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76.4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鄭亦涵
作者(外文):Cheng, Yi Han
論文名稱(中文):人力資本累積與所得分配-公私立教育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Effect of Public and Private Education
指導教授(中文):朱筱蕾
口試委員(中文):林靜儀
胡名雯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系
學號:100072515
出版年(民國):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7
中文關鍵詞:所得分配公私立大學學費政策
外文關鍵詞:Income distribution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Tuition polic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主要研究人力資本累積和所得分配之間的關係,特別探討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與成本所扮演的角色。藉由了解台灣公私立大學的現況,並討論台灣公私立大學排名結果之差異性及造成公立學校排名優於私立大學的可能原因,來探討大學教育體制是否會對所得分配不均造成惡化的影響。以兩種方式進行分析,第一,以資料收集的方式去分析台灣公私立大學發展的狀況,分析後發現造成兩者差異的原因有政府的管制與制度的限制、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公私立大學畢業生薪資差異和社會的刻板印象等因素。第二,以模型理論的方式分析,本文修改Galor(2011)的模型, Galor將勞工分為技術勞工和非技術勞工,我們將技術勞工進一步分為接受公立教育的技術勞工和接受私立教育的技術勞工,並將模型中接受私立教育的成本設定比接受公立教育的成本來得高,以及令接受公立教育的機會均等,在這些前提假設之下,探討所得分配的狀況。經模型推導,發現教育的成本與機會的確對所得分配造成影響,私立與公立教育並行在短期可能造成所得分配更不均,但是若接受公立教育的機會均等,在長期所得分配不均的情況會大幅改善。
This thesis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focusing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st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n, research how the university system influences income inequality b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discussing universities rankings and the reasons. We use two techniques. First, we collect related data to find the reasons why the ranking of public universiti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in Taiwan. Secondly, we build a model by modifying Galor model (2011). Galor divided labors into skilled labors and unskilled labors. We farther divide skilled labors into two groups, people who receive public education and who receive private education. In our model, we set the tuition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eceiving public education is equal for everyone. Under these premises, we desire to know how income inequality changes. After deriving the model, we find out the opportunities and costs of higher education does influences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short run, public and private education would make income distribution worse. However, if the possibility of receiving public education is equal, then the situa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 will be improved in the long ru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謝辭
目錄 i
圖目錄 ii
表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研究動機與背景 3
第一節 台灣公私立大學現況 3
第二節 台灣私立大學排名不及公立大學的原因 7
第三節 小結 19
第三章 文獻回顧 21
第四章 理論模型分析 24
第一節 生產 25
第二節 家計 26
第三節 教育 28
第四節 投資人力資本決策 29
第五節 贈與 34
第六節 所得分配 35
第五章 結論 39
第一節 模型結果 39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方向與建議 40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台灣與美國所得分配狀況
附錄二、彈性調整學雜費方案
附錄三、公私立大學捐款抵稅之相關稅法
附錄四、受雇就業者平均每月主要工作收入-按教育程度別分(101年)
附錄五、平均每戶教育研究費占每戶可支配所得之比率--按所得五分位分
中文部分
1. 田弘華(2008)。高等教育擴張與大學畢業生薪資的影響因素。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第二十四期。
2. 朱雲鵬(1987)。貧富問題之探討/台灣地區資料庫之因素分解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
3. 李艾妘(2009)。社會正義與高等教育學費政策-當代自由主義觀點。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 吳忠吉、林昭禎(2003)。調和強弱,再造均富。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冬季號,223-230。
5. 吳聰敏、駱明慶(2003)。好老師,莫強求─也談教育改革。
6. 周祝瑛(2002)。全球化潮流中的台灣高等教育。「WTO與中國教育」馮增俊主編。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
7. 周祝瑛(2005)。高學費V.S.低學費。發表於兩岸高等教育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8. 周祝瑛(2007)。學雜費之外:台灣地區大學生教育費用之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54期。
9.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10. 周蒔霈(2006)。由人力資本投資理論探討個人薪資之影響要素:以商管學院畢業生為核心。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孫震(2007)。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臺大出版中心。
12. 侯永琪(2011)。世界大學排名名次移動之分析─如何了解並有效運用大學排名,制定學校發展策略。評鑑雙月刊30期,43-49。
13. 張雅玲(2008)。我國大學校院學費政策之探討。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71期。
14. 張家宜(2010)。台灣高等教育之財務經營-邁向一流大學的關鍵。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94期,41-66。
15. 陳婕,毛勇(2011)。公私立高效公平競爭探討─美國、日本、台灣地區之比較,江蘇高教2011眷2期。
16. 黃毓芬(2002)。探討貧窮青少年生活經驗及其因應之道。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應用社會學組碩士論文。
17. 楊瑩(1982)。從大專學生家庭背景論照顧低收入家庭子女就學之途徑。《社會建設》,46,57-69。
18. 楊振源(2007)。我國大學的就學貸款制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9.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20. 駱明慶(2004)。升學機會與家庭背景。經濟論文叢刊,32(4),417-445。


英文部分
21. Chang, C.H.(1992), Historical trends in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aiwan, Taiwan Economic Review, 20:1, 23-50.
22. Galor, O. (2011), Inequality,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North-Holland
23. Galor, O. and Moav, O. (2004), 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Galor: Brown University, Hebrew
University and CEPR. Moav: Hebrew University.
24. Mincer, J. (1958),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6(4).
25. Mincer J. (1974),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6. Moav, O.(2001), Cheap Childre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verty,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Hebrew University.

網路資料
27. 教育部統計處
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28. 教育部會計處
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189da8f6-c178-4222-a0c8-8bed36bbc94f
29. 美國公私立大學排名http://www.webometrics.info/en/North_america/United%20States%20of%20America
30. 台灣公私立大學排名
http://www.webometrics.info/en/Asia/Taiwan
31.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32.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
http://history.moe.gov.tw/important_list.asp
33. 圓夢助學網
http://helpdreams.moe.edu.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