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政部統計處(2013)。102年第34週內政統計通報(102年1-7月嬰兒出生狀況統計)。2014年1月29日檢索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7704&page=1 方金雅(1997)。國小學生一般字彙知識與認字能力之相關研究。國教學報,9,211-249。 王鳳霞(2012)。母語教學啟示下的「語文分進、識寫分流」對外漢字教學策略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山東省。 江新(2001)。外國學生形聲字表音線索意識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56,68-74。 江新(2003)。不同母語背景的外國學生漢字知音和知義之間關係的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6,51-57。 江新(2004)。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國學生漢字書寫錯誤研究。世界漢語教學,67,60-70。 江新(2007)。「識寫分流、多識少寫」漢字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80,91-97。 杜同惠(1993)。留學生漢字書寫差錯規律試析。世界漢語教學,1。 余佳娟(2007)。歐美外籍學生漢字字形相似判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孟峰(2011)。國小學童對於中文字形音義結構之認知與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邢怒海(2010)。世紀之交的形聲字形旁研究。現代語文,3,11-13。 肖奚強(2002)。外國學生漢字偏誤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 林芳郁(2010)。組字規則以及聲韻運作對國小學童字詞辨識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吳宜貞、黃秀霜(2004)。由中文造字原則探討學童認字發展。教育心理學報,3(1),1-12。 吳惠美(2010)。部首識字教學對弱勢學童閱讀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吳瑞屯(1990)。中文字辨識歷程的個別差異分析。中華心理學刊,32,63-74。 吳嘉芬(1998)。部首覺知對兒童認字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璧純、方聖平(1988)。以中文字形的概念區變性探討字詞辨識的基本單位。中華心理學刊,33,9-19。 施正宇(2000)。外國留學生形符書寫偏誤分析。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志偉、顏乃欣(1995)。中文字的心理歷程。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基礎第一卷(29-76)。台北:心理出版社。 柯華葳(1999)。閱讀能力的發展。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基礎第三卷(84-119)。台北:心理出版社。 宣崇慧(2007)。二年級學童讀字相關認字因素及提取發音訊息的習字表現之探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2(3),17-37。 洪儷瑜(1997) 。「漢字視知覺測驗」編制初步報告。師大學報,42,59-73。 洪儷瑜、王瓊珠、張郁雯、陳秀芬、陳慶順(2006)。常見字流暢性測驗。台北:心理出版社。 高千惠、胡志偉、曾昱翔、羅明(2009)。從校稿失誤探討中文閱讀的單位。中華心理學刊,51(1),21-3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唐山出版社。 黃沛榮(2012)。漢字部首及其教學問題。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4,19-44。 黃惠美(1993)。國小學童對漢字「一般字彙知識」的習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黃雅萍(2008)。部件教學法在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性及其應用層面探討。國教新知,55(1),63-67。 陳烜之(1984)。閱讀中文時對部件偵測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26(1),29-34。 陳學志(2011) 。中文部件組字與形構資料庫之建立及其在識字教學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011,43卷,閱讀專刊,269-290頁。 教育部(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4年11月10日檢索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1997)。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資料字詞頻統計報告(臺灣學術網路三版)。台北:國語辭典簡編本編輯小組。 尉萬傳(2004)。東南亞華裔留學生漢字偏誤綜合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廣州市。 裘錫圭(1978)。漢字形成問題的初步探索。中國語文,3,162-171。 曾志朗(1991)。華語文的心理研究:本土化的沉思。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舒華、曾紅梅(1996)。兒童對漢字結構中語音線索的意識及其發展。心理學報,28(2),160-165。 程祥徽、田小琳(1992)。現代漢語。台北:書林。 廖晨惠、林盈甄、白鎧誌(2011)。國小三年級識字困難學生一般字彙知識之探究。測驗統計年刊,第19輯,17-31。 榮榮(2005)。印尼學生形聲字聲旁、形旁意識發展進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市。 蔡佳蓉(1991)。中文詞意觸接歷程中單字形碼、音碼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鄧中階(2005)。外籍配偶的成人教育需求之探索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桃園縣。 鄭昭明、陳學志(1991) 。漢字簡化對讀寫的影響。華文世界,62,86-104。 賴明德(2003)。中國文字教學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龍異騰(2003)。基礎漢字學。台北市:洪葉文化出版社。 韓布新、林仲賢(1995)。論漢字部件與英文字母的認知對應關係。心理科學,18,334-336。 Anderson, R. C., Li, W., Ku, Y., Shu, H., & Wu, N. (2003). Use of partial information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charact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 52-57. Chan, C. K. & Siegel, L. S.(2001). Phonogical processing in reading Chinese among normally achieving and poor rea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80, 23-43. Cheng, C. M. & Huang, H. M. (1995). The acquisition of general lexical knowled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school children. Paper presented to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Other Asian Language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Chung, F. H.-K., & Leung, M.-T. (2008). Data analysis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primary school corpora of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s. Clinical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22(4-5), 379-389. Fang, S. P., & Wu, P. (1989). Illusory conjunctions in the perception of Chinese charart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5(3), 434-447. Healy, A. F. (1976). Detection errors on the word: Evidence for reading units larger than lett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 235-242. Ho, C. S.-H., Ng, T.-T., & Ng, W.-K. (2003). A“radical”approach to reading development in Chinese: the role of semantic radicals and phonetic radicals. 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 35, 849-878. Hoosain, R. (1991). Psycholinguistic implications for linguistic relativity: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Hillsdale. NJ: Erlbaum. Ku, Y. M., Anderson, R. C., Li, W. L., Wu, X. C., & Hao, M. L. (2003). Visual chunking skills in Chinses character reading.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Perfetti, C. A. & Zhang, S. (1996). The universal word identification reflex.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33, 159-189. Shu. H., & Anderson, R. C. (1997). Role of radical awareness in the character and word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ildren.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2, 78-89. Shu. H., & Anderson, R. C. (1999).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In J. Wang, A. W. Inhoff, & H.-C. Chen(Eds.), Reading Chinese Script: A Cognitive Analysis(pp. 1-1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Shu. H., Anderson, R. C., & Wu, N. (2000). Phonetic awareness : Knowledge of orthography-phonology relationships in the character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 56-62. Shu. H., Chen, X., Anderson, R. C., Wu, N. & Xuan, Y. (2003). Properties of school Chinese: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to read. Children Development, 74(1), 2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