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205.9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青紟
作者(外文):Chang, ching Jin
論文名稱(中文):台灣現代詩「鄉愁」意象研究──以余光中、席慕蓉容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Nostalgia” Imagery in Taiwan’s Modern Poetry ──A Case Study of Yu Guang-Zong and Xi Mu-Rong
指導教授(中文):陳芷凡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h Fan
口試委員(中文):王惠珍
林以衡
口試委員(外文):Wang, hui zhen
Lin,yi 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班1
學號:102141505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鄉愁意象地方感感情結構認同
外文關鍵詞:Nostalgiaimagerythe sense of placeemotional structureident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
  • 收藏收藏:0
摘要
本文以余光中、席慕蓉二人詩作有關鄉愁的品為研究範圍,從「地 理學」的視角出發,輔以段義孚 (Yi -Fu Tuan) Fu Tuan) Fu Tuan) 、雷蒙威廉斯 、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Raymond Williams) (Raymond Williams)、巴 舍拉 (Gason Bachela) Gason Bachela)Gason Bachela) Gason Bachela)Gason Bachela) Gason Bachela) Gason Bachela)……等 ……等 人的 理論、解釋作家如何從地方感,發展成為對群體及 文化的認同;建立「地方」到鄉愁中書寫關係,釐清余光、席慕蓉愁書寫及世代差異、中國結與台灣的矛盾,並依歷史地理文化認同四向度比較他們在「鄉愁意象」的不同點;最後歸納出二位詩人因其性別、族群差異,在詩作內容 、文學技巧上 呈現他們「鄉愁書寫」的特殊性。
研究結果發現:這 二位詩人 由於都具有深厚中文的 素養,並繼承古典學意境, 作品有不少相似的模式:或緬懷故鄉歷史、擁抱土地芬芳感嘆家 國經歷的滄桑變化 、以及文的渴慕、認同意念。
從二人 現代詩的「鄉愁意象」產生了下列義:一、 大時代遷徙的 歷史見 證: 余光中與席慕蓉他們寫那一段下時空及兩岸開放後的鄉愁記憶, 余光中在 美國開始遇見他者,藉由人的凝視與 異國文化 來觀照自身,而產生了強烈民 族的情感,拒絕融合於美國文化;席慕容則 顯現 面對滿 /漢對立時產生內心掙扎及 留學生涯的孤獨之感。 二、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上的意義:懷鄉為裡 的一支,鄉愁書寫豐富了台灣文學內容。三、意象重層性與關聯: 歷 史鄉愁是地方記憶的累積;理對感受文化人民潛意識;認同鄉愁是地方人民心靈的歸屬。 當地景改變,會造成歷史的斷裂、因而產 生文化的失憶與認同茫然。四、中國意象殊異: 余光中的鄉愁書寫喜以 典故為歷史人物、戰爭的意象 ;以土地上的 植物、氣候長城,為理意象 ;以藝術品為文化的意象 ;以異國的書寫反激民族自尊為認同意象;席慕 蓉的鄉愁書寫則是以月亮、沒有年輪樹,代表其時間永恆 ;以長城、塞外風 光,代表地理的意象 ;以 蒙古語文、馬鞍,代表其化意象;與大雁的對話帶 出家國之思,為認同的 意象,二人在題材上呈現鮮明的對照。 五、重新面對想像 中的故鄉─愁衍變與再定義: 兩岸開放後, 余光中的鄉愁是一種再也回不 去的感傷;席慕蓉踏上蒙古高原,如癡醉但又為族人面臨土地浩劫困境而
Study on “Nostalgia” Imagery in Taiwan’s Modern Poetry
—A Case Study of Yu Guang-Zhong and Xi Mu-Rong

Graduate Student: Chang, Ching-Jin Advisor: Chen, Chih-Fan

Graduated Program of Taiwan Studies for In-service Teacher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poems of Yu Guang-Zhong and Xi Mu-Rong regarding nostalg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geography,” supplemented by the theories of Yi-Fu Tuan, Raymond Williams, Gason Bachela and so on to explain how these writers started from the sense of place to develop into group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to build the writing relation of “places” to “nostalgia.” Meanwhile, the author intends to clarify the nostalgia writings and generation differences of Yu Guang-Zhong and Xi Mu-Rong, and their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hina complex and Taiwan complex. Additionally, their differences in “nostalgia imagery” are compared based on the four aspects of history, geography, culture and identity.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two poets show their respective uniqueness in “nostalgia writings” on their the content of their works and literary skills due to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se two poets have profound Chinese literacy, and they posses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s of classic literature. Therefore, there are quite a few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works of the two poets in which they commemorate the history of their hometowns, embrace the fragrance of their land, or lament for great changes their country has gone through, and express their aspirations for and identity with cultures.
The study found the following meanings of “nostalgia imagery” in the two poets’ modern poety: I. Historical witness of great migration: both Yu Guang-Zhong and Xi Mu-Rong wrote about nostalgia memories in that space-time background and after opening up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Upon beginning to encounter ot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Yu’s strong ethnic feelings grew from reflecting himself by the gaze of Americans and exotic culture, and he refused to blend in the American culture. Xi showed her inner struggle and feeling of solitude while studying abroad when facing the opposition on the Manchu-Han relation. II. The meaning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nostalgic literature is a branch of Taiwan literature. Nostalgia writings enrich the content of Taiwan literature. III. The multi-layered nature and correlation of nostaliga imagery: historical nostalgia is the accumulation of local memories, geographic nostalgia is a feeling toward a place, cultural nostalgia is the subconsciousness of local people, and identity nostalgia is the spiritual belonging of local people. The change of landscapes leads to the fracture of history and causes the amnesia of culture and vagueness of identity. IV. Entir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cultural imagery: Yu Guang-Zhong likes to use historical characters and wars in allusions as historical imagery, plants, climate and the Great Wall as geographic imagery, works of art as cultural imagery, and exotic writings to inspire the self-esteem of a nation as identity imagery. Xi Mu-Rong’s nostalgia writings use the moon and trees without an annual ring to represent the eternity of time, the Great Wall and scenery beyond the Great Wall as geographic imagery, Mongolian and saddles as cultural imagery, and dialogs with wild geese to show her homesickness for her hometown as identity imagery. Therefore, there is an obvious contrast between their subjects. V. Facing hometowns in their imaginations again—the development and redefinition of nostalgia: Yu Guang-Zhong’s nostalgia is irretrievable sadness. When Xi Mu-Rong set her foot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 she was totally fascinated, but she was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predicament her tribal people had to face regarding the calamity of their land.

Keywords: Nostalgia, imagery, the sense of place, emotional structure; identity.
台灣現代詩「鄉愁意象」之研究──以余光中、席慕蓉為例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謝詞……………………………………………………………………………………V
目錄…………………………………………………………………………………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一、研究動機……………………………………………………………… 4 二、問題意識……………………………………………………………… 4
第二節 前行研究之回顧與討論…………………………………………… 5
一、鄉愁相關文獻………………………………………………………… 5
二、文化、認同相關文獻………………………………………………… 6
三、詩風特色相關文獻……………………………………………………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12
一、研究範圍………………………………………………………………12
二、研究方法………………………………………………………………13三、研究步驟………………………………………………………………14
第四節 研究章節安排…………………………………………………………14
第二章 鄉愁意象概念探討
第一節 鄉愁的相關概念……………………………………………………19
一、鄉愁的定義與詮釋……………………………………………………19
二、鄉愁的形塑過程………………………………………………………22
三、鄉愁的世代差異………………………………………………………25
四、中國結與台灣結的矛盾………………………………………………25
第二節 意象的相關概念……………………………………………………28
一、 意象的定義與詮釋……………………………………………………28
二、 意象與隱喻……………………………………………………………29
三、 意象美學………………………………………………………………30
四、 意象的四個層面………………………………………………………31
五、 意象與作家風格………………………………………………………33
第三節 鄉愁意象書寫………………………………………………………33
一、 歷史意象書寫…………………………………………………………33
二、 地理意象書寫…………………………………………………………34
三、 文化意象書寫…………………………………………………………35
四、 認同意象書寫…………………………………………………………35
第三章 詩壇祭酒──余光中的鄉愁意象詩
第一節 作者介紹……………………………………………………………37
一、寫作年代與背景………………………………………………………37
二、創作詩觀──繼承傳統與開創現代…………………………………38
三、風格特色與成就………………………………………………………43
四、詩人的鄉愁經驗與寫作………………………………………………46
五、相關評論………………………………………………………………47
第二節 余光中鄉愁詩作分析………………………………………………49
一、鄉愁的歷史意象──古典與現代的交融………………………… 49
二、鄉愁的地理意象──故國山河的追憶…………………………… 51
三、鄉愁的文化意象──由苦楚的生命而臻於詩藝的永恆………… 55
四、鄉愁的認同意象──用跪用爬的方式也要回歸………………… 58
第四章 畫意與詩情──席慕蓉的鄉愁意象詩
第一節 作者介紹……………………………………………………………65
一、寫作年代與背景…………………………………………………… 65
二、創作詩觀…………………………………………………………… 66
三、風格特色與成就…………………………………………………… 67
四、詩人的鄉愁經驗與寫作…………………………………………… 69
五、相關評論…………………………………………………………… 71
第二節 席慕蓉鄉愁詩作分析………………………………………………76
一、鄉愁的歷史意象──族群滄桑與愁悵記憶……………………… 76
二、鄉愁的地理意象──塞外大漠風情……………………………… 78
三、鄉愁的文化意象──遲來的旁聽生……………………………… 80
四、鄉愁的認同意象──從逃避、認同、到承載使命……………… 84
第五章 結論
一、歷史的見證…………………………………………………………89
二、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上的意義……………………………………… 89
三、鄉愁意象的重層性與關聯性……………………………………… 90
四、文化中國意象的殊異……………………………………………… 91
五、重新面對想像中的故鄉──鄉愁的再定義……………………… 92
參考文獻…………………………………………………………………………… 95
附表
附表一……………………………………………………………………………… 103附表二…………………………………………………………………………… 105



參考文獻

書籍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1994),頁249。
王世德,《美學辭典》(北京:知識出版社,1986)。
王熙元,汪中、曾永義編,李白七言樂府〈將進酒〉《革新版唐詩三百首》(台北:地球,1989)。。
王鈺婷等作,《台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
王德威,《小說中國──一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等,《現代台灣文學史》(遼寧:遼寧大學,1987)。
古遠清,《台灣當代新詩史》(台北:文津,2008.01)。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97年1月增訂再版)。
古繼堂,《台灣文學的母體依戀》(北京:九州出,2002)。
朱天心,《古都》(臺北,印刻,2002)。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開明書店,1980)。
朱芳玲,《六O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現代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頁211。
沈奇,《沈奇詩學論集‧卷3(修訂版)》。
李癸雲,《結構與符號之間: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台北:里仁,2008)。
李瑞騰,《新詩學》(板橋:駱駝出版社,1999)。
余光中,《天狼星》(台北:洪範,1976)。
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49-1981》(台北:洪範,1984.07八版)。
余光中,《蓮的聯想》(台北:時報文化,1980.10.20初版)。
余光中,《掌上雨》 (台北:時報化,1986.12.16二版一刷)。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時報文化,1985)。
余光中,《分水嶺上》,(台北:純文學,1986)。
余光中,《隔水觀音》(台北:洪範,1987.2四版)。
余光中,《夢與地理》,(台北:洪範,1990)。
余光中,《安石榴》,(台北:洪範,1996)。
余光中,《五行無阻》後記(台北:九歌,1998)。
余光中,《敲打樂》(台北:九歌,1998.10)。
余光中,《藍墨水的下游》 (台北:九歌,1998)。
余光中,《憑一張地圖》 (台北:九歌,1999)。
余光中,《隔水觀音》(台北:洪範,2008)。
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九歌,2008)。
余光中,《藕神》 (台北:九歌,2008)。
余光中,〈論朱自青的散文〉,《青青邊愁》 (台北:九歌,2010.03)。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2.11)。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楊智文化,1998)。
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中國詩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6)。
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中國詩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0再版)。
陳之藩,《旅美小簡》(台北:大林書局,1957)。
陳芳明,〈窺探余光中的詩學工程〉《台灣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4》(台南:國立台文館,2013)。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下,(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編選,《余光中六十年詩選附錄》(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2008)。
陳義芝,《現代詩人結構》 (台北:聯合文學,2010)。
黑格爾著.朱孟實譯,〈藝術美或理想〉第1冊第3章《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頁215、393。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1976)。
黃椿昇,《藝術導論 談美》(台北:全威圖書,2003)。
黃維樑編,《璀燦的五采筆》(台北:九歌,1994)。
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
黃維樑,《文化英雄拜會記文化英雄拜會記: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的作品與生活》(台北:九歌,2004)。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2008.06)。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13)。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權力的空間化──Michel Foucault作品討論〉至〈空間、知識與權力──與Michel Foucault對談〉《空間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2002)。
席慕蓉,《成長的痕跡》(台北:爾雅,1983) 。
席慕蓉,《有一首歌》(台北:洪範,1987)。
席慕蓉,《江山有待》(台北:洪範,1991)。
席慕蓉,《黃羊‧玫瑰‧飛魚》(台北:爾雅,1996)。
席慕蓉,〈出塞曲〉,《席慕蓉‧世紀詩選》(台北:爾雅,2000)。
席慕蓉,《迷途詩冊》(台北:圓神,2002)。
席慕蓉,《我的家在高原上》(台北:圓神,2009.10)。
席慕蓉,《七里香》(台北:大地,1987)。
席慕蓉,《在那遙遠的地方》(台北:圓神,1988)。
席慕蓉,《邊緣光影》(台北:圓神,2006)。
席慕蓉,《金色的馬鞍》(台北:九歌,2008.2.10)。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2003)。
楊明,《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
楊淑華等譯,Mile Crang著,《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07)。
齊邦媛,〈時代的聲音〉,《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批評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
樓肇明,《八十年代台灣散文選》(中國友誼出版社,1991)。
劉紀蕙,〈故宮博物院vs.超現實拼貼〉,《孤兒‧女神‧負面書寫》(台北:立緒出版社,2000.5)。
鍾玲,《現代中國繆思──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台北:聯經,1989)。
蕭蕭,《現代詩縱橫觀》 (台北:文史哲,1991)。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2)。
叢甦,《中國人》(台北:時報文化,1985)。
大陸
沈奇,《沈奇詩學論集‧卷三(修訂版)》(中國科學出版社),2005,230-237。
陳劍暉《中國現當代散文的詩學建構》(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1)。
學術期刊
山口守,《白先勇小說中的現代主義──《台北人》的記憶與鄉愁》,中文摘要載於《台灣文學報》(第14期,2009.06),頁1-18。
李玉珍(Yu-Jane Lee),〈意在筆先--一個詩論的探索與範例〉,《中華技術學院期刊》第29期(2003.12),頁299-306。
李癸雲,〈窗內,花香襲人──論席慕蓉詩中花的意象使用〉,《國文學誌》第10期(2005.06),頁1-5。
邱貴芬,〈尋找「台灣姓」: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第32卷第4期(2003.09),頁60-61。
陳芷凡,〈鄉愁作為一種位置──試探利格拉樂‧阿塢、里慕伊‧阿紀書寫中的家族寓言〉,《世新大學中文研究集刊》第3期,(2007),頁127-148。
陳秀玲,〈古國琴人之回歸主題:以榮格原型理論為分析框架〉《台灣文學研究》(第3期,2012),頁257-282。
陳明成,《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頁40。
陳政彥,〈「席慕蓉現象論爭」析論〉《台灣詩學學刊7號,2006),頁133-151。
趙晨妤,〈席慕蓉詩主題與花意象的觀察使用〉,《逢甲中文學刊》(台中:逢甲大
學中國文學系,2008.01),頁157-170。
簡政珍,〈台灣都市詩的空間意象與隱喻〉,《台灣詩學學刊》6號(2005.11),頁8。
龍協濤,〈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余光中作品鄉國情的文化解讀〉《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5期,(1996.6),頁9-26。
謝世宗,〈遇見他者──余光中的旅美詩作與其國族認同的形塑〉《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頁113-138。
譚惠文,〈從褶疊的愛到鋪展的愛──論席慕蓉的原鄉書寫〉,《東吳研究集刊》13期(2006.06),頁229-244。
專書論文
王道,〈武典律的脫出與再現構──施達樂「台客武俠」析論,《第12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台灣文學場域的生成與典律反思》(新竹:清大人文社會學
院,2015.10.24-25),頁2-21。
李有成,〈余光中詩裏的火燄意象〉,載自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頁147-163。
李翠瑛,〈鄉愁與解愁──解讀台灣女詩人席慕蓉詩中的歷史圖象〉《雪的聲音──台灣新詩理論》(台北:萬卷樓,2007),頁37-77。
余光中,〈中國結〉《夢與地理》(台北:洪範,1990),頁46-47。
余光中,〈迴旋曲〉《蓮的聯想》(台北:時報文化,1980.10.20初版),頁92-94。
余光中,〈車過枋寮〉《余光中六十年詩選附錄》(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2008.06),頁167-168。
余光中,〈老來多夢〉《高樓對海》(台北:九歌,2000),頁160-164。
余貫榮選註,〈敕勒歌〉《樂府詩選》(台北:華正,1954),頁134。
沈奇,〈邊緣光影佈清芬──重讀席慕蓉兼評其新集《迷途詩冊》於《邊緣光影》(台北:圓神,2004) ,頁159-174。
吳萱人,〈多妻的能言鳥〉《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頁379-390。
流沙河〈讀蜀人贈扇記〉附錄,錄自陳芳明選,余光中,〈讀蜀人贈扇記〉《余光中六十年詩選》, (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2008),頁260-262。
溫任平,〈析長城謠〉,載自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頁264-267。
陳芳明〈冷戰年代的歌手〉載自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94),頁90-120。
陳素琰,〈不敢為夢終成夢──席慕蓉的藝術魅力〉席慕蓉,《席慕蓉‧世紀詩選》(台北:爾雅,2000),頁12-32。
黃維樑,〈詩:不朽之盛事──析白玉苦瓜〉,載自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頁274-292。
陸健鴻,〈碧海掣鯨:「白玉苦瓜」詩集上賞析〉載於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頁239-256。
游社煖,〈余光中的創作道路〉《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頁121-146。
溫任平,〈析「長城謠」〉,《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6),頁26-267。
簡政珍,〈余光中:放逐的現象世界〉,載自黃維樑編,《璀燦的五采筆》(台北:九歌,2006),頁88-124。
應鳳凰,〈五六零年代女性小說的性別與家國話語──比較琦君與林海音〉,收錄於李瑞騰主編,《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
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2006),頁79-99。
蕭蕭,〈余光中中結台灣結──夢與地理的深情〉,載自黃維樑編著《璀燦的五采筆》(台北:九歌,2006),頁173-185。
博碩士論文
朱嘉雯,《離亂中的追求: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吳奇穆,《席慕蓉愛情詩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在職專班,2010)。
林翠真,《台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及於梨華為考察對象》(台中:私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秀華《余光中鄉愁詩修辭美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2011)。
洪子喬,《席慕蓉詩歌的藝術探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柯雅文《眷村文學之認同困境與鄉愁意識──以蘇偉貞與張啟疆作品為主》(台中:靜宜大學台文系碩士論文,2010)。
翁柏川,《鄉愁主題在台灣文學史的變遷─以解嚴以後(1987年-2001年)返鄉書寫為討論核心》(新竹:清華大學中所博士論文,2006)。
莊文福,《大陸旅台作家懷鄉小說研究》(台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論文,2003)。
曹雅芝,《席慕蓉鄉愁詩中的離鄉與還鄉──從文化視角的論析》(台北:私立銘傳應用中文學系碩士班,2013)。
陳明成,《陳芳明現象及其國族認同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蔡佩容,《鄉愁成果──試論琦君、王童以女性為主的離散敘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2014)。
蔡雅薰,《台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
鄭禎玉,《余光中與中國的古典詩歌》(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班,2007)。
謝嘉琪,《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班,2003)。
羅春菊,《余光中《蓮的聯想》中國典故意象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大陸
辛豔,《把歲月沈澱的美鐫刻成永恆──席慕蓉作品解讀》(青島:青島大學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14。
一般期刊
汪其楣,〈探索席慕蓉與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詩作中的「邊緣光影」(上)〉,《藍星詩學》13期(2002.03),頁211-223。
沈奇,〈重新解讀「席慕蓉現象」〉《文訊》(2002.07),頁10-11。
李圓珠,〈我讀席慕蓉的「鄉愁」〉《文藝月刊》(252期,1990.06),頁26-27。
吳當,〈平易與深沉的旋律──讀席慕蓉世紀詩選〉,《明道文藝》第299期(2001.02),頁54-59。
孟樊,〈「台灣大眾詩學(上)──席慕蓉詩集暢銷現象〉《當代青年》,第1卷第6期(1992.01),頁48-52。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上)〉《幼獅文藝》第517期(1996.11》,頁24-28。
紀弦,《現代詩》13期(1956.2)封面。
唐捐,〈生命的苦瓜,藝術的正果──〈導讀余光中的白玉苦瓜──故宮博物院所藏〉〉《幼獅文藝》(台北:聯合,2004.9),頁104-107。
陳芳明,〈面對台灣歷史的傷口 一個歷史與文學的角度(上)〉,《文訊》,352期,頁18-22。
陳芳明,〈詩意的完成〉,《聯合文學》第284期,24卷第8期,頁6-13。
陳金國,〈回歸與反叛──余光中、洛夫詩歌創作的相互疏異〉《藍星詩學》第8期(2000.12), 頁148-154。
焦桐,〈台灣心和中國結──余光中詩作裡的鄉愁〉《幼獅文藝》(1998.6),頁
50-55。
喬家駿〈淺論席慕蓉「詩畫一體」的詩歌特色〉《問學》第10期(2006.6),頁235-249。
楊宗翰,〈詩藝之外──詩人席慕蓉與「席慕蓉現象」《竹塹文獻雜誌》第18期(2001.01),頁64-76。
劉裘蒂,〈論余光中詩風的演變〉收錄黃維樑編,《璀燦的五采筆》(台北:九歌,2006),頁45-87;〈第二屆現代詩學研討會──論余光中詩風的演變〉,《文訊》第25期,(1986.08),頁128-150。
簡政珍,〈如何讀詩──以詩閱讀人生〉,《誠品好讀月報》試刊3,2000.06,頁5。
蕭蕭,〈綻開愛與生命的花街──評席慕蓉詩集七里香〉,《明道文藝》第69期(1981.12),頁90-93。
大陸
卞華明,〈席慕蓉詩歌的現代意識和古典情懷〉,《山東教育學院學報》(第5期,2003),頁65-66。
唐寶珍,〈淺析席慕蓉詩歌藝術〉,《景德鎮高專學報》第14卷第1期(1999.03),頁69-71。
張中宇,〈席慕蓉詩歌的民族個性及其影響〉,《重慶工商學報》第30卷第1期(重慶:重慶師範大學,2013),頁122-126。
鄒建軍,〈席慕蓉抒情詩創作綜論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10),頁83-87。
趙煒,〈漂泊與尋根──席慕蓉詩作的鄉愁〉,《牡丹》第4期(2008年),頁100-103。
英文書籍、文章
Dear,Michael J.and Steven Flusty.Ed.The Spaces of Postmodernity.Oxford:Blackwell,2002,pp.140-141.
Lippard L, 1997 Th Lure of the Local:Senes of Place in a Multicultural Soceity The New Press,,New York.
Mato,Daniel, 1996,“On the Theory ,Epistemology,and‘ Polic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lutural Identities’in“The Age of Globalization:Introductory Remarks to Ongoging Debates ”Idendities 3(1-2):67-72‧
Stuart Hall,“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identity: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ed. Jonathan Rutherford(London: Lawrence&Wishart,1990.07)。
譯作
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頁148-149。
Raymond Wiliams著,王志弘編譯,考雷蒙‧威廉斯《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明文書局,1995.09),頁193-200。
龔卓軍、王靜慧譯,巴舍拉,《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1997)。
韋克勒、華倫原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意象,隱喻,象徵,神話〉《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 (台北:志文,2000再版)。
段義孚著(Yi-Fu Tuan),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報紙
羊牧〈動聽的真話──為《有糖衣的毒藥》喝采〉《台灣時報‧副刊》(1984.4.23)。
非馬,〈有糖衣的毒藥〉《台灣時報‧海洋副刊》(1984.8.10)
徐如宜,〈余光中的鄉愁〉《聯合報》A3版(2003.12.9)。
張瑞麟,〈我讀《有糖衣的毒藥》〉《台灣時報‧副刊》(1984.4.18)。
渡也,〈有糖衣的毒藥──評席慕蓉的詩〉《台灣時報‧副刊》(1984.04.8、9)。
賈化,〈我讀《有糖衣的毒藥》〉《台灣時報‧副刊》(1984.4.27)。
網路:
文化主體的「賤斥」,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kristeva/abjection.htm,2015/5/29。
民初思韻網,王維〈雜詩〉,www.rocidea.com/roc-13318.aspx,2015/5/27。
同化與涵化 - 朝陽科技大學,www.cyut.edu.tw/~rtchang/assimilation.doc,2015/10/14‧
余光中──Digital Culture Center,dcc.ndhu.edu.tw/essay/yu-guangzhong,104/11/9。
《讀書劄記》《安石榴》讀後,向良閱讀誌-blog.udn.com/miliader/19647,2015/9/2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