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129.2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蕭涵羽
作者(外文):SIAO, HAN-YU
論文名稱(中文):人文地景的再現-西方人眼中的屏東平原(1860-1890)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presentation of Pingtung Plain through the Westerners’ Eyes (1860-1890)
指導教授(中文):邱馨慧
指導教授(外文):CHIU, HSIN-HUI
口試委員(中文):翁佳音
詹素娟
陳宗仁
口試委員(外文):ANG KAIM
CHAN, SU-CHUAN
CHEN, ZON-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號:101043604
出版年(民國):10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7
中文關鍵詞:西方人遊記屏東平原原住民平埔他者
外文關鍵詞:WesternerTraveloguesPingtung plainIndigenous PeoplesPing-PuOther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聚焦在十九世紀中葉後,西方人在南臺灣屏東平原的遊歷紀錄,透過其觀看並書寫下的人文地景風光,將1860至1890年間屏東平原圖像予以拼圖堆疊,以窺視西方人眼中的屏東平原風貌與三十年的變遷。
為了呈現西方人眼中較具體的屏東圖像,本文將爬梳與挖掘1860至1890年間散落在不同西方人的文本記錄中被忽視的客觀存在,以十年為一爬梳斷限,希冀將不同時期,不同西方人,對於同一屏東地區的觀看,藉西方人之眼作為回到十九世紀末屏東的時光機,把不同紀錄文本中的觀看疊合予以分析觀察,使原先平面而片斷的資訊畫面,層疊出一個立體的時代,看見屏東平原土地樣貌的流轉,城鎮鄉野的發展轉變,居屋的多元樣態,交通移動路線的延伸,族群原味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的嬗遞,以及各族群在接觸交流後所產生的變化與影響,再現動態十九世紀中葉後的屏東平原之人文地景風貌。
This study aims to from the eyes of westerner, take a very close look into the scenery, and its ever-changing nature, of Pingtung plain with the superimposed image approach.
By re-visiting the overlooked travelogue in the time interval of 1860 to 1890, the Westerners’ Eyes: Scenes of Pingtung plain inspires to reshape the overall connections among the landscap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Pingtung. A more vivid, sophisticated image that reflects westerners’ view at the time can be drawn from these literatures which is sorted on decade basis.
With superimposed image methodology based on westerners monologues , the originally flat, trivial pieces of information will be used as the elements that ultimately grows into an organic, lively picture – images of evolution of villages, way of living for indigenous tribes, changes and fixation on custom and construction, how people choose their spouses and how they get married – a picture that we can not only read but feel and even live.
摘要 2
Abstract 3
謝辭 4
目次 7
圖表目次 10
第一章、緒論 11
一、 研究發想 11
二、 所謂人文地景 11
三、 選定地域-屏東平原 12
四、 稱呼指涉的用法 14
五、 文獻回顧 15
六、 研究材料 18
七、 研究歷程與成果 22
第二章、屏東平原的人文地景 (1860-1870) 23
第一節、1860至1870年來臺的西方人 23
一、 郇和 (Robert Swinhoe) 23
二、 必麒麟 (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 24
第二節、1860至1870年屏東平原的人文地景風光 24
一、 沿途的風光景致 24
二、 交通與居屋 28
三、 族群印象與接觸交流 29
四、 交易活動 35
五、 婚姻、婦女地位 35
第三章、屏東平原的人文地景風光 (1870-1880) 37
第一節 、1870至1880年遊歷屏東平原的西方人 37
一、 李仙得(Charles William Le Gendre) 37
二、 史蒂瑞 (Joseph Beal Steere) 37
三、 艾比斯 (Paul Ibis) 38
四、 麥可・畢齊禮 (Michael Beazeley) 38
第二節、屏東平原的人文地景風光 39
一、 旅途中的地景風光 39
二、 土地開墾 46
三、 房舍與交通 47
四、 族群的接觸與印象 50
五、 交易活動 54
六、 女性印象與婚姻 56
第四章、屏東平原的人文地景風光 (1880-1890) 58
第一節、 1880年代的南臺灣與來臺西方人 58
一、 泰勒 (George Taylor) 58
二、 余饒理 (George Ede) 59
第二節、1880年代屏東平原的人文地景 59
一、 西方人眼中的繁華東港 59
二、 居屋與交通 60
三、 族群印象與交流 61
四、 交易活動與影響 65
五、 婦女婚姻及地位 65
第五章、西方人眼中屏東平原的人文地景變遷(1860-1890) 67
第一節、從蠻荒到繁榮的屏東平原 67
一、 城鎮的崛起與發展 67
二、 房舍與交通 70
第二節、西方人眼中的族群印象與社會 72
一、 族群印象 72
二、 交易與交流的影響 73
三、 婦女的婚姻 76
第六章、結論 78
一、 西方人筆下的屏東平原圖像 78
二、 旅人眼中的屏東社會 78
引用書目 80
中文史史料 80
西文史料 80
西文史料中譯 80
專書 82
期刊文章 84
碩博士論文 85
引用書目
中文史史料
王瑛曾(編纂)
2006 《重修鳳山縣志》。臺北:文建會、遠流出版社。
陳宗仁(編撰)
2013 《晚清臺灣番俗圖》。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盧德嘉(纂輯),詹雅能(點校)
2007 《鳳山縣采訪冊》,十卷。臺北:文建會、遠流出版社。
西文史料
「FORMOSA NINETEENTH CENTURY IMAGES」,下載日期:2016年3
月6日,網址: http://academic.reed.edu/formosa
Joseph Beal Steere
2002 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
究所籌辦處。
Pickering, William Alexander 必麒麟
2007 Pioneering In Formosa :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And Head-Hunting Savage. London:
Kessinger.
Taylor, George 泰勒
1999 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 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西文史料中譯
Charles W. LeGendre(著),黃怡(譯)
2012 《南臺灣踏查手記》。臺北:前衛出版社。
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林金源(譯)
2002 《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臺北:經典雜誌。
包樂史、N.Evert、E.Frech(編),林偉盛(譯)
2010 《邂逅福爾摩沙:臺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第一
冊:1623-1635。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順益臺灣原
住民博物館。
包樂史、N.Evert(編),康培德(譯)
2010 《邂逅福爾摩沙:臺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第二
冊:1636-1645。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順益臺灣原
住民博物館。
必麒麟(著),陳逸君(譯述)
1994 《發現老臺灣》。臺北:臺原。
必麒麟(著),陳逸君(譯述)
1999 《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
冉福立 (著),江樹生(譯)
1997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圖版篇解讀篇》。臺北:漢
聲雜誌社。
1997 《十七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論述篇》。臺北:漢聲雜誌
社。
陳政三
2008 《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臺灣
書房。
2013 《紅毛探親記:1870年福爾摩沙縱走探險行》。臺北:五南出
版社。
喬治.泰勒(著),杜德橋(編),謝世忠、劉瑞超(中譯)
2010 《1880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族: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
述文集》。臺北:原民會。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
2006 《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
北:如果出版社。
費德廉、蘇約翰(主編),羅效德、費德廉(譯)
2013 《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葉春榮(編譯)
2011 《初探福爾摩沙:荷蘭筆記》。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劉克襄
1989 《橫越福爾摩沙:外國人在臺灣的旅行(1860-1880)》。臺北:
自立晚報。
1992 《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臺灣東海岸的旅行》。臺北:自
立晚報。
1993 《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臺北:自立晚報。
專書
2003 《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展覽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
院。
J.W.(著),蔡啟恆(譯)
1972 《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灣研究叢刊107。臺北 : 臺灣銀行經
濟研究室。
Michael C. Howard (著),李茂興、藍美華 (譯)
1997 《文化人類學》。臺北:弘智文化事業出版。
卜正民(著),黃中憲(譯)
2009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臺北:遠流
出版社。
刑義田
2014 《立體的歷史―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臺北:三民出
版社。
伊恩.莫蒂默Ian Mortimer(著),廖彥博(譯)
2014 《漫遊中古英格蘭 : 十四世紀生活風物誌》。臺北 : 時報文
化。
林玉茹
1996 《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
施添福
2001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屏東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
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
33-112。
白尚德
2004 《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接觸1865-1940》。臺
北:順益博物館。
林正慧
2008 《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曹永和
2003 〈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臺灣〉,《十七世紀的臺灣荷蘭與
東亞展覽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頁13-32。
許功明(著),柯惠(譯)
1994 〈排灣族古樓村規律性飲酒行為、習俗與規範之探討〉,《排灣
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頁169-191。
許佩賢(譯)
1995 《攻臺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臺北:遠流出版社。
陳捷先
1996 《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詹素娟、潘英海(主編)
2000 《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 : 中研院臺史所籌
備處。
陳國棟
2005 《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社。
Tonio Adam Andrade 歐陽泰(著),鄭維中(譯)
2007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出版。
蔡石山(著),黃中憲(譯)
2011 《海洋臺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臺北:聯經出版。
鄭維中
2006 《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臺灣身影》。臺北:大雁文
化。
蕭瓊瑞
2007 《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臺北:東
大書局。
簡炯仁
1997 《屏東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2006 《屏東平埔族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
魏樂富 Rolf-Peter Wille(著),葉綠娜、葉儷穎(譯)
2011 《福爾摩沙的虛構與真實》。臺北:玉山社。
Teng, Emma. 鄧津華
2004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期刊文章
王韶君
2012 〈《福爾摩沙紀事》呈現的「自我」與「異己」〉,《臺北文獻》
179:117-154。
王鵬惠
2012 〈「異族」新聞與俗識/視:《點石齋畫報》的帝國南方〉,《臺
灣史研究》19(4):81-140。
王淑慧,蔡明坤
2014 〈試論清末恆春地區的漢番衝突(1875-1894)〉,《美和學報》
33(2):63-89。
石文誠
2010 〈清代的邊陲論述:以清代臺灣圖象為例〉,《歷史臺灣》1:8-
31。
江秀鈴
2013 〈清領時期旅人的臺灣印象─以《裨海紀遊》與《李氏臺灣紀
行》為例(1697~1874)〉,《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4:225-
261。
何立德
2009 〈地景多樣性與地景保育〉,《科學發展》439:22-29。
林玉茹,畏冬
2012 〈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年臺灣番界紫線圖
為中心〉,《臺灣史研究所》19(3):47-94。
林正慧
2005 〈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爲起點〉,
《國史館學術集刊》6:1-60。
張家綸
2006 〈評介鄧津華《想像臺灣: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
1895)》〉,《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12):215-226。
張隆志
2004 〈帝國邊陲與殖民統治:十九世紀臺灣的「番地」問題〉,《歷
史月刊》199:69-75。
2005 "Review: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1683-1895)",《中國文史哲集
刊》26:415-422。
莊雅仲
1993 〈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3):59-
79。
郭嗣汾
1978 〈李善德與羅發號事件〉,《臺灣文獻》29(2):4-12。
許進發
2007 〈清季搶船事件與臺灣沿海地區民眾風俗〉,《臺灣風物》
57(1):71-100。
陳芷凡
2009 〈漫說恆春太寂寥?李仙得筆下的原住民形象與其族群關
係〉,《臺灣文學研究學報》9:329-362。
費德廉
2007 〈「那些地方的忠實再現」李仙得(Charles Le Gendre)眼中
的福爾摩沙風景(1868~1875)〉,《臺灣文學學報》10:19-
56。
楊士範
2013 〈政治探險下對臺灣族群圖像的掠影:郇和(R. Swinhoe)
1858 年環島旅行遊記之社會學考〉,《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
刊》6(l):63-112。
陳秋坤
2004 〈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為例(1700-1900)〉,
《歷史人類學刊》2(2):1-26。
2009 〈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為中心(1700-1890)〉,
《臺灣史研究》1(61):1-28。
陳麗華
2013 〈「消失」的族群?南臺灣屏東地區廣東福佬人的身分與認
同〉,《臺灣史研究》20(1):169-199。
碩博士論文
邱馨慧
2001 〈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維晟
2009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
(1861-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雅仲
1990 〈文化、書寫與差異:三個有關異己論述的分析〉。國立清華大
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勝全
2008 〈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慧
2014 〈屏東的地域發展歷程(1683年~1945年)〉。高雄師範大學地
理學博士論文。
許博凱
2007 〈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臺灣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
治〉。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准一
2014 〈虛實之境-臺灣後山的地域與人群(從近代初期到1888
年)〉。國立臺灣師範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婉汝
2013 〈清代臺灣婦女的形象建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
趙家淩
2010 〈想像與真實─對臺灣鹿皮畫的初步解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簡于鈞
2012 〈重訪接觸帶:從西方旅人視野再見十九世紀臺灣(1860-
1885)〉。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珍
2009 〈臺灣筏具排仔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