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8.205.4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金瑾
作者(外文):King, Chin
論文名稱(中文):女作家的越界書寫與現代性想像: 以徐鍾珮、吉錚、三毛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Border-Crossing Writing and Imagined Modernity- A Study of Taiwanese female writers: Hsu Chung-Pei, Ji Zheng, and Sam-Mau
指導教授(中文):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Shu Chin
口試委員(中文):王鈺婷
王梅香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2049511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9
中文關鍵詞:現代性想像徐鍾珮吉錚三毛後殖民越界書寫
外文關鍵詞:Imagined ModernityHsu Chung-PeiJi ZhengSan-maopost-colonialBorder-Crossing Writ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
  • 收藏收藏:0
  現代性想像的概念,源自於後殖民理論的東方主義視線與西方主義的回眸,現代性成為相對光譜,「西方」成為現代性的代言人。對第三世界國家而言,必須面對遲來的現代性焦慮,以及必須急起直追的窘境,因此,複製西方國家的腳步已成固定不變的程序,凝視西方並將西方所嶄露的現代性印象作為複製依據,其實就是一種對現代性的想像。在現代性的光譜上,也將先進與西方國家相聯繫、將己身放置於落後的一方。當現代性想像被侷限為「西方」時,那麼落後的焦慮就會一直出現在後殖民的社會裡,透過凝視西方、凝視自身,並與西方投射過來的視線相交錯,形成難以言說清楚但始終如影隨形的現代性想像。
  透過分析三位作家的生命經驗,第二章以徐鍾珮開展現代性想像軌跡,從她歷經的五四餘波、新生活運動與女德復興運動、抗戰的「重慶精神」間的交互作用,發現徐鍾珮呈現出的矛盾,實乃深受民族主義影響之故。徐鍾珮前往英國的經驗,也促使她觀察到這些理念被實踐的具體過程與現象,在徐鍾珮眼中,一樣是沒落帝國,英國將節儉愛國實踐徹底,卻幾乎人人毫無怨言,在她眼中指涉文明與進步的現代性意涵,不在於物質上的進步,而在於整個國家如何齊心面對現況與未來,而這也是她民族主義與現代性想像結合後,作為余風時的主要論述。
  第三章的吉錚為美國夢的代表,她前往美國留學成家,卻意外從台灣的階級中心走向美國的邊陲,當她帶著台灣社會集體對文明進步、良好發展的期望而來,卻在現實中不得不悄然落淚。美國夢實踐與破滅是現代性想像濃縮於她身上的結果,物質的現代性想像獲得滿足後,轉而追求精神層次上的現代性,這已經和台灣社會集體的美國夢氛圍有所不同。同時,吉錚的多重身分彼此之間拉扯,既有外省二代開始面臨的失根焦慮:祖國(中國)、成長地(台灣)與該往的終點(美國)三者之間,難以寄託認同;而女性的社會侷限,使得在異地的孤寂和辛苦更為顯目。
  第四章更進一步的以三毛的精神叛逆進行分析,首先爬梳她早期的作品與家書,拼湊出她對於赴美的質疑與文化中國的認同內涵,再以她的沙漠書寫與迦納利群島書寫進行參照,在行文中三毛展現了被觀看-觀看-反觀看的三角視線關係,呈現雙重東方主義的多重結構。促使三毛前往撒哈拉沙漠的《國家地理雜誌》原先設定的閱讀群眾便是歐美知識分子,三毛在這樣的環境中,雖以叛逆之姿前往沙漠,但更多的還是證明自我、對台灣現有的現代性想像和留學途徑有所微詞的結果。當時台灣的外交困境、經濟使三毛追求心靈自由、以中國認同自居的散文炙手可熱,遂成三毛旋風,但也因此可以窺見文本中三毛質疑台灣社會裡的現代性想像仍需以「西方」作為背書。
  本文選取三位女作家的越界書寫與生命經驗,進行現代性想像的對話。藉由越界的過程中,感受光譜上相對位置的「西方」與「東方」之間的視線交錯,藉由成為異域的他者,更能清楚回眸台灣社會,並突顯「現代性」的想像痕跡。「現代」是相對概念,因此在與他國的互動中,感受、衝擊都有助於理解後殖民社會裡的現代性焦慮,以及對現代所抱持著想像內涵。三人所勾勒出來的現代性想像都擁有強烈的時代因素,徐鍾珮的固根、吉錚的失根,到三毛的復根,三人的現代性想像,卻依舊無法脫離後殖民視野的脈絡。筆者將現代性想像的概念融入作家與文本之中,試圖討論時代因素,與象徵心靈狀態的文本若干,直指現代性想像在越界書寫中,不僅是自我期許與實踐的想望,也帶著觀看與被觀看的視線和省思,藉由越界的過程,在主體與他者間變換身分,進而更顯著地看見現代性想像的痕跡。
The concept of Imagined Modernity comes from the orientalist view of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the West in eyes by the East. Modernity has become a relative spectrum, and the "West" has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ity. For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the late modern anxiety, and the urgent need to catch up with the dilemma, so the pace of replicat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has become a fixed procedure, staring at the West and the West revealed modernity Impression as a basis for copying. In fact, it is a kind of imagination of modernity. In the spectrum of modernity, it will also link the advance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but place itself in the backward side. When the modernity imagination is confined to the "West", then backward anxiety will always appear in the post-colonial society. By staring at the West, staring at themselves, and with the West projected over the line of sight, forming an indefinable but always Imagination of Moderni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three writers, the second chapter uses Hsu Chung-Pei to carry out the Imagined Modernity trajectory, an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 New Life Movement and the Chongqing Spirit, Showing the contradictions, it is deeply affected by nationalism. Hsu Chung-Pei to the British experience, but also prompted her to observe the practice of these ideas are the specific process and phenomenon, in the eyes of Hsu Chung-Pei, like the decline of the empire, the United Kingdom will be thrifty patriotic practice thoroughly, but almost no complaints in her eyes The modernity of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does not lie in the material progress, but in how the whole country is fac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which is the main exposition of the nationalism and modernity imagin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Ji Zheng,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merican Dream, went to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unexpectedly moved from Taiwan's class center to the United States. When she took Taiwan society's collective expectation of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Reality had to quietly tears. The dream of the American Dream is the result of modernity imagination concentrated on her. After modern materialistic imagination is satisfied, the pursuit of modernity at the spiritual level has been different from the Taiwanese society's collective American dream atmosphere. At the same time, the multiple factors of Ji zheng are pulled apart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anxiety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other provinces is beginning to fall: the motherland (China), the place of growth (Taiwan) and the end of the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 And women's social limitations, making the lonely in different places and hard work is more prominent.
The fourth chapter goes further to San-Mao's spiritual rebellious analysis, first of her early works and family books, put together her ques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a's identity, and then written in her desert and Ghana In the writing of the San-Mao show was watched - watch - reverse view of the triangle line of sight, showing the dual structure of multiple orientalism. San-Mao, in this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 rebellious posture to the desert, but more or to prove that the self, the Taiwan existing (http://www.loveallnews.com/). The modernity of imagination and the way of studying abroad. At that time Taiwan's diplomatic difficulties, the economy so that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freedom San-Mao, to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he Chinese prose hot, then into a whirlwind of San-Mao, but also can see the text of San-Mao questioned the modernity of Taiwan society imagination still need to " "As an endorsement.
This paper chooses three female writers' transcendental writing and life experiences to carry on the dialogue of modernity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rossing the border, we can feel the crossroad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which is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spectrum, and become a foreigner, and can clearly see the society of Taiwan and highlight the imagination of "modernity" . "Modern" is a relative concept, so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feelings, shocks are conducive to understanding of post-colonial society, the anxiety of modernity, as well as the imagination connotation. The modernity imagination of the three people has the strong time factor, the root of Hsu Chung-Pei, the root of Ji zheng, the complex root of San-mao, the modernity imagination of three people, but still can not leave the context of post-colonial vision .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imagination into the writers and texts, tries to discuss the factors of the times and the text of symbolic state of mind, and points out that modernity imagination is not only the expectation of self-expectation and practice, With the sight and reflections of being viewed, transcending the identity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ther through the transcendental process, and more strikingly the traces of the imagination of modernity.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起點與背景觀察------------------------------------------------------------1
第二節 問題意識------------------------------------------------------------------4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6
(一) 理論架構------------------------------------------------------------------------------6
(二) 研究範疇------------------------------------------------------------------------------9
第四節 文獻回顧---------------------------------------------------------------------------11
(一) 關鍵詞:越界書寫-------------------------------------------------------11
(二) 徐鍾珮、吉錚、三毛------------------------------------------------------------12
第五節 論文章節概述與安排----------------------------------------------------------16

第二章 歐洲現代觀:記者與外交官夫人的徐鍾珮-------------------18
第一節 徐鍾珮其人與時代--------------------------------------------------------------18
第二節 徐鍾珮的知識分子關懷與民族主義實踐--------------------------------25
第三節 民族主義裡的現代性想像----------------------------------------------------32

第三章 不圓的月亮:吉錚的留學生經驗觀察---------------------------41
第一節 留學生文藝圈與吉錚的文壇位置------------------------------------------41
第二節 美援影響:抱著美夢的留學生-----------------------------------------------45
第三節 吉錚的美國夢和現代性想像破滅------------------------------------------53

第四章 撒哈拉情調:三毛的非洲視野--------------------------------------62
第一節 三毛的「三毛」-------------------------------------------------------------------62
第二節 三毛旋風與讀者的時代-------------------------------------------------------71
第三節 三毛的非洲印象與現代性想像---------------------------------------------77

第五章 結論-----------------------------------------------------------------------------88


參考書目

作家作品
三毛,《哭泣的駱駝》(台北:皇冠,1977)。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台北:皇冠,1976)。
三毛,《稻草人手記》(台北:皇冠,1977)。
吉錚,《孤雲》(台北:文星書店,1967.6)。
吉錚,《拾鄉》(台北:皇冠出版社,1967.10)。
吉錚,《海那邊》(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67.5)。
徐鍾珮,〈「莫斯科來鴻」讀後〉,《傳記文學》2卷1期(1963年01月),頁35-37。
徐鍾珮,〈一個喜訊〉,《中國語文》16卷6期(1965年6月),頁17-18。
徐鍾珮,〈一個難忘的聖誕節〉,《中國一周》87期(1951年12月24日),頁22。
徐鍾珮,〈人間之愛〉,《中國一周》36期(1951年1月1日),頁20。
徐鍾珮,〈小說--上校夫人〉,《軍中文摘》49期(1953年3月),頁2-7。
徐鍾珮,〈中國人民〉,《文星》11卷4期(1963年2月),頁22-23。
徐鍾珮,〈中國國民黨七屆三中全會觀感〉,蔣賜福;王星舟;徐鍾珮;翁之鏞;羅敦偉;鄧公玄;趙文藝;陶太庚;莫衡;謝幼偉;沈宗琳;江學珠,《中國一周》187期(1953年11月23日),頁1-4。
徐鍾珮,〈世界論壇--人性在教條下溜走了〉,《中國一周》312期(1956年4月16日),頁24-25。
徐鍾珮,〈世界論壇--共匪的法庭和法律〉,《中國一周》314期(1956年4月30日),頁25-26。
徐鍾珮,〈我的家〉,《中國一周》592期(1961年8月28日),頁13。
徐鍾珮,〈赤崁樓邊〉,《中國語文》1卷2期(1952年5月),頁48-49。
徐鍾珮,〈英國的六個政治性周刊〉,《中國一周》262期(1955年5月2日),頁7-8。
徐鍾珮,〈英國的戰時生活〉,《中國一周》266期(1955年5月30日),頁7。
徐鍾珮,〈記者和我〉,《中國一周》719期(1964年2月),頁17-18
徐鍾珮,〈盡了我們的努力〉,《中國一周》202期(1954年3月8日),頁5-6。
徐鍾珮,〈濱海之游〉,《中國一周》75期(1951年10月1日),頁18。
徐鍾珮,《大學大學》(台北市: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65 [1976)。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臺北市:文星,1963)。
徐鍾珮,《我在臺北》(上海:重光文藝,1950)。
徐鍾珮,《我在臺北及其他》(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86)。
徐鍾珮,《英倫歸來》(出版地不詳:中央日報出版,1948)。
徐鍾珮,《倫敦和我》(出版地不詳:中央日報出版1948)。
徐鍾珮,《追憶西班牙》(台北市:純文學,1976)。
徐鍾珮,《餘音》(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81)。
徐鍾珮,徐鍾佩自選集》(臺北市:黎明,1981)。

專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臺港澳暨海外作家辭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5。
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
朱芳玲,《流動的鄉愁: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8。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2)。
呂正惠,〈一九六O年代的台灣「現代化」文化──基於個人經驗的回顧〉,《台灣文學研究自省錄》,頁300。
余碧平,《現代性的意義與局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何與懷,《海這邊,海那邊:世界華文女作家掠影》,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11。
肖薇,《異質文化語境下的女性書寫──海外華人女性寫作比較研究》(四川:巴蜀書社出版,2005)。
梅家玲,國立編譯館主編,《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
陳茂賢主編,《海外華文文學史》(共四卷),福建:鷺江出版社,1999.8。
單德興,《越界與創新:亞美文學與文化研究》,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8.1。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修訂譯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頁264。
鍾麗慧,〈「雙冠」女作家--徐鍾珮〉,《纖錦的手:女作家素描》(台北:九歌,1987),頁82。
施叔,〈不快樂的六O年代〉,《回家真好:原鄉的變調》(台北:皇冠,1997),頁215。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頁184。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2006年,臺灣商務出版社。
潘亞暾,《海外奇葩-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11。
潘亞暾,《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現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8月。
李玉瑛,〈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頁357-394。
蔣介石,〈新生活運動之要義〉,收入蕭繼宗編,《新生活運動史料》,頁19。
醉離,〈電影院男女分座問題〉,上海《社會日報》,1935年1月20日。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12。

翻譯專書
司雷特著,林祐聖、葉欣怡譯《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弘智出版社,2003)。
布魯瑪、馬格利特著,林錚顗譯,《西方主義:敵人眼中的西方》(臺北:博雅書屋出版,2010)。
托克維爾著,張楊譯,《論美國的民主》(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
哈維著,閻嘉譯,《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支援起的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薩伊德著,王志弘、王淑燕、郭莞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多國資本主義時代的第三世界文學〉,”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Author(s): Fredric Jameson.“, Published by: Duke University Press (Autumn, 1986), pp. 65-88.
Nira Yuval-Davis, “Gender and Nati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Reprinted 1998),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 UK. 引用處為秦立彥譯,〈性別和民族的理論〉,陳順馨、戴錦華編,《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

碩士論文
王瑾瑜,《一場華麗的演出—三毛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0。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頁8。
古茗芳,《五、六○年代女性小說的自傳式書寫-以林海音《城南舊事》、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徐鍾珮《餘音》為研究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15年。
朱芳玲,《論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的原型》,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12。
江楠然,《三毛撒哈拉時期散文美學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0。
何欣穎,《從陳平、「二毛」到「三毛」:自傳書寫的自我形象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11。
余能城,《跨界書寫的愛情故事:論三毛及其作品》,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2011。
吳素琴,《徐鍾珮散文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2008年。
吳翔逸,《回聲:文本.圖像.書信─三毛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2010。
吳舒靜,《三毛沙漠時期作品的女性書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2012。
李梅蘭,《從歧異的詮釋出發--重探三毛文本》,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2003。
李雅情,《徐鍾珮鍾梅音遊記散文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07年。
沈依慧,《三毛沙漠時期作品之虛實對照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2010。
林倖儀,《三毛傳記與異鄉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11。
林翠真,《臺灣文學中的離散主題-以聶華苓及於梨華為考察對象》,臺中:私立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洪媛筱,《三毛散文中的旅行書寫》,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2010。
陳昱蓉,《遷台女作家域外遊記研究(1949-1979)》(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Hilary Newitt著,董瓊南譯,《大時代的婦女》,頁50。
許婉婷,《五0年代女作家的異鄉書寫:林海音、徐鍾珮、鍾梅音、張漱菡與艾雯》,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08年。
許擇昌,《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二十世紀中葉臺灣留美學生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心怡,《三毛及其作品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2009。
陳鈺如,《三毛的旅行文學研究—以沙漠時期作品為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2012。
曾婉琳,《徐鍾珮《餘音》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5年。
琪琪格,《三毛散文創作中的人際關係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10。
黃佩娟,《三毛的旅行散文──以撒哈拉時期的作品為探討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10。
葉益任,《三毛文學現象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2004。
潘柔邑,《反共交響裡的和鳴與變奏—徐鍾珮創作歷程與書寫位置的位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08年。
蔡佳紋,《三毛及其「撒哈拉時期」散文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碩士專班,2012。
駱南菁,《徐鍾珮散文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年。
謝吟芳,《成為魔女:論三毛的教養、位移、角色扮演》,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3。
簡培如,《流動的書寫--三毛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8。
闕瀅芬,《吉錚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90s-1930s)》,臺北市:政大歷史系,2003年,頁327。

期刊論文
作者不詳,〈女記者與女作家〉,周安儀編《新聞從業人員群像下》,頁262。
丁果在,〈第三種文化──海外華人的自我定位〉,《明報月刊》12期(香港:1997.1)。
子敏,〈充實的材料不羈的想像--讀<追憶西班牙>(徐鍾珮著)〉,《書評書目》41期(1976.9)頁106-109。
文化中心圖書館,〈作家V.S.畫家的對話--三毛文物暨林耀堂先生作家臉譜展〉,《彰化藝文》6期(2000.1),頁31-33。
方秋停,〈永恆的流浪之歌--三毛的叛逆與努力〉,《明道文藝》418期(2011.1),頁10-15。
方群,〈三毛等作家的旅行寫作〉,《幼獅文藝》84卷5期(1997.5),頁47-50。
王志仁,〈No.1百度:賺三毛錢起家的帝國〉,《數位時代》170期(2008.7),頁122-124。
王琰如,〈吉錚與我〉,《中華聯誼會通訊》10期(臺北:1969.9)。
司馬中原,〈一腔孤憤,一片孤雲--讀吉錚作品〉,《中華文藝》120卷(臺北:1981.4)。
弘農,〈悼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8期(臺北:1968.12)。
甘第,〈三毛逝世十年紀念專輯:那段與三毛為鄰的日子〉,《明道文藝》298期(2001.1),頁23-25。
白睿文,〈Immigration, Nationalism, and Suicide : Pai Hsien-yung and Pai hing-jui&apos、s Chinese Obsessions and American Dreams〉,《臺灣文學學報》14期(2009.6),頁47-75。
樊洛平〈海那邊漂泊的一朵孤雲──吉錚留學生文學的女性視角〉,《華文文學雜誌》第59期(2003)。
白靈,〈想像與真實--馬中欣的三毛之旅〉,《文訊》189期(2001.7),頁4-5。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臺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8期(2006.9),頁153-180。
江汛,〈留學生文學世紀驚夢〉,《亞洲週刊》14卷38期(香港:2000.9)。
吳崇蘭,〈我也悼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8期(臺北:1968.12)。
吳翔逸,〈長鏡頭下的投射:三毛的人生—演出〉,《臺灣文學評論》11卷1期(2011.1),頁93-110。
吳翔逸,〈革命詩人的拾荒事業--三毛與《永遠的寶貝》〉,《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52期(2011.8),頁74-77。
吳翔逸,〈捍衛最後的自由--藉《兩種文體:阿平之死》再探三毛死亡之謎〉,《國文天地》26卷10期(2011.3),頁57-63。
吳翔逸,〈臺灣旅行文學的先行流浪者--論三毛流浪地圖的展演〉,《文學臺灣》66期(2008.4),頁223-250。
呂政達,〈流浪,不必為了夢中的橄欖樹--從三毛到異鄉的金門王〉,《張老師月刊》294期(2002.6),頁49-54。
李志銘,〈每個讀書世代都有它各自的繆思女神--當代臺灣「美女作家」現象論〉,《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36期(2010.4),頁4-10。
李超哉,〈讀吉錚的「孤雲」和「拾鄉」〉,《中華聯誼會通訊》7期(臺北:1968.8)。
汪淑珍,〈純文學出版社出版品階段化特色分析〉,《人文社會學報. 國立臺中技術學院》5期(2006.12),頁49+51-65+67。
林念慈,〈臺灣現代女性散文中「父親」意涵的改變〉,《問學集》20期(2014.7),頁72-88。
林海音,〈吉錚其人其文〉,《純文學》54期(臺北:1968.9)。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臺灣文學史的敍述〉,《中外文學》338期(2000.7),頁313-335。
金耀基,〈孤獨的一群-談在美國的知識份子〉,收錄於《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時報文化,1994.5。
洪欣怡,〈永遠的流浪者--三毛的生平與文學成就 郝譽翔教授演講側記〉,《明道文藝》429期(2011.12),頁46-50。
洪欣怡,〈說三毛道三毛--三毛文物紀念特展開幕式暨座談會側記〉,《明道文藝》429期(2011.12),頁40-45。
胡錦媛,〈返鄉敘事缺席:臺灣當代旅行文學〉,《文化越界》1卷9期(2013.3)
范思琦,〈寄吉錚〉,《海那邊》(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7二版)。
范銘如,〈來來來,去去去-六、七0年代海外女性小說〉,《眾裡尋她》(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范銘如,〈臺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中外文學》,328期(1999.9),頁106-125。
夏祖麗,〈餘音猶存--懷念徐鍾珮女士〉,《文訊》247期(2006.5),頁25-29。
孫玲玲、熊賢關,〈解讀“三毛熱”現象中的文化意蘊與欲望書寫〉,《南大語言文化學報》6卷2期(2006),頁137-166。
高淑清,〈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臺北:2000.12)。
張南施,〈三毛逝世十年紀念專輯:回憶三毛〉,《明道文藝》298期(2001.1),頁18-22。
張英傳,〈關於留學生文學的再思考〉,《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臺北:1995)。
張曼娟,〈三毛逝世十年紀念專輯:捲起風沙的裙角〉,《明道文藝》298期(2001.1),頁26-39。
張瑞芬,〈「回歸古典」,或「跨越鄉土」?--崛起於七○年代的兩派臺灣女性散文〉,《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期(2006.4),頁131-176。
張瑞芬,〈現代主義與六○年代的臺灣女性散文〉,《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3期(2006.12),頁1-43。
張瑞芬,〈趙滋蕃的文學創作及其時代意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期(2006.6),頁27-58。
張詩宜,〈戰後初期女性創作中婚戀自主的呈現--以林海音、潘人木、徐鍾珮為例〉,《國文天地》232期(2004.9),頁91-98。
梅景紀,〈吉錚生死之辯〉,《中華聯誼會通訊》9期(臺北:1969.8)。
許玫芳,〈三毛之情困廉貞、叛逆性格與幸福歸宿〉,《龍華科技大學學報》17期,(2004.7),頁73-92。
許珮馨,〈「我要採訪人生」--徐鍾珮的散文世界探析〉,《人文社會學報》7期(2006.7)
許婉姿,〈鄭明娳散文理論體系初探--以《現代散文》為例〉,《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1期(2004.7),頁233-250。
許榮哲,〈最後的三毛:大家都在說小說家的壞話〉,《聯合文學》21卷9期(2005.7),頁112-113。
陳宛蓉,〈文學記事--三毛、黃仁宇、高行健--九十年元月∼二月〉,《文訊》185期(2001.3),頁77-80。
陳憲仁,〈三毛文物展〉,《彰化藝文》6期(2000.1),頁29-31。
陳憲仁,〈三毛逝世十年紀念專輯:再見三毛〉,《明道文藝》298期(2001.1),頁40-42。
陳曙光,〈鳴沙山.月牙泉.三毛〉,《幼獅少年》256期(1998.2),頁72-75。
陳璦婷,〈論孟瑤五十年代(1950-1959)的愛情小說〉,《弘光學報》36期(2000.10),頁247-298。
陶鵬飛,〈吉錚獎學金〉,《中華聯誼會通訊》10期(臺北:1969.9)。
陶鵬飛,〈悼念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8期(臺北:1968.12)。
曾瀞葳、游麗莉、蕭慧鈺、那野、林麗純,〈追夢.居遊--大阪、峇里島、耶路撒冷、赫爾辛基的愜意人生〉,《行遍天下[國際版]》207期(2009.1),頁38-69。
雲影,〈憶三毛〉,《明道文藝》322期(2003.1),頁82-83。
黃娟,〈異國鄉音〉,《文訊》172期(臺北:2000.2)。
黃雅歆,〈從三毛「撒哈拉傳奇」看「女遊」的潛能開發與假想〉,《臺北師院語文集刊》8期(2003.9),頁27-54。
黃端陽,〈永遠的稻草人--淺論三毛〉,《明道文藝》217期(1994.4),頁124-128。
黃慧鶯,〈浪跡沙漠的說書人--散文作家三毛〉,《臺北畫刊》394期(2000.11),頁79。
楊明,〈文學的筆新聞的心﹣﹣徐鍾珮的寫作生涯〉,《文訊》68期(1991.6),頁114-118。
瘂弦,〈百合的傳說--懷念三毛〉,《明道文藝》209期(1993.8),頁4-15。
詹宇霈,〈來自他者的眼光--徐鍾珮的《我在臺北》〉,《文訊》262期(2007.8),頁56。
趙淑俠,〈文學女人的情關〉,收錄於《文學女人的情關》(台北:九歌出版社,1992)。
趙淑俠,〈留學生文學的蛻變〉,《文訊》172期(臺北:2000.2)。
趙淑俠,〈從留學生文藝談海外知識份子〉,《文訊月刊》13期(臺北:1984.8)。
齊邦媛,〈留學「生」文學〉,收錄於《千年之類》(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
劉中薇,〈和三毛談心〉,《幼獅文藝》579期(2002.3),頁84-85。
劉秀美,〈略論留外華人小說中主題意識之轉變〉,《文訊》172期(臺北:2000.2)。
劉秀美,〈試論留外華人題材小說之「悲情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0期(臺北:1998.6)。
劉新,〈張樂平.上海灘.三毛〉,《藝術家》57卷3期(2003.9),頁422-427。
劉毓雯,〈三毛錢旋風卡造就十一億營收:凱華實業從印刷商變玩具大廠〉,《商業周刊》929期(2005.9),頁84+86。
蔡玫姿,〈幸福空間、區隔女人、才女禁區--初論1960年後廚房空間的性別議題〉,《東海中文學報》21期(2009.7),頁337-370。
蔡振念,〈三毛的真實與虛構〉,《幼獅文藝》663期(2009.3),頁25-27。
賴慈芸,〈幽靈譯者與流亡文人--戰後臺灣譯者生態初探〉,《翻譯學研究集刊》17期(2014.6),頁59-91。
應鳳凰,〈「我在臺北」發現川端橋--徐鍾珮來臺第一本書〉,《文訊》328期(2013.2),頁7。
應鳳凰,〈作家第一本書的故事〉,《鹽分地帶文學》52期(2004.6),頁117-124。
應鳳凰、黃恩慈,〈戰後臺灣文學風華--五○年代女作家系列(5):徐鍾珮〉,《明道文藝》349期(2005.4),頁24-29。
謝春彥,〈三毛之父張樂平先生〉,《明報月刊》42卷11期(2007.11),頁6。
謝春彥,〈憶三毛〉,《明報月刊》42卷5期(2007.5),頁2。
鍾英,〈悼吉錚-我的文友〉,《中華聯誼會通訊》8期(臺北:1968.12)。
叢甦,〈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172期(臺北:2000.2)。
簡培如,〈論三毛旅行散文中的浪漫召喚〉,《國文天地》20卷8期(2005.1),頁81-88。
羅春蘭,〈新世界交響曲─留學生文學主題之流變與比較〉,《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2000.7)。
羅蘭,〈吉錚,逝去的彩虹〉,收錄於《海那邊》(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二版)。
譚莉萍,〈朱自清〈背影〉與徐鍾珮〈父親〉的風格析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2期(2011.6),頁475-499。
關國煊,〈三毛(1943-1991)〉,《傳記文學》63卷3期(1993.9),頁143-147。
關國煊,〈民國人物小傳〉,《傳記文學》36卷3期(臺北:1993.9)。
蘇惠昭、鄭祥琳,〈三毛、柏楊、金庸、劉克襄--王榮文的遠流編輯課〉,《文訊》354期(2015.4),頁88-95。
鐘麗慧,〈「雙冠」女作家﹣﹣徐鍾珮〉,《文藝月刊》194期(1985.8),頁8-19。
隱地,〈作家與書的故事:作家與書的故事:歐陽子、吉錚〉,《新書月刊》第2期(1983),頁65。
隱地:〈一條名叫時光的河:屬於我們的年代(1960~1969)〉,《漲潮日》(臺北:爾雅出版社,2000 年11 月),頁156-157。
饒芃子,〈大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概況〉,《文訊雜誌》189期(臺北:2001.7)。
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收錄於《女性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中國論壇編委會出版,1989)。
龔選舞,〈記者生涯點滴在心頭:七、感事懷人青春重返--我的導師:陸大聲、樂恕人、徐鍾珮〉,《新聞鏡周刊》441期(1997.4),頁20-24。

其他
孟絲,〈哭吉錚〉,臺北:《聯合報》,1968年10月19日9版。
於梨華,〈悼吉錚〉,臺北:《中央日報》,1968年8月12日9版。
臥子,〈海外文學家的逸談〉,臺北:《中央日報》,1930年6月22日9版。
耕雨,〈寫留學生生活的吉錚〉,臺北:《臺灣新聞報》,2000年10月27日8版。
彭歌,〈留學生文藝〉,臺北:《聯合報》,1968年12月18日9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