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7.218.8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甘尉慈
作者(外文):Gan Wei-Cih
論文名稱(中文):記憶.空間-甘尉慈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The Space of Memory-Art Works by Gan Wei-Cih
指導教授(中文):黃銘祝
張晴文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Ming-Jhu
Jhang Cing-W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
學號:10024408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4
中文關鍵詞:記憶空間道路
外文關鍵詞:memoriesspaceroad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收藏:0
本創作論述探討空間與自我記憶的相互關係,研究時間為2010年至2013年的創作。筆者將個人生活的記憶空間,以創作、日誌的方式進行分析與探尋。

  本論述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由道路喚醒自身對於搬家的回憶為發端,探討道路如何呈現人際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的曖昧狀態,以及創作如何揭示隱藏在空間背後的自我投射。第二章,「學理基礎」,引用卡西爾(Ernst Cassirer)的知覺空間、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空間的再現、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所提出的迴盪,藉此探討大眾意識對空間的感受。同時分析作品形式(道路)與內容(記憶)並探討與本研究內容相近的藝術家,柯洛(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本.阿倫森(Ben Aronson)、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的作品,分析其創作理念。第三章,「創作理念與形式技法」,筆者將人類對空間的感受聚焦到自己過往的空間經驗,並敘述道路與自身的關聯。在形式技法上,探討「灰」、「覆蓋」、「磨」三種表現方式與自我性格之呼應。第四章,「作品分析與詮釋」,在「記憶.道路」系列中,筆者以記憶中的原風景、記憶與遺忘,如何藉由創作抒寫筆者在過往原生家庭的生命經驗,並且闡述這些已消逝的經驗如何影響筆者在題材上的選擇。在「心象.空間」系列中,筆者思考創作中對媒材的操作、繪畫的手感,而使用拼湊的取材方式來補償「記憶.道路」系列對詮釋記憶的不完全。最後,分別解析作品間的創作歷程、與作品形式上的整理。第五章,「結論」,總結各系列作品的創作理念、與作品形式上的價值,對整體研究之審視。本創作研究不斷藉由創作發現潛意識中的自己,也發覺對於自身本質的探尋尚未完結,期許未來仍要抱有敏銳及創作之心。
This creative study narrates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space and personal memories, covering all the art works made from 2010 to 2013. The personal memories in life are all analyzed and examined in creative forms and journals.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sets off from the recollection of moving home sparked off by roads, explores the ambiguous gathering and scattering of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reveals the self projection that is concealed behind the space. In chapter two, titled Theoretical Basis quotes the perceptual space by Ernst Cassirer,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by Henri Lefebvre, and the retentissement by Gaston Bachelard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ing the public sense of space. Simultaneously, the analysis over the form of this art work (roads) and content (memories) as well as the creative idea in the art works containing contents similar to this study are made; examples are works by 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 Ben Aronson and Marina Cruz. In Chapter 3: Creative idea, forms of techniques, the humankind’s sense of space is made focused on my past spatial experi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ads and oneself is narrated. In terms of the forms of techniques, “grey”,”coverage”, “grinding” are the three expressive forms that echo with my own personality. In Chapter 4: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works, in the series work “Memories .Roads”, using the original views in mind, the memories and the forgotten parts, I express the past life experiences in my family-of-origin and explicit how these bygone experiences have affected my choice of subjects. In “Imageries .Space”, while considering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media and the hand-on sensory of painting, I use a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to make up the incomplete interpretation of memories represented in “Memories.Roads“ and in closing, analyze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arrange the art form respectivel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concludes the creative ideas behind various series artworks, the values of art forms and an overall examination of my study. This creative study is a discovery of my subconscious self through a continuous creative process, and a yet-to-complete investigation of my essential self. I expect to keep upholding a keen and creative heart in the future.
目次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附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五節  小結 8
第二章  學理基礎 9
第一節  空間與人 9
第二節  路與藝術家 15
第三節  記憶風景 23
第四節  小結 26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形式技法 27
第一節  空間與我 27
第二節  道路與我 34
第三節  形式技法 38
第四節  小結 46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詮釋 48
第一節  「記憶.道路」系列 48
第二節  「心象.空間」系列 66
第三節  小結 78
第五章  結論 79

【參考書目】 82


附圖目次

(圖1)甘尉慈 2011年於金變堂「除此之外」展覽現場。 2
(圖2)柯洛 亞維瑞城 1835-1840 油彩、畫布 51×48cm  17
(圖3)柯洛 賽夫勒的道路 1858-1859 油彩、畫布 34×49cm  18
(圖4)柯洛 維拉達福瑞的小徑與池塘 1872 油彩、木板 50.2×61cm  19
(圖5)柯洛 亞維瑞城的房屋 1840 油彩、畫布 35×26.5cm  19
(圖6)本.阿倫森 穿越 1986  oil on panel 57×46 inches  21
(圖7)本.阿倫森 封閉的坡道 2010 oil on linen 84×74 inches ------------------- 21
(圖8)本.阿倫森 在舊金山小丘般的街道 2006  oil on panel 67×48 inches  22
(圖9)瑪麗娜.克魯斯 挑高的儲藏室 2012 油畫、畫布 208.3×165cm  25
(圖10)瑪麗娜.克魯斯 洪水導致的低矮天花 2012 油畫、畫布 150×200cm 25
(圖11)甘尉慈 植入暖意 2010 複合媒材、燈箱 28.2×36.7×16.2cm  30
(圖12)甘尉慈 喚起地平面下 2010 複合媒材、燈箱 28.2×36.7×16.2cm  30
(圖13)筆者2014年2月11日於日本北海道旅遊時所拍攝之照片。 32
(圖14)甘尉慈 〈定位直角坐標〉創作過程圖1→2→3 2011 複合媒材、畫布 30×45cm --------42
(圖15)甘尉慈〈沿著地平線飛行II〉創作過程圖一  43
(圖16)甘尉慈〈沿著地平線飛行II〉創作過程圖二  43
(圖17)甘尉慈 〈路—綿延狀態之二〉(局部) 45
(圖18)〈沿著地平線飛行I〉之創作參考圖,筆者攝於2010年9月。 50
(圖19)甘尉慈 沿著地平線飛行I 2010 複合媒材、畫布 45.5×53cm  52
(圖20)甘尉慈 沿著地平線飛行II  2010 複合媒材、畫布 33×45.5cm  53
(圖21)甘尉慈 地平線行駛 2010 複合媒材、畫布 38×45.5cm  54
(圖22)甘尉慈 沿著地平線飛行III 2012 複合媒材、畫布 30×50 cm  54
(圖23)甘尉慈 沿著地平線飛行IV 2013 複合媒材、畫布 52.8×72.5cm  56
(圖24)甘尉慈 沿著地平線飛行V 2013 複合媒材、畫布 35×35cm  57
(圖25)甘尉慈 這裡禁止通行 2010 複合媒材、畫布 72.5×91cm  59
(圖26)甘尉慈 下雨天的空氣 2010 複合媒材、畫布 41×53cm  60
(圖27)甘尉慈 漫延白色水氣 2011 複合媒材、畫布 31.2×41cm  61
(圖28)甘尉慈 草場的羊棲息 2011 複合媒材、畫布 72.5×91cm  63
(圖29)甘尉慈 一盞茶時間 2011 複合媒材、畫布 72.5×91cm  64
(圖30)甘尉慈 定位直角坐標 2011 30×45cm 複合媒材、畫布  65
(圖31)甘尉慈 小居家-屬於我的小角落I 2012 16×21cm 攝影  67
(圖32)甘尉慈 小居家-有妳真好 2012 16×24cm 攝影  67
(圖33)甘尉慈 路-綿延狀態之一 2013 複合媒材、畫布 35×60cm×3  70
(圖34)甘尉慈 路-綿延狀態之二 2013 複合媒材、畫布 38×45cm  72
(圖35)甘尉慈 路-綿延狀態之三 2013 複合媒材、畫布 20×30cm×7  73
(圖36)甘尉慈 路-綿延狀態之四 2013 複合媒材、畫布 35×122cm  75
(圖37)甘尉慈 路-綿延狀態之五 2013 複合媒材、畫布 40×92cm  77
參考書目

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 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03。
Charles Baudelaire,《人造天堂》,葉俊良 譯。台北:臉譜出版社,2007。
Kent C. Bloomer、Charles W. Moore,《人體‧記憶與建築》,葉庭芬 譯。台北:尚林出版社,1981。
Susi Bohdal,《阿蓮娜、老鼠和巨貓》,張莉莉 譯。台北:格林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
Ernst Cassirer,《人論》,結構群 譯。台北:志龍印刷有限公司,1989。
Carl G. Jung,《人及其象徵》,龔卓軍 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Jon Krakauer,《阿拉斯加之死》,莊安淇 譯。台北:天下遠見股份有限公司,1998。
Jack London,《野性的呼喚》,陳靜芳 譯。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9。
Margaret Wertheim,《空間地圖》,薛絢 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
大江健三郎,《如何造就小說家與我》,王志庚 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
王天佑,《輕鬆學九型 實用九型人格學》。台北:榮益出版有限公司,2011。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 創造.視覺與造形心理》。台北:北市美術館,1991。
甘尉慈創作日誌(2011/1/20、2010/12/22、2013/4/5),未發表。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高宣揚,《佛洛伊德主義》。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頁51。
幾米,《月亮忘記了》。台北:格林文化出版社,2001。
陳英德、張彌彌,〈德國當今身價最高的畫家-傑哈.利希特八十回顧展全貌〉。《藝術家》448期(2012.9),頁330-361。
黃仁達,《中國顏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
黃光男,《農情楓丹白露: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潘襎,《世界美術全集-巴比松與寫實主義繪畫》。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藍麗娟,《跟著安藤忠雄看建築》。台北:天下雜誌,2008,頁26。
蘆原易信,《街道的美學》,尹培桐 譯。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聖經》和合本。台北:聖經資源中心出版。


網路資料

Jan Sjostrom,“Painter Ben Aronson uses light to capture modern city life-Realism, abstraction combine in his works, now on loan at Ann Norton Scapture Gardens”,2013.
http://www.palmbeachdailynews.com/news/news/world/painter-ben-aronson-uses-light-to-capture-modern-c/nTmG5/(2013/12/14)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羊圈的比喻要義解法如何?〉。http://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BibleQA.asp?CID=1&SID=4&QAID=144(2014/7/2)

彭佳慧,〈家屋意象與時空場景的縫合–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的回憶之泉〉,2012。
https://workspaces.acrobat.com/app.html#d=I8KAs5hCjBvW9fBdw7fhKw(2013/11/29)

〈柏格森之生命哲學〉。
http://tw.myblog.yahoo.com/jw!w3Hp.6eRGRUnhSAE9Fo-/(2012/4/1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