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0.197.6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董昱
作者(外文):Tung, Yu
論文名稱(中文):反璞玉運動的行動邏輯:當代竹北的發展民族誌
論文名稱(外文):The Logic of Action in Anti-Poyu Movement: A Development Ethnography of Contemporary Zhubei
指導教授(中文):陳瑞樺
指導教授(外文):Chen, Jui Hua
口試委員(中文):李丁讚
莊雅仲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2045501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發展民族誌璞玉計畫社會運動竹北區段徵收
外文關鍵詞:development ethnographyPoyu Development Plansocial movementZhubeizone expropri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竹北地方的人們是如何、以及為何反對璞玉計畫」是本論文主要的問題意識。璞玉計畫,指的是竹北地區的「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開發計畫。計畫推出後,地方上反對該計畫的人們成立了「反璞玉自救會」,試圖阻擋、改變這個計畫的內容。2009年台灣農村陣線成立以後,「反璞玉自救會」的訴求逐漸與台灣農村陣線主張的「反土徵」論述靠攏;然而,我長時間的田野觀察卻發現,地方上反對璞玉計畫的人們其實存在另外一套反璞玉計畫的行動邏輯。了解反璞玉運動的行動邏輯,便是本文主要的目的。

我將本文的研究取徑命名為「發展民族誌」。這個構想在架構上受到James Scott《弱者的武器》一書的啟發,觀察內容則借鏡於後發展(post-development)的批判以及莊雅仲等人的研究成果。透過「發展民族誌」,我希望說明反對璞玉計畫的勢力如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形成,以及當代地方社會對於發展的想像又是什麼。

在竹北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抵價地的區段徵收一直是政府取得土地的政策工具,許多地主也因此累積了財富。透過地方社會中「日常生活的人際網絡」,個人透過徵收累積財富的經驗,得以被轉化為一種集體的認識和心態。另外,竹北過去的發展經驗,主要透過科學園區與大學城論述,作為合理化區段徵收的願景。經過了幾十年之後,隨著這些政策支票的透支,人們不僅懷疑類似的開發計畫的合理性,也對於這些發展計畫所宣稱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感到不信任。綜合以上,反璞玉運動的行動邏輯,其實是在反對現行璞玉計畫所做的安排,擔心計畫宣稱的經濟發展效益可能跳票,而非如反土徵所宣稱的反對區段徵收制度。

透過發展民族誌的考察,我希望說明反璞玉運動中「私利」的歷史成因。行動者並非「搭便車」或「假公濟私」,而是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經驗中,找尋自己的生存之道。

關鍵字:發展民族誌 璞玉計畫 社會運動 竹北 區段徵收
Abstract
The main 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o figure out how and why people resist “Poyu Development Plan”, an urban development plan in Zhubei area, Taiwan. The “Poyu Development Plan” is also known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 Knowledge Economy Park. When the development plan was proposed, people lived in Zhubei area formed the Anti-poyu Organization as an initiation against Poyu Development Plan. In 2009, Taiwan Rural Front,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by several academics and activists, became the major force to against zone expropriation in Taiwan. With the help of Taiwan Rural Front, the appeal of the anti-poyu movement has changed into anti-zone-expropriation. According my five-year fieldwork, anti-poyu movement however has followed another logic of action, which canno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eal of anti-zone expropriation. Thus, this paper mainly aims to explain the logic of action behind anti-poyu movement.

I define my methodology as a “development ethnography”. The framework of this methodology is inspired by The Weapon of the Weak, a classic anthropology works in contemporary by James Scot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ent of this ethnography refers to the studies of post-development school and the research by Professor Ya-Chung Chuang, et al. With this development ethnography, I hope to give an explanation about how the force of anti-poyu movement is organized during a rapid developing era, and what people really think of development.

By the means of “pay-for-land” zone expropri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was able to expropriate the land they need with little resistance, yet the landlords meanwhile could accumulate their wealth with these “pay-for-lands”. With a “daily-life –network” in local society, these experiences of accumulation would transform into a collective mentality that accounts for the means of how people value the institution of zone expropriation. In spite of mater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 both an expecting growth of science park and a “university-city” discourse support zone-expropriation development in Zhubei. Whereas, few decades later, people finally began to question about the liability of these developmental plans after the expectations and goals have falle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ethnography”, I hope to give a picture on how self-interest in anti-poyu move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chronicle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Within a long duration of development, actors are searching for the suitable ways of living, which yet cannot be simply regarded as taking free rides. Above all, the logic of action in anti-poyu movement is a protest against the content of Poyu Development Plan. The protest reflects the fact that rather than an overall resistance to zone expropriation institution, the locals does not satisfy the arrangement for the plan, and they hardly believed in what authorities has proclaimed: the development plan will eventually benefit to economy.

Keywords: development ethnography, Poyu Development Plan, social movement, Zhubei, zone expropriation.
第一章 緒論 10
一. 故事背景:竹北的開發歷史與璞玉計畫 10
(一) 竹北的都市計畫史概說 10
(二) 從「縣治」到「璞玉」:土地開發方式的轉變 12
二. 訴求與實作的矛盾:反璞玉運動是反土徵運動嗎? 13
(一) 反璞玉作為反土徵運動 13
(二) 地方社會的實踐 14
(三) 小結 17
三. 研究設計:發展民族誌的想像 17
(一) 竹北都市發展計畫之歷史變遷 19
(二) 日常生活的人際網絡 20
(三) 行動者的主體意識 21
(四) 小結:什麼是發展民族誌 21
四. 研究過程與預期研究成果 22
(一) 研究過程與樣本代表性問題 22
(二) 預期研究成果 23
第二章 從縣治到璞玉:科學城論述的發展與變化 25
一. 竹北地區開發簡史 25
二. 縣治計畫的緣起與轉變:從服務地方到服務竹科 27
(一) 竹北的都市計畫史概說 27
(二) 從未兌現的工業科技 30
(三) 40%的配地潛規則 32
(四) 小結 33
三. 璞玉計畫 34
(一) 計畫緣起 34
(二) 實際上的衰退 36
(三) 反璞玉運動與反土徵運動的出現 37
(四) 小結 39
四. 從縣治到璞玉:科學城論述的重新組織 39
第三章 地方社會的日常人際網絡 42
一. 自救會的多重性質 43
(一) 自救會的大會現場:「我比較不會講啦!」 43
(二) M的懷疑和焦慮 44
(三) 小結 45
二. 反璞玉自救會前傳 46
(一) 四處流竄的內線消息 46
(二) 過去其他徵收案的經驗——以台科大校區徵收案為例 47
(三) 小結 48
三. 日常生活的人際網絡 49
(一) Z和Y先生的情感 49
(二) 社區發展協會的C阿姨 50
(三) 小結 51
四. 小結:多重發展經驗的交織與轉譯 52
第四章 行動者的主體意識 54
一. 農業認同 54
(一) 停灌休耕爭議:地方社會與科學園區的複雜糾葛 55
(二) 農業作為退休後的兼業與非正式社會安全網 56
(三) 小結 57
二. 家園想像 58
(一) 變動中的土地與家園 58
(二) 不同世代的家園意涵 60
(三) 小結 61
三. 發展經驗 62
(一) 「配地比例」 62
(二) 看穿大學城論述的騙局 64
(三) 小結 66
四. 結語:心中真正的徵收 67
第五章 結論:當代地方社會的發展民族誌 68
一. 人們為何反對璞玉計畫 68
(一) 科學園區所帶來的非意圖發展 68
(二) 透過日常人際網絡流竄的發展經驗 69
(三) 農陣的論述與地方社會的差異 69
(四) 小結 71
二. 發展民族誌的發現 71
(一) 反土徵論述與反璞玉的接合 71
(二) 動還是不動?對於轉譯機制的思考 72
(三) 對發展民族誌的期待 73
附錄:新竹地區新農業的觀察 75
參考文獻 80
Harvey, David. (2010). 《從管理主義到企業主義》. 收錄於, 《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王志弘、王玥民 譯). 台北: 群學出版社.

Scott, James. (2007). 《弱者的武器》. (鄭廣懷, 張敏, & 何江穗 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

吳沛憶。2012。《挑戰發展主義霸權:國光石化爭議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蘭。2010。《台灣區段徵收制度之政經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道剛。2002。《科學園區員工住宅需求及通勤行為之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素卿,吳幸玲 & 江尚書。2009。《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中國地理學會會刊 (43),頁 15-32。

夏傳位。2014。《什麼是新自由主義?三種理論觀點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 (27),頁 141-166。

莊雅仲。2014。《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陳柳君。2000。《新竹科學城的迷思》,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32),頁125-145。

陳瑞樺。2012。《以農之名: 台灣戰後農運的歷史考察》,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年會」,2012年11月。台中: 東海大學。

陳瑞樺。2014。《一本呈現主體運動經驗的 後解嚴民主民族誌:評【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台灣社會學 (28),頁193-204

董建宏。2009。《台灣農村規劃與再生的困境——台灣農業與農村發展過程的反思》,經濟前瞻 (122),頁82-90。

楊友仁;蘇一志。2005。《地方成長聯盟轉化與空間治理策略:以台南科學城計畫為例》,都市與計畫 (32),頁 1-23。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台北縣: 左岸文化。

楊常青。2005。《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置對新竹地區空間結構之影響:以竹北市為例》,臺中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台北市: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蔡晏霖。2012。《 農藝復興:台灣當代新農鄉運動 》,發表於「台灣社會學年會」,2012年11月,台中:東海大學。

蔡晏霖。2014。《農作為方法:「以農為本」的抵抗政治》,文化研究 (18),頁 217-226。

蔡淑韻。2003。《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對新竹地區發展的影響》,台中市: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娜、徐世榮。2011。《省悟—土地徵收問題之根源所在》,土地問題研究 (10),頁 22-31.

鍾麗娜。2013。《區段徵收論》,台北市:中國地政。

Escobar, Arturo. (1992). Planning. in Sachs, Wolfgang, 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 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 New York: Zed Books.

Escobar, Arturo. (2011). Encountering Development: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erguson, James. (1994). The Anti-Politics Machine: Development, Depoliticization, and Bureaucratic Power in Lesotho.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ill, Richard. Park, Bae-Gyoon & Saito, Asato. (2012). Locating neo-liberalism in East Asia: Neoliberalizing spaces in developmental stat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tthews, Sally. (2004). Post-development theory and the question of alternatives: a view from Africa. Third World Quaterly, 25 (2), p.373-384.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1990).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 990-1990.
Cambridge, Mass., USA: B. Blackwell.

Wade, Robert. (2004). Governing the market :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