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2.21.8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郭晏輔
作者(外文):Kuo, Yen Fu
論文名稱(中文):「相遇」在慈心:華德福學校師生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ncounter at Ci-Xin Waldorf School: An inquiry into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指導教授(中文):謝小芩
指導教授(外文):Hsieh, Hsiao Chin
口試委員(中文):陳佩英
成虹飛
口試委員(外文):Chen, Pei Ying
Horn-Fay Cher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學習科學研究所
學號:102002509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7
中文關鍵詞:華德福教育另類教育師生關係
外文關鍵詞:Woldorf educationAlternative education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
  • 收藏收藏:0
華德福教育作為另類教育體系的代表之一,以人智學作為教育哲學,強調個體在身、心、靈上的均衡發展,對於個體成長階段有細膩的描繪,以此作為教育目標設定的基礎。另一方面,華德福教育在臺灣社會的發展,也必須放在教育改革脈絡中進行詮釋。
本研究以慈心華德福高中為例,目的在探討華德福學校當中的師生關係,包括教師的教學信念、人智學理論的詮釋、學生眼中的教師圖像。研究者藉由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焦點團體等質性研究方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 教師的個人特質與生命經驗會深深影響對於華德福教育工作的投入。
(二) 教師會應用氣質說與七年發展論觀察學生,並進行分類。
(三) 華德福學校當中的師生關係呈現多元的面貌
(四) 看見學生,並滿足其需求,是華德福教師最基本的功課

整體而言,慈心的師生關係呈現緊密地情感連結,共創彼此信任的學習環境。

關鍵字:華德福教育、另類教育、師生關係

As one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s, Waldorf school regards Anthroposophy as education philosophy, emphasiz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ody, mind, and spirit. Human growth stage is vividly depicted as the found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dditio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Waldorf education in Taiwan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the local context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Ci-Xin Waldorf school, including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sophy, and teachers’ image from students’ perspective.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qualitative methods, such a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focus group.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
1. Teachers’ characteristic and life experience would deeply influence their commitment to Waldorf’s work;
2. Students would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both Four Temperament and Seven-year Cycle;
3.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Ci-Xin would be multi-faceted; and
4. The basic work of teachers in Waldorf school would be to observing students and meeting their needs.
In conclus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i-Xin were closely connected, creating a trus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Key word:Woldorf education, Alternative education, Teacher-Students relationship
目次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謝誌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華德福教育的價值、發展、與意義 …………………… 5
第二節 華德福教育在臺灣的意義 ……………………………… 19
第三節 師生關係與師生互動之相關理論 ………………………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整理 …………………………………… 39
第四節 信效度檢核 ……………………………………………… 4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常態性」的師生關係
第一節 教師與華德福的「相遇」 ……………………………… 44
第二節 「氣質說」在教學場域的實踐 ………………………… 71
第三節 「八年導師」的理念與挑戰 …………………………… 83
第四節 「動」與「靜」的師生關係 …………………………… 99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動態性」的師生關係
第一節 教師視角-教師權威的描繪 …………………………… 128
第二節 學生視角-「很華德福」的教育 ……………………… 142
第三節 學生視角-校園故事 …………………………………… 155
第六章 綜合討論
第一節 個人省思 ………………………………………………… 170
第二節 研究結果分析 …………………………………………… 174
第三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 180
第七章 跋 ……………………………………………………………… 185
參考文獻 ………………………………………………………………… 187
附件
教師訪談大綱(一) ………………………………………………… 192
教師訪談大綱(二) ………………………………………………… 193
教師訪談大綱(三) ………………………………………………… 193
教師訪談大綱(四) ………………………………………………… 194
學生訪談大綱 ……………………………………………………… 195
教師訪談同意書 …………………………………………………… 196
學生訪談同意書 …………………………………………………… 197 






表次

表 2-1 人智學下個體階段發展表 ……………………………………… 13
表 2-2 氣質特性對照表 ………………………………………………… 14
表 2-3 可見教學與不可見教學的關係比較 …………………………… 32
表 3-1 教師訪談資料 …………………………………………………… 40
表 3-2 學生焦點團體資料 ……………………………………………… 40
表 3-3 訪綱類型簡介 …………………………………………………… 42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8
圖 4-1 螺旋示意圖 ……………………………………………………… 102
圖 4-2 螺旋場地布置圖 ………………………………………………… 102
中文部分
王士誠(2008)。華德福教育神話教學蘊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炎川(2007)。台灣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之研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王俊斌(2008)。台灣政治解嚴以來另類學校的變革。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273-309)。台北:學富。
王雅玄(2007)。伯恩斯坦《邁向教育傳遞理論》評述。中等教育,58(5):
152-166。
王雅惠(2006)。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個案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瑞賢(2006)。B.Bernstein:符碼與教育論述導論。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頁259-285)。台北:高等教育。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威仕曼。
方永泉譯(2007)。Paulo Freire著(1977)。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石計生(2013)。華德福教育究竟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一種教育救贖的反
思。2015年9月18日,取自:http://cstone.idv.tw/?p=4040。
汪微萍(2011)。師與生、拉與扯─學生眼中的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未出版。
李錦旭、王慧蘭(2006)。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台北:心理。
李麗君(2006)。檢視師資生教學信念與其實踐之方案實施與成效。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學報,19(1),39-62 。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蓓(2015)。0-7歲華德福教育:培育懂得愛、欣賞美、愛閱讀、身心健康的
快樂孩子。新北:木馬文化。
林玉珠(2008)。娃得福幼教課程模式之理論與實踐。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理論取向與實務經驗(頁245-315)。台北:心理
林琦珊譯(2015)。Rudolf Steiner著。實用教學指引-華德福學校1-8年級課程的
圖像。台北:紅葉。
林麗真(2002)。從華得福教育開一扇窗-探尋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培
育的新面向。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國北
師。
周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3,52-73。
周慧菁(2009)。全球成長最快的教育體系─華德福。親子天下雜誌,4。
祝若穎(2010)。從老子哲學的蘊意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啟示。中等教育
61(2),32-45。
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主編(2006)。另類教育在臺灣。臺北:唐山。
張淑芳(2004)。一所台灣華德福學校的誕生~豐樂實驗學校的辦學經驗(2000-
20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
的研究方法(頁25-49)。高雄:麗文。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北市:三
民。
陳素燕、陳舜芬(2002)。台灣沙卡另類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6):
133-152。
陳惠邦(2003)。華德福學校教育的現代意義。論文發表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
勞教育學系、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資源中心、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音
樂教育學系主辦之「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新竹。
郭朝清(2004)。落地生根。載於倪明香主編,人哲(頁19)。宜蘭:財團法人
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許殷宏(1999)。師生互動策略之探究。中等教育,50(6),62-80。
教育部,教育發展新契機-實驗教育三法。2015年11月12日,取自:
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6229
湯仁燕(2006)。P.Freire:跨越差異的對話教育實踐者。載於譚光鼎、王麗雲主編,教育社會學:人物與思想(頁171-201)。台北:高等教育。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精神三變論與批判教育學與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月刊,121,05-13。
馮朝霖(2006)。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
滴水譯(2015)。Rudolf Steiner著(1992)。從靈性科學觀點看兒童教育。宜蘭:
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黃政傑(1977)。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台臺灣師範大學科學
教育研究所集刊,20,563-567。
黃曉星(2002)。邁向個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學者解讀華德福教育。香港:
中文大學。
蔡一真(2004)。「規範」的再體悟。載於倪鳴香主編,扎根與蛻變─尋華德福
教育在台灣行動的足跡(頁238-243)。宜蘭: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
會。
鄧麗君、廖玉儀(譯)(1998)。F. Carlgren 著。邁向自由的教育。台北:光
佑。

劉阿榮(1993)。古老行業的新創意-談師生溝通的原理原則。學生輔導通訊,
25,5-24。
劉若凡(2013)。運動中的另類學校:學校變革的組織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
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鄭瑞隆(2000)。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之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
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35-154)。高雄:麗文。
鄭鼎耀(譯)(1997)。R. Wilkinson著。善、美、真的學校—華德福教育入門。
台北:光佑。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台北:學富。
蘇永明(2008)。台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改趨勢與檢討。載於蘇永明、方永泉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311-329)。台北:學富。
嚴祥鸞(1996)。第十章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2)。台北:巨流。

西文部分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95-S120.
Denzin, N. K(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Hargreaves, A.(1984). The significance of classroom coping strategies. In A. Hargreaves & P. Woods(eds.). Classrooms & staffrooms(pp.64-85).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Julia Wilkins(2014).Goo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in
Urban High Schools,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43(1)
Mousa A. Masadeh(2012). Focus Group: Reviews and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2),63-68.
Pajares, M. (1992) . Teachers’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 , 307-332 .
Ullrich, H. (1994). Rudolf Steiner. Prospect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24(3/4), 555-572. Paris, 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Watt, H.M.G. & Richardson, P.W. (2007). Motiv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teaching as a career choic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FIT-Choice Sca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5(3), 167-202.
Wubbels, T., Creton, H. A., &; Hooymayer, H. P. (1985). Discipline problems of eginning
teachers, interact ional teacher behavior mapped ou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60 040).
Freunde der Erziehungskunst Rudolf Steiners. 2015年11月12日,取自 :http://www.freunde-waldorf.de/en/info/publikation/katalog/stein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