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37.2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劉庭豪
作者(外文):Liu, Ting Hao
論文名稱(中文):「摩登」之外與「內在現實」--施蟄存小說重探
論文名稱(外文):Beyond “Modern” and “Inside Reality” --Further Reflections on Shi Zhicun’s Novels
指導教授(中文):劉人鵬
指導教授(外文):Liu, Jen-peng
口試委員(中文):楊佳嫻
陳碩文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號:102041508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8
中文關鍵詞:施蟄存新感覺摩登內在現實內心獨白
外文關鍵詞:Shi Zhicunthe Neo-SensualismModerninside realityinterior monologu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
  • 收藏收藏:0
本文旨在探討過去長期被視為具有高度實驗精神的「新感覺派」作品與作家文學觀之形成與發展中的複雜性,並著重在新感覺作家代表之一的施蟄存文本的殊異性。將從具體的現實語境、作家文藝創作觀的特殊見解,與時代環境的氛圍的形成,討論其小說文本在面臨時代變化與資本主義的到來,如何以「內在現實」的筆法勾勒人物內心的變化,並強調在作家筆下有諸多跳脫「摩登上海」的多重樣態,從而展現出都會間不同階層如:小資產階級、貧窮農戶、被體制壓榨的女性等的苦悶,以及具有「理性」與「衝突」特質的心理分析之書寫主題如:原始情欲的衝突、故事新編的張力,以及異常的現代心靈。也將梳理其以不同的筆法如敘事技巧的轉換、融會傳統與現代等如何建構起小說的「內在性」。另外,作家本身對於政治與文藝之間的徘徊也對自身的創作產生了一定影響,重新探討作家創作歷程中如何處理「內在」與「現實」的關係將可照見當時社會脈絡中政治體制與文藝活動的聯繫關係。簡言之,本文將對施蟄存的小說文本重新考察,結合施蟄存的文學觀與思想背景的源流,以及小說的創作實踐,發掘其文學文本的特色,進而呈顯出作家過去在文學史中被忽略的繼承與開創之意義。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complica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Neo-Sensualism” in Shanghai during 1930s, and mainly focuses on the uniqueness of Shi Zhicun’s literary works. With the advent of Capitalism, this essay will elaborate how Shi Zhicun depicts the people’s inner world in his fictions based on the reality, the author’s perspective on literature, and the atmosphere of the era. It also emphasizes the variety of themes which are “beyond Modern” in his fictions, including the suffering of the poor people, the conflict between one’s sexuality and reality, the abnormality in one’s mind, and the tension of rewriting history stories. In the meantime, I will explore how Shi Zhicun builds up people’s inner world by means of adopting different technique of narr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lements about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his novels. Additionally, Shi Zhicun’s writings are affected by his attitude towards the limitation of “politics” and the freedom of “literary”; as a result,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literary writing is a crucial part in this research. In a nutshell, this thesis will further reflections in Shi Zhicun’s literary works and embody his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history.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5
一、「摩登」之外:再探1920-1930年代的上海新感覺 5
二、「內在性」的發掘與形構 16
三、「文藝」與「政治」之間 22
第二節:文獻回顧與探討 25
一、「摩登」脈絡與作家文學活動 25
二、「內在性」的探討 26
三、寫作筆法與創作意識 28
第三節:章節架構與說明 30
第二章 「苦悶話語」與「苦悶現代」 33
第一節:「苦悶」的現實語境 33
一、「摩登」之外的上海 33
二、「心之疾病」的書寫 37
第二節:「苦悶」的內在圖景 43
一、內在現實/苦悶話語 43
二、都會中的苦悶剪影 45
三、悲情女子形象 51
四、犯罪心理書寫 55
第三章 「新感覺」的折光:內在現實的多重樣態 62
第一節:心理分析中的「理性」與「衝突」 62
第二節:原始情欲的衝突 68
一、「善女子」的原欲 71
二、都市情欲的交會 74
三、男性的掙扎 77
第三節:異常的現代心靈 81
一、「狂人」的書寫與重構 83
二、都會的「變態心理」 90
第四節:「故事新編」的張力 95
一、佛教思想的引渡 95
二、歷史人物的解構 100
第四章 「內在性」的形構:小說寫作源流與筆法 108
第一節:與日本文藝思潮的交涉 108
一、日本文藝理論的轉化 108
二、中國新感覺派作家間的殊異 112
三、與「谷崎潤一郎」的互文書寫 115
第二節:敘事筆法的轉換 120
一、內心獨白的轉化 120
二、傳統章回體的會通 126
第三節:抒情意境與感傷色彩 134
一、詩性氛圍與古典意象 134
二、內在衝突與感傷色彩 139
第五章 文藝vs. 政治:作家創作意識與文學活動 143
第一節:「第三種人」的論爭與反思 143
第二節:編譯與創作之間 153
第三節:內在╱現實的拉鋸與調和 161
第六章 結語 170
參考文獻 173
附錄:施蟄存年表 180
引用書目:
王升遠:〈長久的誤讀:中國「新感覺派」的日本文學譯介考辨〉,收錄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7期。
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2002年初版。
王宇平:《現代之後:施蟄存1935-1949年創作與思想初探》,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紅螞蟻經銷,2008年。
王中忱、林少陽合著:《重審現代主義—東亞視角或漢字圈的提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王明君撰:《中國新感覺派小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王濤:〈〈妮儂〉:施蟄存「現代」志怪小說的意義〉,《北方論叢》,2013年第5期。
王成:〈苦悶的話語空間─《苦悶的象徵》在中國的翻譯及傳播〉,收錄於《日本文學翻譯論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王任叔:〈作者、讀者、編者:王任叔先生來信〉,收錄於《新小說》1卷3期,1935年。
王宇平:《現代之後:施蟄存一九三五~一九四九年創作與思想初探》,臺北市: 秀威資訊科技出版; 紅螞蟻經銷,2008年。
孔另境編:《現代作家書簡》,廣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
包亞明主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左漢林:〈杜甫《贈花卿》詩意新說〉,《河北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第30卷。
朱麗:〈寺院與車廂─施蟄存筆下的文化空間〉,《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7年。
汪暉:〈阿Q生命中的六個瞬間〉,《現代中文學刊》年第3期,2011年。
李今:《海派小說論》,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
李歐梵編選:《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小說選》,臺北市:允晨文化,2001年。
李歐梵:《“怪誕”與“著魅”:重探施蟄存的小說世界》,《現代中文學刊》2015年第20153期。
李黛顰:《十里洋場的漫遊者:上海新感覺派的都市書寫》,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凱琳:《《現代》雜誌研究:翻譯與創作》,嶺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忻平:〈無奈與抗拒:20-30年代上海轉型時期的社會問題〉,《學術月刊》,1998年第十二期。
沈從文:〈一個天才的通信〉,《沈從文全集》第四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
吳福輝:〈施蟄存對「新感覺派」身費的有限認同〉,《漢語言文學研究》,2010年第1卷第3期。
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北京 : 人間出版社,2010年。
吳瓊:《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症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柳書琴:〈摩登尤物:上海新感覺派與殖民都市啟蒙敘事〉,《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周偉弘:《新感覺派施蟄存小說敘事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5年。
周作人:〈人的文學〉,載於《新青年》1918年12月刊。
金理:《從藍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及劉吶鷗為核心的社團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
叔明:〈評《將軍底頭》〉,載於《現代》雜誌第一卷第五期,1932年9月號。
房玄齡:《晉書》卷95《藝術傳‧鳩摩羅什》。
柯劭忞:《新元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茅盾:〈雜誌裡的浪花〉,《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施蟄存:《北山散文集:第一~四輯》,上海:華東師大,2011年。
施蟄存:《沙上的腳跡》,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施蟄存:《施蟄存全集.第1卷.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大,2011年。
施蟄存:《文藝百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施耐庵:《水滸傳》,上海:上海古籍,2004年。
祝宇紅:《「故」事如何「新」編─論中國現代「重寫型」小說》,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翁菊芳:〈「恐怖」與「恐懼」--施蟄存與愛倫坡荒誕小說比較分析〉,《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8年第27卷第5期。
徐敏:〈都市邊緣的鄉土回望-論施蟄存小說中的傳統文化特徵〉,《南昌大學學報》,2007年第38卷第3期。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徐明瀚:《摩登生活的漫畫及其「無-意義」:郭建英與上海新感覺派(1927-1935)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年。
郝譽翔:〈現代小說的「返」鄉之路──從1930年前後的上海再出發〉,《成大中文學報》,2008年第二十二期。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臺灣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高麗:《論施蟄存小說中的傳統意識》,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12年。
高覺敷:〈佛洛伊特的心理學〉,載於《學生雜誌》卷17期6,1930年6月10日。
陳依雯:《新感覺派的頹廢意識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商景云:〈現代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融合與滲透──施蟄存心理分析小說初探〉,《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第1卷第1期。
宿久高:《中日新感覺派文學研究》,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郭詩詠:〈建構潛意識的內在空間:論施蟄存《將軍底頭》的「內在性」問題〉《中山人文學報》,2002年第14卷。
郭詩詠:〈論施蟄存小說「技術化視覺性」與心理分析之關係〉,《電影欣賞季刊》,2002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北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康來新、許蓁蓁合編:《劉吶鷗全集》臺南市: 臺灣文學館,2010。
許道明:《海派文學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勇《摩登主義:1927-1937上海文化與文學研究》,台北:人間出版社,2010年。
張屏瑾:《上海新感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新感覺”的發生與發展研究(1928—1936)》,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張鴻聲:〈新感覺派小說的鄉土想像〉,《學術論壇》,2007年第12期。
張競生:《張競生文集(上卷)》,廣州出版社,1998年。
張競生:《性史1926》,臺北市:大辣出版;大塊文化發行,2005年。
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2005年。
張英進:《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黃忠來、楊迎平:〈論施蟄存現代派小說的非現代主義特質〉,《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0卷第1期。
黃德志:〈悖離、整合、歸依-論施蟄存小說創作方法的衍變〉,《江漢論壇》,2000。
曹學佺:《蜀中廣記》卷12,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陳碩文:〈「現代」:翻譯與想像〉,《東亞觀念史集刊》2012年6月。
陳國球:《情迷家國》,上海世紀出版社,2007年。
楊迎平:《永遠的現代:施蟄存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
楊迎平:〈施蟄存的小說翻譯對其小說創作的影響〉,《中國比較文學期刊》,2010年第2期。
楊迎平:〈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施蟄存--為紀念施蟄存誕辰一百周年而作〉,《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第六期。
董新月:《宋元話本對施蟄存小說創作的影響》,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年。
董懿群:《變態心理學視域下的施蟄存小說研究》,河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5年。
趙家琦:《東京/上海:從日本「新興文學」視域重探日、中新感覺派的多重現代性交涉》,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葉渭渠、唐月眉:《日本文學史‧現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
葉渭渠、唐月眉:《日本文學史‧近代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
廖祿存著:《施蟄存現代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滿建:〈施蟄存心理現代小說的本土化及其成因〉,《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28卷第4期。
劉艷:〈心理分析小說的現代流變──對郁達夫、施蟄存、張愛玲的歷時性考察〉,《東岳論叢》,2000年第20卷第4期。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癥狀式閱讀》,台北:台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
劉進才:〈敘事傳統的顛覆和詩騷傳統的回歸-從敘事角度看新感覺派小說〉,《天中學刊》第十卷增刊,1995年9月。
劉人鵬:〈重讀〈狂人日記〉與「狂人」:殘障政治視野的提問〉,《中外文學》2016年第45卷第2期。
劉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2002。
劉劍梅:《革命與情愛: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14年。
劉吶鷗著;賈植芳等編:《劉吶鷗小說全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樓適夷:〈施蟄存的新感覺主義——讀了〈在巴黎大戲院〉與〈魔道〉之後〉,收錄於應國靖編:《施蟄存》 (香港:三聯書店,1988)
穆時英:《穆時英小說:南北極》,北京:九洲圖書,1995年。
穆時英:《穆時英小說:白金的女體塑像》,北京:九洲圖書,1995年。
蔣興立:《左翼上海─三O年代左翼都市小說研究(1927-1936)》,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年。
蕭同慶:《世紀末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韓冷:《現代性內涵的衝突:海派小說性愛敘事》, 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魯迅著:《魯迅日記》上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年。
曠新年:〈穆時英的佚作《中國一九三一》〉,《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7月。
曠新年:〈另一種「上海摩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1月。
鄺可怡:〈兩種先鋒性理念的並置與矛盾──論《新文藝》雜誌的文藝傾向〉,《現代中文學刊》,2012年第1期。
戴望舒:〈詩論〉,收錄於趙衛民編著:《詩論零札》,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應國靖編:《施蟄存》,香港:三聯書店,1988年。
羅蘇文:《文明嬗變的側影(155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羅蘇文:〈20至30年代上海產業工人隊伍構成的特點及生活狀況〉,《史林》,1989年第十六期。
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嚴家炎著:《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 :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
蘇雪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台北:純文學,1983年。
期刊:
《無軌列車》總8期,1928.9-1928.12
《新文藝》總兩卷,共10期,1929.9-1930.4
《現代》總六卷,共31期,1932.5-1935.5
《申報》1872.4-1949.5
《時代青年(上海1932) 》1932年第5期。
《青年生活(上海1935)》第1卷 第9期。
《廣州民國日報》1926年8月3日
《長壽週刊(上海1932)》第55期;第60期。
外文譯著:
狄倫.伊凡斯(Evans ,Dylan)著;劉紀蕙等譯:《拉岡精神分析辭彙》,臺北市:巨流,2009年。
靄里斯(Ellis ,Havelock)著,潘光旦譯:《性心理學》,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2。
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關子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 (Kristeva, Juli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出版社,2003年。
李歐梵(Lee, Leo Ou-Fan):《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穆薇(Laura Mulvey) 著,林寶元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電影欣賞》,四十二期,1989年。
尼可拉斯.米佐夫( Mirzoeff Nicholas)著;陳芸芸譯:《視覺文化導論》,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4年。
蓋伊(Peter Gay)著;梁永安譯:《史尼茨勒的世紀:布爾喬亞經驗一百年》,台北:立緒文化,2004年。
蓋伊(Peter Gay)著;趙勇譯:《感官的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韓子滿,劉戈,徐珊珊譯:《鄉村與城市》,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史書美(Shi, Shu-mei)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紀傑克(Zizek ,Slavoj) 著;蔡淑惠譯:《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臺北縣新店市:聯經總經銷,2008年。
谷崎潤一郎著;劉子倩譯:《春琴抄:陰翳官能的終極書寫,谷崎潤一郎感官小說集》,台北:遠足文化事業出版,2015年。
柄谷行人著,趙京華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臺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年。
橫光利一等著 ,葉渭渠等譯:《日本新感覺派作品選》,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
英文原著:
Freud, Sigmund, and Josef Breuer. (1895d). Studies on Hysteria. Freud, Standard Edition, vol. 2.
Freud, Sigmund “The Uncanny” (1919). Standard Edition17: 219-52. Print.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Ed. and trans. James Strachey. 24 vols. London: Hogarth and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1953-74. Print.
Green, André. “The Psychotherapy of Hysteria, 1995.” Storms in Her Head: Freu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ysteria. Eds. Muriel Dimen and Adrienne Harris. New York: Other, 2001。
Harry Harootunian, ‘Introduction: The Unavoidable “Actuality” of Everyday Life’, History’s Disquiet: Modernity, Cultural Practice, and the Question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Jingyuan Zhang,Psychoanalysis in China:Literary Transformations,1919-1949. 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1992。
Laplanche, Jean, and J.-B. Pontalis.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New York and London:Norton, 1973.
Nasio, Juan-David. Hysteria from Freud to Lacan:The Splendid Child of Psychoanalysis (1990). Trans. and ed. Susan Fairfield. New York:Other, 19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