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adley, B. A. 2012[1975] 〈石器剝片順序:術語與討論〉。陳淳譯。《江漢考古》2012年4:125-128。湖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Semenov, S.A 1959[1964] 〈史前時代技術的研究〉。高星、沈辰譯。《考古》1959年1:55-5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Odell, George H. 2015[2006] 〈石製品分析-破譯史前人類的技術與行為〉。關瑩、陳泓譯,高星、沈辰審校。香港:三聯書店。 Watson, P.J.、Lablanc, S.A.、Redman, C.L. 2012[1971] 〈分類與類型學〉。陳淳譯。《南方文物》2012年4:52-54。江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王小慶 2005 〈石器使用痕跡顯微觀察(高倍法)的研究〉。《農業考古》2005年1:176-178。江西:江西省社會科學院。 王春燕 2007 《山東膠州趙家莊遺址龍山文化稻作農業研究》。山東大學考古學級博物館學碩士論文。 尹意智 2008 《台灣史前玉器工藝:以平林遺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光耀、朱誠、馬春梅、王吉懷、闞緒杭、馬彩霞 2008 〈淮河中游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石器的演變所反映的人地關係--以雙墩和尉遲寺遺址為例〉。《地理研究》2008年27(1):193-200。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安志敏 1995 〈中國古代的石刀〉。《考古學報》1995年2:27-5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李作婷 2004 《小馬洞穴發掘與石英質小石器類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英華、包愛麗、侯亞梅 2011 〈石器研究的新視角、技術、功能分析法——以觀音洞遺址為例〉。《考古》2011年9:58-7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金關丈夫 2013[1943] 〈台灣在先史時代北方文化的影響〉。石璋如譯。《台灣風土》第二冊,頁230-236。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沈辰、陳淳 2001 〈微痕研究(低倍法)的探索與實踐——兼談小長梁遺址石製品的微痕觀察〉。《考古》2001年7:62-7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易建成 2009 《卑南ⅡA式耳飾玉玦的鑽孔工藝實驗-以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所藏ⅡA式耳飾玉玦為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曉純 2000 《臺灣、華南和菲律賓之石錛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亞梅 1992 〈石制品微磨痕分析的實驗性研究〉。《人類學學報》1992年3:202-218。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涂勤慧 2004 《陶容器製作技術風格分析—台南科學園區北三舍遺址研究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志坤、李泉、郇秀佳、楊曉燕、鄭景云、葉茂林 2014 〈青海民和喇家遺址石刀功能分析:來自石刀表層殘留物的植物微體遺存證據〉。《科學通報》2014年13:1242-1248。北京:中國科學院。 高星、沈辰 主編 2008 《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學實驗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張光直 2000[1954] 〈石刀形制之分類及其系統〉。《台灣風土》第二冊,頁248-250。 陳玉美 1996 〈文化接觸與物質文化的變遷:以蘭嶼雅美族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415-444。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仲玉 1979 《台灣史前打製斧形石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有貝 2007 〈史前臺灣的兩縊型網墜與投網技術〉。《考古人類學刊》67:117-15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2008 《南科特定區公滯11滯洪池工程史前文化遺址搶救計畫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陳虹 2009 〈石器研究中操作鏈的概念、內涵及應用〉。《人類學學報》28:201-214。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2013 〈石制品使用微痕多階段成形軌跡的實驗研究〉。《人類學學報》2013年1:1-18。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陳淳、沈辰、陳萬勇、湯英俊 2002 〈小長梁時工業研究〉。《人類學學報》2002年1:23-40。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鹿野忠雄 2013[1952] 〈台灣土著的刮皮具與偏鋒石器的用途〉。宋文薰譯。《台灣風土》第二冊,頁240-244。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溫天賜 2014 《台灣史前時代巴圖形器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美珍 1987 《卑南文化農業形態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萬智巍、楊曉燕、葛全勝、樊昌生、周廣明、蔣梅鑫 2012a 〈澱粉粒分析揭示的贛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晚期人類對植物的利用情況〉。《中國科學:地球科學》42(10):1582-1589。 黃應貴 2004 《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耀慶 2015 《右先方遺址牛稠子文化陶器風格與製作技術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柏安 2016 《從石刀及土壤中的植物澱粉粒探討大湖文化烏山頭期人群的植物利用策略》。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克竑 1990 《卑南文化矛鏃形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莉、陳星燦、潘林榮、閔泉、蔣樂平 2013 〈新石器時代長江下游出土的三角形石器是石犁嗎?——毘山遺址出土三角形石器微痕分析〉。《東南文化》2013年2:36-45。南京:南京博物院。 臧振華 2006 〈從考古學看臺灣〉,《臺灣史十一講》。頁7-33。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7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考古遺址搶救監測後續計畫期末報告》。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0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考古遺址搶救發掘及監測計畫期末報告》。國立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12 〈南科考古發現的稻米與小米兼論相關問題〉。《中國飲食文化》8(1):1-24。台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臧振華、李匡悌 2004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份搶救考古計劃期末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 2006 《先民履跡》。台南:台南縣政府。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邱鴻霖 2010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一階段第三年)第一本右先方南貳遺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0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一階段第三年)第二本灣港遺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1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二階段第一年)第二本牛尿港遺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2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二期第二年)第一本三抱竹遺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3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搶救出土考古遺存整理分析計畫(第二期第三年)第三本五間厝北遺址》。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臧振華、李匡悌 2013 《南科的古文明》。 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羅二虎 2000 〈中國西南地區古代的繫繩石刀〉。《四川文物》2000年2:19-30。四川:四川省文物局。 羅二虎、李飛 2012 〈論古代繫繩石刀的功能-兼談民族考古學方法〉。《考古學研究》2012年10:27-35。北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石毛直道 1986 〈日本稲作の系譜(下)-石庖丁について〉。《史林》51(6):96-127。 伊井孝雄 1984 〈農業技術史<弥生時代収穫具>其ノ二 -磨製石庖丁の使用法について-〉。《研究紀要》17:11-19。大阪:大阪教育大学附属高等学校池田校舎。 1988 〈不定型刃器の使用痕についての考察 -摂津加茂遺跡出土の不定型刃器使用痕の顕微鏡による観察〉。《研究紀要》21:41-45。大阪:大阪教育大学附属高等学校池田校舎。 伊井孝雄、山崎貞治 1988 〈石庖丁の機能について-摂津加茂遺跡出土の石庖丁使用痕観察-〉。《研究紀要》20:24-32。大阪:大阪教育大学附属高等学校池田校舎。 伊能嘉矩 1907 〈臺灣土蕃に傳ふる石器に就きての口碑〉。《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3:240-245。東京:東京人類學會。 李作婷 2010 《台湾先史社會における稲作農耕の展開に関する研究─プラント˙オパール分析と石製収獲具を中心に》。九州:九州大學大學院比較社會文化學府。 金姓旭 2007 〈韓国新石器時代石器の使用痕観察 打製の石刀型石器を中心に〉。《熊本大学社会文化研究》5:95-109。熊本:熊本大学。 高瀨克範 2008 〈京都府深草・大阪府瓜破遺跡出土石庖丁の使用痕分析〉。《駿台史學》134:73-94。東京:明治大学。 鹿野忠雄 1946 〈マノボ族の介製稻穗摘具—東南亞細亞の介製穗摘具と石庖丁との關聯〉。《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上) 》,頁307-312。東京:矢島書房。 森修 1941 〈滿洲石庖丁攷〉。《人類學雜誌》56(6):1-7。京都:日本人類学会。 御堂島正 2005 《石器使用痕の研究》。東京:同成社。 國分直一 1959 〈台湾先史時代の石刀-石庖丁、石鎌および有柄石刀について〉。《民族學研究》,頁1-38。東京:日本民族学協会。 1979 《台湾考古誌》。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1981 《台湾考古民族誌》。東京:慶友社。 Binford, L. B. 1978 Nunamuit Ethnoarchae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race, Roger 1990 The Limit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Use Wear Analysis. The interpretative possibilities of microwear studi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thic Use-wear Analysis, 15th-17th February 1989 in Uppsala, Sweden. Pp.9-4. Uppsala: Societas Archaeologica Upsaliensis . Keeley, Lawrence H. 1974 Technique and Methodology in Microwear Studies: A critical review. World Archaeology. Volume 5. Pp. 323-336. London: Routledge (Abingdon, UK). Li, Mingqi, Yang, Xiaoyan, Ge, Quansheng, Ren, Xiaoyan, and Wan, Zhiwei 2013 Starch grains analysis of stone knives from Changning site,Qingha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Vol. 40(4). Pp. 1667-1672. Miller, Daniel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Oxford;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Nance, J. D. 1971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s from Microscopic Analysis. American Antiquity. Vol. 36, No. 3. Pp. 361-366. Washington: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Odell, George H. 1975 Microwear in Perspective a Sympathetic Response to Lawrence H. Keeley. World Archaeology. Volume 7. Pp. 226-240. London: Routledge (Abingdon, UK). 1980 Toward a Mor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Archaeological Lithic Concentrations. American Antiquity. Vol. 45. Pp. 404-431. Washington: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USA). 2004 Lithic Analysis (Manual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Theory and Technique). Berlin: Springer; 50415th edition. Selena, Vitezovic 2013 From artefacts to behaviour: technological analyses in prehistory. Anthropologie (Brno) . Vol. 51, 2. Pp. 175-194. Tsang, Cheng-hwa 1992 The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s.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Monograph no.95. William Andrefsky, Jr, 2006 Lithics: Macroscopic Approaches to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ang, X., Ma, Z., Li, Q., Perry, L., Huan, X., Wan, Z., Li, M., and Zheng, J. 2014 Experiments with Lithic Tools: Understanding Starch Residues from Crop Harvesting, Archaeometry. Vol.56 (5). Pp. 828-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