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186.1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陳令洋
作者(外文):Chen, Ling Yang
論文名稱(中文):殖民地書法家的多重跨越:曹秋圃的書業經營與思想探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Multiple Crossings of Colonial Calligraphers: Analysis of Cao Qiupu's Calligraphy career and Thought
指導教授(中文):柳書琴
指導教授(外文):Liu, Shu Qin
口試委員(中文):余美玲
白適銘
口試委員(外文):Yu, Mei ling
Pai, Shi M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學號:102049506
出版年(民國):10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1
中文關鍵詞:曹秋圃殖民地書法家書業文化資本轉換文化遺民意識迴腕法書道禪
外文關鍵詞:Cao, Qiu Pucolonial calligraphercalligraphy careerCultural capital conversion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AdherentsHui Wan Facalligraphy Ze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是一個從藝術社會史的角度出發進行的台灣傳統文人研究。本研究認為台灣書法家曹秋圃作為一位「殖民地書法家」,隨著近百年來台灣的政權更迭,至少必須在三個層次的情境上不斷進行跨越:(一)政治身份的跨越;(二)不同漢文化系統之間的跨越;(三)文化身份的跨越。由於多重的情境跨越,因而導致他在文化表現具備三項特質:(一)創作與理論上的「雜揉性」;(二)經常有「自我正統化」的宣稱;(三)現代化衝擊之下產生的長期「文化失落感」。
由於曹秋圃向來已被以書法家的身份所認識與理解,故而筆者首先將他還原為一位傳統文人,觀察他如何在日治時期的美術觀念與現代化的衝擊之下,轉型成為「現代書畫菁英」的身份,開始經營自己的書業(calligraphy career),並發展出跨領域結盟的書道推廣策略。但「書道由文學出發」的傳統觀念卻仍然限制了他在書道思想內涵上現代化的可能。
其次,筆者觀察曹氏在戰後政權改易的歷史情境中,成功轉換了戰前的文化資本、強化了自己的「文化遺民意識」的過程,並從其應酬詩中解讀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後,曹秋圃被喚起的文化失落感,以及文化復興的使命感。
最後,筆者考察曹秋圃吸收「迴腕法」與中國儒釋道三家思想傳統,最終形成「書道禪」理論的過程,發現他將迴腕法與他所理解的各種傳統思想相互雜揉,使得這種執筆法成為朝向傳統文化精神世界的身體途徑,也成為他向世人展示他的文化涵養時的身體姿勢。
This study is a study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literati from 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aiwanese calligrapher Cao, Qiu Pu is a "colonial calligrapher".With the change of regime in Taiwan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he must at least continue to move across three levels of context: (1) political identity; (2)different Chinese culture systems; (3) cultural identity. As a result of multiple situations across, resulting in his cultural performance with three characteristics: (1) Creative and theoretical "Blending"; (2) the often "self-orthodox" pronouncements; (3) the long-term "sense of cultural loss" generated by modernization shocks.

As Cao, Qiu pu has always been to the calligrapher's identity and understanding, therefore I will first restore him to a traditional literati, to observe how he was transformed into a "modern calligraphy elite" under the impact of "art" concept and modernization, began to operate "calligraphy care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domain alliance of calligraphy promotion strategy. Bu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literature as the foundation of calligraphy" still limited his possibility of modernizing the connotation of calligraphy.

Secondly, I observed that Cao's success in transforming pre-war "cultural capital" and strengthening hi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Adherents". I also read from his poems: After the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Movement", Cao, Qiu pu was evoked a sense of cultural los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revival of the sense of mission.

Finally, I have studied the process of Cao Qiupu's absorption of the "迴腕法"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alligraphy Zen " theory. I found that he combined the "Hui Wan Fa"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 he understood, making this writing method to become the physical way toward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nd spiritual world. This writing method is also become to a pose to show the world his cultural conservation.

Keywords: Cao,Qiu Pu, colonial calligrapher, calligraphy career, Cultural capital conversi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Adherents, Hui Wan Fa, calligraphy Zen
謝誌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目的及意義………………………………………………1
第二節 先行研究與問題意識…………………………………………………2
第三節 研究方法、材料與章節架構…………………………………………12

第二章 游移於「美術」與文學之間的書道:日治時期曹秋圃的藝壇結盟策略與書道觀
前言………………………………………………………………………………18
第一節 日治時期曹秋圃的書道活動與跨領域結盟…………………………20
第二節 藝壇好友的美術立場:尾崎秀真與張李德和……………………34
第三節 由文學出發的書道:曹秋圃本人的書道觀………………………43
結語………………………………………………………………………………47

第三章 戰後曹秋圃的『跨越』:文化資本的轉換與文化遺民意識的延續
前言………………………………………………………………………………50
第一節 政權轉銜與文化遺民意識……………………………………………52
第二節 台籍書家的困境與文化資本的轉換…………………………………58
第三節 曹秋圃應酬詩中的文化復興話語與文化失落………………………69
結語……………………………………………………………………………….79

第四章 從「迴腕法」到「書道禪」:曹秋圃書學理論的雜揉性
前言………………………………………………………………………………81
第一節 貴在懸臂能圓空:迴腕法的探源與簡介……………………………83
第二節 迴腕法的東亞傳播…………………………………………………….88
第三節 要知書道通禪理:曹秋圃對迴腕法的轉化與提升…………………97
結語………………………………………………………………………………104

第五章 結論………………………………………………………………………107
參考資料………………………………………………………………………112

一、 一手文獻

1. 尾崎秀真編輯,《翰墨因緣》(台北:了覺寺,1931)。
2. 林進發,《台灣官紳年鑑》(昭和7年8月1日初版)(台北市:成文,2010)。
3. 林錫慶,《東寧墨蹟》(台北市:東寧墨蹟編纂會,1933)。
4. 風月俱樂部、南方雜誌社,《風月˙風月報˙南方詩集》(台北市:南天書局,2001)。
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曹容先生遺贈書法目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
6. 曹秋圃,《曹秋圃百二十歲誕辰紀念書法展專輯》(台北:國父紀念館,2014)。
7. 曹秋圃,《曹秋圃百齡書法回顧展》(台中:省立美術館,1993)。
8. 曹秋圃,《曹秋圃書法集》(台北:澹廬書會,1977)。
9. 曹秋圃,《曹秋圃詩書選集》(台北:水牛,1983)。
10. 曹秋圃,《曹容:曹容逝世十週年紀念書法展作品集》(台北:中華澹廬書會,2003)。
11. 曹秋圃,《曹容秋圃楷書先嗇宮紀念碑》(台北:台灣省台北縣先嗇宮,1999)。
12. 曹容著,連勝彥總編輯,《曹容書法集》(澹、雅、風、清四冊)(台北市:郭先倫,2015)。
13. 清˙段玉裁,《段氏述筆法》(東京:鳳文館,1883),後收錄於西川寧等編,《和刻本:書畫集成》第三輯(東京:汲古書院,1976)。
14. 曾今可,《台灣詩選》(台北市:中國詩壇,1953)。
15. 楊仲佐,《網溪詩集》下卷(台北:楊仲佐,1939)。
16. 謝健輝總編輯,《曹容秋圃先生九秩嵩壽紀念集》(台北:澹廬書會,1983)。

二、專書

1. 上海書畫出版社,《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審美語境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2.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專冊1.台灣美術近代化歷程:1945年之前》(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9)。
3. 司馬嘯青,《台灣五大家族(上)》(台北市:自立晚報,1987)。
4. 白謙慎,《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5.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6. 江寶釵,《張李德和詩文集》(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7. 余美玲,《日治時期台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台北市:文津,2008)。
8. 李郁周,《台灣書家書事論集》(台北市:蕙風堂,2002)。
9. 李郁周,《書禪˙厚實˙曹秋圃》(台北:雄獅美術,2002)。
10. 李郁周編,《曹容全集》(台北:澹廬書會,2010)。
11. 李欽賢,《高彩˙智性˙李石樵》(台北市:雄獅,1998)。
12.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縣:稻香,2005)。
13.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14.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92)。
15. 林銓居,《草書˙美髯˙于右任》(台北市:雄獅,1998)。
16.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灌園先生日記》(台北市:中研院台史所,2000)。
17. 邱琳婷,《臺灣美術史》(台北市:五南,2015)。
18. 阿諾德˙豪澤爾著,安延居譯,《藝術社會學》(台北市:雅典,1988)。
19. 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20.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
21. 若林正丈,《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4)。
22. 徐文琴,《台灣美術史》(台北市:南天,2007)。
23. 神林恆道著,龔詩文譯,《東亞美學前史——重尋日本近代審美意識》(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7)。
24. 高坂嘉玲、顧敏耀編輯,《張李德和的世界:學術研究論文彙編》(台南縣真理大學台文館,2010)。
25.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楊賢宗等譯,《畫家生涯:傳統中國畫家的生活與工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26.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台北市:聯經,2016)。
27. 啟功,《啟功論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28. 張李德和撰,《琳琅山閣吟草》(台北市:龍文,1992重印初版)。
29. 張枝萬,《臺灣書壇的重要推手——李普同書法生涯》(臺北:中國標準草學會,2009)。
30. 張純甫作,黃美娥編,《張純甫全集》(新竹市:竹塹文化資產叢書,1998)。
31. 曹秋圃,《曹秋圃百二十歲誕辰紀念書法展專輯》(台北市:國父紀念館,2014)。
32. 曹容,連勝彥主編,《曹容書法集˙第四輯˙清》(新北市:澹廬書會,2015)。
33. 莊淑旂口述,許雪姬執筆,《莊淑旂回憶錄》(臺北:遠流,2001)。
34. 陳宏勉,《草書˙狂雲˙陳雲程》(台北市:雄獅,2004)。
35. 陳振濂,《書法美學》(濟南:山東人民,2006.03)。
36. 華正人,《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1997)。
37. 黃天素,《黃天素書畫集》(彰化縣:左羊,1995)。
38. 黃美娥,《魏清德全集˙肆˙文卷》(臺南:台灣文學館,2013)。
39. 黃嘗銘,《篆刻年歷(1051-1911)》(台北:真微書屋,2001)。
40. 聖嚴法師,《留日見聞》(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
41. 葉心潭,《日治時期台灣小學書法教育》(台北市:蕙風堂,1999)。
42.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10)。
43. 廖瑾瑗,《四季˙彩妍˙郭雪湖》(台北市:雄獅,2001)。
44. 廖瑾瑗,《背離的視線——台灣美術史的展望》(台北市:雄獅,2005)。
45.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第70卷˙何紹基》(北京:榮寶齊出版社,1994)。
46. 劉克明,《台灣今古談》,(昭和5年11月30日初版)(台北市:成文,1986)。
47. 歐文˙華萊士(Irving Wallace),《華萊士:日本侵華史調查》(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5)。
48.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台北市:三民,1991)。
49. 蕭瓊瑞,《戰後台灣美術史》(台北市:藝術家,2013)。
50. 賴明珠,《靈動˙淬煉˙呂鐵州》(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2013)。
51.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南京:南京大學,2001)
52. 謝里法,《《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53. 顏娟英,《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台北市:雄獅,2001)。
54. 魏錫曾,《書學緒言》,崔爾平編選點校,《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店,1994)。
55. 藤原鶴來,《和漢書道史》(東京:二玄社,1972)。


三、 期刊論文

1. 丁麗麗,〈我對曹師公秋圃書法之研究〉,《內湖高工學報》第17期,(2006.04)。
2. 中村史朗,〈新出の『学書骨髓』にみる日下部鳴鶴の書法論——用筆論を中心に〉,《滋賀大學教學部紀要》70,(2009)。
3. 阮圓,〈近代日本的書法革新:論六潮派及中村不折的中國式碑學風〉,《清華學報》,新40卷第3期(2010.09)。
4. 沈德傳,〈老書生曹秋圃〉,《雄獅美術》第148期(1983.06)。
5. 余美玲,〈日治時期瀛社詩人王少濤的書畫活動與藝術探析〉,《薹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七期(2010.02)。
6. 李銘盛,〈焦點出擊——鏡頭裡的藝術家(十八)書法家曹秋圃〉,《藝術家》,第2卷第12期(1987.05)。
7. 李普同,〈曹秋圃先生的書學歷程與貢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第3卷第3期(1993.07)。
8. 李文珍(郁周),〈簷低身俯,烈日灼人——啟功參加「日滿親善書道展」與曹秋圃寫乃木希典詩〉,原載《中華書道》24期(1999.05)。
9. 李文珍(郁周),〈曹秋圃輸給江兆申?〉,原載《中華書法學會會訊》15期,(1999.03)。
10. 李吉奎,〈孫中山與頭山滿交往略述〉,《中山大學學報》第46卷第6期(2006.11)。
11. 李光華,〈論禪與書法的相互借鑒〉,《學海》2010卷6期(2010.11)。
12. 林錦濤,〈書畫相關論說之異同考察〉,《書畫藝術學刊》,第18期,(2015.06)。
13. 林進忠,〈百歲書法家曹容先生的書道禪修藝術〉,《北縣文化》第89期(2006.06)。
14. 林香琴,〈日治時期張李德和「琳琅山閣」書畫雅集探究〉(《台灣美術》第97期(2014.07)。
15. 林玉山,〈藝道話滄桑〉,《台北文物》第3期第4卷(1955.03)。
16. 林隆達,〈禪意書風探析〉,《書畫藝術學刊》第3輯(2007.12)。
17. 邱國峯,〈帝國邊陲的選擇——從《石牌圖》拓本看台灣書家的認知與學習〉,《藝術學》第30期(2015.05)。
18. 柯里,〈澹廬˙曹秋圃˙「心畫」〉(《藝術家》第42期(1978.11)。
19. 姚儀敏,〈正心正筆的百齡書法家曹秋圃〉,《中央月刊》,第26卷第7期(1993.07)。
20.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台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台灣史研究》第14卷第2期(2007.06)。
21. 書法與藝術編委會,〈台灣古典書壇大佬——國家文藝特別獎得主曹秋圃專輯〉(《書法&藝術》第5期(1987.05)。
22. 孫嘉鴻,〈道教辟穀食氣術初探〉,《嘉南學報》第33期(2007.12)。
23. 連勝彥,〈曹秋圃先生傳略〉,《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第42期,(1994.09)。
24. 軒敏華,〈小議「回腕」〉,《書法》,2014年04期,(2014.04)。
25. 張建富,〈台灣古典書法的終結者——曹秋圃〉,《國文天地》,第2卷第11期,(1987.04)。
26. 張建富,〈「書聖師」曹容秋圃先生日治時代之研究〉,《書法教育會訊》第25期(1993.11)。
27. 曹秋圃,〈金石文字〉,《台灣省通志館館刊》創刊號(1948.10)。
28. 曹秋圃,〈書道之我見〉,《書畫家》第2卷第3期。
29. 張俐璇,〈重層的視線——析論陳進與張李德和的台、府展東洋畫〉,《台灣文學評論》第10卷第1期(2010.1.15)。
30. 黃宜雅,〈日下部鳴鶴與楊守敬的交流〉,《書畫藝術學刊》第12期(2012.06)。
31. 黃崇修,〈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神鬱思維結構為視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5期,2016.01)。
32. 錢松,〈何紹基懸臂回腕筆法再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3年06期(2013.06)。
33. 戴蘭邨,〈莫嫌老圃秋容澹——曹秋圃先生其人其書〉,《雄獅美術》第148期,(1983.06)。
34. 謝健輝,〈台灣當代書法名家曹秋圃〉,《書友編輯室》第71期,(1993.01)。
35. 竇元章,〈禪宗與宋代的尚意書法〉,《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第24卷第3期(2010.06)。

四、專書之篇章、已出版論文集之論文

1. 王耀庭,〈從閩習到寫生——台灣水墨繪畫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北市市立美術館,1992)。
2. 王德威,〈國家不幸詩家幸——台靜農的書法與文學〉,《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1)。
3. 白適銘,〈曹秋圃先生書史、書業書寫的「跨文化性」兼談其「現代書道」思想〉,《2015曹容學術論壇論文集》(新北市:澹廬書會,2015)。
4. 李郁周,〈豹隱南山霧,鳳摶北海傳——陳丁奇書藝創發的歷程〉,《台灣書家書事論集》(台北市:蕙風堂,2002)。
5. 李普同,〈曹秋圃先生的書學歷程與貢獻〉,《曹容全集》。
6. 李郁周,〈李普同對中日書法交流的貢獻——從基隆書道會談起〉,《台灣書家書事論集》。
7. 李郁周,〈台灣百年書法教育見證者——蕭錡忠學書與推展書教歷程〉,《台灣書家書事論集》。
8. 李普同監修、麥鳳秋論述,〈日據時期台灣書法風格之演變〉,林明賢主編,《「島嶼風情」——日治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9. 沈德傳,〈老書生曹秋圃〉,《曹容全集》。
10. 尾崎秀真,〈秀實の生い立ち〉,《回想の尾崎秀實》(勁草出版社,1979)。
11. 杜忠誥,〈曹秋圃的詩書人生與行誼〉,《池邊影事》(台北市:三民,2014)。
12. 林錦鴻(錦鴻生),〈昭和十一年度台灣美術界的希望〉,收錄於顏娟英編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
13. 姚儀敏,〈正筆正心的百齡書家曹秋圃〉,《曹容全集》。
14. 柯里,〈澹廬˙曹秋圃˙「心畫」〉,《曹容全集》。
15. 柳素平,〈「藝術」一詞淵源流變考〉(收入馮天瑜等編,《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16. 麥墀章,〈台灣地區三百年來書法風格之遞嬗〉,林明賢主編,《「閩習台風」——明清時期台灣美術之研究》(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17. 梅墨生,〈何紹基書法評傳〉,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第70卷˙何紹基》(北京:榮寶齊出版社,1994)。
18. 黃庭堅,〈用前韻謝子舟為予作風雨竹〉,黃寶華選註,《黃庭堅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9. 〈曹秋圃氏の書道展來る七八兩日於台中圖書館〉,《東亞新報》,(1935.12.7)。收錄於曹容作,李郁周編,《曹容全集》。
20. 陳傳席,〈楊守敬的書法及其在日本的重大影響〉,劉正成主編,陳傳席著,《中國書法全集˙第73卷˙楊峴、張裕釗、徐三庚、楊守敬》(北京:榮寶齊出版社,1994)。
21. 黃琪惠,《日治時期台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22. 黃庭堅,〈用前韻謝子舟為予作風雨竹〉,黃寶華選註,《黃庭堅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3. 曾月賞,《曹秋圃及其書到藝術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24. 楊儒賓,〈1949大分裂與新漢華人文知識的再編成〉,《1949禮讚》(台北市:聯經,2015)。
25. 〈寫此以祝換鵝會首屆書法展覽〉、〈題換鵝會同人書法集〉。(黃篤生等,《換鵝會書法作品集》(台北市:換鵝會,1978)。
26. 劉曉路,《日本美術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7. 謝里法,《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

五、學位論文

1. 方瓊華,〈「美術」概念的形成——以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展覽活動為中心〉(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 李知灝,〈戰後台灣古典詩書寫場域之變遷及其創作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9)。
3. 吳麗琴,〈基隆書法發展研究〉(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14)。
4. 香取潤哉,《「昭和書豪」山本竟山─日本治臺時期旅臺書家研究》(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碩士論文,2006)。
5. 孫涵暐,〈「基隆市書道會」的創立及其發展(1933-2008)〉(台北市:台北市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10)。
6. 張端然,《日治時期瀛社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7. 黃淑貞,《曹秋圃書法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03)。
8. 曾月賞,《曹秋圃及其書道藝術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9. 黃琪惠,《日治時期台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10. 劉鍳毅《晚清書學技法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06)。

六、報紙文章

1. 〈人事〉,《台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35.06.26)。
2. 〈六硯會發會式〉,《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日刊第7版,(1935.06.9)。
3. 〈六硯會發會式〉,《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夕刊第2版,(1935.06.11)。
4. 〈六硯會が作品を頒布——美術館建設資金獲得のため〉,《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日刊第7版,(1936.11.20)。
5. 〈今秋二大書畫展——台灣書道協會開全國書道展覽會〉,《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日刊第8版,(1936.09.16)。
6. 〈文藝獎得主滿懷豐收的喜悅/都盼從現有基礎上繼續努力〉,《民生報》,09版,文化新聞版(1987.02.20)。
7. 〈台灣書道協會幹部會〉,《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日刊第5版,(1936.06.12)。
8. 《台灣日日新報》,第七版,(1940.01.26)。
9. 〈書家曹秋圃氏開個人展覽會〉,《臺灣新民報》,(1935.12.7)。
10. 〈書法比賽開始〉,《華南日報》(1940.02)。
11. 尾崎秀真,〈書道的精神——全國書道展觀後記〉,《台灣日日新報》第4版(1936.9.27)。
12. 〈書道の大家曹先生來花「迴腕」の筆法三體皆能し〉報導,《東臺灣新報》(1931.10.2)。
13. 曹秋圃,〈覺淨上人索書補壁題此以贈〉,《台灣日日新報》,漢文日刊第6版(1924.03.6)。
14. 曹秋圃,〈台北大橋町澹廬書房曹秋圃氏〉,《台灣日日新報》,漢文日刊第4版(1927.09.27)。
15. 〈曹秋圃氏の書 展覽會を開く〉,《臺灣日日新報》,(1929.01.23)。
16. 〈曹秋圃自日歸來稱:日小學授毛筆研習我國書法〉,《中央日報》,(1967.05.28)。
17. 張耀堂,〈詩書畫三絕〉,《台灣時報》1933年8月,頁77-84。

七、會議論文

1. 香取潤哉,〈臺灣日治時期的日人書家活動與足跡 ─以山本竟山的書法成就與對臺灣影響為例〉,《陳丁奇先生百歲紀念:二十世紀台灣書法發展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0)。
2. 黃智陽,〈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的書法政策與影響〉,《漢字藝術節——兩岸當代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文化總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1)。
3. 蔡明讚,〈從陳丁奇的書法看百年來台灣書封演嬗〉,《陳丁奇百歲紀念——二十世紀台灣書法發展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歷史博物館,2010)。

八、電子媒介

1. 「中國書法學會」網頁, http://www.ccs.org.tw/index.php?topic_id=1
2. 〈台灣書家第一人──曹秋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UmQbJEclE (最後點閱時間為2015.12.31)。
3. 「中國哲學書電子計劃」網站(網址:http://ctext.org/zh)。
4. 〈寄懷墨痕──廖禎祥的書法世界〉,https://vimeo.com/3488498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