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文獻 丁增銓 (2007) 。由「教師專業」談「精進教學能力」﹝電子版﹞。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3,31-33。 中國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編 (2005) 。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臺北市:心理。 中國首都師範大學 (2013) 。教師教育專業設置與培養方案。取自中國首都師範大學,體育教師培訓模塊網址http://www.cnu.edu.cn/pages/info_list.jsp?classcode=70701 王欣薇 (2006) 。臺北市國中體育教師專業角色與效能信念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王登方 (2001) 。國中體育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王誼邦 (1997) 。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臺灣省教育廳 (1994) 。中小學體育教師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臺北市:師大體研中心。 江蕙伶、張繼寧、金裳瑜 (2011,7月) 。美國教師資格檢定。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22。取自 https://tted.cher.ntnu.edu.tw/?p=418 何希慧 (2010)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 (2010年6月30日) ,〈「師資培育政策與專業實踐的反思」國際研討會〉。《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392 吳子宏 (2001) 。國小教師教授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專業能力內涵之探討。國際高等教育體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子宏 (2003) 。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專業能力內涵之因素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吳承恩 (2005) 。國小職前體育教師教育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結構方程式模式(SEM)因果徑路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吳武典、楊思偉、周愚文、吳淸山、高薰芳、符碧真、陳木金與方永泉 (2005) 。師資培育政策建議書。臺北: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秋霞 (2008) 。雲林縣國小體育任課教師專業能力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清山 (2005 )。教師專業倫理準則的內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2,44-58。 吳清山、林天祐 (2003) 。教育專業化。教育研究月刊,112,164。 吳萬福 (2005) 。我國學校體育的現況與未來的課題。學校體育,15(4),88-102。 呂鍾卿、林生傳 (2001)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 19,45-64。 李怡貞 (2011) 。公立高中(職)體育科教師甄選方式與專業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怡貞、林靜萍 (2010) 。高中職體育科教師甄選現況分析(摘要)。Mosston 教學光譜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俊湖 (2007) 。從教師評鑑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資訊,24(1),139-148。 周禾程、周宏室 (1999) 。體育教師觀察系統電腦程式之研發。教學科技與媒體,46,24-35。 周重儒 (1997)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周愚文 (2002) 。教師檢定制度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3,18-23。 林安迪 (2009) 。體育課室管理策略。學校體育,19 (1) ,107-112。 林安迪 (2010) 。中等學校體育科師資職前教育課程現況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林志成 (2011) 。師資培育的危機與生機。教育研究月刊,211,16-27。 林泇淇 (2006) 。初任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民中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林美伶 (2013) 。臺南市國中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國瑞 (2002) 。臺北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九十一年度健康與體育教學評鑑及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林琦鴻 (2006) 。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貴福、盧淑雲 (2003) 。健康與體育活動理論與活動設計。臺北縣:冠學文化。 林靜萍 (2009) 。教育部「中等以下學校體育教師增能計畫」簡介。學校體育,19 (2) ,18-24。 邱怡文 (2008) 。臺北縣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專業能力與進修需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侯銀華 (2005) 。高雄縣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現況及進修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柯嘉興 (2004) 。桃園縣國民小學科層化與教師專業化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洪金水 (2004) 。臺北縣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科教師專業發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師資培育法 (2005) 。全國法規資料庫。取自http://law.moj.gov.tw/。 翁志成 (2003) 。學校體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郝永崴、鄭佳君、何美慧、林宜真、范莎惠、陳秀玲 (譯) (2007) 。有效教學法 (原作者:Gary D. Borich) 。臺北市:五南。 (原著出版年:1992) 。 康美文 (2003) 。新竹市國民小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5(2),27-37。 張世欣 (2010) 。國中體育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及專業能力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茂源 (2006) 。師資培育制度的檢討與展望。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3 (2) ,95-97。 張振章 (2006)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欽隆 (2010) 。臺中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張嘉育 (2010)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 (2010年6月30日) ,〈「師資培育政策與專業實踐的反思」國際研討會〉。《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392 教育部 (2008) 。2008年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0a)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www.edu.tw/people_join.aspx?people_join_sn=13&pages=0。 教育部 (2010b)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90303%E6%95%B4%E9%AB%94%E8%A6%8F%E5%8A%83.pdf。 教育部 (2010c)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www.edu.tw/people_join.aspx?people_join_sn=36&pages=1 教育部 (2011) 。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2)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梁福鎮 (2009) 。德國小學教師職前培育課程研究。師資培育專業通訊,15,5-9。 梁福鎮 (2010) 。當前德國師資培育政策與改革方案研究 。教育科學期刊,9(1),106-119。 莊銀清 (2011) 。專業素養。奇美醫訊,95,5。 許雅惠 (2004) 。國小教師專業知能發展之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0,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0/40-12.htm 許義雄 (1988) 。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臺北市:文景。 許義雄、黃月嬋 (譯) (2001) 。體育教學策略。臺北市:麥格希爾。 (Judith E.Rink,1998) 。 郭諭陵 (2005) 。中小學教師專業化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教育學會 (主編) 。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90-113)。臺北市:心理。 陳弘順 (2006) 社會變遷中體育教師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 (3),99-122。 陳立樺 (2011) 。促進體育教師教學反省能力之途徑,學校體育,21 (3) ,114-117。 陳仲翰 (2011) 。教師專業倫理發展在師資培育過程上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3,69-90。 陳秀枝、謝啟塤 (1995) 。教育心理學名詞彙編。臺北:千華圖書。 陳垣翰 (2005) 。國小體育教師基本專業能力之探討。學校體育雙月刊,15 (4) ,103-109。 陳敬能 (2004) 。體育教師對風險管理之應有的認識。學校體育,14 (4) ,74-81。 陳瑞呈 (2008) 。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嘉雄 (2009) 。桃園縣國小體育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彭小惠 (2002) 。風險管理應用於體育的理論與實務。中華體育季刊,16 (2) ,29-36 程瑞福 (2000) 。臺灣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體育學報,28,123-132。 程瑞福 (2004) 。臺灣地區體育教師專業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大專體育,6 (2),31-42。 黃國義 (1985) 。理想的體育教師。臺北市:體育。 黃暐睿 (2005) 。國小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專業能力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源河 (2010a) 。熔合斷裂:搭起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鴻溝的橋樑。當代教育研究,18 (4) ,1-40。 黃源河 (2010b) 。美國師資培育制度。師資培育專業通訊,19,6-11。 黃源河 (2012) 。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電子報 (2012年04月15日) ,〈各國教師教育制度--美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電子報》,取自:http://192.83.167.156/~TEC/e_paper/e_paper_c.php?SID=38 黃嘉莉 (2003) 。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一德 (2010) 。學校體育活動風險管理與意外發生處理之探討。2010年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楊洲松、紀佳琪 (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機制之研究。載於楊深坑 (主編) ,各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機制 (頁25-38) 。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深坑 (1994) 。德國的實習教師制度。載於楊深坑、歐用生、王秋絨、湯維玲 (合著) ,各國實習教師制度比較(頁93-116)。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深坑、楊銀興 (2003) 。德國教師專業素質與發展。教育論壇東區討論會,臺東縣:國立臺東大學。 楊深坑、謝斐敦 (2008) 。德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主編),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 (頁81-104) 。臺北市:高等教育。 楊宜蓁、林清達 (2010) 。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班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2010教育行政學術研討會論文 (頁1-21),臺東縣:國立臺東教育大學。 楊惠芳 (2010年10月26日) 。六年一貫師培101學年試辦。國語日報,第2版。 楊裕隆 (2006)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對體育教師專業能力認同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8,168-184。 溫超洋 (2005) 。桃園市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專業能力與自我導向學習專業成長之現況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葉至誠 (2000) 。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葉至誠 (2000)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葉憲清 (2000) 。二十一世紀理想的學校體育教師形象。國民體育季刊,29 (1),4-11。 董欣樂 (2011) 。臺北市與金門縣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詹宏基 (2007) 。從國小體育教師甄試如何檢視體育教師專業能力。學校體育,17 (5) ,86-92。 詹棟樑 (2005) 。教師的專業倫理與專業精神。教育研究月刊,132,11-17。 熊召弟 (2010)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 (2010年6月30日) ,〈「師資培育政策與專業實踐的反思」國際研討會〉。《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392 甄曉蘭 (2004) 。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合編) ,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理念、問題與革新(頁53-72)。臺北市:學富文化。 管世弘、羅鴻仁、蔡俊傑 (2012) 。職前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專業能力指標量表之編製。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1,1-18 管培俊 (2009) 。我國教師教育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成就與基本經驗。中國高教研究,2,3-11。 劉正東 (2004) 。國民小學校長專業素養、專業態度、專業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兆達 (2003) 。以體育教師專業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師資。學校體育雙月刊,13 (2) ,100-103。 劉佳鎮 (2008) 。臺北縣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體育專業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天主教私立輔仁大學,臺北縣。 劉佳鎮、陳正專、許又文 (2009) 。臺北縣國小教師對健體領域意涵認知與專業能力相關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 (2) ,77-90。 歐用生 (1996) 。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宗明 (1996) 。體育課風險管理。中華體育,13 (3) ,6-12。 歐宗明 (2001)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差距相關實證研究回顧與分析。大專體育,54,113-120 潘義祥 (2002) 。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 (1) ,263-283 。 潘義祥 (2010) 。高中體育教師專業指標與建構。大專體育學刊,12 (3) ,11-23。 潘義祥、周宏室 (2005) 。運動教育學的教師專業。載於周宏室主編:運動教育學第二版二刷 (頁211-234) 。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蔡濱如 (2004) 。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 (4) ,129-168。 蔡俊傑 (2009) 。職前體育教師專業能力與職前成長背景因素之研究—以臺灣體育學院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學報,22,1-40 蔣淑芳 (2011) 。花蓮縣國小體育教師應具備專業能力與進修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鄧振源、曾國雄 (1989) 。分析層級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 (下) 。中國統計學報,27 (7) ,1-20。 鄭一龍 (2003) 。新竹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有志 (2010) 。體育專業背景國中校長生涯轉換歷程之敘說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武信 (2004) 。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專業知能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鄭金昌 (2007) 教學評量應用在體育教學的探討,學校體育,17 (4) ,62-77 鄭勝耀 (2008) 。美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研究。載於楊深坑、王秋絨、李奉儒 (主編) ,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比較研究 (頁53-78) 。臺北市:高等教育。 鄭勝耀 (2011) 。美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 (主編) ,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現況(頁177-202),臺北市:教育部。 鄭景澤、陳威霖 (2011) 。美國基層教師甄選工具的效度分析。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26。取自https://tted.cher.ntnu.edu.tw/?p=444 鄭詩釧 (2005) 。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麗慧 (2008) 。有效的教學來自有效的教師。國教之友,59 (4) ,62-66。 謝宜君 (2006) 。國中導師之教師專業倫理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謝斐敦 (2011) 。德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主編),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 (頁93-120) 。臺北市:教育部。 謝豐瑞 (2010)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 (2010年 6月30日),〈「師資培育政策與專業實踐的反思」國際研討會〉。《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6》,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392 鍾任琴、黃增榮 (2000) 。中小學教師權能量表編製之研究。朝陽學報,5,345-372。 簡茂發 (1997) 。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資訊研究,5 (3) ,1-13。 顏貝珊、闕月清 (2003) 。體育教師管理行為研究方法之探討。2003臺灣運動教育學會學術論文集。桃園縣:臺灣運動教育學會。 羅天豪 (2011) 。歐盟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載於楊深坑、黃嘉莉 (主編) ,各國師資培育制度與教師素質現況 (頁15-42) 。臺北市:教育部。 蘇中 (2005) 。轉型時期對我國教師教育的幾個問題。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08,122-124。 二、外文文獻 Armi Mikkola (2010) . Research-based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The first ten years after Bologna (PP. 115-120) , Bucureşti: Editura Universităţii din Bucureşti. Ballinger, D. A. (1993). Becoming an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or. Physical Educator, 50(1), 13- 19. Bender, S. J., Neutens, J. J., Skonie-Hardin, S., & Sorochan, W. D. (1997). Teaching health scienc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4th ed.). Bosto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Inc. Darling-Hammond, L. (2000). Reforming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licensing: Debating the evidence.Teacher College Record Volume, 102(1), 28-56. Deutsche Sporthochschule Köln. (2013). Bachelor Lehramt. Retrieved from Deutsche Sporthochschule Köln, Bachelor Lehramt Web site: http://www.dshs-koeln.de/studium/studienplaene/ Edward.(1983).Growth is the name of the gam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ERIC ED293858. Fullan, M. (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3r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raham, G. (2008). Teaching children physical education: Becoming a master teacher (3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raham, G., Metzler, M. & Webster, G.(1991). Specialist and classroom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children’s physical education: A 3-year study.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0, 323-342. Hsieh, F. J., Wang, T. Y., Hsieh, C. J., Tang, S. J., Chao, G. H., & Law, C. K., et al. (2010). A milestone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y in Taiwan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aiwan mathematics teacher (Taiwan TEDS-M 2008). Retrieved from : http://tedsm.math.ntnu.edu.tw/eng/result.htm Joycem, M. H., & Connie, L. B. (1992).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physical educa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n. Kane, R. , Sandretto, S. & Heath, C. (2004). An investigation into excellent tertiary teaching: Emphasising reflective practice. Higher Education, 47, 283–310. KMK (2010). Ländergemeinsame inhaltliche Anforderungen für die fachwissenschaften und fachdidaktiken in der Lehrerbildu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kmk.org/fileadmi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2008/2008_10_16-Fachprofile-Lehrerbildung.pdf Lumpkin, A. (1986).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7,5-11. Malm, B., & Lofgren, H. (2006). Teacher competence and students' conflict handling strategies. Research in Education, 76, 62-73. Mowday, R. T., Steers, R. M., & Porter, L. W. (1979).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4, 224-247. NASPE (2008).National standards & guidelin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Retrieved from: http://www.aahperd.org/naspe/standards/nationalStandards/PETEstandards.cfm Parkay, F.W., & Stanford, B.H. (2010). Becoming a teacher.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Roness, D. (2011). Still motivated? The motivation for teaching during the second year in the professi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7(3), 628–638. Sat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all. Satty, T. L. (1990).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New York: McGraw-Hall. Schempp, P. G. (2003). Teaching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sights on the road to excellenc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hulman, L. S.(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7(1), 1-23。 SKMK (2009). Das bildungswesen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08:Darstellung der kompetenzen, strukturen und bildungspolitischen entwicklungen für den informationsaustausch in europa. Bonn, Germany: Author. Springfield College. (2013). Physcial education teacher licensure program。Retrieved from: http://www.springfieldcollege.edu Thomas, K. T., Lee, A. M., & Thomas J. R. (2008). Physical education methods for elementary teachers (3rd). IL: Human Kine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