducational poli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8
  • 收藏收藏:0
摘 要
依據政策學理,政策問題形成階段是政策運作的開始階段,包括了公共問題發生、提出、接納及政策問題認定等四個過程。
本研究對十二年國教政策,首先探討「政策問題形成階段」,發現其政策問題認定部分較不明顯。其次,批判分析社會輿論所關注之目標暨方案的政策問題,研究結論如下:1.政策總體目標應思考適度修訂;2.厚植國家競爭力目標宜修訂為「培育人才基礎」的教育目標。3.紓緩升學壓力目標希望紓緩國中升高中之升學壓力,但升學壓力恐將延至高中升大學階段。4.高中職全部免學費,以實踐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本質。5.以「適性入學」代替免試入學,消除「免試卻會考」的衝突。6.藝才或考試入學的特招,均須建立機會均等與嚴謹特色課程。
綜合上述,依據結論對政策制定者與研究者提出教育政策問題之修訂與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olicy theory, the policy problem formation stage refers to four processes, which are public problem happen, problem submit, problem adoption, and policy problem identification.
First, this study was analyzing 12-year basic education policy problem formation stage and found that government hadn’t done the policy problem identification sufficiently. Second, this study took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method, to critique some policy objectives and related program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 1. Overall policy objectives should consider appropriate amendments to facilitate its completion. 2. The objective of improving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revised to educational objective. 3. The objective of relieving pressures from entrance examination will be extended those pressures to the period from senior high school to college. 4. All high schools shall take tuition-free,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essence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5. To use "adaptive entrance" eliminate the conflict of "examination-free entrance but held education test". 6. "The characteristics admission program in enrollment" including "arts and talent" and "examination entrance" must establis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courses".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would giv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nd the researchers some suggestions individually.
目 次
第 一 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0
第四節 名詞解釋與研究範圍…………………………………… 11
第五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步驟…………………………………… 13
第 二 章 教育政策問題形成之內涵與學理基礎…………… 17
第一節 政策問題與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問題……………… 17
第二節 教育政策運作過程的分析模式……………………… 33
第三節 教育政策問題形成的分析架構……………………… 37
第四節教育政策問題形成之中的利害關係人與教育公平…… 43
第 三 章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歷史發展與政策內涵… 53
第一節 國際和國內教育環境的影響………………………… 53
第二節 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歷史發展與政策內涵…………… 56
第三節 十二年國教相關研究與其對本研究之啟發………….. 69
第 四 章 批判論述分析的內涵與學理基礎…………………… 83
第一節論述分析的意義與方法 ……………………………… 83
第二節批判論述分析的理論基礎…………………………… 89
第三節批判取向的政策論述分析…………………………… 96
第 五 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10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10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111
第 六 章 十二年國教政策問題形成與政策目標之批判論述分析123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問題形成之批判論述分析……………… 123
第二節 對總體政策目標進行批判論述分析……………… 132
第三節 厚植國家經濟競爭力的批判論述分析……………… 149
第四節 紓緩過度升學壓力之批判論述分析……………… 163
第 七 章 十二年國教政策方案之批判論述分析 ………… 179
第一節 學費補助方案之批判論述分析……………………. 180
第二節 免試入學方案之批判論述分析…………….……… 191
第三節 特色招生方案之批判論述分析……………………. 210
第 八 章 結論與建議 ……………………………………… 235
第一節 結論 ……………………………………………… 235
第二節 建議 ……..…..…………………………………… 243
參考文獻…………………………………………………………. 249
中文部分 ………………………………………………………. 249
英文部分 ………………………………………………………. 271
附錄 ……………..………………………………………………. 283
附錄一 網路上對十二年國教的民意調查…………………. 283
附錄二 十二年國教之經費需求……………………..……. 284
附錄三 教育施政藍圖:培育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願景285
附錄四 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教的支持度…………………. 286
附錄五 12- 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 287
參 考 文 獻
壹、中文部分
丁志權(2007)。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財政面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58,89-100。
十二年國教:不要變成讓人憂懼的德政。聯合報,〔社論〕。2013/05/01,A2。
中華民國行政院(2006)。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之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臺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行政院(2012)。黃金十年、國家願景。臺北市:作者。
方家敏(2014)。吳思華任教長,籲各校都追求唯一。臺灣醒報。取自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729-61US
王立昇、黃光國、吳武典、孫志麟(2012)。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建議書。國立臺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
王如哲、魯先華、陳榮政、劉秀曦(2009)。教育公平理論與指標建構:期末報告(報告編號:NAER-98-18-D-2-01-00-2-0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王如哲等人(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綜高、高職、五專學校實施特色招生之特色課程規劃研究」研究報告。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計畫編號:NAER-101-05-A-2-05-00-1-14
王佩雯、蕭佳純(2014)。高中職優質化,「憂」不「憂」?訪問臺南市某所高中校長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8-134。
王延煌、張明文(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理念與規劃。教育研
究月刊,205,47-56。
王金國(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免試與嘗試。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120-126)。臺北市:五南。
王湘栗(2010)。教育政策行銷模式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順平(2014)。從國際視野看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之政策。教育資料與研究,112,151-179。
王鼎鈞(2014)。十二年國教怒火,江宜樺指示教育部設置專線疏通。NOWnews,2014/06/12。取自http://history.n.yam.com/nownews/politics/20140612/20140612351335.html
王嘉陵(2011)。如何成為一位好老師-Foucault治理術之反思。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45-60。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第四版)。臺北市:巨流。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田孟婷(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對國中教育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石文南(2013)。私校:盡量配合,未必全盤接受。中時電子報,2013/09/25。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私校-盡量配合-未必全盤接受-213000181.html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2012)。給孩子「真‧十二年國教」。民進黨籍教育文化委員會立委聯合記者會,2012/04/30。取自 http://www.ly.gov.tw/03_leg/0301_main/press_con/pressConView.action?id=7721&lgno=00100&stage=8&atcid=7721
任育騰(2005)。利益團體影響民營化政策制定之研究:以臺灣菸酒公司產業工會聯合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任育騰(2011)。人力資源發展的批判觀點之研究-以警察人員訓練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任雲楠(譯)(2008)。公共行政比較分析(原作者:B. Guy Peters)。臺北市:韋伯。(原著時間:2001)
伍振鷟、陳伯璋(1985)。我國近四十年來教育研究之初步檢討,中國論壇,21(1),230-243。
戎華儀(2014)。國教署:12年國教志願序計分-地方自治。中廣新聞網,2014/07/02。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國教署-12年國教志願序計分-地方自治-041530342.html
江志正(2013)。從倫理角度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特色招生。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3),35-43。
江昭青(2009)。什麼不能實施12年國教。親子天下雜誌,7,60-63。
江清馦(2006)。大溫暖計畫的評析。國政研究基金會報告。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B-095-018.htm
吳天方、吳天元、樊學良(2007)。綜合高中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5(3),1-36。
吳定(1991)。公共政策。臺北市:華視文化。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吳定(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吳定(2013)。公共政策。新北市:國立空中學。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許立一(2011)。行政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武典(2004)。臺灣教育改革的經驗與分析。發表於第一屆香港校長研討會-主題演講。取自http://www.ied.edu.hk/cric/new/principalconference/papers/keynote-taiwan.pdf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昭蓉(2006)。臺灣地區國民教育機會之縣市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家瑩(1990)。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0)。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8)。解讀臺灣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9)。特色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88,145-146。
吳清山、林天祐、高新建、張輝政(2003)。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教學資源及課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教育部。
吳靖國、林騰蛟(2010)。臺灣高等技職教育發展的理論性反思。教育資料集刊,47,1-24。
吳嘉俊(2013)。中部地區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中端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彰化縣。
吳麗貞(2013)。全球競爭力與教育評鑑專業化。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2),49-54。
呂二寶(2012)。家長與學生對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超額比序辦法中校內競賽之公平疑慮及學校的因應辦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呂明哲(2013)。國家、權力與義務:從正義理論觀點出發。教育與社會研究,26,35-82。
宋曜廷、周業太、林秀珊、吳佩嶼、曾芬蘭(2010)。從學校本位評量反思臺灣擴大免試入學方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73-103。
宋曜廷、周業太、曾芬蘭(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入學考試與評量變革。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1-32。
李秀鳳(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制度評等導向予菁英導向的
論述分析。公民訓育學報,22,101-131。
李奉儒(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的理念與內涵。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教育研究(1-23)。臺北市:學富。
李彥謀(2014)。十二年國教爛攤子 多虧綠色縣市挺住。新新聞,1430。取自http://www.new7.com.tw/SNewsView.aspx?Key=%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i=TXT20140730145222V1I&p=
李崗(2012)。「五育均衡發展」的國教理念,終將難以實現!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137-149)。臺北市:五南。
李淑真(2013)。家長對實施十二年國教教育政策認知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李然堯(2003)。關於「十二年國教」的一些說明。教育研究月刊,115,32-39。
李錦旭(譯)(1993)。教育社會學理論。(原作者:Blackledge & Hunt)臺北市:桂冠。(原著時間:1987)。
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臺北市:心理。
沈育如(2014)。家長團體齊聲罵會考。怎麼改?不同調!聯合報,2014/06/13,A6。
周美里(2014)。目標不明、立場不良的「十二年國教」。新世紀智庫論壇,67,76-82。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市:心理。
周祝瑛、劉豫敏、胡祝惠(2013)。從「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
看「十二年國教」。教育資料與研究,109,79-106。
周瑞華(2013)。擺盪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一所國中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教實施看法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子倫(2008)。台灣氣候變遷政策之論述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8,153-175。
林水波(2001)。公共政策新論。臺北市:智勝。
林水波、王崇斌(1996)。公共政策論述的倫理。中國行政評論,6(1),1-26。
林水波、張世賢(2012)。公共政策(第四版)。臺北市:五南。
林火旺(1998)。羅爾斯的正義論。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永豐、郭俊呈(2014)。後期中等教育公平指標。載於陳伯璋、王如哲主編,教育公平(117-147)。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志成(2011)。特色學校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高等教育。
林志成(2013)。特色招生的挑戰與因應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3),17-24。
林志成(2014a)。明年高中免試名額不得低於5成。取自中時電子報,2014/07/22。https://tw.news.yahoo.com/明年高中免試名額-不得低於5成-220137478.html
林志成(2014b)。高中職特招,明10:30放榜。取自中時電子報,2014/08/0/1。https://tw.news.yahoo.com/高中職特招-明10:30放榜-215045593.html
林志成、李重毅(2013)。高中職學校特色發展的歷程、原則與策略。學校行政,85,1-23。
林宜真(2012)。國中及高中職教師對12年國教看法的問卷調查結果。載於2012年11月「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玫君(2010)。我國全國教育會議的歷史回顧與展望(1928-2010)-以體育運動為主軸。學校體育,121,15-24。
林芬妃(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之研究—以竹苗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雨佑(2014)。接教長-吳思華:12年國教大方向正確。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接教長-吳思華-12年國教大方向正確-052201927.html
林秋蘭(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高中職免試入學方式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林倖妃(2014)。十二年國教何去何從?會考為何淪為選填志願的賭局?天下雜誌,551,80-89。
林倖妃、鄧凱元(2014)。我們失去太多,得到太少。天下雜誌,551,92-94。
林書鴻(2013)。高雄市國中生對體適能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項目政策認知與接受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海清(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方案的評析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23,4-15。
林基源(1999)。決策與人生-現代化決策的應用。臺北市:遠流。
林凱衡(2012)。教育改革如何促成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的社會學政策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新發、鄧珮秀(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關鍵議題與解決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09,25-51。
林煥民,(2008)。從正義論觀點看我國教育政策公平性。學校行政雙月刊,57,191-208。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分析。臺北市:巨流。
林萬億(2014)。唯有回到全面免試〔自由共和國〕。自由時報,2014/07/14。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95795
林嘉慧(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覺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與適性輔導知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林慧鈞(2013)。師生家長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認知之研究-以新北市蘆洲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鍾沂(1991)公共政策與批判理論。臺北市:遠流。
林繼生(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下學習領導的實施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229,32-47。
邱美虹(2000)。評介美國評量新標準:科學實作部分。科學教育月刊,228,2-15。
施明發(2012)。學區劃分與免試入學-十二年國教的核心問題及香港制度的啟示。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107-117)。臺北市:五南。
施盈廷、劉忠博、張時健(2011)。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新北市:韋伯。
施能傑(2002)。政府人事政策變革的願景:政策問題、理念、目標與行動議題。載於蘇永欽主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229-260。臺北市:翰蘆。
柯三吉(1998)。公共政策:理論、方法與臺灣經驗。臺北市:時英。
洪仁進(2010)。反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背景、名稱與文本之探究。臺灣教育,662,10-17。
洪若烈(2012)。國民中小學各類課程內涵與取向研析。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重建教育連線(2003)。「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宣言。臺北市:作者。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
研究,58,85-111。
倪炎元(2011)。批判論述分析的脈絡建構策略:Teun A. van Dijk 與 Norman Fairclough 的比較。傳播研究與實踐,1(1),83-97。
孫良誠、盧美貴、張孝筠(2014)。幼兒教育公平指標建構。載於陳伯璋、王如哲主編,教育公平(37-62)。臺北市:高等教育。
徐昌男(2007)。「蘇院長下台了,那…十二年國教呢?」-推動十二年國教政策面臨之現行困境與可行對策之探討。臺灣教育,646,55-59。
徐詠絮(2012)。十二年國教經費推估:104年達高峰。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取自 http://news.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40926
涂端午(2009)。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應用。復旦教育論壇,7(5),22-27。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馬群傑(2011)。公共政策分析。臺北市:巨流。
國立臺立師範大學(2007)。十二年國教專案結案報告。臺北市:作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2001):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育調查報告。臺北市:李連教育基金會。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103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準備就緒。新北市:作者。
張世賢(2011)。公共政策分析。臺北市:五南。
張可婷(譯)(2011)。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臺北市:韋伯。
張育軒(2014)。不平等的根本在於資本:看21世紀資本論,憂臺灣貧富差距〔民意論壇〕。聯合報,2014/11/06,A16。
張佳琳(2010)。美國閱讀教育政策發展之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93,183-216。
張明文(2010)。談免試升學制度-專訪教育部中教司張明文司長。中等教育,61(4),8-10。
張明貴(1998),政策分析。臺北市:五南。
張明貴(譯)(2004)。超越馬基維里-政策分析時代的來臨。(原作者:Beryl A. Radi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0)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盈堃、彭秉權、蔡宜剛、劉益誠(譯)(2004)。批判教育學。(原作者:Barry Kanpol,)。臺北市:心理。
張偉志(2014)。臺中市公立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認知、認同與政策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張國保(2011)。精進人才培育方案的執行成效。臺灣經濟論衡,9(8),34-37。
張國保、李寶琳(2014)。我國技職人才培育的問題與前瞻。教育資料與研究,112,53-76。
張國偉、何明修(2007)。半調子的新自由主義:分析臺灣的高等教育學費政策與爭議。教育與社會研究,12,73-112。
張清溪(1996)。評「高等教育資源分配與學費」。教改通訊,18,83-84。
張源泉(2011)。德國大學理念與教學範式之轉變。當代教育研究,19(2),1-40。
張煌焜(2014)。論述分析方法與傅柯的論述分析研究。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247-271)。臺北市:學富。
張鈿富(1994)。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執行。載於羊憶容、林全編著,臺灣的教育改革(165-198)。臺北市:前衛。
張鈿富、吳舒靜(2008)。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學區劃分探討:政策歷史、考古、系譜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53-78。
張鈿富、溫子欣(2014)。教改20年成效之檢視與反思。教育研究月刊,245,5-21。
教育百科辭典編輯委員會(1994)。教育百科辭典。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1)。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2005 年7 月13 日,
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menu03/sub02/content_020101/03020101_08_01.htm
教育部(2005)。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規劃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a)。臺灣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文件-國民的權利、國家的義務。教育資料集刊-初等教育,33,295-300。
教育部(2007b)。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國家圖書館館訊,96 年第2期,18-21。
教育部(2007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9a)。培養優質專業人力。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9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子計畫4「調整高中職入學方式」、方案4-1「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教育部電子報,385期(2009-11-19)。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385&topical_sn=392&page=0
教育部(2010)。中華民國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程序。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a)。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黃金十年、百年樹人。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1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本)。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a)。中華民國第七次教育年鑑。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七大面向、二十九個方案。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c)。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問答集。2012/09/18。取自http://140.111.34.179/index.php
教育部(2012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開啟孩子無限的可能。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a)。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b)。黃金十年國家願景:各部會優先具體政策。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3c)。教育施政藍圖。臺北市:作者。取自http://english.moe.gov.tw/
教育部(2014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網頁。取自http://12basic.edu.tw/
教育部(2014b)。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就每一個小孩子。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d)。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統計處(2012)。主要國家義務教育概況。取自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International_Comparison/2012/i2012_a-3.xls
曹學仁(2007)。我國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梁雅賀、孫玉中(2014)。從法治國的願景看十二年國教。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70-72。
梁敬賢(2012)。12年國教的首要目的-國家競爭力?菁英教育?臺北市教育e週報,578。取自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EDM=EPS201210
莊玉玲、秦夢群(2010)。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政策之分析與建議。臺灣教育,662,2-9。
莊惠婷(2013)。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憲法建構與檢討(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許民忠(2012)。新加坡義務教育政策特點及啟示。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6),12 1-128。
許立一、陳啟清、林良榮、黃之棟、廖洲棚(2014)。民主與法治。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許添明、何宣甫(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的經費需求與來源。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研究(頁159-178)。臺北市:學富。
許添明、張熒書(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財務規劃的虛與實。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69-100。
許雅筑(2013)。尋求社會共識,召開全國會議,立院通過。聯合報,2013/05/14,A8。
連文烽(2012)。我國國民中小學英語教育政策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盈伶(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方案政策之認知與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郭添財(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國政研究報告。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2462
郭添財、周憲章(2010)。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方案政策評論。臺灣教育,661,30-33。
陳一新、鄧毓浩、陳景堯(譯)(2001)。現代政治與政府(原作者:Alan R. Ball & B. Guy Peters)。臺北市:韋伯文化。
陳至中(2014)。邀縣市長談國教,教部列3議題。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邀縣市長談國教-教部列3議題-041527282.html
陳伯璋(2004)。高等教育:理論與研究指南。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伯璋、王如哲(2014)。教育公平。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伯璋、周志宏、李坤崇、吳武雄(2003)。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理論基礎及比較研究:期末報告。臺北市: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陳志弘(2003)。升學率已150%學生每年還花120 億元補習。[中廣新聞網92/11/18],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取自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ret&s=id=%22TCI0002568157%22.&searchmode=basic&tcihsspage=tcisearch_opt2_search
陳信宏(2012)。國中學生、家長與教師對推行十二年國民教育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陳信智(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追求社會正義目標的解析-以Nancy Fraser重新框架的社會正義理論之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奎憙(2000)。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彥樺(2008)。國中學生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態度之調查研究—以高高屏三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羿汎(2010)。推行十二年國民教育公立高中定位及入學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陳益興、王先念(20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規劃歷程研析。教育研究月刊,158,5-14。
陳清溪(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09,53-78。
陳盛賢(2008)。十二年國民教育之政策論述(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博志(2012)。由王作榮教授對九年國教的批評,看十二年國教。看
雜誌,113。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2/4311
陳智凱、黃啟瑞(譯)(2008)。企業管理。(原作者:William G. Nickels, James M. McHugh, Susan M. McHugh)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
陳雅慧(2012)十二年國教來了:9成5國中老師想變,不到2成有行動。親子天下雜誌,38,108-111。
陳德禹(1996)。行政管理。臺北市:三民。
陳鎰斌(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對高職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麗珠(2006)。從公平性邁向適足性:我國國民教育資源分配政策的現況與展望。教育政策論壇,9(4),101-117。
陳麗珠(2007)。十二年國教學生經費負擔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58,30-38。
陳麗珠、陳順利、陳世聰、葉宗文與林文展(2005)。我國國民教育成本資料建立與分析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計畫。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麗珠、陳順利、陳世聰、葉宗文與林文展(2005b)。我國國民教育成本資料建立與分析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計畫。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傅振宇(2012)。臺北市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規劃之認同及相關意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彭煥勝(2010)。巴納德的教育領導:以美國公共學校為例。高雄市:復文。
曾志超(2002)。終結高職能解決高科技人才問題?國政分析,科經(析)091-031號,國政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TE/091/TE-B-091-031.htm
曾奎輔(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研究-歷史制度論的觀點
(1983-201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曾常哲(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家長支持程度與選校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0。
舒緒緯(2011)。政策問題之研究-以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為例。載於吳清基主編,教育政策與行政新議題,33-59。臺北市:五南。
雅虎時事民調(2014)。請問你對十二年國教的態度是?取自雅虎時事民調網站,2014/06/30。https://tw.news.yahoo.com/pollpage-news/
馮丹白(200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高職教育相關方案評析。教育資料集刊,43,1-18。
黃以敬(2013)。星期專訪-臺聯黨主席黃昆輝︰12年國教應暫緩,幼教技職先改革。自由時報。2013/06/17。取自http://iservice.ltn.com.tw/2011/specials/interview/news.php?no=688888
黃光雄、李奉儒、高淑卿、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原作者:Bogden, R. C., & Biklen, S. K.)。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黃宗仁(2013)。意見領袖與訊息框架對新政策擴散之效果-以十二年國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城、卓民道、林政谷(2012)。十二年國教的核心價值之一:「教育資源重分配的正義」-以臺北市教育經費分配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23,52-66。
黃炳煌(1988)。論「教育自由化」。現代教育,3(1),3-11。
黃家齊(2002)。組織公正與組織公民行為認知型與情感型信任之中介效果。臺大管理論叢,12(2),107-141。
黃瑞祺(譯)(2005)。全球化與第三條路:紀登斯在台灣(原作者:A. Giddens)。臺北市:松慧。(原著時間:1998)
黃筱君(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以立法院公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曙東(2005)。CIPP評鑑模式。載於蘇錦麗主編,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鴻岳(2013)。創新屬性與訊息框架對新政策擴散之效果-以十二年國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廉雅婷(2012)。國民中學教師與學生對十二年國教政策之認知與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1-31。
楊思偉、施明發、許照庸、黃棋楓、黃文振(2003)。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辦理模式之研究: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
楊洲松(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可能的問題及其因應。載於黃政傑主編。十二年國教改革、問題與期許。臺北市:五南。
楊振昇(1997)。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取自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9711
楊振昇(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教育資料研究,21,29-30。
楊振昇、蔡進雄(2013)。國內外人才培育相關政策之比較分析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究報告。取自http://www.naer.edu.tw/files/ 15-1000-5554, c1167-1.php?Lang=zh-tw
楊國賜(2011)。前瞻教育永續發展。臺灣教育,667,2-3。
楊深坑(2002)。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臺北市:心理。
楊深坑(2006)。教育改革研究方法論的回顧與前瞻。教育研究集刊,52(4),141-171。
楊朝祥(2003)。高職教育的重整與再出發。國家政策論壇,夏季號,2008 年4月11日。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302/theme-249.htm
楊朝祥(2013)。釐清十二年國教政策爭議。教育資料與研究,109,1-24。
溫怡玲(2014a)。教育與學習思維的大翻轉。取自遠見雜誌網頁,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5610.html
溫怡玲(2014b)。找到適合自己的高中職,發現人生的價值。取自遠見雜誌網頁,https://tw.news.yahoo.com/找到適合自己的高中職-發現人生的價值-113754520.html
溫明麗(2008)。教育101:教育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高等教育。
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行政革新與政府再造之落實。臺北市:行政院。
詹中原(2002)。政府再造的理論。載於蘇永欽主編,政府再造:政府角色功能的新定位(3-15)。臺北市:翰蘆。
詹郁萱(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文本分析-IrisM.Young差異政治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詹盛如(2007)。十二年基本教育與明星高中的存廢。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尋找國民教育的新方向:十二年國民教育研究(頁91-115)。臺北市:學富。
詹寶菁、黃文定(2008)。英格蘭14-19歲教育改革-朝向終身學習的國民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11(3)。17-42。
漢寶德(2012)。12年國教目標太空洞。取自中國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2091900482.html
管婺媛、鄭閔生(2012)。教育部未闢財源-十二年國教爛帳恐算在技職頭上。取自暨南大學教育論壇(原載於中時電子報-2012/09/16)http://case.ntu.edu.tw/CASEDU/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
翟本瑞、郭家華(2012)。臺灣國小補習教育的階級複製現象。止善,12,3 - 28。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14)。吳思華:十二年國教今年入學分發制度不理想。臺北市教育e週報,673期。取自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EDM=EPS201408221038539O
D
臺北市教師會(2012)。十二年國教高中職入學制度七年級學生支持度。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9341。
劉國兆(2013)。我國邁向頂尖大學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復興(2006)。教育政策的價值分析。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潘慧玲(2003)。緒論:教育改革的脈絡、理念與課題。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教育發展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1-14)。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市:心理。
蔡明學、林信志(2012)。 2011-2012臺灣地區民眾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議題之調查研究。載於2012年11月「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培村、陳麗珠、鍾蔚起(2003)。十二年國民教育經費需求推估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蔡清田(2012)。前瞻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改革。載於洪仁進、陳佩英主編,2020教育願景(263-288)。臺北市:學富。
蔡進雄(2012)。提升人力資本以強化國際競爭力的新住民子女教育政策項目之研究。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NAER-101-10-C-Z-13-00-2-29)。取自 http://wd.naer.edu.tw/project/NAER-101-10-C-2-13-00-2-29.pdf
蔡璧煌(1988)。大聲不見得有理,激情不等於正義。師說,1,4。
蔣偉寧(2014)。教育部業務概況報告。中華民國103年5月29日立法院第8屆第5會期教育及文化、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聯席會議。
鄭世益(2012)。公立國中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鄭勝耀(2014)。弱勢教育公平指標。載於陳伯璋、王如哲主編,教育公平(175-201)。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惠仁(2014)。會考落榜生,他…特招狀元。聯合報。2013/07/23。取自http://udn.com/search/result/2/會考落榜生%20他…特招狀元%20-
鄭新輝,游淑惠、陳弘裕(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入學制度之探討:以高雄區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23,35-51。
鄭瑞瑜(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入學方式制定過程之研究:跨域治理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鄭燕祥(1996)。學校功能的多元性:學校效能研究的新方向。教育研究學報,11(2),175-184。
魯炳炎(2003)。政策合法化與政策網絡-以我國自由貿易港區政策為例。經社法制論叢,32,161-210。
魯炳炎、林玥秀、吳碩文(2010)。從政策論證的技術理性到政策對話的溝通理性-民宿管理政策個案分析。中國行政,82,1-22。
魯筠珍(2013)。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教體適能列入超額比序之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批判教育學導論-校園生活(P. McLaren著)。臺北市:巨流。(原著時間:1997)
賴怡樺(2010)。利害關係人觀點之政策問題建構-以低分上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安瑋(2007)。12年國教:高中職學區以5基測區為基準。聯合晚報,2007/02/27。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9836#ixzz2wxAid0wW
薛承泰(2014)。教改三重奏,教長如何指揮。聯合報,2014/08/17。A14版。
謝石、沈力(譯)(1989)。批判理論(原作者:Hokheimer, Max)臺北市:結構群。(原著時間:1970)
謝明津(2012)。桃園縣高中職教師對推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相關問題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謝明瑞(2011)。黃金十年與十年政綱。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www.npf.org.tw/post/2/10089
謝國清(2012)。免試入學是十二年國教成敗之關鍵。教育研究月刊,223,15-24。
鍾明璇(2014)。十二年國民教育免試入學方案評估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鍾環如(2013)。臺灣英語教育政策批判論述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顏國樑(2003)。我國地方教育政策立法過程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國教學報,15,289-328。
顏國樑(2013)。美國《不讓一位小孩落後法》政策執行:成效、爭議與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26,131-146。
顏國樑(2014a)。教育政策合法化: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顏國樑(2014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規劃運作過程與相關問題。科技部研究報告,臺北市。
顏國樑、任育騰(2013)。透過組織公平與組織信任提升學校效能。教育研究月刊,232,48-64。
顏國樑、任育騰(2014a)。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問題認定之分析與省思。發表於銘傳大學教育暨應用語文學院教育研究所主辦,2014追求高教卓越國際學術研討會-「少子女化與十二年國教對高等教育的衝擊與因應」。
顏國樑、任育騰(2014b)。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問題形成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48,41-56。
顏國樑、宋美瑤(2013)。教育政策制定的價值分析。教育行政研究,3(2),113-143。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原作者:Bauer & Gaskell)。臺北市:五南。(原著時間:2000)
羅媛琦(2012)。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蘇永明(2014)。解構在教育研究中的運用。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225-246)。臺北市:學富。
蘇安婷(2013)。高雄市國中生對體適能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項目政策認知與接受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54,18-31。
蘇鈺楠(2012)。十二年國民教育免試入學問題初探。教育研究月刊,223,25-34。
蘇錦麗主編(2005)。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臺北市:高等教育。

貳、英文部分
Ackoff, R. L. (1974). Redesigning the future: Systems approach to societal problems. N. Y.: John Wiley & Sons.
Alexander, R. J. (2000). Culture and pedagog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primary education. Oxford: Blackwell.
Alvesson, M., & Sköldberg, K. (2009). Reflexive methodology: 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Anderson, J. E. (2003).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5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pple, M. W. (2006). Educating the "right" way: Markets, standards, God, and inequality (2nd ed.). N.Y.: Roultedge.
Ball, S.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Ball, S. J. (1993). What is policy? Texts, trajectories and tool boxes. Discourse, 13(2), 10-17.
Bardach, E. (2000). A practical guide for policy analysis: the eightfold path to more effective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N.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Seven Bridges Press.
Bell, L., & Stevenson, H. (2006). Educational policy: Process, themes and impact. Calgary, AB: Detselig Enterpries.
Best, S., & Kel1ner, D. (1994).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 Y.: The Guilford Press.
Birkland, T. A.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cy process: Theories, concepts, and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making. N.Y.: M. E. Sharpe.
Blackledge, D., & Hunt, H. (1985).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Boston, J. (1996). Public management: The New Zealand model. Auckland,
New Zea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ts, P. W. G. (2013). Design the policy analysis process. In: Wil A. H. Thieesn, & Warren E. Walker, (Ed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New development (pp. 103-132). N. Y.: Springer.
Boudieu, P., & Passeron, J. C. (1970). La reproduction. É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ignement. [ The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 Paris, UK: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 BasicBooks.
Brighouse, H. (2000).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the new selective schooling. Paper presented at Annul Conference 2000, March.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Oxford, England.
Burr, V.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heek, J. (2004). At the margins? Discours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4, 1140-1150.
Clarke, J., Gewirtz, S., & McLaughlin, E. (2000). New managerialism, new welfare? London: SAGE.
Cockran, C. E., Mayer, L. C., Carr, T. R., & Cayer, N. J. (2009). American public policy: An introduction(9th ed). Boston, MA.: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Coleman, J.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1-22.
Collingwood, R. G. (1992). The new leviathan, or, man, society,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Cookson, P. W. Jr. (1995). Goals 2000:Framework for the new educational federalism.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6(3), 405-417.
Dale, R., (1994) .Applied education politics or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ntrasting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cent education reform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Halpin, D and Troyna, B (eds), Researching education
policy: Et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London and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de Leon, P. (1988). The contextual burdens of policy design. Policy Studies Journal, 17(2), 297-309.
Delaney, J. G. (2002). Educational policy studies: A practical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Dery, D. (1984). Problem definition in policy analysis.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Dryzek, J. S. (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n, W. N. (200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3rd ed.). N.J.: Prentice Hall.
Dunn, W. N. (2008).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Dye, T. R. (2007).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2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Edelman, M. (1988).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spectacle. Chicago, IL: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Erasmus lecture hall. (2014). Discourse 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chioulaoshi.org/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Fairclough, N. (2003). Analyzing discourse and text: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10).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inburgh Gate, U.K.: Pearson Education Ltd,.
Firman, H. R. (1993). From policy beliefs to policy choices: The resurgence of tariff retaliation in the U.S. pursuit of fair trade.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13(2),163-182.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N.Y.:Pantheonon.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1: An introduction. London: Allen Lane.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writings,1972-1977. Brighton, Sussex: Harvester Press.
Foucault, M. (2007). What is critique? In: L. Sylvère (Ed.), L. Hochroth (Trans.). The politics of truth (pp. 41-81). Los Angeles: Semiotext(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8)
Fowler, F. C. (2013). Policy studie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An introduction (4th ed.). N. J.: Pearson Education.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Friedman, M., & Friedman, R. (1979). Free to choice: A personal statemen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Garcia, G., & Poston, Jr. D. L. (2008). Methodolog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Retrieved June 01, 2014 from http://www.encyclopedia.com/doc/1G2-3045301531.html
Gasper, D., & Apthore, R. (1996). Introduction: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olicy discourse.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8(1), 1-5.
Gill, R. (2000) Discourse analysis. In: Bauer, Martin W. and Gaskell, George,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A practical handbook. (pp. 172-190).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Grossberg, L. (1987). History, politics, and postmodernism: Stuart Hall and cultural stud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10(2), 61-77.
Haddad, W. D., & Demsky, T. (1994). The dynamics of education policy making.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Hajer, M. (1993). Discourse coalitions an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ractice: The case of acid rain in Britain. In: F. Fisher & J. Forester, (Eds.). The argumentative turn in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 Durkam: Duke Univ. Press.
Hanberger, A. (2001). What is the policy problem?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policy evaluation. Evaluation, 7(1), 45-62.
Harber, C. (2008). Perpetrating disaffection: Schooling as an international problem. Educational Studies, 34 (5), 457-467. ISSN 0305-5698
Hayak, F. A. (1939). Freedom and economic syste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yak, F. A. (1973). Law, legislation and liberty Volume I: Rules and ord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idegger, M. (1962). Being and time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 Trans.). N.Y.: Harper and Row.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7)
Hernadi, P. (1988). Doing, making, meaning: Toward a theory of verbal practic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103(5), 749-758.
Hodge, R., & Kress, G. (1988). Social semio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onig, M. I. (2006). New direction in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N. 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ood, C. (1991).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69(1), 3-19.
Howlett, M., & Ramesh, M. (2003).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sperson, R. E., Golding, D., & Tuler, S. (1992). Social distrust as a factor in siting hazardous facilities and communicating risk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8(4), 161-187.
Kenway, J. (1990) Gender and education policy: A call for new directions.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Kickert, W.J.M. (2008). The study of public management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distinctiveness. dms der moderne staat–Zeitschrift für Public Policy, Recht und Management Heft 1/2008, S. 221-234.
Kickert, W.J.M. (Ed.). (1997).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modernlisation in western Europe.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LeGrad, J. (1990). Equity vs. efficiency. Ethics, 10(3), 554-568.
LeGrad, J. (1991). Equity and choice: An essay in economics and applied philosophy. London: Harper Collins Academic.
Lester, J. P., & Stewart, JR. (2000). Public polic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Levine, C. H., Peters, B. G., & Thompson, F. J. (1990).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allenges, choices, consequences.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Little Brown Higher Education.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CA: Sage.
Lipset, S. M., & Schneider, W. (1983). The confidence gap: business, labor, and government in the public mind. N.Y.: Free Press.
Locke, T. (2004).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U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Lowi. T. J. (1979). The end of liberalism: The second republic of the United States. N. Y.: Norton.
MacRae, D., & Wilde, J. A. (1985). Policy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ajchrzak, A. (1984). Methods for policy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jone, G. (1989). Evidence, argument, and persuasion in the policy proces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cLaren, P. (1995). Critical pedagogy and predatory culture: Oppositional politics in a postmodern er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cLaren, P.(2002).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4th ed.). Boston:Pearson Allyn & Bacon.
Meier, K. J. (1997). Bureaucracy and democracy: The case for more bureaucracy and less democrac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7(3), 193-199.
Miller, D. (1999). Principles of social justice. Harvar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ls, C. W. (1997). The racial contract.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aticchia, C. (1998). Human rights, liberalism, and Rawls’s law of peoples. Social Theory & Practice, 24(3), 345-374.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1992). The 1992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repor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
Newton, K., & Norris, P. (1999). Confidence in public institutions: Faith, culture or performance? Paper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tlanta, 1-5th September 1999. Panel 14-2T, What’s troubling the trilateral democracies? (Co-sponsored by 11-6) Friday 3rd September 1.30-3.15.
Niehoff, B. P., & Moorman, R. H. (1993). Justice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hods of monitoring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69(3), 527-556.
Novelli, L., Kirkman, B. L. & Shapiro, D. L. (1995).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spective. In: C. L. Cooper & D. M. Rousseau (Eds.), Trend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p.15-36), New York: John Wiley.
Nussbaum, M. C. (2000). Women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capabilities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ECD. (1998). Responses to “ Inquiry and description of OECD on Y2K problem / Millennium bug ”.
OECD. (1998). The year 2000: Impacts and action. PUMA(98)10.
Pal, L. (1989).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Ontario: Methuen Publications.
Parker, I. (1992). Discovering discourses, tackling texts. In: P. Ian (Ed.), Discourse dynamics: Critical analysis for social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y. (pp.3-22). London: Routledge.
Parsons, T. (1959). The school class as a social syste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9, 297-318.
peräkylä, A. (2005). Analyzing talk and text. In K. D. Denzin & Y. 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pp.869-886).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eters, B. G. (1996). Models of governance for the 1990s. In: D. F. Kettl, & H. B. Milward (eds.), The state of public management (pp. 15-44).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iketty, T. (2014).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USA: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Potter, J. & Wetherell, M. (1987). Discourse and social psychology: Beyond attitudes and behavior. London: Senge.
Potter, J. (1997). Discourse analysis as a way of analyzing naturally occurring talk. In D. Sliverman,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pp. 144–160). London: Sage.
Quade, E. S. (1989).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 N.Y.: A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
Raiffa, H. (1968). Decision analysis: Introductory lecture on making choices under uncertainty. MA: Addison-Wesley .
Rapley, T. (2008). Doing conversation, discourse and document analysi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coeur, P. (1981). Hermeneutics and human science.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bins, S. T.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Rochefort, D. A., & Cobb, R. W. (1993). Problem Definition, Agenda Access, and Policy Choic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1(1), 56-71.
Rose, N. (1998). Inventing our selves: Psychology, power, and personhood. Cambrdi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ukko, P. (2003). Doing research in cultural studies : An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new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London: Sage.
Schachter, H. L. (1997). Reinventing government or reinventing ourselves: The role of citizen owners in making a better government.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chumpeter, J. (2006). Theorie der wirtschaftlichen. [ Theory of scientifical develoment ]. Berlin: Duncker & Humblot.
Seal, C. (1998). Researching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Self, P. (2000). Rolling back the maket: Economic dogma and political choic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Smith, P. (2001).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 Blackwell.
Spicker, P. (2006). Policy analysis for practice: Applying social policy. Bristol: Policy.
Starks, H., & Trinidad, S. B. (2007). Choose your method: A comparison of phenomenology, discourse analysis and grounded theory.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7(10), 1372–1380.
Starling, G.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making. Chicago, Illinois: The Dorsey Press.
Stone, D. (1997).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N.Y.: W.W. Norton.
Strike, K. A. (1989). Liberal justice and the Marxist critique of education: A study of conflicting research programs. New York: Routledge.
Stromberg, H. (1984). The press law in Sweden. in P. Lahav, ed., Press law in modern democracies. N. Y.: Longmans.
Stufflebeam, D. L., Madaus, G. F., & Kellaghan, T. (Eds.). (2000). Ev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Taylor, S., Rizvi, F., Lingard, B., & Henry, M. (1997).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Thissen, Wil A. H. (2013). Diagnosing policy problem situations. In: Wil A. H. Thieesn, & Warren E. Walker, (Eds.), Public policy analysis: New development (pp. 65-101). N. Y.: Springer.
Torgerson, D. (2003). Democracy through policy discourse. In: M. A. Hajer & H. Wagenaar (Eds.), 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 (pp. 113-138).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owler, P. (2003). Educational policy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011). Focus on secondary education: 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11_Comparing education statistics across the world. Montreal, Quebec Canada: Author.
UNESCO. (2000). Dakar framework for action. Education for all: meeting our collective commitments. Text adopted by the World Education Forum Dakar, Senegal, 26-28 April, 2000.
United Nations. (1948).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org/en/documents/udhr/index.shtml#a26
USA. (1994). 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 One Hundred Third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t the Second Session 25th January, H.R. 1804, 1984. Available at: http://www.ed.gov/legislation/GOALS2000/TheAct/index.html.
van Dijk, T. A. (2011).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Weedon, C. (1987). Discourse, power, and resistance. In C. Weedon (Eds.),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pp.104-131).Cambridge, UK: Blackwell.
Welch, K. E. (2013). The contemporary reception of classical rhetoric: Appropriations of ancient discourse. N. Y.: Routledge.
White, L. G. (1994). Policy analysis as discourse.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13(3), 505-529.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4). Education policy. Retriev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ucation_policy
Wildavsky, A. (1979). Speaking truth to power: The art and craft of policy analysi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Wilensky, H. L. (1975). The welfare state and equality: Structural and ideological roots of public expenditures. Berk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ilson, G. K., & Barker, A. (2003). Bureaucrats and politicians in Britain.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s, 16(3), 349-372.
Wilson, R. (2006). Policy analysis as policy advice. In Michael Moran, Martin Rein, & Robert E. Goodi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ublic policy (pp. 152-168).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ttgenstein, L. (1953).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Wodak, R. (2001). The 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 In: R. Wodak,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p.63-94). London: Sage.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3).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 2014. Geneva: The author.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4).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 2015. Geneva: The author.
Yanow, D., & Schwartz-Shea, P. (2013). Interpretation and metho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interpretive turn (2nd ed.). N.Y.: M. E. Sharp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