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9.186.229)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張郁璟
作者(外文):Chang, Yu Ching
論文名稱(中文):作家符號.展示.場域:鍾理和紀念館
論文名稱(外文):Symbol of Writer, the display, the field: the Zhong Lihe Memorial Institute
指導教授(中文):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Shu Chin
口試委員(中文):洪馨蘭
鍾怡彥
口試委員(外文):Hung, Hsin Lan
Chung, Yi Y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2049509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3
中文關鍵詞:鍾理和紀念館鍾理和作家符號文化場域展示政治本土化
外文關鍵詞:the Zhong Lihe Memorial InstituteZhong Lihesymbol of writercultural fieldpolitics of exhibitionindigeniz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本文以鍾理和紀念館為研究對象,探討文學論述、電影敘事、展示政治、文化場域和地方社群之間彼此交織的過程,及其反映出的文化意涵。鍾理和作為台灣1950年代的重要作家,自1970年代開啟作家經典化工程,歷年來透過全集出版、電影改編和作家紀念館等方式,確立台灣文學經典作家的地位,其發展歷程恰好反映出台灣近三十年來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變動,也是我們另一種認識台灣文學的途徑。同時,紀念館透過長年的在地深耕與跨界連結等方式,使其作為美濃社區博物館的一環,發揮著不同於其他文學館舍的社會職能。近年來台灣的文學博物館舍有快速增加的趨勢,鍾理和紀念館恰好提供我們一個反思文學、文學館舍如何參與當代社會的具體案例。
  本文依序從三個層面推進分析,第二章首先重新耙梳台灣與中國學者的鍾理和經典化歷程和各階段的研究特點,觀察鍾理和如何因其特殊經歷與作品文本吸引兩岸學者的關注,並大致形成兩種作家符號與敘事,即追求台灣主體性的本土論述,以及強調兩岸左翼與民族統一的統派論述。第三章重構鍾理和紀念館發展史,透過對展示政治的剖析,指出紀念館主要以去殖民的台灣本土化典範為敘事史觀,然中期與近期展示在敘事手法上存在著顯著差異。中期展示積極訴求觀者的情感認同,召喚台灣民族主義,近期改為凝鍊化的中性話語,大幅開放作家符號的詮釋邊界。第四章則進一步分析蓄積了豐富文化象徵資本的紀念館場域如何發揮文化影響力及其效應。紀念館分別透過文學營、文學地景和各項文化再生產等實踐拓展、活化和傳播作家符號,深耕地方社群與人才培育,並延續自美濃反水庫以降的社區意識與生態保育,形成小而穩健的民間文化基地。上述研究成果顯示,歷經從強調中華文化正統、台灣本土化運動到今日多元文化與族群共存的社會,鍾理和紀念館的作家意象與館舍定位也與時俱進,其研究案例在當代台灣別具意義。
Since 1970s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classic began, including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biographical film and the Memorial Institute, today Zhong Lihe has been a 1950s Taiwan classical author. This development reflect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Taiwan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lso is a another way to understand Taiwan literature. Meanwhile, through the lasting local participation and across-boundary cooperation for years, the Zhong Lihe Memorial Institute as a part of Meinong neighborhood museums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different from other literary museums. Recently years Taiwan literary museum increases, there is a good case providing us for thinking how the role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museum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can be. This research as the Zhong Lihe Memorial Institute a core, explored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ry discourses, film narrative, politics of exhibition, cultural fields and local communities, as well a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m.

There are three steps to analyse. The second chapter I reexamine the procsse of becoming classic in Taiwanese and Chinese scholar, figuring out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each period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life experience and ambiguous works, Zhong Lihe has attracted cross-Strait scholar’s attention, and approximately there are two type of discourses about author. One pursues the subjectivity and indigenization of Taiwanese iiterature, the other emphasizes the cross-Strait reunification of left-winf and nation. The third chapter restructure the history of the Zhong Lihe Memorial Institute, indicating that the exhibition narrative strategy always based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Taiwanese iiterature, but there are some subtle differences. The middle-stage of display appealed to affection of visitor, invoking Taiwanese nationalism. And it condensed into short, self-contained and objective narrative, opening the interpretative perspectives of the writer’s symbol. The fourth chapter further elaborated the field of the Zhong Lihe Memorial Institute how to diffuse its cultural influence and effect. By means of the Lishan literary camps, literary landscape and various cultural reproductions, the memorial institute extends, activates and communicates the symbol of Zhong Lihe. It inherits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of Meinung Anti-dam Movement, a small but firm civil cultural base has taken shape. The research above will show that from the chinese orthodoxy, indigenization of Taiwan to today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culture and ethnic, the author image and position of the Zhong Lihe Memorial Institute has changed several times, and this specific case is significant in Taiwa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問題意識………………………………………………………………………5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5
    第四節 文獻回顧……………………………………………………………………13
    第五節 論文章節架構概述與安排……………………………………19

第二章 作家符號:兩岸「鍾理和」經典化………………………………………22
    第一節 台灣:鄉土論戰到兩岸左翼…………………………………22
    第二節 中國大陸:原鄉人與左翼民族認同……………………34
    第三節 影像再現及其效應:《原鄉人》…………………………43

第三章 展示政治:作家形象的再現歷程…………………………………………57
    第一節 紀念館場域的形成:早期(1983-1999)……58
    第二節 紀念館場域:中期(2000.7.26-2005.8)…71
    第三節 紀念館場域:近期(2005.12.10-)………………83

第四章 場的擴散:作家符號再生產……………………………………………………94
    第一節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的文化實踐……………………………94
    第二節 鍾理和故居文化場域及其內涵……………………………107
    第三節 邁向公共化的鍾理和紀念館………………………………117

第五章 結論………………………………………………………………………………………………124
    第一節 各章重點與發現……………………………………………………12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課題…………………………………………129

參考書目………………………………………………………………………………………………………131
附錄一 鍾理和紀念館中期展示………………………………………………………145
附錄二 鍾理和紀念館近期展示………………………………………………………163
附錄三 笠山文學營(1995-2016)歷屆主題與課程……………165
附表一 歷任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173
附表二 歷任鍾理和紀念館館長與工作人員………………………………173
一、作家文本(以下皆依時間排序)
張良澤編,《鍾理和全集(全八冊)》(台北:遠行,1976年)。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藍博洲著,《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1991年)。
初安民總編輯,許悔之主編,《聯合文學》12月號「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紀念專輯」(1994年12月)。
鍾鐵民主編,《鍾理和全集(全六冊)》(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0月)。
鍾理和.鍾肇政著,錢鴻鈞編,《台灣文學兩鍾書》(台北:草根,1998年)。
鍾肇政著、張良澤編,《肝膽相照:鍾肇政‧張良澤往返書信集(鍾肇政卷)》(台北:前衛,1999年)。
鍾鐵鈞,《笠山依舊在》(高雄市:春暉,2005年)。
鍾怡彥主編,《鍾理和全集(全八冊)》(高雄:高雄縣政府,2009年)。
鍾怡彥主編,《鍾鐵民全集5散文卷(一)》(高雄:高市文化局;台南:台灣文學館;高雄:高市客委會,2013年1月)。
鍾怡彥主編,《鍾鐵民全集6散文卷(二)》(高雄:高市文化局;台南:台灣文學館;高雄:高市客委會,2013年1月)。
鍾怡彥主編,《鍾鐵民全集7散文卷(三)》(高雄:高市文化局;台南:台灣文學館;高雄:高市客委會,2013年1月)。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第三版)》(台北:時報,2016年)。
彭瑞金,《鍾理和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央文物出版社,1983年9月)。
呂理政,《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書局,1990年)。
簡炯仁編,《紀念鍾理和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縣政府,1992年11月)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編輯委員會總編,《鍾理和紀念館暨文學步道解說手冊》(高雄縣美濃鎮:鍾理和文教基金會,2000年)。
應鳳凰編,《鍾理和論述1960-2000》(台北:春暉出版社,2004年4月)。
江湖,《鄉之魂──鍾理和的人生與文學之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7月)。
何明修,《綠色民主》(台北:群學,2006年)。
陳映真總編輯,《日讀書界看藍博洲》(台北:人間出版社,2006年)。
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7年)。
王宏仁、李廣均、龔怡君主編,《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2008年)。
顏亮一,《記憶與地景:2005 ~ 2009論文選》(台北縣: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
林崇熙,《跨域建構.博物館學》(台北:台灣博物館,2009年12月)。
鍾鐵民總編輯,《探訪鍾理和:紀念館暨文學地景》(高雄:春暉,2010年)
應鳳凰主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鍾理和》(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3月)。
許嘉猷,《藝術之眼》(台北:唐山出版,2011年7月)。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編,《意志如鐵.所寫為民:鍾鐵民紀念文集》(財團法人鍾理和文教基金會,2011年9月)。
鄭雅文主編策畫,《文創新意: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地方文化館專業培訓工作坊成果報告專刊100年度》(台南市:台灣文學館,2011年12月)。
王嵩山,《博物館蒐藏學》(台北:原點,2012年)。
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12月)。
陳明成,《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台北:前衛,2013年6月)。
胡易容、趙毅衡編,《符號學:傳媒學辭典》(台北:新銳文創,2014年)。
張婉真,《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台北:臺北藝術大學,2014年)。
陳麗華,《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年11月)。
六堆文化傳播社主編,《鍾理和.鍾浩東昆仲百歲紀念學術研討會專輯》(屏東:屏縣府,2015年12月)。
(二)翻譯專書
G. Ellis Burcaw(喬治.艾里斯.傅寇)原著,張譽騰等譯,《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2000年)。
Kenneth Hudson著,許純譯,《有影響力的博物館》(屏東縣車城鄉:海生館,2003年)。
Mike Crang著,王志宏、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Mieke Bal(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第二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4月。
John Urry(約翰.厄里)著;葉浩譯,《觀光客的凝視》(台北:書林出版社,2007年。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著,劉效鵬譯著,《詩學》(台北:五南出版,2008年6月),
Chris Barker著;羅世宏主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2010年12月)。
Tzvetan Todorov (茲維坦.托多羅夫)著,侯應花譯,《散文詩學:敘事研究論文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年1月)。
Gerald Prince(杰拉德.普林斯)著,喬國強、李孝弟譯,《敘事學詞典(修訂版)》(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9月)。
Astrid Erll(阿斯特莉特.埃爾)、馮亞琳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M.H.Abrams, Geoffrey Galt Harpham著,蔡佳瑾審譯,《文學術語手冊》(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2012年。
Bella Dicks(貝拉.迪克斯)著,馮悅譯,《被展示的文化:當代「可參觀性」的生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Jan Assmann (楊.阿斯曼)著,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與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Molly Andrews(茉莉.安德魯斯),《形塑歷史:政治變遷如何被敘述》(台北:聯經,2015年4月)。
Aleida Assmann(阿萊達.阿斯曼)著,潘璐譯,《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3月)。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葉石濤,〈鍾理和評介〉,《自由青年》36卷3期(1966年8月),頁12-13。
張良澤,〈從鍾理和的遺書說起——理和思想初探〉,《中外文學》2卷6期(1973年11月),頁100-112。
張良澤,〈鍾理和的文學觀〉,《文季》2期(1973年11月),頁48-59。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上)〉,《書評書目》9期(1974年1月),頁107-115。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概述(下)〉,《書評書目》11期(1974年3月),頁64-71。
張良澤,〈鍾理和作品中的日本經驗與祖國經驗〉,《中外文學》2卷11期(1974年4月),頁 32-57。
許素蘭,〈鍾理和小論〉,《台灣文藝》11卷44期(1974年7月),頁44-46。
鍾鐵民,〈我看鍾理和小說的人物〉,《台灣文藝》54期(1977年3月),頁40-46。
彭瑞金,〈試論鍾理和的社會參與〉,《臺灣文藝》54期(1977年3月),頁18-30。
彭瑞金,〈葉石濤.張良澤對談──秉燭談理和〉,《台灣文藝》14卷54期(1977年3月),頁7-16
許素蘭,〈毀滅與新生──試析鍾理和的〈故鄉〉〉,《台灣文藝》14卷167期(1977年3月),頁 54-62。
朱西甯,〈脈流著純純的中國文化血統:紀念理和〉,《書評書目》78期(1979年10月),頁29-34。
潘翠菁,〈台灣省作家──鍾理和〉,《文學評論》(1980年2期),頁132-140。
花村,〈從鍾理和的一生到電影「原鄉人」──兼談有關傳記電影的攝製〉,《台灣文藝》67期(1980年6月),頁251-256。
鍾鐵民,〈原鄉人及其他〉,《台灣文藝》67期(1980年6月),頁246-250。
莊園,〈鍾理和傳拍成電影「原鄉人」有感〉,《台灣文藝》67期(1980年6月),頁257-260。
林雙不,〈雙不齋談書〉,《書評書目》90期(1980年10月),頁87-89。
田野,〈記台灣鄉土作家鍾理和先生〉,《黃石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4期,頁62-65。
陳映真,〈原鄉的失落──試評「夾竹桃」〉,《現代文學》復刊第1期(1977年7月),後收錄於陳映真著,《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4年),頁97-109。
韋體文,〈鍾理和論〉,《台灣研究集刊》2期(福建省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1984年4月),頁35-46。
鍾鐵民,〈少年的作家夢〉,《文訊》32期(1987年10月),頁199-203。
彭瑞金,〈土地的歌.生活的詩──鍾理和的《笠山農場》〉,《台灣春秋》2卷1期(1989年10月),頁328-335。
鍾肇政,〈倒在血泊裏的筆耕者──鍾理和〉,《台灣春秋》2卷1期(1989年10月),310-327。
鍾鐵民,〈小孩子帶大帽子?──「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成立經過及感想〉,《客家》第2期,總號25期(1990年2月號),頁30-34。
彭瑞金,〈鍾理和小說「校長」〉,《台灣文藝》142期(1994年4月),頁72-76。
彭瑞金,〈鍾理和「原鄉」和「祖國」〉,《台灣時報》22版,1994.4.29-4.30。
彭瑞金,〈鍾理和文學的生活經驗和生命體驗〉,《民眾日報》第24版,1994.7.16。
蒲明,〈藝文月報〉,《文訊》83期,1992年9月,頁52-53。
呂正惠,〈特立一代的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頁97-98。
楊照,〈「抱著愛與信念而枯萎的人」──記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頁102-105。
葉石濤,〈新文學傳統的繼承者──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頁93-94。
彭瑞金,〈艱困年代的文學見證人:鍾理和〉,《聯合文學》11卷2期(1994年12月),頁99-101。
蔡文章,〈各地藝文採風〉,《文訊》112期(1995年2月),頁62-63。
邱貴芬,〈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3卷11期(1995年4月),頁141-147。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卷3期(1996年9月),頁147-184。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卷1期(1997年3月),頁247-296。
蔡文章,〈各地藝文採風〉,《文訊》146期(1997年12月),頁50。
蔡文章,〈各地藝文採風──鍾理和雕像揭幕〉,《文訊》155期(1998年9月),頁52。
蔡文章,〈各地藝文采風〉,《文訊》167期(1999年9月),頁30-31。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卷2期(1999年12月),頁77 - 138。
張婉真,〈如何分析博物館展示──研究方法旨趣〉,《博物館學季刊》15卷3期(2001年7月),頁13-24。
王玉豐,〈人物傳記體展示的文本分析與敘事策略──以「李約瑟與抗戰時中國的科學」紀念展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5卷4期(2001年10月),頁59-69。
楊志強,〈鐘理和小說的意識內蘊〉,《語文學刊》2004年9期,頁42-43。
彭瑞金,〈鍾理和筆下的客家意象〉,《台灣文學館通訊》6期(2004年12月),頁58-59。
黃儀冠,〈台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之再現(1970s-1980s)──以身份認同、國族想像為主〉,《台灣文學學報》6期(2005年2月),頁159-192。
周馥儀整理,莊智凱攝影,〈寫在土地上的文學:鍾理和文學展系列活動──文學講座座談實錄〉,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主編,《台灣文學館通訊》7期(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年4月),頁24-31。
張云,〈論鐘理和小說的原鄉意識〉,《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5期(總第77期),頁104-105。
劉孝春,〈試論《幌馬車之歌》──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文藝爭鳴》2005年6月),頁63-65。
朱雙一,〈與「本土八股」的對抗與超越──藍博洲作品的另一種意義〉,《文藝爭鳴》2005卷6期(2005年11月),頁54-57。
劉婉珍,〈透視博物館劇場:博物館知識建構的真實世界〉,王嵩山主編,《博物館研究專刊第1號: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5年12月),頁189-199。
蔡文章,〈各地藝文採風〉,《文訊》243期(2006年1月),頁105-106。
王明文,〈沸騰地流返原鄉的血──鐘理和《原鄉人》的內在意蘊〉,《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6年1期,頁62-64。
王志彬,〈絕望的反抗與救贖-論鍾理和創作的價值取向〉,《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6年4期,頁12-16。
王志弘、沈孟穎,〈誰的「福爾摩沙」?展示政治、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東吳社會學報》20期(2006年6月),頁1-58。
許素蘭,〈山歌.菸樓.青色洋巾──鍾理和小說中的客家意象〉,《新活水》9期(2006年11月),頁54-60。
陳立民、張雅珮、陳婷婷,〈文本再現與詮釋:試評「臺灣文學的發展」主題展〉,《博物館學季刊》21卷1期(2007年1月),頁85-95。
陳建仲,〈追諡忠魂-二二八事件創痕的昇華〉,《海峽評論》194期(2007年2月1日),頁39-43。
彭瑞金,〈是臺灣文學的家,不是作家的窩〉,《文訊》258期(2007年4月),頁76-77。
李梁淑,〈鍾鐵民作品的時代意義與價值〉,《人文資源研究學報》1卷1期(2007年6月),頁35-46。
黃儀冠,〈母性鄉音與客家影像敘事:台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客家研究》2卷1期(2007年6月),頁59-96。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思想》6期(2007年8月),頁87-103。
張重崗,〈原鄉體驗與鐘理和的北平敘事〉,《中國現代文學論叢》2008年1期,頁117-129。
張泉,〈淪陷區中國作家的文化身分認同與政治立場問題〉,《抗戰文化研究(第二輯)》2008年9月,頁236-252。
周馥儀、謝宜珊採訪,謝宜珊撰文,〈專訪鍾理和長子──鍾鐵民老師〉,《台灣文學館通訊》21期,(2008年11月),頁61。
胡筑珺,〈原鄉美濃.文學瀰濃──走進鍾理和文學紀念館〉,《台灣文學館通訊》21期(2008年11月),頁58-60。
楊志強,〈台灣作家鍾理和與魯迅比較研究〉,《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1卷1期(2009年1月),頁28-32。
李勤岸,〈北部地區台文系所發展概況〉,《台灣文學館通訊》24期(2009年8月),頁10-11。
楊攀、王霄,〈淺談《原鄉人》與「原鄉」情結〉,《電影評介》2009年20期,頁33。
王欣瑜撰寫、謝宜珊攝影,〈鍾理和文學五十年來精神傳承:從《大地書房》談起〉,《台灣文學館通訊》29期(2010年12月),頁21-22。
余欣蓓,〈承接月華的筆──鍾理和三代書寫的文學家族〉,《文訊》302期(2010年12月),頁52-56。
陳佳利,〈博物館中的文學風景──臺灣文學博物館的發展脈絡與展示內涵之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5卷1期(2011年1月),頁39-66。
張泉,〈殖民/區域:建構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一種維度〉,《文藝爭鳴》2011年9期,頁84-94。
張婉真,〈展覽如何說故事?──「文學博破崙:巴爾札克特展」的敘事話語分析〉,《博物館學季刊》25卷4期(2011年10月),頁29-51。
王士瓊,朱雙一,〈陳映真對鍾理和的文學接受和思想超越──兼及1960年陳映真提出「台灣的鄉土文學」之文學史意義〉,《台灣研究集刊》2012年6期(總124期),頁74-83。
須文蔚,〈報導文學與口述歷史之互文關係研究──以藍博洲的報導文學作品〈幌馬車之歌〉為例〉,《中國現代文學》21期(2012年6月),頁5-22。
蔡登秋,〈鍾理和研究中「原鄉」與「同姓不婚」的理解偏差〉,《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9期,頁57-64。
俞文君,〈紀念館群體歷史記憶建構的統一、矛盾與融合〉,《中國博物館》(2013年3期),頁19-25。
趙小菁,〈化語為境:博物館展示中故事造境探析〉,《臺灣博物季刊》33卷1期(2013年3月),頁92-103。
林崇熙,〈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博物館與文化》6期(2013年12月),頁3-34。
朱紀蓉,〈博物館發展中的國家力量──台灣經驗討論〉,《博物館學季刊》28卷1期(2014年1月),頁5-29。
徐紀陽,〈鍾理和:與文學者魯迅相遇〉,《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85期(2014年2期),頁50-57。
鄭蓮音,〈在墨痕筆跡之外──談文學博物館的手稿展覽〉,《博物館學季刊》28卷2期(2014年4月),頁101-115。
汪暉,〈兩岸歷史中的失蹤者──《台共黨人的悲歌》與台灣的歷史記憶〉,《文學評論》2014年5期,頁5-19。
藍天,〈殖民語境下身分的焦慮──《夾竹桃》的文化意蘊〉,《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6期(總第272期),頁177-181。
陳坤崙,〈分享高雄文學館「作家資料蒐集」的參與經驗〉,《文學台灣》92期(2014年10月),頁236-277。
藍天,〈認知暴力下民族意識與文化的自覺──再讀《原鄉人》〉,《求是學刊》41卷6期(2014年11月),頁120-126。
黃英哲,〈文化觀光脈絡下的博物館發展趨勢〉,《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50期(2014年12月),頁106-124。
賴一郎,〈鍾理和:以「左翼」的姿態衝撞民俗的囚籠──兼與蔡登秋先生商榷〉,《華文文學》2015年5期,頁108-114。
〈《幌馬車之歌》背后的尋訪秘史〉,《法律與生活》2015年15期,頁62。
陳慧玲,〈隱性的聲音:關於鍾台妹敘事的女性主義觀點〉,《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期(2015年12月),頁125-145。
(二)學位論文
羅尤莉,〈鍾理和文學中的原鄉與鄉土〉,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鄭玉惠,〈集體行動與地域性的再建構──以美濃反水庫運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許美雲,〈名人紀念館營運管理之研究─以「林語堂先生紀念館」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宋長青,〈孕育社區博物館的過程──美濃經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徐崇嵐,〈「鄉土」如何論戰?一個場域與權力的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萬睿,〈殖民統治與差異認同──張文環與鍾理和鄉土主體的承繼〉,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梁竣瓘,〈中國大陸學者論台灣文學:以小說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張清文,〈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楊宜晨,〈台灣地區文學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6年。
劉忠博,〈全球地方化下的社區媒介──從美濃月光山雜誌社談起〉,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何淑華,〈鍾理和地誌書寫與認同形構歷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曾彥晏,〈敘事與記憶──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邱月亭,〈解嚴後「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王申,〈淪陷時期旅平台籍文化人的文化活動與身分表述──以張深切、張我軍、洪炎秋、鐘理和為考察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王欣瑜,〈跟我們的土地糴歌:林生祥與鍾永豐的音樂文本與社會實踐〉,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謝素霞,〈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角力:美濃產業的在地化特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2010年。
羅欣怡,〈博物館與文化政策──探討台灣1990年代以降博物館之相關政策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徐寶珠,〈文學、文學家與文學館展示:「文學拿破崙──巴爾札克特展」詮釋分析〉,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班,2011年。
林瑞梅,〈青春作伴好還鄉:美濃後生社區實踐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楊佩瑤,〈美濃黃蝶祭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蘇明如,〈多元文化時代的博物館──台灣地方文化館政策十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江昺崙,〈農村騷動敘事──1966∼1988台灣農民文學〉,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李亞橋,〈「民族主義」、「左翼」孰輕孰重?──陳映真左翼中國民族主義的形成與開展〉,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李洛鈴,〈「觀」美濃什麼事?一個客家鄉鎮在不同旅遊階段下的解說策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李惠玉,〈鍾鐵民農民小說作品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黃靖嵐,〈客家文學在台灣的出現與發展(1945~2010)〉,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鍾怡彥,〈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謝佩玲,〈鍾理和「原鄉人」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三)專書論文
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個案〉,《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996年)。
洪馨蘭,〈文化產業再現過程的拉扯焦慮:以美濃為例〉,《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客委會,2002年),頁1-27。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頁317-401。
應鳳凰,〈鍾理和接受史與台灣戰後文學思潮〉,《文學史敘事與文學生態:戒嚴時期台灣作家的文學史位置》(台北:前衛出版社,2012年11月),頁203-232。
林傳凱,〈白色恐怖口述史的檢討〉,《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台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卷二》》(新北:衛城出版,2015年10月),頁81-116。
汪宏倫,〈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中研院社研所,2016年4月),頁371-436。
四、報紙文章
美濃訊,〈鍾理和紀念館管理經費無著 縣府考慮由社教課接管〉,《中國時報》,1985年,日期不詳。
劉紹銘,〈從王鼎鈞先生的魚骨頭說起〉,《聯合報》第12版,1978.12.11。
彭瑞金,〈我們要做一項明天不會惋惜的事〉,《自立晚報》第10版,1979.9.30。
鍾鐵民,〈我的願望〉,《自立晚報》第10版,1979.9.30。
鍾肇政,〈理和故居印象〉,《自立晚報》第10版,1979.9.30。
朱西甯,〈尚饗之祭最配享紀念之祀的理和先生〉,《聯合報》第8版,1979年10月3日)。
香港特派員劉曉梅,〈開麥拉 鹿鳴春‧烤饅頭‧「原鄉人」〉,《民生報》第10版,1980.1.15。
梅遜,〈我與鍾理和的一段友誼〉,《聯合報》第8版,1980.1.23。
記者高愛倫漢城航訓,〈「原鄉人」韓國拍雪景〉,《民生報》第9版,1980.1.30。
記者王弘岳,〈導演李行 漢城發豪語 要以「原鄉人」再捧個大獎〉,《聯合報》第9版,1980.2.4。
台北訊,〈鍾理和遺孀昨參觀「原鄉人」拍攝情形〉《聯合報》第9版,1980.3.17。
本報訊,〈自立電影公司捐款十萬 贊助興建鍾理和圖書館〉,《民生報》第9版,1980.3.17。
記者熊民豪,〈「原鄉人」二度到美濃拍戲〉,《民生報》第9版,1980.4.26。
鍾肇政,〈笠山半日 與李行談電影「原鄉人」〉,《聯合報》第8版,1980.6.1。
報訊,〈「原鄉人」獲遴選 將參加考克影展〉,《民生報》第10版,1980.7.28。
記者邱海嶽,〈暑假檔期.國片賣座轉好〉,《民生報》第10版,1980.7.29。
林海音,〈平妹,挺好的〉,《聯合報》第8版,1980.8.2。
鍾肇政,〈給中華文化打下一個基石--為鍾理和紀念館破土而寫〉,《中國時報》,1980.8.4。
記者邱彥明,〈鍾理和紀念館破土 遺孀平妹含淚荷鋤〉,《聯合報》第3版,1980.8.5。
李歐梵,〈從「原鄉人」想鍾理和一些片段的雜感〉,《聯合報》第8版,1980.8.19。
通江口,〈老優點進步了 老缺點依舊在〉,《民生報》第10版,1980.9.5。
王威寧專訪,〈金馬獎入圍名單引起爭議〉,《聯合報》第9版,1981.9.3。
彭瑞金,〈文藝快訊:「鍾理和紀念館」告急 南部文友餐會募款〉,1982年,報紙與日期皆不明。
記者林享禎,〈經費不足久未完工 地方人士宜宇協助〉,《聯合報》,1982.3.30。
彭瑞金,〈鍾理和紀念館因緣〉,《台灣時報》,1982.8.4。
鍾鐵民,〈我的父親及「鍾理和紀念館」〉,《台灣時報》,1982.8.7。
吳信友,〈我的父親及「鍾理和紀念館」讀後感〉,《台灣時報》,1982.9.16。
葉石濤,〈鍾理和紀念館的故事〉,《台灣時報》,1982.12.3。
葉石濤,〈細說鍾理和紀念館〉,《台灣新聞報》,1982.12.14。
〈「我們的話」專欄〉,《月光山雜誌》第2版,1983.2.19。
鍾鐵民,〈盡棉力.了心願──「鍾理和紀念館」待上層樓〉,《中國時報》第8版,1983.2.20。
記者包黛婷,〈鍾理和紀念館落成 盼作家捐贈資料〉,《聯合報》,1983.6.22。
本刊訊,〈興建鍾理和紀念舘 高樹誼深慨捐五萬 自家沒表示代表指責說不過去〉,《月光山雜誌》第1版,1983.7.19。
鍾鐵民,〈期待一個文學殿堂的誕生〉,《中國時報》第8版,1983.8.4。
記者包黛婷,〈紀念鍾理和 詩歌齊獻唱〉,《聯合報》第8版,1983.8.5。
記者蔡翠英,〈鍾理和文學流芳萬世名 紀念館週日落成供憑弔〉,《台灣時報》,1983.8.5。
溫榮彬文,林欽河圖,〈作家的旅棧〉,《聯合報》第12版,1983.8.6。
綜合報導,〈鍾理和紀念館落成啟用 藝文界雲集笠山.捐錢贈書充實紀念館〉,《民生報》第10版,1983.8.8。
呂惠美,〈笠山下一位永不被遺忘的作家:藝文界人士捐建的鍾理和紀念館落成啟用〉,《中央日報》,1983.8.8。
記者韓乃鎮,〈笠山腳下‧永恆的筆耕者 鍾理和紀念館為保存文學史料奠基石〉,《民生報》10版,1984.7.25。
林文義,〈美濃一夜〉,《聯合報》第8版,1985.3.25。
周志芳,〈延續台灣文學薪火 肩負重任路坎坷:鍾理和紀念館經費不足.理想目標遙遙無期〉,《台灣新聞網》,1985.8.27。
美濃訊,〈鍾理和紀念館之興建與管理──由於經費不繼發生許多問題〉,《聯合報》,1985.8.27。
記者陳清智,〈中禮盒紀念館興建一波數折 鑑往觀今鍾鐵民百感交集〉,《中國時報》,1985.8.27。
美濃訊,〈鍾理和紀念館之興建與管理 由於經費不繼發生許多問題〉,《聯合報》,1985.8.27日。
陳寧貴,〈作家紀念館〉,《中央日報》,1986.1.10。
台北訊,〈作家生前坎坷 身後蕭條 鍾理和紀念館空蕩蕩〉,《聯合報》第17版,1988.1.13。
美,〈黃海有個同病緣 捐款義助鍾理和紀念館〉,《民生報》第9版,1988.3.6。
心岱專訪,〈鍾台妹為愛勞苦一生﹗「鍾理和紀念館」的老義工〉,《民生報》第22版,1989.9.21。
鍾鐵民,〈由「鍾理和紀念館」談起〉,《台灣時報》第7版,1990.1.31。
記者洪揚才,〈捐出鍾理和 圓那文學夢〉,《聯合晚報》,1990.3.21。
葉石濤,〈論鍾理和的「故鄉連作」〉,《民眾日報》第20版,1990.12.8。
彭瑞金,〈鍾理和的農民文學〉,《民眾日報》第20版,1990.12.12-14。
鍾鐵民,〈父親的堅持〉,《中國時報》第22版,1992.9.12。
林享禎,〈建不建美濃水庫 民意先洩洪〉,《聯合報》第34版,1993.10.30。
本報訊,〈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紀念鍾理和八十歲冥誕〉,《民生報》第15版,1994.11.29。
本刊訊,〈文學家鍾理和八十誕辰〉,《月光山雜誌》第1版,1994.12.9。
記者邱婷,〈一念相傳 原鄉文學情〉,《民生報》第15版,1994.12.11。
葉石濤,〈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我的鍾理和經驗〉,《台灣時報》第22版,1994.12.14。
記者陳清智,〈美濃籌設「台灣文學步道」〉,《中國時報》第25版,1997.6.21。
記者陳清智,〈台灣文學步道園區 美濃揭幕〉,《中國時報》第23版,1997.11.16。
記者陳清智,〈阿扁學習之旅 美濃走透透〉,《中國時報》第18版,1999.2.11
記者張瑞昌、陳清智,〈學習之旅:阿扁走訪美濃談心〉,《中國時報》第4版,1999.2.11。
記者徐白櫻,〈陳水扁 表態反建美濃水庫〉,《美濃月光山雜誌》,1999.2.19。
記者林美玲,〈陳水扁學習之旅 造訪客家文化〉,《聯合報》第4版,1999.2.11。
記者劉育民,〈不滿黨內總統候選人未確定 便急著幫連戰造勢〉,《聯合報》第4版,1999.3.9。
記者羅建怡,〈南台灣客家聚落巡禮 散步美濃閒情幽幽〉,《聯合報》第47版,1999.7.23。
記者吳易澄,〈文學地標的想像:從鍾理和文學紀念館談起〉,《台灣時報》,1999.12.31。
鍾鐵民,〈鍾理和紀念館與美濃〉,《民眾日報》第17版,2000.6.16。
記者劉純杏,〈笠山下的台灣文學精神〉,《月光山雜誌》第8版,2000.8.19。
〈永續經營鍾理和紀念館 文建會將協助文物保存〉,《美濃月光山雜誌》第7版,2000.8.29。
記者陳清智,〈文化認同不等於國家認同 鍾理和熱愛台灣 說法訴求反日 鍾鐵民澄清遭誤用〉,《聯合報》A13版,2004.3.16。
記者王玉燕、李春、汪莉絹,〈人大會後記者會 溫家寶:海峽不能隔斷骨肉〉,《聯合報》A2版,2004.3.15。
記者郭漢辰,〈鍾理和屏東出生地故居 大武文學營造訪 鍾鐵民感性導覽〉,《民生報》CR2版,2005.7.7。
記者翁禎霞,〈鍾理和高樹故居 屏縣搶救〉,《聯合報》C2版,2007.4.15。
記者翁禎霞,〈大路關部落 鍾理和出生地〉,《聯合報》C1版,2008.8.21。
記者歐陽良盈,〈總統頒褒揚令 鍾鐵民 用DV訣別親友〉,《聯合報》A12版,2011.9.11。
記者翁禎霞,〈鍾理和故居修復 鍾家人憶當年〉,《聯合報》B1版,2011.10.16。
藍博洲,〈抗戰與原鄉人的熱血〉,《中國時報》A12版,2014.7.7。
五、電子媒體
莊金國,〈鍾鐵民筆耕〈家園〉〉,《新台灣新聞周刊》第319期,2002.5.4,網路來源: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94。
旗山奇網站,〈台灣鄉土文學之父〉,《台灣日報》,2002.12.4,http://www.chi-san-chi.com.tw/2culture/db/s_wei/6pile_wind_cloud/14.html。
申惠豐,〈文化再啟蒙──《河》的實踐與意義〉,鬥鬧熱,2006.11.3,網路來源:http://blog.roodo.com/laiho/archives/2413564.html。
記者陳文霖,〈登錄歷史建物 助修復鍾理和故居〉,2010.2.9,網路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news/detail.php?id=51280。
記者陳文霖,〈客籍文人鍾理和 高樹故居急搶修〉,2010.2.10,網路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news/detail.php?id=51301。
鍾永豐,〈鍾鐵民:美濃鄉土的守護者〉,《天下雜誌》480期,2011.9.6,網路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6593。
中央社訊息服務,〈台灣文學家鍾理和故居竣工典禮活動〉,中央通訊社,2011.10.12,網路來源: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1884#.WEl4bPl97IU。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文化社區電子報,2011.10.28,網路來源:http://enews.url.com.tw/chungliher/65028。
屏東報導,〈「倒在血泊的筆耕者」 鄉土文學之父鍾理和故居活化〉,2012.5.2,網路來源: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02/43481.htm#ixzz4SFhV0Nbk。
「樂事美聲錄」〈鍾理和文學之旅〉,2014.3.2,網路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6qLPw_g5w。
林吉洋,〈柚木之道—鍾理和筆下的故事場景、好男好女的歷史舞台〉,上下游新聞市集,2015.10.6,網路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76802/。
陳文霖,〈鍾理和昆仲百歲冥誕 屏縣辦學術研討會〉,2015.11.21,網路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news/detail.php?id=129732。
林吉洋,〈乘著糖業鐵路五分車,從美濃私奔:鍾理和與他筆下的殖民地臺灣〉,故事,2016.5.12,網路來源:http://gushi.tw/%E4%B9%98%E8%91%97%E7%B3%96%E6%A5%AD%E9%90%B5%E8%B7%AF%E4%BA%94%E5%88%86%E8%BB%8A%EF%BC%8C%E5%BE%9E%E7%BE%8E%E6%BF%83%E7%A7%81%E5%A5%94%EF%BC%9A%E9%8D%BE%E7%90%86%E5%92%8C%E8%88%87%E4%BB%96%E7%AD%86/。
記者陳文霖,〈「鍾理和故居」供公部門使用5年約滿〉,客家電視台,2016.7.5,網路來源:http://www.hakkatv.org.tw/news/140963。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http://chungliher.blogspot.tw/。
鍾理和故居(鍾理和个老屋):http://chunghouse.pixnet.net/blog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http://cls.hs.yzu.edu.tw/ZHONGLIHE/。
六、影音資料
李行,《原鄉人》(臺北:東暉國際多媒體公司,2004年)。
林生祥,《大地書房》(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2010年1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