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146.16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吉田光
作者(外文):Hikaru Yoshida
論文名稱(中文):日治時期台灣兒童閱讀文化之考察-在台灣發行的兒童雜誌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Children’s Reading Culture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aiwan
指導教授(中文):邱德亮
李丁讚
指導教授(外文):Der-Liang Chiou
Ding-Tzann Lii
口試委員(中文):許佩賢
游珮芸
口試委員(外文):Peih-Sien Hsu
Pei-Yun 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學號:103142422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2
中文關鍵詞:日治時期台灣兒童閱讀文化兒童雜誌閱讀文化史兒童觀
外文關鍵詞:Japanese colonial periodTaiwanChildren’s reading cultureChildren magazineHisory of reading cultureThe attitude for childre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兒童之閱讀文化為研究主題,由閱讀文化史的觀察角度,瞭解日治時期台灣兒童的閱讀形態。並且,以日治時期台灣所發行的兒童雜誌為例,探討在台發行的兒童雜誌的特徵、以及兒童文化活動從事者對於台灣兒童的「兒童觀」。

首先,透過學校教育的普及、識字率、公學校教育政策等重要社會指標,梳理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瞭解台灣兒童的語言情況以及兒童雜誌讀者的身份構成。

其次,本文探討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活動從事者如何看待台灣兒童此命題。以近代日本兒童文學發展與其「兒童觀」之變遷的分析為出發,透過日治時期台灣教育研究雜誌《第一教育》等史料的回顧,試圖瞭解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從業者向台灣兒童的「兒童觀」。

再次,本文透過日治時期在台所發行的兒童雜誌和「內地」日本發行的兒童雜誌《少年俱樂部》的比較分析,瞭解日本與台灣兒童雜誌的不同之處,以及,殖民統治之下台灣兒童雜誌的特徵。

最後,以閱讀史、書籍史的觀察角度,考察日治時期台灣兒童的閱讀形式。起因於特別的語言情況,日治時期台灣兒童書籍的閱讀行為當中,「大人讀者」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此外,透過史料回顧等過程,瞭解兒童書籍的閱讀空間,以掌握日治時期台灣兒童的閱讀行為。
This study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children’s reading culture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based on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system under the colonial situation, lifestyle and reading space in Taiwan, 1910-1930. Furthermore, the study trie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participants for children cultural movement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rough the children’s magazines that was published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aiwan.

I use reading culture history method to realize children’s reading culture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especially the method of “writer, contents and reader” from Robert Escarpit: “Sociologie de la litterature”.

At first, this study tries to realize potential readers of children literatur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ummarizing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in Taiwan, including literacy of Japanese language, percentage of school attendance, public policy for school education and other important social indicators.

Secondly, this study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participants who participated children's cultural movement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aiwan. I reviewed historical dates, for example, educational journal “Daiichi-Kyoiku”, which was published in 1923. As for my research,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writers in children’s magazines, includi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the staff of governor and professional soldier.

Reading culture among the children in Taiwan originated from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attitude for children" und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n,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ldren magazine which was published Taiwan and Japan, explore the unique constitute of children magazine in Taiwan. At last, in the viewing angle of reading history, examine reading space among Taiwanese childre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先行研究回顧與研究課題 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殖民地台灣兒童書籍與其「兒童觀」 7
第一節 問題背景――台灣近代教育變遷 7
第二節 近代日本兒童書籍與其「兒童觀」 12
一、日本兒童雜誌的出發點與「兒童觀」的成立 12
二、 日俄戰爭後的兒童文學與「兒童觀」――「少年」的分化 16
第三節 日治時期台灣兒童雜誌與其「兒童觀」 18
一、 台灣兒童雜誌的成立背景 18
二、 《第一教育》投稿者與其「兒童觀」之分析 19

第三章 台灣兒童雜誌的特徵-內容、讀者、作者之分析 27
第一節 吉川精馬與兒童雜誌《台灣兒童世界》、《學友》 28
一、 吉川精馬(?〜1926年) 28
二、 雜誌大要 29
三、 吉川精馬主編《兒童世界》《學友》之內容分析 36
第二節 宮尾進與兒童雜誌《台日兒童新聞》38
一、 宮尾進(生没年不詳) 38
二、 《台日兒童新聞》編輯思維 40
三、 《台日兒童新聞》概要 41
四、 《台日兒童新聞》内容分析 41
第三節 楊天送與兒童雜誌《台灣少年界》45
一、 揚天送(生没年不詳) 45
二、 雜誌大要 46
三、 楊天送之編輯思維 47
四、 《台灣少年界》之作者群像 48
五、 《台灣少年界》內容分析 48
六、 《台灣少年世界》內容小結 50
小結 52

第四章 《少年俱樂部》與在台灣出版的兒童雜誌之比較研究 52
第一節 《少年俱樂部》的特徵 52
一、 《少年俱樂部》簡介 52
二、 《少年俱樂部》的「偉大人物」與讀者們 54
第二節 《少年俱樂部》之內容及讀者分析 55
一、 《少年俱樂部》描寫的少年圖像 55
二、 台灣兒童的《少年倶楽部》閱讀方式 58
三、 《台灣少年界》的「偉大人物」與讀者們 59
第三節 《少年俱樂部》與日治時期台灣兒童雜誌之廣告比較 60
第四章小結 64

第五章 日治時期兒童之閱讀形式探討 65
第一節 近代日本兒童閱讀形式之變化 65
第二節 台湾児童的閱讀形式的考察--日治時期兒童雜誌為例 67

第六章 日治時期在台兒童之閱讀空間分析 70
第一節 日治時期兒童閱讀空間—書店、二手書店 70
一、 書店、二手書店 70
第二節 日治時期兒童閱讀空間—圖書館、巡迴書庫 72
一、 日治時期台灣之近代圖書館 72
二、 巡迴書庫 75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77

參考文獻 81
(一) 中文專書

Escarpit, R.,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1990。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
邱各容,《台灣近代兒童文學史》,台北:秀威資訊,2013。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
張圍東,《走進日治台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5。
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台北:玉山社,2007。
謝鴻文,《疑視台灣兒童文學的重鎮桃園縣兒童文學史》。台北:富春文化,2006。

(二) 日文專書

Philippe Ariès著杉山光信・杉山恵美子譯,《<子ども>の誕生:アンシァン・レジーム期の子供と家族生活》。みすず書房,1980。
内田雅克,《大日本帝国の「少年」と「男性性」少年少女雑誌に見る「ウィークネス・フォビア」》。明石書店,2010,頁78。
沖田信悅,《植民地時代の古本屋たち―樺太・朝鮮・台湾・満洲・中華民国 空白の庶民史》。寿郎社,2008。
加藤秀俊、前田愛,《明治メディア考》。河出書房新社、2008。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講談社,1980。
吳密察編,《記憶する臺灣 : 帝國との相剋》。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
清水文吉,《本は流れる―出版流通機構の成立史》。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1991。
Roger Chartier 、長谷川輝夫譯,《書物の秩序》。文化科学高等研究院、1993。
加藤謙一,《少年倶楽部時代―編集長の回想》。講談社,1968年。
Roger Chartier、福井憲彥譯,《読書の文化史テクスト・書物・読解》。新曜社,1992。
鳥越信,《日本児童文学史研究》。風濤社,1971。
鳥越信,《初めて学ぶ日本児童文学史》。ミネルヴァ書房,2001。
永嶺重敏,《雑誌と読者の近代》。日本エディタースクール出版部,1997。
前田愛,《近代読者の成立》。岩波現代文庫,1993。



(三) 英文專書

Lucien Febvre, Henri-Jean Martin《The Coming of the Book: The Impact of Printing, 1450-1800》(Verso,2010)
Martyn Lyons 《The Histor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Palgrave Macmillan, 20010)

(四) 論文

Sayaka Fujii,<少年雑誌に描かれた〈少年〉--『少年倶楽部』を中心に>,《文化學研究》12號。日本私立日本女子大學文化學會,2003。
八木明美,<小川未明の童話における「童心」と子ども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研究発表論文抄録 (26)》。日本保育學會,1973。
王雅珊,《日治時期台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史考察—》(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李佳卉、博欣奕,<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日文舊籍《第一教育》雜誌(1924-1935)題解>,《臺灣學研究》。國立台灣圖書館,2010,頁163。
中島利郎,《台湾最初の児童文学家:西岡英夫研究序説―大正期台湾におけるお伽事業の創始》,2015, http://www.shotoku.ac.jp/data/facilities/library/publication/gaigo54-6.pdf, 2015年10月20日下載。
弘谷多喜夫、広川良子,《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朝鮮における槌民地教育政策の比較史的研究》,1973,
http://eprints.lib.hokudai.ac.jp/dspace/bitstream/2115/29085/1/22_P19-92.pdf, 2015年10月22日下載。

(五) 台灣總督府資料

《台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周年紀念寫真帖》,臺北師範學校 , 1926。
金關丈夫,《臺灣文化論叢》,臺北:清水, 1933。
《台灣總督府學事年表》,臺湾總督府文教局。
《私立石坂文庫年報》,基隆 : 石坂文庫 , 1910-1924。
《臺灣教育》期刊雜誌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